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出口厂商依市定价行为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张成思 张国斌 曾慧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8-37,共10页
本文从总体、行业以及地域三个层面对我国出口厂商的依市定价行为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就总体层面而言,我国出口厂商确实存在依市定价行为。而从行业层面的实证结果看,不同行业出口厂商依市定价行为之间差异较大。其中资源密集型行业... 本文从总体、行业以及地域三个层面对我国出口厂商的依市定价行为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就总体层面而言,我国出口厂商确实存在依市定价行为。而从行业层面的实证结果看,不同行业出口厂商依市定价行为之间差异较大。其中资源密集型行业,如矿产品业、木制品行业的出口厂商依市定价程度最弱,定价能力较强;技术及资本密集型且加工程度较高的行业,如机电制造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依市定价程度次之;劳动密集型且加工程度较低的行业,如橡胶、塑料制造业的出口厂商依市定价程度最高,定价能力最弱。地域层面的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出口厂商在对不同贸易伙伴出口时的依市定价行为同样存在差异,且对主要贸易伙伴的依市定价程度相对其他非主要贸易伙伴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市定价 出口价格 汇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汇率传递机制下我国农产品出口依市定价能力研究
2
作者 马婷 王静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2期79-81,共3页
我国汇改之后人民币一直处于持续、小幅上升的状态,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农产品的贸易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为了研究我国农产品出口依市定价能力,本文基于2002年1月至2013年12月的月度数据,对我国农产品出口价格的依市定价系数进行了V A R... 我国汇改之后人民币一直处于持续、小幅上升的状态,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农产品的贸易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为了研究我国农产品出口依市定价能力,本文基于2002年1月至2013年12月的月度数据,对我国农产品出口价格的依市定价系数进行了V A R模型分析,通过ADF平稳性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脉冲分析和方差分解等方法实证研究得出,我国农产品出口企业具有部分依市定价能力。因此,我国农产品出口企业应在人民币升值趋势的背景下,巩固自身的市场份额的同时,提高农产品的依市定价能力,加强出口竞争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 依市定价 农产品 出口价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噪声交易、贸易开放与滞后汇率超调——基于PTM-NOEM模型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卞学字 范爱军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3-43,共21页
通过构建一个包含进出口品依市定价的开放经济两国模型,本文检验了外汇市场噪声交易、贸易开放与短期汇率的理论关系。研究表明,噪声交易的存在会造成货币冲击发生后无抛补利率平价条件偏离理性预期的情形,从而名义汇率超调出现滞后;贸... 通过构建一个包含进出口品依市定价的开放经济两国模型,本文检验了外汇市场噪声交易、贸易开放与短期汇率的理论关系。研究表明,噪声交易的存在会造成货币冲击发生后无抛补利率平价条件偏离理性预期的情形,从而名义汇率超调出现滞后;贸易开放度越高,货币政策对产出的刺激作用越小,且噪声交易的消极影响越明显。本研究还为经常项目与货币政策关系实证研究中发现的"J曲线"效应提供了较好的理论解释。此外,贸易开放度较高时,货币冲击的福利损失将扩大,但同时噪声交易将显著增加本国福利损失向外国的转移。敏感性分析证明,滞后超调是一个稳健的短期汇率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噪声交易 依市定价 滞后超调 J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牛拥 毛德勇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2-27,共6页
基于2005年8月至2012年3月间的月度时间序列数据,本文选取12个制造业行业分析了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以来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同制造业出口价格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近半数行业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的依市定价能力,从而能部分抵消人... 基于2005年8月至2012年3月间的月度时间序列数据,本文选取12个制造业行业分析了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以来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同制造业出口价格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近半数行业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的依市定价能力,从而能部分抵消人民币升值对其出口价格的压力;但是仍有半数的制造业基本上没有任何的国际市场垄断势力,人民币升值的效应会完全传递于其出口价格。就此12个行业整体而言,出口价格的传递效应大于人民币升值的幅度,因此,人民币持续而大幅升值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汇率传递系数 依市定价弹性 实际有效汇率 时间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品质量、汇率变动与出口价格关系的实证 被引量:2
5
作者 张灵科 杜江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169-172,共4页
文章基于2000-2017年中日贸易数据,通过构建四种产品质量指标,实证研究了产品质量差异对中国出口汇率传递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向日本出口价格的汇率传递存在不完全性,汇率变化向出口价格的传递不完全;汇率传递具有非对称性,人民币相... 文章基于2000-2017年中日贸易数据,通过构建四种产品质量指标,实证研究了产品质量差异对中国出口汇率传递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向日本出口价格的汇率传递存在不完全性,汇率变化向出口价格的传递不完全;汇率传递具有非对称性,人民币相对日元贬值,汇率传递较高,升值期间,汇率传递明显降低;产品质量对汇率传递具有显著影响,产品质量越高,汇率传递越趋于完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质量 汇率变动 汇率传递 依市定价 非对称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纺织品进出口贸易的汇率不完全传递效应研究
6
作者 张中志 《金融发展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7-23,共7页
本文首先以贸易份额为权重,测算出我国纺织业进出口名义有效汇率指数,在此基础上分别利用行业和企业层面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中国纺织业进口和出口贸易中存在汇率不完全传递效应,并体现出明显的非对称性。原因在于中国出口纺... 本文首先以贸易份额为权重,测算出我国纺织业进出口名义有效汇率指数,在此基础上分别利用行业和企业层面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中国纺织业进口和出口贸易中存在汇率不完全传递效应,并体现出明显的非对称性。原因在于中国出口纺织品差异化程度不高,需求价格弹性大,出口企业通过主动吸收大部分汇率波动,以维持低价竞争优势。纺织业进口主要以原料为主,由于国家对主要纺织原料进口实行配额或进口许可管理,纺织企业无法充分运用国外低成本资源,很难通过灵活调整进出口数量来降低汇率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汇率不完全传递 依市定价 非对称性 面板数据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