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网络蒸馏模型的供电接触网支撑装置零部件快速定位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喻文彬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9-112,118,共5页
为确保供电接触网支撑装置具备良好的工作状态,避免支撑装置失效可能造成的严重弓网故障,进而影响列车运行安全,提出一种新型的、适用于小型化嵌入式设备进行部署应用的、基于网络蒸馏技术的深度学习接触网支撑装置快速定位识别模型。... 为确保供电接触网支撑装置具备良好的工作状态,避免支撑装置失效可能造成的严重弓网故障,进而影响列车运行安全,提出一种新型的、适用于小型化嵌入式设备进行部署应用的、基于网络蒸馏技术的深度学习接触网支撑装置快速定位识别模型。网络蒸馏模型是基于双深度学习网络进行指导性学习的,其利用高精度深度学习模型YOLOv5x、YOLOv5l、YOLOv5m作为蒸馏算法中的教师模型,然后利用网络蒸馏技术对复杂模型的特征提取能力进行迁移,以教师模型的类别概率作为软目标并将其用于训练学生模型,从而将知识从复杂模型(教师模型)转移到更高效的小型化模型(学生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网络蒸馏技术可以获得精度高、速度快、模型小、易于部署的接触网支撑装置定位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供电接触网 网络蒸馏模型 零部件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景观设计视角下的现代有轨电车供电接触网的立柱设置 被引量:1
2
作者 朱颂 梁正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1期105-109,113,共6页
现代有轨电车作为一种地面敷设轨道的中运量城市轨道交通形式,受到国内越来越多城市的青睐。选取现代有轨电车供电接触网作为切入点,结合国内外的案例,总结归纳了不同的接触网类型与适用位置;论述和分析了立柱位置和立柱造型对于城市景... 现代有轨电车作为一种地面敷设轨道的中运量城市轨道交通形式,受到国内越来越多城市的青睐。选取现代有轨电车供电接触网作为切入点,结合国内外的案例,总结归纳了不同的接触网类型与适用位置;论述和分析了立柱位置和立柱造型对于城市景观产生的影响,并提出现代有轨电车接触网景观设计的思路与原则;阐述了接触网立柱一体化复合利用和立柱统一设计对于城市景观提升带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有轨电车 供电接触网 景观设计 复合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轻轨较新线的牵引供电接触网系统的研究
3
作者 李珞 《地铁与轻轨》 2000年第2期11-13,共3页
重庆目前正在建设的轻轨交通较场口至新山村线路,由于坡度和线路条件的限制,将采用跨座式单轨系统形式。此种轨道交通方式已在日本东京、大阪、北九州等地作为快速客运交通运营,但在中国是首次应用,与地铁系统比较,单轨交通方式有许多... 重庆目前正在建设的轻轨交通较场口至新山村线路,由于坡度和线路条件的限制,将采用跨座式单轨系统形式。此种轨道交通方式已在日本东京、大阪、北九州等地作为快速客运交通运营,但在中国是首次应用,与地铁系统比较,单轨交通方式有许多独特的地方及设备,重庆己经对此系统进行了十多年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 轻轨铁路 较场口 新山村线路 牵引供电接触网 跨座式单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接触网供电城轨车辆中人体电磁场评估 被引量:7
4
作者 董亮 林飞宏 +1 位作者 王晨曲 张秋敏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40-45,共6页
该文采用有限元法对曝露于大功率无接触网供电城轨车辆中的人体进行电磁安全评估,以检测该无接触网供电城轨车辆是否低于人体电磁曝露安全值。以500kW无接触网供电城轨车辆为例,通过数值仿真计算车内漏磁水平,并对车内佩戴心脏起搏器的... 该文采用有限元法对曝露于大功率无接触网供电城轨车辆中的人体进行电磁安全评估,以检测该无接触网供电城轨车辆是否低于人体电磁曝露安全值。以500kW无接触网供电城轨车辆为例,通过数值仿真计算车内漏磁水平,并对车内佩戴心脏起搏器的人体进行感应电磁场和比吸收率(SAR)评估,将计算结果与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ICNIRP)中规定的限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人体内部感应电场较低,但是在人体表面感应出较高电场,装有心脏起搏器的组织SAR值远低于2W/kg的限值,人体站在渡板上方时,脚踝处SAR值最高并且十分接近局部SAR限值。这些结果对于无接触网供电技术在轨道交通领域的安全应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网供电 电磁曝露 比吸收率 感应电场 心脏起搏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供电制接触网自动调压方案研究
5
作者 翟铁久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17-119,共3页
针对某条电气化线路接触网电压偏低问题,分析了几种常用电压补偿方案的特点,提出了适合AT供电制接触网的自耦变压器单臂有载自动调压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AT供电接触网 自动调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港机场联络线长大跨海隧道接触网供电方案研究
6
作者 孙莉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35-38,共4页
深圳——香港机场联络线牵引供电制式若采用DC1 500 V与AC 25 kV相比投资较少,但选线中6.7 km跨海隧道因无法设置牵引变电所而成为制约因素。本文采用类比方法,提出了在隧道中部设牵引变电所、加大接触网当量铜截面、改变牵引变电所内... 深圳——香港机场联络线牵引供电制式若采用DC1 500 V与AC 25 kV相比投资较少,但选线中6.7 km跨海隧道因无法设置牵引变电所而成为制约因素。本文采用类比方法,提出了在隧道中部设牵引变电所、加大接触网当量铜截面、改变牵引变电所内整流机组备用方式、采用晶闸管型整流器等4种解决方案。首先可考虑增加载流导体截面,若未能通过电压最低校验,则建议采用在一个牵引所内设置两套整流机组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场联络线 长大跨海隧道 接触网供电 方案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行车交路可灵活调整的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正线接触网供电分区优化设置方案 被引量:2
7
作者 谭海峰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4-76,83,共4页
以苏州轨道交通5号线为例,基于供电分区失电情况下可灵活调整行车交路的需求,分析了设有单渡线车站和设有折返线车站的正线接触网供电分区绝缘锚段关节优化设置方案,并分析了方案的可行性。该优化方案可实现供电分区失电情况下行车交路... 以苏州轨道交通5号线为例,基于供电分区失电情况下可灵活调整行车交路的需求,分析了设有单渡线车站和设有折返线车站的正线接触网供电分区绝缘锚段关节优化设置方案,并分析了方案的可行性。该优化方案可实现供电分区失电情况下行车交路的灵活调整,可降低故障对运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车站正线 接触网供电分区 绝缘锚段关节 行车交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接触网供电车辆电磁-热场耦合计算
8
作者 王艳琴 张秋敏 +1 位作者 林飞宏 董亮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45-551,共7页
无接触网供电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应用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大功率无接触电能传输的实际应用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论证,其中电磁感应导致的涡流发热问题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依据电磁感应原理和传热学,建立无接触网供电车辆感应加热模型... 无接触网供电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应用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大功率无接触电能传输的实际应用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论证,其中电磁感应导致的涡流发热问题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依据电磁感应原理和传热学,建立无接触网供电车辆感应加热模型,采用有限元法计算无接触网供电车辆热场分布,对不同载荷工况下的车辆的发热情况进行数值仿真,并对采用散热器和风冷两种散热方式的接收线圈的散热性能进行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接收线圈和转向架温度升高明显;随着发射线圈电流增加以及气隙距离的减小,车辆各个部位的温度都有上升趋势;装有散热器的接收线圈最高温度比不含散热器时降低了126.0℃,通过改变散热器的传热系数能进一步提高散热器的散热性能;采用风冷散热方式接收线圈温度降低了131.2℃,与散热器相比,风冷的散热性能略好,且随着风速增加风冷效果更加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网供电车辆 电磁-热场耦合 温度场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供电方式有轨电车运行能耗优化方法 被引量:3
9
作者 李奇 黄涛 +3 位作者 苏波 黄文强 赵子涵 陈维荣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33-1140,共8页
针对无接触网新型供电方式有轨电车运行能耗的问题,研究了一种在储能容量有限的情况下降低运行能耗并提高再生制动能量回收的方法.该方法在保证列车站间运行距离不变、站间运行时间在可行范围内、且满足超级电容吸收制动功率能力的前提... 针对无接触网新型供电方式有轨电车运行能耗的问题,研究了一种在储能容量有限的情况下降低运行能耗并提高再生制动能量回收的方法.该方法在保证列车站间运行距离不变、站间运行时间在可行范围内、且满足超级电容吸收制动功率能力的前提下,通过重新分配牵引、惰行、制动3种工况执行的距离以及列车在牵引与制动工况的出力大小,计算出一条既实现节能又提高制动能量回收的列车目标运行曲线;最后使用该方法对某有轨电车实际运行线路进行优化.仿真结果表明:在冗余时间内,该方法平均减少4%的运行能耗;同时超级电容在有轨电车制动过程中平均增加4%的制动回馈能量回馈,且能够安全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网新型供电方式 有轨电车 超级电容 能耗 制动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有轨电车牵引供电方式选择 被引量:34
10
作者 何治新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05-108,113,共5页
分析了现代有轨电车牵引供电方式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介绍了各种无架空接触网牵引供电系统解决方案,并对其工程适用性和经济技术性进行分析比较。对于现代有轨电车系统而言,采用无架空接触网供电是牵引供电系统的发展方向。储能式牵引供... 分析了现代有轨电车牵引供电方式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介绍了各种无架空接触网牵引供电系统解决方案,并对其工程适用性和经济技术性进行分析比较。对于现代有轨电车系统而言,采用无架空接触网供电是牵引供电系统的发展方向。储能式牵引供电系统是实现无架空接触网的重要手段,能够满足现代城市对节能环保及改善城市景观的需求。而减轻现代有轨电车的自重以及延长车载储能装置的使用寿命是现代储能式有轨电车进一步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有轨电车 牵引供电系统 无架空接触网供电 储能式供电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视化三工位隔离接地一体化装置替代可视化接地装置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军 周航 +8 位作者 赖治平 陈昌邦 韦庭三 廖福超 黄焕毛 覃乾 黄锦云 廖龙飞 农益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28-332,共5页
[目的]隔离开关是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中的关键设备,随着智能化开关设备技术的发展和接触网智能运维管理需求的不断提升,需对接触网开关设备整体的智能化、可视化进行研究分析。[方法]介绍了可视化接地技术的应用现状,以及二隔离接地... [目的]隔离开关是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中的关键设备,随着智能化开关设备技术的发展和接触网智能运维管理需求的不断提升,需对接触网开关设备整体的智能化、可视化进行研究分析。[方法]介绍了可视化接地技术的应用现状,以及二隔离接地一体化的必要性;介绍了可视化三工位隔离接地一体化装置的原理及其功能特点,并进行其优势分析。以南宁轨道交通3号线挂网试运行为例,验证了可视化三工位隔离接地一体化装置的功能和性能。[结果及结论]融合了隔离开关和可视化接地装置的可视化三工位隔离接地一体化装置,具备快装式自锁三工位开关、程序化控制、全面可视化、网络拓扑安全连锁、故障自诊断等功能特点,可以实现接触网停送电和接地操作的整体可视化、智能化。与仅加装可视化接地装置的应用模式相比,所提出的三工位模式具有更齐全、安全、高效、智能、经济等优点,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接触网开关设备智能化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供电接触网 三工位开关 隔离接地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功率变流BPT系统在长大坡道电分相的创新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红梅 戚广枫 +2 位作者 方华松 方志国 邱长青 《中国铁路》 2019年第1期60-66,共7页
基于中国铁路总公司相关科技研究开发计划项目,从探索长株潭城际铁路湘江隧道30‰大坡道设置电分相的工程技术难题解决措施出发,应用先进的大功率变流控制技术,开展BPT接触网电分相连续供电系统的技术研究和工程应用,分析系统原始创新... 基于中国铁路总公司相关科技研究开发计划项目,从探索长株潭城际铁路湘江隧道30‰大坡道设置电分相的工程技术难题解决措施出发,应用先进的大功率变流控制技术,开展BPT接触网电分相连续供电系统的技术研究和工程应用,分析系统原始创新技术原理,提出并建立完备的系统成套技术以及工程应用方案。经过5年的研发、试验、评估和应用,验证了该系统原理先进、自动化程度高、与车网匹配性能良好、运行安全稳定,可有效解决以往过分相的技术和管理难题,弥补和彻底解决利用大工业网电源条件下25?kV交流牵引供电制式的固有缺陷,可为电分相设置与复杂线路设计提供可靠的技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网电分相连续供电系统 电力电子技术 大功率变流 电分相 BPT系统 长大坡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