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HVSR方法研究依兰陨石坑地下浅层结构
1
作者 罗恒 邓阳凡 +5 位作者 张周 朱晟 熊成 马骥骁 胡仲发 黄润青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00-911,共12页
依兰陨石坑是我国发现并证实的第二个陨石坑,其直径约为1.85 km。前人在依兰陨石坑区域开展了冲击变质诊断性证据的相关研究,钻孔资料揭示了依兰陨石坑撞击构造的实际深度。然而,依兰陨石坑撞击构造的地下结构三维特征仍需通过地球物理... 依兰陨石坑是我国发现并证实的第二个陨石坑,其直径约为1.85 km。前人在依兰陨石坑区域开展了冲击变质诊断性证据的相关研究,钻孔资料揭示了依兰陨石坑撞击构造的实际深度。然而,依兰陨石坑撞击构造的地下结构三维特征仍需通过地球物理探测加以约束。本研究在依兰陨石坑布设了220台节点式地震仪,并基于一个月的连续观测数据和背景噪声的谱比方法(HVSR),计算并提取研究区的峰值频率,随后利用蒙特卡洛反演获得研究区的浅层速度结构和沉积层厚度。结果显示,依兰陨石坑区域的峰值频率范围为0.3~10 Hz,从中心向周缘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依兰陨石坑中心区域的沉积层厚度约为100 m,与附近钻孔资料结果一致,沉积层厚度由中心向坑缘逐渐减少至约20 m;在地表以下200 m深度处存在另一界面,可能对应于钻孔揭示的中粗粒花岗岩与细粒花岗岩的界面。本研究揭示依兰陨石坑区域的场地特征及撞击构造的浅层速度结构,为区域科学研究与科普工作提供重要的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兰陨石坑 背景噪声 HVSR 横波速度反演 沉积层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