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我国总供需平衡效应的统计分析
- 1
-
-
作者
曾五一
-
机构
厦门大学
-
出处
《统计与信息论坛》
1994年第2期23-28,共6页
-
文摘
社会总供需的平衡是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集中体现。所谓总供需平衡效应的统计分析,就是利用有关指标就总供需失衡对国民经济产生的影响进行具体判断和定量分析。本文拟在明确总供需差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理论联系的基础上,对我国的总供需平衡与通货膨胀以及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从中揭示出一些具有规律性的问题。
-
关键词
总需求
总供给
社会总供需
通货膨胀率
供需差率
价格计算
统计分析
平衡效应
供需平衡
实证分析
-
分类号
F222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
-
题名关于我国社会总供需平衡的分析
- 2
-
-
作者
王汉新
-
出处
《河北财经学院学报》
1995年第2期9-12,共4页
-
文摘
社会总供给、总需求是宏观经济分析中的两个最基本的概念,保持社会总供给同总需求的基本平衡,是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同时也是宏观调控的基本内容。 一、导论 总供给与总需求是经济学中用以反映社会商品经济的一般现象和规律的一个概念,但对总供给、总需求所下的定义并不完全统一,主要有以下三种:即瓦尔拉斯关于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定义、凯恩斯关于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定义、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关于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定义。瓦尔拉斯的定义没有时间概念,且不论在何种价格下,都有供与需的平衡;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定义,是从核算的原则出发,是事后发生的既定事实。
-
关键词
社会总供需平衡
总供给与总需求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社会总供给
出口需求
GNP增长
供需差率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投资需求
宏观调控体系
-
分类号
F015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
-
题名当前经济形势中的若干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 3
-
-
作者
陈东琪
-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
出处
《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CSSCI
1990年第3期15-21,共7页
-
文摘
从一九八年十月开始,经过二十个月的治理整顿,国民经济运行从其主流方面看出现了趋于隐定的势头,过热增长的指导思想得到了纠正,物价加速上涨的现象已经停止,以相对有限的买方市场为内容的宽松环境初步形成,基本产业结构在增量上有所调整,反常的消费者行为也在开始向正常化方向转变,等等。所有这些,各方面的认识基本一致。人们普遍感到,目前以稳定和宽松为主流特征的经济形势的出现,证明第一阶段治理整顿在其整体策略上是对的,它为转向稳定增长轨道、为下一步改革在更深层次内展开创造了一个回旋空间和有利机遇。但是,目前的经济形势也存在一些相当复杂的问题,存在一些和以往不同的新情况。
-
关键词
经济形势
治理整顿
供需差率
市场疲软
紧缩
初步形成
买方市场
企业改革
深化改革
总量控制
-
分类号
F7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消费波动·市场疲软·启动市场
- 4
-
-
作者
尹清非
-
出处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1期61-64,共4页
-
文摘
消费需求膨胀,曾是困扰经济改革与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市场疲软、消费需求不足,正严重干扰着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消费这种超常波动和畸型运行,是导致市场波动的深层原因。认识消费波动,以消费需求为导向,以启动最终市场——消费市场为重点,带动市场正常运行,这应是治理市场疲软的基本思路和战略选择。
-
关键词
消费波动
市场疲软
启动市场
消费需求增长
消费市场
消费需求膨胀
市场波动
消费品
供需差率
即期消费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