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供体-受体g-C_(3)N_(4)有机半导体光催化铀分离技术 被引量:1
1
作者 毕冬旭 魏炳清 +1 位作者 张志宾 刘云海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67-377,I0003,共12页
从核废水中光催化提取铀是避免环境破坏和回收铀资源的一种可行方法,但设计具有快速迁移光生电荷和表面反应动力学的高效光催化剂用于去除含铀废水中的U(Ⅵ)仍然是一个重大挑战。采用无模板的自组装技术,成功构建了空心管状g-C_(3)N_(4)... 从核废水中光催化提取铀是避免环境破坏和回收铀资源的一种可行方法,但设计具有快速迁移光生电荷和表面反应动力学的高效光催化剂用于去除含铀废水中的U(Ⅵ)仍然是一个重大挑战。采用无模板的自组装技术,成功构建了空心管状g-C_(3)N_(4)(TCN),并通过将间苯二酚引入TCN的骨架结构中,制备了管状供体-受体(D-A)有机半导体光催化剂B-TCN_(x),用于空气气氛下光催化去除U(Ⅵ)。分子内D-A体系的构建,使得电子和空穴分别聚集在受体和供体部分,这降低了电子-空穴对的复合。此外,电子和空穴在受体和供体部分的积累导致了内置电场的形成,从而促进了载流子的迁移。结果表明,B-TCN_(60)在120 min内对U(Ⅵ)的去除率达到96.8%,其动力学常数(0.031 14 min^(-1))是TCN (0.012 15 min^(-1))的2.58倍。并且在连续5次循环后变化不大,具有稳定性和可重复性。因此,D-A光催化剂具有很高的光催化铀分离效率。这项研究为深入了解光催化铀分离提供了启示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_(3)N_(4) 间苯二酚 -受体光催化剂 U(Ⅵ)光催化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氨基-1H-咪唑-5-甲腈修饰供体-受体型氮化碳光催化剂的构建及其高效光催化产氢研究
2
作者 程敬招 高诗语 +3 位作者 程蓓 杨凯 王往 曹少文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1-52,共2页
太阳能驱动光催化水分解制氢被认为是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最有前景的策略之一。光催化剂的电子性质和能带结构的调控对于提高电荷分离效率和产氢活性至关重要。基于此,本文通过将4-氨基-1H-咪唑-5-甲腈(AICN)引入氮化碳(CN)的分... 太阳能驱动光催化水分解制氢被认为是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最有前景的策略之一。光催化剂的电子性质和能带结构的调控对于提高电荷分离效率和产氢活性至关重要。基于此,本文通过将4-氨基-1H-咪唑-5-甲腈(AICN)引入氮化碳(CN)的分子骨架中,制备了基于供体-受体修饰的氮化碳共聚物。CN中掺入电子供体AICN单元可以拓宽π共轭体系并促进电子和空穴在空间上的分离,从而增强了光利用率并且提高了分子内电荷载流子传输速率。因此,AICN修饰的CN样品表现出更高的光催化产氢速率,最佳光催化活性可达3204μmol·h^(-1)·g^(-1)。这项分子工程策略为开发高性能的氮化碳基产氢光催化剂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碳 -受体 分子修饰 电荷转移 产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控共价有机框架供-受体促进光催化水析氧
3
作者 姜雨 陈铭晖 +2 位作者 李翔宇 冯亚青 张宝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701-1709,共9页
为探究电子供体-受体结构对共价有机框架(COFs)材料光催化性能的影响,以N,N'-对乙腈苯基-1,4,5,8-萘二酰亚胺(NBA)为基础构筑单体,分别与供电子的三(4-甲酰基)苯胺(N-CHO)、吸电子的1,3,5-三(4-甲酰苯基)三嗪(TFPT)脱水缩合,构筑了... 为探究电子供体-受体结构对共价有机框架(COFs)材料光催化性能的影响,以N,N'-对乙腈苯基-1,4,5,8-萘二酰亚胺(NBA)为基础构筑单体,分别与供电子的三(4-甲酰基)苯胺(N-CHO)、吸电子的1,3,5-三(4-甲酰苯基)三嗪(TFPT)脱水缩合,构筑了由C=C连接的NN-COF和NT-COF。采用XRD、FTIR、^(13)CNMR、XPS、SEM、TEM、EDS和紫外光电子能谱(UPS)表征了两种COFs材料的结构、形貌和光电性能,并测试其光催化水分子氧化反应(OER)性能。结果表明,与NN-COF相比,NT-COF中三嗪单元的吸电子能力和高度平面性使其具有更紧密的层间π-π堆积、更宽的可见光吸收范围和更强的光生载流子产生能力;Co(NO_(3))_(2)·6H_(2)O作为助催化剂添加后,NN-COF和NT-COF在连续6 h内平均析氧速率分别为303.73和449.53μmol/(g·h);NT-COF中相对缺电子的萘酰亚胺单元更有利于光生空穴在其杂原子上的积累,从而更高效地催化水分子OER的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共价有机框架 -受体 水分子分解 析氧反应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敏感性供体-受体共轭聚合物薄膜晶体管 被引量:3
4
作者 薛战 田丰收 +2 位作者 王庆贺 王晓鸿 邱龙臻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136-1142,共7页
研究了基于供体-受体共轭聚合物双(2-氧代二氢吲哚-3-亚基)-苯并二呋喃-二酮和联噻吩(PBIBDF-BT)薄膜晶体管的氧传感特性。在不同的氧气浓度下,器件展示了空穴和电子载流子的传感特性,如源漏电流、迁移率和亚阈值摆幅随着氧从半导体层... 研究了基于供体-受体共轭聚合物双(2-氧代二氢吲哚-3-亚基)-苯并二呋喃-二酮和联噻吩(PBIBDF-BT)薄膜晶体管的氧传感特性。在不同的氧气浓度下,器件展示了空穴和电子载流子的传感特性,如源漏电流、迁移率和亚阈值摆幅随着氧从半导体层内吸附/解吸附的过程中被调节。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真空度从0.7 Pa上升到0.08Pa,即氧气的体积分数从~5.3×10^(-6)降到~6×10^(-7),对于P型传输的迁移率、源漏电流(开态)和亚阈值摆幅分别改变了-52.7%、-51.3%和48%,而对于N型传输分别改变了42.3%、59.5%和-39%。并且腔室中氧气的浓度从~8×10^(-7)降到~6×10^(-7),变化了~2×10^(-7),相应的P型和N型源漏电流分别变化了-45.9%和31.1%。基于PBIBDF-BT聚合物薄膜晶体管能够实现对氧气的双极性检测和低的氧检测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薄膜晶 -受体共轭聚合物 双极性传输 氧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糊精键合相拆分和测定人血浆中β-受体阻滞剂对映体
5
作者 黄志琴 曾庆丽 +1 位作者 李丹 李来生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3-269,共7页
本文采用一种新型的桥联双β-环糊精固定相,通过优化色谱条件,实现了常见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阿罗洛尔和阿替洛尔6种对映体的完全分离,分离度分别为1.6、1.9和1.7。以R-阿普洛尔为内标,建立了一种能同时测定人体血浆中上述6种对映... 本文采用一种新型的桥联双β-环糊精固定相,通过优化色谱条件,实现了常见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阿罗洛尔和阿替洛尔6种对映体的完全分离,分离度分别为1.6、1.9和1.7。以R-阿普洛尔为内标,建立了一种能同时测定人体血浆中上述6种对映体含量的液相色谱新方法。血浆样品碱化后用乙酸乙酯提取和净化,选择极性有机相体系(乙腈/甲醇/三乙胺/冰乙酸),通过梯度洗脱完全拆分对映体,柱后二极管阵列检测(275 nm),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各自质量浓度范围内,6种β-受体阻滞剂对映体波长响应值与含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为0.9923~0.9989)。对映体的检测限(S/N=3)和定量限(S/N=10)分别在0.4~1.5 mg/L和1.5~4.0 mg/L范围内,样品加标平均回收率为85.96%~103.88%,测定结果的日内和日间的相对标准偏差范围分别为1.88%~3.29%和3.02%~5.17%。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结果准确性和手性分离度高等优点,可同时测定多个对映体,提高分析效率,降低测试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受体阻滞剂 联双β-环糊精液相色谱固定相 手性拆分 对映定量 血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甲基蓝嵌入的供体受体型g-C_(3)N_(4)纳米片光催化剂用于产H_(2) 被引量:4
6
作者 殷方鑫 秦品权 +1 位作者 许景三 曹少文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09-119,共11页
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是一种优异的产H_(2)光催化剂,但是其存在载流子分离效率低、光吸收能力较差和比表面积小的问题。本研究通过对二氰二胺和亚甲基蓝(MB)进行热共聚合,结合后续热剥离策略,成功合成了一种新型分子内供体-受体(D... 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是一种优异的产H_(2)光催化剂,但是其存在载流子分离效率低、光吸收能力较差和比表面积小的问题。本研究通过对二氰二胺和亚甲基蓝(MB)进行热共聚合,结合后续热剥离策略,成功合成了一种新型分子内供体-受体(D-A)结构g-C_(3)N_(4)纳米片光催化剂。实验结果和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表明,将亚甲基蓝掺入g-C_(3)N_(4)框架中扩大了光吸收范围,促进了载流子的分离。此外,热剥离增加了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且进一步促进了载流子的分离。因此,D-A结构g-C_(3)N_(4)纳米片显示出大幅提升的光催化产氢活性(2275.6μmol·h^(-1)·g^(-1)),分别是块状g-C_(3)N_(4)、D-A结构g-C_(3)N_(4)、g-C_(3)N_(4)纳米片的5.30,2.60和1.30倍。这项工作为设计用于太阳能转换的D-A改性光催化材料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亚甲基蓝 g-C_(3)N_(4)纳米片 光催化产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给体-受体型二维共轭聚合物的分子共平面性对阻变均一性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袁磊 何智龙 +1 位作者 刘书智 刘钢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2-50,共9页
有机忆阻器具有超快速度、超低功耗、非易失性存储等优势,有希望成为突破当前冯·诺依曼瓶颈和摩尔定律极限的关键电子元器件。利用2,6-双(三甲基锡)-4,8-双(5-己基-2-噻吩)-苯并[1,2-b:4,5-b’]二噻吩,4,9-二溴-6,7-双苯基[1,2,5]... 有机忆阻器具有超快速度、超低功耗、非易失性存储等优势,有希望成为突破当前冯·诺依曼瓶颈和摩尔定律极限的关键电子元器件。利用2,6-双(三甲基锡)-4,8-双(5-己基-2-噻吩)-苯并[1,2-b:4,5-b’]二噻吩,4,9-二溴-6,7-双苯基[1,2,5]噻二唑-[3,4-g]喹喔啉和4,8-二溴苯并[1,2-c:4,5-c']双[1,2,5]噻二唑,通过Stille偶联法合成得到两种新型二维共轭给体-受体型聚合物pBDTT-PTQx和pBDTT-BBT,通过选取位阻较小的取代基、长度较短的烷基链和强推拉电子效应的共轭给体-受体单元优化分子共平面性,并对比研究了共平面性对材料阻变特性的影响。两种材料均具有高鲁棒性的Flash型阻变行为,可循环擦写100圈以上,其中pBDTT-BBT具有更好的分子共平面性,器件表面均方粗糙度仅为1.71 nm,开/关电压的扰动系数仅为9.4%和6.7%,高/低阻态的扰动系数为13.7%和9.4%,相较于PBDTT-PTQx,开/关电压与高/低阻值的稳定性和均一性获得很大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共平面性 二维共轭聚合物 -受体 阻变均一性 有机忆阻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氰基三联苯的给体-受体甲壳型共轭聚合物的合成与性能
8
作者 战宝柱 万里鹰 +2 位作者 韩荣梅 易凡 席冰冰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73-80,共8页
聚合物主链为给电子单元(芴、咔唑),三联苯侧链末端基团引入氰基吸电子基团,合成了新型给体-受体单元的甲壳型共轭聚合物P1、P2。同时,为改善聚合物分子链一定程度的扭曲,增加主链和侧链的共轭程度,在给体与受体单元之间插入噻吩π桥,通... 聚合物主链为给电子单元(芴、咔唑),三联苯侧链末端基团引入氰基吸电子基团,合成了新型给体-受体单元的甲壳型共轭聚合物P1、P2。同时,为改善聚合物分子链一定程度的扭曲,增加主链和侧链的共轭程度,在给体与受体单元之间插入噻吩π桥,通过Stille偶联反应,合成了2种含有噻吩桥的给体-受体单元甲壳型共轭聚合物P3、P4。采用~1H-NMR表征单体及聚合物的化学结构,同时测试了聚合物的热稳定性能、光学性能和电学性能。聚合物P1、P2、P3、P4均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热分解温度均在350℃以上。分子结构中的给体-受体单元,形成推-拉电子效应,降低带隙,其中P4带隙降至1.89 eV。在紫外-可见区有较宽的吸收和发射峰,P3、P4薄膜最大吸收峰波长为458 nm,P4薄膜最大荧光发射峰波长为546 nm,以上结果表明新型甲壳型共轭聚合物是一种潜在的电致发光新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共轭聚合物 三联苯 咔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9,反11-共轭亚油酸对离体培养猪肝细胞和结肠粘膜上皮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邹书通 蒋宗勇 +3 位作者 郑春田 林映才 周桂莲 杨琳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15,共5页
本试验旨在探讨顺9,反11-共轭亚油酸对离体培养猪肝细胞、结肠粘膜上皮细胞增殖、PGE2分泌和PPAR-γ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分5个处理,对照组为DMEM/F12培养液,其他处理分别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添加100μmol/L亚油酸、25、50、100μmol/L顺9,... 本试验旨在探讨顺9,反11-共轭亚油酸对离体培养猪肝细胞、结肠粘膜上皮细胞增殖、PGE2分泌和PPAR-γ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分5个处理,对照组为DMEM/F12培养液,其他处理分别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添加100μmol/L亚油酸、25、50、100μmol/L顺9,反11-共轭亚油酸;每个处理设6个重复(PPAR-γmRNA定量测定4个重复)。细胞用血清培养24h后处理,继续培养72h。检测上清PGE2分泌、细胞增殖和细胞PPAR-γmRNA拷贝数。结果表明培养液中添加顺9,反11-共轭亚油酸对肝细胞增殖和PGE2分泌都有促进作用(P<0.05),但对PPAR-γ基因表达没有影响;培养液中添加顺9,反11-共轭亚油酸对结肠粘膜上皮细胞增殖影响不显著(P>0.05),对PGE2分泌有显著的促进作用(P<0.05),25μmol/L顺9,反11-共轭亚油酸组PPAR-γmRNA拷贝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00μmol/L顺9,反11-共轭亚油酸组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可见,在离体培养条件下,顺9,反11-共轭亚油酸对猪肝细胞和结肠粘膜上皮细胞PGE2分泌都有促进作用,只对结肠粘膜上皮细胞PPAR-γ基因表达有促进作用,这显示顺9,反11-共轭亚油酸对PPAR-γ基因表达的调控可能具有细胞类型的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9 反11-共轭亚油酸 肝细胞 结肠粘膜上皮细胞 增殖 前列腺素E2(PGE2) 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供体受体对的发射谱直接拟合计算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效率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同生 曾绍群 骆清铭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00-303,共4页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 (FRET)广泛用于研究分子间的距离以及相互作用 ,但是由于光谱的串扰和荧光强度对浓度依赖的复杂性 ,很难定量测量 FRET效率 .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供体、受体和供体受体对的发射谱通过计算机拟合计算 FRET效率的理论和方...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 (FRET)广泛用于研究分子间的距离以及相互作用 ,但是由于光谱的串扰和荧光强度对浓度依赖的复杂性 ,很难定量测量 FRET效率 .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供体、受体和供体受体对的发射谱通过计算机拟合计算 FRET效率的理论和方法 .该方法适用于选择性地激发供体和受体与供体的浓度比已知的情况 ,因而适合基于绿色荧光蛋白 (GFP)供体 -受体对 .本文利用该方法拟合计算了 Cameleon分别在零钙和饱和钙时的FRET效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荧光能量共振转移 FRET效率 发射谱 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A型共轭低聚物的电子性质及D-A比对其影响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傅杨武 陈明君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47-454,共8页
以[1,2,5]噻重氮并[3,4-g]喹喔啉(TQ)为受体、噻吩(Th)、噻吩并[3,2-b]噻吩(TTh)和吡咯(Py)为供体,设计了6类供体-受体(D-A)型共轭低聚物.采用杂化的密度泛函方法(B3LYP),研究了此6类低聚物的电子结构和性质.电子密度拓朴分析和核独立... 以[1,2,5]噻重氮并[3,4-g]喹喔啉(TQ)为受体、噻吩(Th)、噻吩并[3,2-b]噻吩(TTh)和吡咯(Py)为供体,设计了6类供体-受体(D-A)型共轭低聚物.采用杂化的密度泛函方法(B3LYP),研究了此6类低聚物的电子结构和性质.电子密度拓朴分析和核独立化学位移计算表明,随着聚合度的增加,体系共轭程度增强,HOMO-LUMO能级差逐渐减小.同时,随着聚合度的增加,低聚物电离能减小,电子亲和势增大.供体-受体摩尔比(D-A比)对低聚物的性质有重要影响,提高D-A比能有效地增大分子内电荷迁移,从而使HOMO-LUMO能级差减小.Py不仅是一个强的电子供体,还是一个潜在的氢键供体.在含Py结构单元的低聚物中,由于分子内氢键的存在使其具有较大的分子内电荷迁移值.所设计的6种基于TQ的四聚体均具有较小的HOMO-LUMO能级差(<1 eV),使其相应的聚合物的能隙更小,可作为潜在的性能优良的导电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轭低聚物 -受体摩尔比 电子性质 核独立化学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联苯与噻吩的D-A二维共轭甲壳型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12
作者 万里鹰 韩荣梅 +1 位作者 战宝柱 易凡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6,共6页
通过分子设计,采用Stille偶联反应成功合成了2种以含有给电子基(D)和吸电子基(A)的三联苯为侧链,聚噻吩为主链的二维共轭甲壳型高分子P1和P2,单体和聚合物的化学结构由核磁共振表征证实。通过热重分析曲线研究表明,甲壳型聚合物P1和P2... 通过分子设计,采用Stille偶联反应成功合成了2种以含有给电子基(D)和吸电子基(A)的三联苯为侧链,聚噻吩为主链的二维共轭甲壳型高分子P1和P2,单体和聚合物的化学结构由核磁共振表征证实。通过热重分析曲线研究表明,甲壳型聚合物P1和P2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5%热失重温度高达330℃和280℃。2种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都较低,分别为54℃和16.6℃。甲壳型聚合物P1和P2分子内的推、吸效应有助于提高紫外吸收,其紫外吸收范围为425~650 nm。2种聚合物薄膜紫外的吸收边缘都在654 nm,通过经验公式计算其光学带隙为1.90 eV,是一种潜在的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给体材料,也是一种以噻吩为主链的新型甲壳型聚合物。在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给体材料中有潜在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共轭聚合物 聚噻吩 三联苯 -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法制备D-A-D型共轭聚合物/MnO_(2)复合物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如仙古丽·加玛力 刘列列 +2 位作者 张虎君 刘海乐 吐尔逊·阿不都热依木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272-1283,共12页
分别采用固相法即固相化学法和固相物理共混法制备了给体-受体-给体(D-A-D)型共轭聚合物聚(2,5-二(2-(3,4-乙撑二氧噻吩))基哒嗪)与纳米MnO_(2)的复合物(3,4-乙撑二氧噻吩环作为给体单元;哒嗪环作为受体单元),采用FT-IR、UV-vis、XRD、... 分别采用固相法即固相化学法和固相物理共混法制备了给体-受体-给体(D-A-D)型共轭聚合物聚(2,5-二(2-(3,4-乙撑二氧噻吩))基哒嗪)与纳米MnO_(2)的复合物(3,4-乙撑二氧噻吩环作为给体单元;哒嗪环作为受体单元),采用FT-IR、UV-vis、XRD、SEM等手段对复合物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该类复合物对罗丹明B的光催化降解活性。结果表明,在汞灯照射下,与纳米MnO_(2)相比,该类复合物对罗丹明B表现出了较高的光催化降解活性。在光照80 min时,固相法制备的复合物(4mg)对40 mL的5 mg·L^(-1)的罗丹明B溶液降解效率达到98%(化学法)和95%(物理共混法),说明该聚合物的引入提高了纳米MnO_(2)的光催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共轭聚合物 二氧化锰 复合物 光催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对咔咯-吩噻嗪二元体激发态电荷转移的研究
14
作者 高龙江 刘海洋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9-34,共6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对咔咯与吩噻嗪形成的F10C-PTZ供体-受体体系进行了计算,包括几何结构、前线分子轨道、电子-空穴分析、吸收光谱等基态和激发态性质;探讨了二元体间隔基和取代基位置对电荷转移激发态的影响.结果表明:F10C-PTZ二...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对咔咯与吩噻嗪形成的F10C-PTZ供体-受体体系进行了计算,包括几何结构、前线分子轨道、电子-空穴分析、吸收光谱等基态和激发态性质;探讨了二元体间隔基和取代基位置对电荷转移激发态的影响.结果表明:F10C-PTZ二元体存在供体-受体间的电荷转移激发态;间隔基的C—C键会阻碍供体-受体的电荷转移,而间隔基的C C键可增强体系的共轭性,有利于供体-受体的电荷转移;当供体取代位置与五氟苯基相邻时,咔咯上五氟苯基的拉电子效应使得供体-受体激发的电荷转移更易于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咔咯 密度泛函理论 吩噻嗪 电荷转移 -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杆菌β-半乳糖苷酶ED和EA的克隆、表达及活性测定 被引量:1
15
作者 许淑芬 刘磊 +3 位作者 孙牧男 赵帅 方艳秋 谭岩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0-44,共5页
目的:制备大肠杆菌β-半乳糖苷酶(β-galactosidae)酶供体(ED)和酶受体(EA)片段,获得具有全酶活性的β-半乳糖苷酶。方法:以pSV-β-galactosidase control vector为模板设计引物,用PCR方法获得ED和EA片段DNA序列,插入克隆载体pGEM-T-eas... 目的:制备大肠杆菌β-半乳糖苷酶(β-galactosidae)酶供体(ED)和酶受体(EA)片段,获得具有全酶活性的β-半乳糖苷酶。方法:以pSV-β-galactosidase control vector为模板设计引物,用PCR方法获得ED和EA片段DNA序列,插入克隆载体pGEM-T-easy中,获得重组质粒,经酶切、PCR及测序鉴定正确后,将酶切目的片段分别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0b+,并转化大肠杆菌BL21,通过IPTG诱导表达出ED、EA融合蛋白,以亲和层析纯化蛋白,通过ED与EA蛋白形成β-半乳糖苷酶、全酶活性试验来判断ED、EA的功能。结果:获得与pSV-β-galactosidase control vector一致的ED、EA碱基序列,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ET20b-ED及pET20b-EA,并分别转化入大肠杆菌DE3,以IPTG诱导行SDS-PAGE电泳,在相对分子质量为14000及116000处分别可见ED蛋白和EA蛋白条带,应用镍凝胶亲和层析纯化获得目的蛋白。结论:成功地制备了ED、EA蛋白,形成全酶活性的β-半乳糖苷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半乳糖苷酶 受体 免疫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咔唑-苯并噻唑类衍生物薄膜的线性及非线性光学性质(英文)
16
作者 宋秋艳 陈根祥 +1 位作者 赵明根 李桐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7-122,共6页
以咔唑为电子供体,苯并噻唑为电子受体,合成了两种新型咔唑-苯并噻唑衍生物3-(2-苯并噻唑-2-基乙烯基)-N-乙基咔唑和3,6-二(2-苯并噻唑-2-基乙烯基)-N-乙基咔唑,通过核磁共振和分光光度计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利用刮刀法制备质量分数为4%... 以咔唑为电子供体,苯并噻唑为电子受体,合成了两种新型咔唑-苯并噻唑衍生物3-(2-苯并噻唑-2-基乙烯基)-N-乙基咔唑和3,6-二(2-苯并噻唑-2-基乙烯基)-N-乙基咔唑,通过核磁共振和分光光度计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利用刮刀法制备质量分数为4%的衍生物/聚酰亚胺的复合薄膜.采用透射光谱法和单光束Z-扫描技术分别测试了衍生物的线性和三阶非线性光学特性.Z扫描实验结果表明3-(2-苯并噻唑-2-基乙烯基)-N-乙基咔唑薄膜的非线性吸收系数和非线性折射系数分别为β1=-2.118 9×10-10 cm/W、r1=2.285 2×10-14 cm2/W,具有反饱和吸收特性和自聚焦效应;同时3,6-二(2-苯并噻唑-2-基乙烯基)-N-乙基咔唑薄膜的非线性吸收系数与非线性折射系数分别为β2=-1.275 6×10-9 cm/W、r2=-7.039 9×10-14 cm2/W,具有反饱和吸收特性和自散焦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受体 咔唑 苯并噻唑 有机薄膜 透射光谱法 Z扫描技术 三阶非线性光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体光漂白FRET技术的实践与优化
17
作者 刘双双 王君 +1 位作者 尹伟 娄绘芳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9-43,共5页
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对生命活动的调节具有重要意义,为了精确检测纳米级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促进高端成像技术的发展。利用共聚焦显微镜系统和图像处理软件ImageJ,开发和优化了受体光漂白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技术。该实验总结了F... 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对生命活动的调节具有重要意义,为了精确检测纳米级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促进高端成像技术的发展。利用共聚焦显微镜系统和图像处理软件ImageJ,开发和优化了受体光漂白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技术。该实验总结了FRET荧光对的特点并提出选择方法,确定了受体光漂白FRET技术的操作步骤,分析了FRET技术的限制条件并给出了优化方案,详细描述了图像展示和数据分析的具体方法。该文建立了从实验设计到数据分析的一整套实用可靠的操作方案,可为显微成像技术从业者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 -受体 蛋白质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A型三苯胺-苯并噁唑聚合物的合成与性能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恒达 孙宾贺 李欣欣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95-201,218,共8页
以4,6-二(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氨基)(TBS)-1,3-二(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氧基)苯(DAR)与4,4′-二酰氯三苯胺缩聚制得前聚体(TPA-PrePBO),并通过热关环,首次制备出具有高相对分子质量的D-A型光电材料聚(三苯胺基苯并二噁唑)共聚物(TPA-PBO... 以4,6-二(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氨基)(TBS)-1,3-二(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氧基)苯(DAR)与4,4′-二酰氯三苯胺缩聚制得前聚体(TPA-PrePBO),并通过热关环,首次制备出具有高相对分子质量的D-A型光电材料聚(三苯胺基苯并二噁唑)共聚物(TPA-PBO)。前聚体TPAPrePBO在常规的有机溶剂如N-甲基吡咯烷酮(NMP)、N,N-二甲基乙酰胺(DMAc)和二甲基亚砜(DMSO)中具有优异的溶解性能。TPA-PBO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最大吸收峰位于486nm处,荧光光谱的最大激发峰位于553nm处,能带间隙仅有2.20eV,远小于相似结构的三苯胺-聚酰亚胺(TPA-PI)和聚对苯撑苯并二噁唑(PBO)。同时发现TPA-PBO聚合物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在氮气气氛中的起始分解温度达到527℃。研究结果表明TPA-PBO有望作为一种易加工、高稳定性、低激发电压的新型有机光电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唑类共聚物 三苯胺 -受体 光电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组分共轭聚合物的高灵敏度有机晶体管二氧化氮传感器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冠龙 王晓鸿 邱龙臻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97-805,共9页
研究了基于联噻吩-氮杂异靛蓝-双(2-氧代二氢-7-氮杂吲哚-3-亚基)苯并二呋喃二酮的三组分给体-受体共轭聚合物(BTNIDNBIBDF-50)薄膜对二氧化氮气体传感特性。通过控制半导体浓度调控半导体薄膜表面形貌,研究其对二氧化氮气体灵敏度的影... 研究了基于联噻吩-氮杂异靛蓝-双(2-氧代二氢-7-氮杂吲哚-3-亚基)苯并二呋喃二酮的三组分给体-受体共轭聚合物(BTNIDNBIBDF-50)薄膜对二氧化氮气体传感特性。通过控制半导体浓度调控半导体薄膜表面形貌,研究其对二氧化氮气体灵敏度的影响。聚合物半导体BTNIDNBIBDF-50的浓度为2 mg/mL时对NO_(2)气体表现出最优的传感性能,对体积分数为10×10^(-6) NO_(2)气体的灵敏度为121.44%。实验结果表明:三组分共轭聚合物BTNIDNBIBDF-50呈现双极型半导体特性,降低聚合物半导体浓度会使薄膜表面出现明显的孔洞结构,提高传感器对NO_(2)气体的灵敏度。但过多的孔洞又会使气体解吸附速率的变化大于吸附速率变化,导致传感器灵敏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组分给-受体共轭聚合物 有机薄膜晶 传感器 二氧化氮检测 双极性半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生体系的富电子折叠体与四价离子环番的自组装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诗咏 何冰晶 +3 位作者 王雪莲 郑卫新 周其忠 蒋华江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15-318,323,共5页
合成仿生体系的含1,5-二氧萘基的富电子折叠体2N、3N、4N和含1,4-二氧苯基的富电子折叠体2B、3B和4B.用紫外光谱研究了富电子折叠体与缺电子四价离子环番(CBPQT)之间的吸收光谱.结果显示折叠体中的1,5-二氧萘基的个数越多,其吸收越大,... 合成仿生体系的含1,5-二氧萘基的富电子折叠体2N、3N、4N和含1,4-二氧苯基的富电子折叠体2B、3B和4B.用紫外光谱研究了富电子折叠体与缺电子四价离子环番(CBPQT)之间的吸收光谱.结果显示折叠体中的1,5-二氧萘基的个数越多,其吸收越大,供受体之间的作用越强.随着分子中1,4-二氧苯基个数的增加,供受体之间的作用由微小到弱相互作用.含1,5-二氧萘基的富电子折叠体和CBPQT之间的相互作用要远远大于含1,4-二氧苯基的折叠体和CBPQT之间的相互作用.CBPQT对于含萘环电子供体和含苯环的富电子折叠体具有选择性识别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折叠 -受体相互作用 电荷转移 自组装 四价离子环番(CBPQ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