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4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用药依从性及影响因素研究
1
作者 陈丽 熊卫红 路孝琴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6期4586-4591,共6页
背景因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技术的广泛使用,术后患者心脏康复备受关注。随着社会发展趋势和政策导向,社区已逐渐成为PCI患者心脏康复的关键领域,尤其用药依从性方面虽有提升,但效果仍不理想。目的了解PCI患者社区用药依从性现状,探讨... 背景因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技术的广泛使用,术后患者心脏康复备受关注。随着社会发展趋势和政策导向,社区已逐渐成为PCI患者心脏康复的关键领域,尤其用药依从性方面虽有提升,但效果仍不理想。目的了解PCI患者社区用药依从性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并提出对策。方法于2021年5月—2022年8月,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北京市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0例符合条件的PCI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评价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将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得分为8分者纳入依从性优秀组(n=45),得分<8分者纳入依从性一般组(n=136),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PCI术后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181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0.5%。181例患者年龄为41~90岁,平均(68.6±11.2)岁,PCI术后患者依从性一般组与依从性优秀组的年龄、个人月收入、家人照顾情况、糖尿病患病情况、药物素养问卷评分、病人健康状况问卷(PHQ-9)评分、PCI年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人照顾情况(OR=0.092,95%CI=0.031~0.276)、PCI年限(OR=0.882,95%CI=0.794~0.979)、药物素养问卷评分(OR=3.044,95%CI=1.881~4.927)和PHQ-9评分情况(OR=0.067,95%CI=0.021~0.210)是PCI术后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PCI术后患者用药依从性总体不理想,受家人照顾情况、PCI年限、药物素养问卷评分及抑郁状态等因素影响,应有针对性地提供健康管理和随访服务,致力于建立长期稳定且良好的医患关系,从而有效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心病二级预防用药 用药依从 社区 药物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前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联合术后重组人脑利钠肽对心室重构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圣博 冯玲 +3 位作者 陈贝贝 姚芳 邢永生 刘艳宾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99-703,共5页
目的分析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老年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8年1月至2023年6月我院收治行急诊PCI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老年患者66例,分为两组。... 目的分析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老年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8年1月至2023年6月我院收治行急诊PCI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老年患者66例,分为两组。对照组(n=32)进行PCI术+rhBNP,研究组(n=34)PCI术+rhBNP+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检测对比两组血压、乳酸水平及机械并发症、心室重构、炎性因子、心肌酶学、ox-LDL水平。结果治疗前,对比两组乳酸、舒张压、收缩压、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左心室重构指数(LVRI)、左室射血分数(LVEF)、同型半胱氨酸(Hcy)、白细胞介素-6(IL-6)、肌钙蛋白T(cTn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氧化性低密度脂蛋白(ox-LDL)水平(P>0.05);出院后3个月随访,乳酸、LVESD、LVEDD、LVPWT、LVRI、Hcy、IL-6、c TnT、LDH、CK-MB、ox-LDL水平降低,且研究组较低,舒张压、收缩压、LVEF水平上升,且研究组较高(P<0.05)。治疗前后两组机械并发症占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老年患者急诊PCI术后采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联合rhBNP治疗,可缓解患者心室重构、心肌损伤,减轻炎性损伤,改善氧化应激反应,调节组织灌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内球囊反搏 重组人脑利钠肽 前壁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心室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一过性心律失常的预测模型构建
3
作者 刘致强 赵志坤 +2 位作者 米伟 王刚 李良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2025-2032,共8页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发生一过性心律失常的影响因素,建立风险预测模型并检验预测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8月至2024年2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空军医院行PCI术的480例ACS患者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发生一过性心律失常的影响因素,建立风险预测模型并检验预测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8月至2024年2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空军医院行PCI术的480例ACS患者为研究对象,按7∶3分为建构组336例与验证组144例,建构组数据用于构建模型,验证组对该模型进行验证。根据术后是否发生一过性心律失常将建构组患者分为发生组84例与未发生组252例,验证组分为发生组36例与未发生组108例。观察两组研究对象的基线资料,采用ROC实验分析连续性变量的预测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CS患者PCI术后发生一过性心律失常的影响因素;采用R语言构建Nomogram预测模型;采用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对模型进行评价与验证。结果建构组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年龄越大、存在糖尿病病史、发病到入院时间≥6 h、BNP水平越高是ACS患者PCI术后发生一过性心律失常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据此建立的预测模型AUC为0.865,95%CI:0.804~0.927,在预测ACS患者PCI术后发生一过性心律失常方面表现良好,其C-index为0.858(0.753~0.865),当其风险阈值介于0.10~0.96时,该模型可以较好地提供标准化净收益。验证组ROC曲线和校准曲线结果良好,AUC为0.846,C-index为0.840(0.737~0.851),提示模型具有较好的外部预测效能。验证组决策曲线分析结果表明,当风险阈值介于0.06~0.94时,该模型可以较好的提供标准化净收益。结论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年龄越大、存在糖尿病病史、发病到入院时间≥6 h、BNP水平越高是ACS患者PCI术后发生一过性心律失常的主要危险因素,基于这4个影响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可有效预测ACS患者PCI术后发生一过性心律失常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综合征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一过心律失常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氧化应激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心律失常的相关性
4
作者 吴慧颖 邵芳 +1 位作者 邢文露 刘洋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317-1321,共5页
目的分析术前氧化应激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再灌注心律失常(reperfusion arrhythmia,RA)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5月至2... 目的分析术前氧化应激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再灌注心律失常(reperfusion arrhythmia,RA)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5月至2024年5月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收治的行PCI的AMI患者120例,依据RA发生情况分为RA组46例和非RA组74例。收集所有患者一般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AMI患者在PCI术后RA发生的影响因素,用ROC曲线分析术前氧化应激水平对PCI术后RA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RA组发病至PCI<6 h、下壁梗死、病变血管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TIMI)分级0级比例明显高于非R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A组术前丙二醛水平明显高于非RA组高,术前SOD水平明显低于非R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变血管TIMI分级0级(OR=3.484,95%CI:1.043~11.633,P=0.042)、发病至PCI<6 h(OR=4.143,95%CI:1.227~13.989,P=0.022)、下壁梗死(OR=54.265,95%CI:2.0271450.950,P=0.017)、术前丙二醛(OR=2.495,95%CI:1.570~3.966,P=0.001)是AMI患者PCI术后发生RA的危险因素;术前SOD(OR=0.823,95%CI:0.749~0.905,P=0.001)是AMI患者PCI术后RA发生的保护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术前丙二醛、术前SOD预测AMI患者PCI术后RA发生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9、0.849(P<0.001)。结论病变血管血流TIMI分级0级、发病至PCI<6 h、下壁梗死、术前丙二醛及术前SOD均是AMI患者PCI术后RA发生的影响因素,且术前丙二醛、术前SOD水平可有效预测PCI术后RA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应激 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律失常 再灌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慢血流或无复流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5
作者 张云飞 燕文娟 +5 位作者 温红梅 陈伟晨 周红娟 韩琼 许娇阳 李迎风 《介入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3-252,共10页
目的探讨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慢血流或无复流的危险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中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 目的探讨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慢血流或无复流的危险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中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慢血流或无复流危险因素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4年1月。为确保研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由两名独立的评价人员按照预设的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关键数据,并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采用RevMan5.4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3篇文献,样本量共计978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再灌注时间≥6 h(OR=1.52)、术前TIMI血流≤1级(OR=1.12)、血栓负荷重(OR=1.60)、高龄(OR=1.56)、糖尿病(OR=1.83)、术前Killip分级≥Ⅲ级(OR=2.52)、长靶血管病变(OR=1.95)、侧支血流≤1级(OR=1.61)是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慢血流或无复流的危险因素;术前收缩压<90 mmHg(OR=1.17)、白细胞计数高(OR=1.27)不是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慢血流或无复流的危险因素。结论再灌注时间≥6 h、术前TIMI血流≤1级、血栓负荷重、高龄、糖尿病、术前Killip分级≥Ⅲ级、长靶血管病变、侧支血流≤1级为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慢血流或无复流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慢血流或无复流 危险因素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理论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病人心脏康复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杨烨瑶 董芳红 +1 位作者 俞淑君 黄翱黎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2999-3003,共5页
综述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病人心脏康复实施过程中应用护理理论的评估工具、相关定义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以期为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病人的心脏康复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护理理论 心脏康复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应激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7
作者 靳博远 王婷婷 +2 位作者 华成俊 韩心怡 陈玉善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279-1282,共4页
由于具有安全、微创和高效等显著优势,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已成为开通病变血管、恢复心肌血供的重要治疗手段[1]。尽管PCI在技术上取得巨大进步,但部分患者仍面临再发心绞痛的困扰。研究表明,... 由于具有安全、微创和高效等显著优势,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已成为开通病变血管、恢复心肌血供的重要治疗手段[1]。尽管PCI在技术上取得巨大进步,但部分患者仍面临再发心绞痛的困扰。研究表明,PCI术后再发心绞痛概率高达18%~34%,这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2]。再发心绞痛病因复杂多样,其中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coronary microvascular dysfunction,CMD)被认为是最主要的病因之一[1]。氧化应激作为PCI术后CMD的核心病理机制,通过介导内皮功能障碍、炎性反应和微血管损伤,在CMD发生和发展中扮演了关键角色。本研究重点探讨了氧化应激在PCI术后CMD发生中的具体机制,并总结了近年来针对氧化应激的最新研究进展。希望本综述能够为未来研究PCI术后CMD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并为临床实践中CMD的防治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循环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氧化应激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声学造影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左心室功能恢复的预测价值
8
作者 周世源 李明奇 +1 位作者 郑赛 周青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653-657,662,共6页
目的:应用心肌声学造影(MCE)参数预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左心室功能恢复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2022年11月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接受PCI的STEMI患者,所有入选者均于PCI术后第1周及第6月... 目的:应用心肌声学造影(MCE)参数预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左心室功能恢复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2022年11月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接受PCI的STEMI患者,所有入选者均于PCI术后第1周及第6月接受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根据左心室射血分数将PCI术后STEMI患者分为左心室功能恢复组与未恢复组。应用Qlab软件获取MCE参数:平台期心肌节段增强强度(A)、平均充盈速率常数(β)和微循环血流量(MBF)。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各变量与预后的关系,构建Nomogram模型,采用ROC曲线预测模型效能。结果:总计入选78例患者,左心室功能恢复组48例,未恢复组30例。左心室功能恢复组的A((11.21±2.76)dB vs(10.48±2.24)dB,P=0.039)、β(1.28(0.87,1.60)s^(-1)vs 0.97(0.84,1.11)s^(-1),P=0.046)和MBF(11.50(10.52,15.53)dB/s)vs 10.14(8.32,12.43)dB/s,P<0.001)较未恢复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收缩压及MBF分别是STEMI患者PCI术后左心室功能恢复的独立保护及危险因素(OR:0.978,95%CI:0.957~1.000,P=0.049)、(OR:1.332,95%CI:1.062~1.670,P=0.013)。基于二者构建的Nomogram模型预测左心室功能恢复的AUC为0.78,敏感度为93.6%,特异度为56.7%。常规超声联合MCE参数定量评估预后预测的综合判别改善指数(IDI)为38%(AUC为0.77,特异度为73.3%,敏感度为83.0%)。结论:MCE检查提供的灌注信息对预测STEMI患者PCI术后左心室功能恢复状况有重要价值,其中MBF和收缩压是预测左心室功能恢复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心室功能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超声心动描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达格列净结合左西孟旦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力衰竭老年患者sST2、Ang-Ⅱ及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广艳 苏衡 朱君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6-402,共7页
目的观察达格列净结合左西孟旦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心力衰竭老年患者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0月江南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AMI)... 目的观察达格列净结合左西孟旦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心力衰竭老年患者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0月江南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80例,患者均接受PCI治疗且治疗后存在心力衰竭,采用抽签法分为两组。两组均采用常规对症治疗,常规组加用左西孟旦治疗,结合组加用达格列净结合左西孟旦治疗。比较两组心功能指标、sST2、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 BNP)、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指标、心肌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cMyBP-C)、心肌肌钙蛋白l(cTnI)、肌红蛋白(MyO)、6分钟步行距离、心衰计分系统(Lee)评分、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分差异,统计两组随访6个月累计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常规组与结合组治疗前心功能指标、sST2、NT-proBNP、cMyBP-C、cTnI、MyO、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与结合组治疗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治疗前,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指标、收缩末期左室内径(LVEDD)、sST2、NT-proBNP、舒张末期左室内径(LVESD)、cMyBP-C、cTnI、MyO、左室质量指数(LVMI)低于治疗前(P<0.05)。结合组治疗后LVEF高于常规组,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指标、sST2、cMyBP-C、LVEDD、NT-proBNP、LVESD、cTnI、MyO、LVMI低于常规组(P<0.05)。常规组与结合组治疗前6分钟步行距离、Lee评分、SA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与结合组治疗后6分钟步行距离、SAQ评分高于治疗前,Lee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结合组治疗后6分钟步行距离、SAQ评分高于常规组,Lee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结合组随访6个月累计MACE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发生胃肠道反应2例,结合组发生低血压1例,胃肠道反应3例。结论达格列净结合左西孟旦可改善PCI后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调节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提高运动耐力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格列净 左西孟旦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心力衰竭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运动耐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前后血清CTRP12水平变化及其与支架内再狭窄的关系 被引量:20
10
作者 张友明 龚军辉 朱红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671-1676,共6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前后血清补体C1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家族12(CTRP12)水平的变化及与对支架内再狭窄(ISR)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江苏省丹阳市人民医院确诊为AMI并行PCI的患者104例...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前后血清补体C1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家族12(CTRP12)水平的变化及与对支架内再狭窄(ISR)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江苏省丹阳市人民医院确诊为AMI并行PCI的患者104例,统计术后12个月内ISR发生率,并根据复查冠脉造影结果将其分为ISR组和非ISR组。比较两组患者PCI术前和出院前日血清CTRP12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AMI患者PCI术后ISR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TRP12对AMI患者PCI术后ISR的预测价值。结果104例AMI患者PCI术后12个月ISR发生率为14.4%(15/104)。ISR组术前TIMI血流≤1比例、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TC、LDL-C较非ISR组显著升高,出院前日血清CTRP12水平低于非ISR组(P<0.05)。非ISR组中,出院前日血清CTRP12水平较术前升高(P<0.05)。ISR组中,出院前日血清CTRP12水平较术前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出院前日血清CTRP12水平降低是AMI患者PCI术后ISR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出院前日血清CTRP12对AMI患者PCI术后ISR预测的最佳截断点为3.89 ng/mL(敏感度93.3%,特异度73.0%),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49。结论出院前日血清CTRP12水平对AMI患者PCI术后ISR发生具有一定预测价值,CTRP12可能是AMI患者PCI术后ISR的治疗靶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补体C1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家族12 支架内再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心脏康复锻炼自我效能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5
11
作者 邓文燕 程德梅 那润萍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2-56,共5页
目的 :评估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患者心脏康复锻炼自我效能水平并分析影响因素,为制定PCI患者心脏康复锻炼计划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2年1月—10月选取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心内科收治的241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 目的 :评估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患者心脏康复锻炼自我效能水平并分析影响因素,为制定PCI患者心脏康复锻炼计划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2年1月—10月选取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心内科收治的241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心脏康复锻炼自我效能量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脏康复知识和态度问卷、家庭复原力评估量表收集数据。结果 :PCI患者心脏康复锻炼自我效能得分为(41.16±8.41)分。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脏康复知识和态度总分、家庭复原力、冠心病病程、吸烟史、受教育程度、家庭月收入、直系亲属心肌梗死史是患者心脏康复锻炼自我效能的影响因素(P<0.05),可解释心脏康复锻炼自我效能变异的54.1%。结论 :PCI患者心脏康复锻炼自我效能欠佳,尤其是心脏康复知识和态度较差、家庭复原力水平较低、冠心病病程短、家庭人均月收入低、受教育程度较低、无吸烟史及无直系亲属心肌梗死史的患者,医护人员应重视对这类患者的心脏康复自我效能的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自我效能 心脏康复锻炼 家庭复原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抗血小板治疗依从性调查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秀珠 范国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1期3570-3571,共2页
目的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抗血小板治疗依从性的现状、影响因素和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调查和分析患者接受PCI后抗血小板治疗的用药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187例PCI术后患者,双重抗血小板依从性好的在术后3个月占89.... 目的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抗血小板治疗依从性的现状、影响因素和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调查和分析患者接受PCI后抗血小板治疗的用药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187例PCI术后患者,双重抗血小板依从性好的在术后3个月占89.9%,术后1年降至82.3%。药品副作用、患者的用药知识、对冠心病的了解及医师指导等因素是影响患者用药依从性的主要因素。结论 PCI术后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依从性不理想,药师和医师应共同肩负起提高术后二级预防用药依从性的重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氯吡格雷 阿司匹林 依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技术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研究进展
13
作者 张晓宇 潘媛媛 +3 位作者 付明欢 林赟 陈怡然 彭羽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16-920,共5页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在我国发病率较高,临床多给予药物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等。微创介入治疗为冠状动脉多支狭窄患者首选,但多支血管病变合并其他疾病患者多推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然而,经皮...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在我国发病率较高,临床多给予药物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等。微创介入治疗为冠状动脉多支狭窄患者首选,但多支血管病变合并其他疾病患者多推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然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存在血管再狭窄、血栓等事件风险,杂交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随之诞生。基于此,该文主要对冠心病进行介绍,就杂交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优势、应用、对患者的选择等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技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稳定心绞痛老年住院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丽萍 丁雯 +3 位作者 陆静钰 孙吉 孙芳 哈琳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2-186,191,共6页
目的分析影响不稳定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老年住院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取部分UA老年住院患者进行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影响U... 目的分析影响不稳定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老年住院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取部分UA老年住院患者进行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影响UA老年住院患者PCI术后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采用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其生活质量得分与健康素养各项得分间的关系。结果UA老年住院患者PCI术后生活质量平均得分为(103.76±14.38)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9岁(β=5.829)、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β=5.264)、家庭人均月收入<3000元(β=4.064)、非医保付费方式(β=7.103)、无运动训练(β=6.182)、未规律服药(β=8.176)是影响UA老年住院患者PCI术后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P<0.05)。方差分析结果显示,UA老年住院患者的信息获取能力、交流互动能力、改善健康意愿、经济支持意愿得分均随其生活质量评分降低而降低(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UA老年住院患者信息获取能力、交流互动能力、改善健康意愿、经济支持意愿各维度得分均与其生活质量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影响UA老年住院患者PCI术后生活质量的因素较多,且生活质量与其健康素养各项得分均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不稳定心绞痛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生活质量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管圈活动提高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用药依从性的效果 被引量:22
15
作者 郁件康 秦超 +2 位作者 谢诚 姚立军 包健安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6-129,共4页
目的评价品管圈活动对提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冠心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门诊PCI术后的冠心病患者100例,利用Morisky用药依从性问卷表(MMAS-8)对品管圈活动前后患者用药依从性进行评分,运用品管... 目的评价品管圈活动对提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冠心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门诊PCI术后的冠心病患者100例,利用Morisky用药依从性问卷表(MMAS-8)对品管圈活动前后患者用药依从性进行评分,运用品管圈手法分析患者用药依从性低的原因,拟定提高用药依从性的对策并实施。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门诊100例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平均得分由活动前8.4分提高到9.8分,目标达标率为156%,进步率为16.7%。圈员的团队精神、责任荣誉、品管圈手法、活动信心、脑力开发及沟通协调的活动能力均有显著提高。结论品管圈活动可有效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增加医患之间的信任感,有效提升医院对冠心病的慢病管理服务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二级预防 依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恐惧在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自我效能与运动依从性间的中介效应 被引量:75
16
作者 任鹏娜 张月 +6 位作者 丁琳 汤爱玲 董里 葛颜 袁红艳 许方蕾 朱张逸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1-24,共4页
目的探讨运动恐惧在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患者自我效能与运动依从性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1年5-8月选取上海2所医院心内科急性心肌梗死行PCI术的435例患者,... 目的探讨运动恐惧在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患者自我效能与运动依从性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1年5-8月选取上海2所医院心内科急性心肌梗死行PCI术的435例患者,采用心脏病患者运动恐惧量表、运动自我效能量表、运动依从性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运动依从性总分为(1.98±1.10)分,处于中等水平;自我效能与运动依从性呈正相关(r=0.511,P<0.01),运动恐惧与自我效能、运动依从性呈负相关(r=-0.27、-0.501;均P<0.01)。中介模型显示,自我效能对运动依从性存在直接正向预测作用,运动恐惧在自我效能与运动依从性间起部分中介效应,贡献率为25.05%。结论自我效能可通过运动恐惧间接影响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运动依从性,医护人员应采取系统化措施降低患者的运动恐惧程度,增强其自我效能,进而提高运动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自我效能 运动恐惧 运动依从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运动康复依从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7
作者 杨莹 熊晓云 +3 位作者 魏雯婷 易凤仪 刘梦蝶 王颖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9-22,共4页
心血管疾病严重影响我国公民健康。近年来,心血管病是城乡居民死亡的首位原因,占城市的45.86%,占农村的48.00%[1]。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心血管病发病率、死亡率仍呈不断上升趋势。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 心血管疾病严重影响我国公民健康。近年来,心血管病是城乡居民死亡的首位原因,占城市的45.86%,占农村的48.00%[1]。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心血管病发病率、死亡率仍呈不断上升趋势。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治疗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的重要手段。仅凭PCI手术和药物治疗不能完全改善患者预后,以运动康复为基础的心脏康复应运而生。运动康复是PCI术后的重要辅助手段,可以提高患者运动耐力,降低患者住院率、死亡率[2]。但调查[3]显示,PCI术后患者运动康复依从性差且整个过程完成率低。目前的研究大多集中于PCI术后患者运动康复方案的应用,对患者运动康复依从性影响因素及相关干预的研究较少,且PCI术后患者运动康复依从性的测评工具存在一定局限性。因此,本文从PCI术后患者运动康复依从性现状、影响因素、干预措施及相关测评工具方面进行探讨,以期识别运动康复实施的主要障碍,从而为临床制定PCI术后患者个性化运动康复策略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康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康复依从 心脏康复 冠状动脉疾病 康复方案 心血管病 住院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病人多维症状网络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月 陈务贤 +2 位作者 李高叶 卢耀琼 崔嘉盛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29-1138,共10页
目的:了解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病人多维症状体验,构建PCI术后病人症状网络,探索症状网络中的核心症状,为个性化干预提供证据支持。方法:2021年12月—2022年12月选取广西某医院行PCI术的748例病人。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疾病症状严... 目的:了解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病人多维症状体验,构建PCI术后病人症状网络,探索症状网络中的核心症状,为个性化干预提供证据支持。方法:2021年12月—2022年12月选取广西某医院行PCI术的748例病人。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疾病症状严重程度调查表及9条目健康人抑郁量表等,调查PCI术后相关症状的发生率与严重程度;通过高斯模型进行网络分析其核心症状,并基于相关、回归分析联合混合症状网络模型,探索PCI术后各症状与人口学、生活方式及疾病因素间的关系。结果:PCI术后发生率最高的症状是术后切口压迫点疼痛(90.5%);严重程度最高的是疲乏,其次是下肢肿胀以及压迫点疼痛;在高斯网络中,压迫点疼痛在整个网络中起桥梁作用;混合网络中,支架个数与消化道症状、睡眠障碍症状、心慌症状、下肢麻木症状及恐动症状有较强的直接关联,抑郁与疲乏症状有直接关联,生活态度与睡眠障碍症状有直接关联。结论:PCI术后病人压迫点疼痛症状须首要关注,安装支架个数与消化道、焦虑情绪及睡眠障碍等症状往往相互影响,未来的研究有必要建立动态症状网络和中心性指数的轨迹,以探索上述症状和疾病之间的因果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症状管理 网络分析技 化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学科教育干预模式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健康认知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19
作者 陈腊年 李小峰 孙玉梅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7年第23期21-25,共5页
目的研究以健康信念构建模式为指导的多学科教育干预方案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健康认知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便利抽样选取2015年1-12月三峡大学第二人民医院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208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104名... 目的研究以健康信念构建模式为指导的多学科教育干预方案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健康认知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便利抽样选取2015年1-12月三峡大学第二人民医院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208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104名患者。干预组行基于健康信念构建模式为指导的多学科教育干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健康教育。经过6个月干预后,采用健康行为量表、自制抗血小板知识问卷和中文修订版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分别评价两组患者健康认知水平、术后抗血小板治疗知识掌握程度和服用抗血小板药物的依从性,并统计两组患者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经过6个月干预后,干预组患者健康认知评分、抗血小板知识问卷掌握程度以及服药依从性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基于健康信念构建模式为指导的多学科教育干预,是一种积极有效的健康教育模式,它能提高患者抗血小板治疗服药的依从性,纠正患者不良健康行为,从而降低患者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改善护理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健康教育 健康信念 治疗依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引文空间的中医药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的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云晓 孙振海 +5 位作者 张梦贺 李树弟 李雯雯 邢钰尉 李妍 陈守强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64-1072,共9页
目的应用可视化分析方法,挖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中医药治疗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前沿、作者及机构合作网络,为中医药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的诊治和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在中国知网、维普和万方数据库中检索有关经皮冠状动脉介... 目的应用可视化分析方法,挖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中医药治疗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前沿、作者及机构合作网络,为中医药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的诊治和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在中国知网、维普和万方数据库中检索有关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中医药治疗的文献,将其导入至NoteExpress软件中进行筛选与数据清洗,利用引文空间软件对关键词、作者、机构等进行分析。结果共获得了1708篇文献,其中2020年发文量最多,为137篇;核心作者数量占总发文人数的4.37%,暂未形成核心作者群;辽宁是发文量最多的地区,各地之间尚未形成有效的协作网络;聚类分析得到25个聚类,448个关键节点和1266条连线,主要的聚类结果为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心肌梗死、再狭窄等;突现分析得出24个突现词,包括中医辨证、参芍口服液、心脏康复等。结论中医药治疗PCI术后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中医辨证、病因病机、临床试验等,再狭窄等术后病理现象为本领域之研究难点,焦虑、双心医学、心脏康复为当前研究热点。中医药在促进PCI术后心功能的恢复、降低术后再狭窄等事件的发生率,改善焦虑和抑郁等方面具有确切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中医药 引文空间 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