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两种逐时温度算法下的暖通空调设计温度比较
被引量:
1
1
作者
霍旭杰
杨柳
+2 位作者
王玉英
闫友菲
张彦云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48-154,共7页
为比较不同原始数据来源所引起的暖通设计温度差异,以中国建筑热工设计分区的五个典型代表城市1971~2000年的调和分析和三次样条逐时干球温度结果,采用ASHRAE不保证率方法统计了供暖设计温度和空调设计温度,定量分析了ASHRAE设计温度以...
为比较不同原始数据来源所引起的暖通设计温度差异,以中国建筑热工设计分区的五个典型代表城市1971~2000年的调和分析和三次样条逐时干球温度结果,采用ASHRAE不保证率方法统计了供暖设计温度和空调设计温度,定量分析了ASHRAE设计温度以及中国规范中的供暖室外计算温度和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的差异,以及对典型代表城市耗热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调和分析方法比三次样条方法具有略高的极端高温和略低的极端低温,调和分析和三次样条计算结果均能基本反映当地温度特征.中国地面台站观测气象数据与ASHRAE逐时气象数据在供暖设计干球温度和制冷设计干球温度的绝对误差分别约为-1.0℃和0.6℃,所引起的围护结构耗热量的绝对误差约为0.9 W/m^2,且在三次样条方法下的供暖设计温度和围护结构耗热量更接近于ASHRAE设计值与其耗热量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暖设计温度
制冷
设计
温度
调和分析
三次样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人员热适应对住宅全年供暖、供冷需求影响——以重庆为例
2
作者
杜晨秋
李信仪
+1 位作者
喻伟
姚润明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8-146,共9页
为研究住宅建筑中人员适应性调节及热舒适需求动态变化对其全年建筑供暖、供冷能耗影响,首先通过分析夏热冬冷地区典型城市-重庆住宅全年热环境调研数据(样本量2151份),揭示了居民全年舒适温度随室外温度呈S型变化特性,进而得到了基于...
为研究住宅建筑中人员适应性调节及热舒适需求动态变化对其全年建筑供暖、供冷能耗影响,首先通过分析夏热冬冷地区典型城市-重庆住宅全年热环境调研数据(样本量2151份),揭示了居民全年舒适温度随室外温度呈S型变化特性,进而得到了基于人员适应性和动态热舒适的住宅全年供暖、供冷起止时间和动态温度设计参数。结合EnergyPlus建立了典型样本建筑模型(三人户,建筑面积105 m^(2)),分析了在执行JGJ134—2010《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基础上,基于人员热适应和温度动态调节下的住宅全年供暖、供冷节能潜力。模拟结果表明:住宅全年自然通风情况下室内热环境处于舒适区间(18~26℃)的比例仅占32.2%,采用传统供暖、供冷设定温度(18~26℃)下住宅全年舒适小时比例增加至62.87%,而基于人员适应性的供暖、供冷温度动态调节下舒适比例进一步增加5.45%;采用传统温度设计下住宅全年供暖、供冷单位面积能耗分别约为8.93、17.18 kWh/m^(2),相比采用温度动态调节下全年单位面积供暖、供冷能耗显著降低,分别为7.78、12.96 kWh/m^(2),节能量达20.6%,且供冷节能潜力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宅建筑
人员适应性
动态舒适
温度
供暖
、供冷
设计
温度
节能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两种逐时温度算法下的暖通空调设计温度比较
被引量:
1
1
作者
霍旭杰
杨柳
王玉英
闫友菲
张彦云
机构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理学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
出处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48-154,共7页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4BAJ01B01)
文摘
为比较不同原始数据来源所引起的暖通设计温度差异,以中国建筑热工设计分区的五个典型代表城市1971~2000年的调和分析和三次样条逐时干球温度结果,采用ASHRAE不保证率方法统计了供暖设计温度和空调设计温度,定量分析了ASHRAE设计温度以及中国规范中的供暖室外计算温度和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的差异,以及对典型代表城市耗热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调和分析方法比三次样条方法具有略高的极端高温和略低的极端低温,调和分析和三次样条计算结果均能基本反映当地温度特征.中国地面台站观测气象数据与ASHRAE逐时气象数据在供暖设计干球温度和制冷设计干球温度的绝对误差分别约为-1.0℃和0.6℃,所引起的围护结构耗热量的绝对误差约为0.9 W/m^2,且在三次样条方法下的供暖设计温度和围护结构耗热量更接近于ASHRAE设计值与其耗热量结果.
关键词
供暖设计温度
制冷
设计
温度
调和分析
三次样条
Keywords
Heating temperature
cooling temperature
Fourier series
cubic spline function
分类号
TU111.1 [建筑科学—建筑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人员热适应对住宅全年供暖、供冷需求影响——以重庆为例
2
作者
杜晨秋
李信仪
喻伟
姚润明
机构
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海南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出处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8-146,共9页
基金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700301)。
文摘
为研究住宅建筑中人员适应性调节及热舒适需求动态变化对其全年建筑供暖、供冷能耗影响,首先通过分析夏热冬冷地区典型城市-重庆住宅全年热环境调研数据(样本量2151份),揭示了居民全年舒适温度随室外温度呈S型变化特性,进而得到了基于人员适应性和动态热舒适的住宅全年供暖、供冷起止时间和动态温度设计参数。结合EnergyPlus建立了典型样本建筑模型(三人户,建筑面积105 m^(2)),分析了在执行JGJ134—2010《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基础上,基于人员热适应和温度动态调节下的住宅全年供暖、供冷节能潜力。模拟结果表明:住宅全年自然通风情况下室内热环境处于舒适区间(18~26℃)的比例仅占32.2%,采用传统供暖、供冷设定温度(18~26℃)下住宅全年舒适小时比例增加至62.87%,而基于人员适应性的供暖、供冷温度动态调节下舒适比例进一步增加5.45%;采用传统温度设计下住宅全年供暖、供冷单位面积能耗分别约为8.93、17.18 kWh/m^(2),相比采用温度动态调节下全年单位面积供暖、供冷能耗显著降低,分别为7.78、12.96 kWh/m^(2),节能量达20.6%,且供冷节能潜力更大。
关键词
住宅建筑
人员适应性
动态舒适
温度
供暖
、供冷
设计
温度
节能潜力
Keywords
residential buildings
occupant adaption
dynamic comfort temperature
heating/cooling design temperature
energy saving potential
分类号
TU119.5 [建筑科学—建筑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两种逐时温度算法下的暖通空调设计温度比较
霍旭杰
杨柳
王玉英
闫友菲
张彦云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人员热适应对住宅全年供暖、供冷需求影响——以重庆为例
杜晨秋
李信仪
喻伟
姚润明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