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中国天然气供需安全影响因素系统结构分析
- 1
-
-
作者
李乔楚
罗平亚
张鹏
-
机构
西南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西南石油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
西南石油大学土木工程与测绘学院
-
出处
《世界石油工业》
2025年第2期1-12,共12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能源革命驱动下的天然气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22&ZD105)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双碳’目标下我国城市群能源系统碳达峰预测及差异化减排路径研究”(22XGL019)
+1 种基金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学术研究专项资助“新质生产力赋能四川天然气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及政策建议”(SC24E091)
2024年成都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面向深度脱碳的成都新型能源体系构建研究”(2024BS072)。
-
文摘
为了精准把握影响中国天然气供需安全的关键因素,并厘清各影响因素之间复杂的系统结构,采用专家综合能力权重、灰色区间变量、节点度、MICMAC等分析方法,构建改进的DEMATEL/ISM集成模型;基于“驱动-压力-状态-响应”模型对多元影响因素展开识别,并探究各因素间的逻辑演化层次与因果递进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天然气供需安全影响因素分布于9阶层级,分属于“自发-联动-独立-依赖”四大集群,形成“深层-中层-表层”逐步递进结构。像天然气储采比、天然气进口集中度、天然气价格指数等表层直接因素处于多级分层结构顶部,对能源供需平衡及产业健康状态有着直接影响。而天然气普及率、供气能力、产业结构等中层间接因素,在多级分层结构里起到承上启下作用,把深层因素的影响间接传递到表层因素。技术创新、能源国际合作、政策引导等深层根本因素则位于多级分层结构底部,不受其他因素影响。结论认为,推动表层因素朝着期望方向发展,可在短期内降低安全风险水平,但实际管理中需调控相关中层及深层因素,间接改变表层因素对整体风险系统的直接作用;只有有效管控深层根本因素,才能从本质上降低系统安全风险。
-
关键词
天然气
供需安全
影响因素
系统结构
改进灰色-DEMATEL-ISM-MICMAC集成方法
-
Keywords
natural gas
supply and demand security
influencing factors
system structure
improved grey-DEMATEL-ISM-MICMAC integration method
-
分类号
TE09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
-
题名中国天然气供需安全评价与发展建议
被引量:1
- 2
-
-
作者
李洪兵
罗雨
韩咪
刘盈
刘可
李玄
-
机构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经济管理与文法学院
四川师范大学工学院
西南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出处
《世界石油工业》
2024年第5期1-9,共9页
-
基金
四川省科技计划资助“四川天然气供需安全演化机理研究”(2023NSFSC1038)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智慧应急管理重点实验室”项目“城市基层社区洪涝灾害应急能力提升路径研究”(2023ZHYJGL-6)
+1 种基金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一带一路”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日本应急管理研究中心”项目“基于双层规划的灾后应急物资调度模型研究”(2023RBYJGL-4)
四川应急管理知识普及基地项目“城市社区突发事故灾难应急能力评估与提升策略研究”(SCYJ2023-07)。
-
文摘
双碳目标的提出,对中国能源结构的调整作出新的要求,天然气作为化石能源中碳排放量最低的能源,成为能源转型过程中的关键过渡能源,天然气供需安全成为能源安全的核心组成部分。从资源、供应、需求和进口4个维度遴选中国天然气供需安全影响因子,建立天然气供需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Critic法对指标赋权,构建多元线性综合评价模型,对2012—2022年中国天然气资源安全度、供应安全度、需求安全度、进口安全度以及综合安全度进行测算和分析。结果表明,影响中国天然气供需安全的关键指标为储采比、进口集中度、自给率、储量指数;中国天然气供需总体安全状态处于Ⅲ级。资源安全度逐年升高,从Ⅳ级提高到Ⅱ级;供应安全度变化呈“W”型特征,维持在Ⅲ级;需求安全度趋于稳定,保持在Ⅱ级;进口安全度呈下滑趋势,从Ⅱ级降至Ⅲ级。要保障中国天然气供需安全稳步提升,需从多角度着手,主要措施包括持续推进油气增储上产计划、促进能源结构多元化、建立健全天然气多元进口渠道、积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等。
-
关键词
天然气
供需安全
Critic法
多元线性综合评价模型
安全评价
评价指标体系
-
Keywords
natural gas
supply&demand safety
Critic method
multiple linear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odel
safety evaluatio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
分类号
TE-9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
-
题名我国天然气供需安全的系统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30
- 3
-
-
作者
史立军
周泓
-
机构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出处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62-169,共8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70531010)
-
文摘
发展天然气,是改变我国能源过度依靠煤炭的不利现状、降低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关键举措,因此,保障我国未来天然气供需安全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这一视角出发,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建立了我国天然气供需预测模型,对我国未来天然气供需趋势进行了预测,进行了天然气消费量的参数模拟实验,提出了促进天然气资源开发利用的政策建议。
-
关键词
天然气供需安全
系统动力学
供需预测
趋势分析
-
Keywords
supply/demand safety for natural gas
system dynamics
supply/demand forecast
trend analysis
-
分类号
F206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
-
题名基于主成分分析和BP神经网络的能源供需安全研究
被引量:7
- 4
-
-
作者
李建中
谢威
武铁梅
-
机构
西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
出处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69-171,116,共4页
-
基金
西北工业大学人文社科与管理振兴基金资助项目(RW200904)
-
文摘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运用Matlab7.0软件中的BP神经网络工具箱对1985~2007年我国的能源供需安全状况进行了训练及测试。测试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与BP神经网络的结果较吻合,BP神经网络运用于能源安全领域可行、有效。同时,得出自1985年以来我国能源供需安全状况大体上逐年提高,从2005年开始大幅提高,但仍未摆脱较差的境地,未来前景不容乐观。
-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
BP神经网络
网络训练
能源
供需安全
-
Keywords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BP neural networks
network training
energy
demand and supply security
-
分类号
F206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
-
题名中国煤炭物流需求影响因素体系构建及分析
被引量:1
- 5
-
-
作者
王丹丹
赵丽萍
-
机构
太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出处
《物流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1-13,17,共4页
-
文摘
从系统分析的角度出发,首先分析产生煤炭物流需求的动因,随后结合体系构建原则,建立中国煤炭物流需求影响因素体系,认为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居民消费水平、出口外贸、煤炭消费水平、基础设施建设及其他政策制度等因素是影响中国煤炭物流需求的关键因素。最后,对构成中国煤炭物流需求影响因素体系的各关键因素展开分析,揭示中国煤炭物流需求影响因素体系作用机理,为促进中国煤炭物流的发展奠定基础。
-
关键词
中国
煤炭物流
影响因素体系
供需安全
产业链
-
Keywords
China
coal logistics
influence factor system
supply-demand safety
industrial chain
-
分类号
F252.21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