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统聚落中的资源共享、治理模式及现代重构——以芋头侗寨为例
1
作者 何婧 周恺 +1 位作者 涂婳 汤爽爽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5-134,共10页
为了追溯人类聚落中“共享”活动的源流,以湘西芋头侗寨为典型案例,对传统聚落中资源共享的治理模式进行解析。首先,从“经济互惠”“社群合作”和“空间营建”角度,相关文献指出共享活动是传统文化基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芋头侗寨的... 为了追溯人类聚落中“共享”活动的源流,以湘西芋头侗寨为典型案例,对传统聚落中资源共享的治理模式进行解析。首先,从“经济互惠”“社群合作”和“空间营建”角度,相关文献指出共享活动是传统文化基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芋头侗寨的案例揭示了传统聚落中共享行为的动因机制、资源类型及相关制度的建立与维护;再次,传统社群中的共享必须依托有效的“共享制度”设计和供给,形成明确的“正负向激励机制”,才能成功构建并维系社群的“共享文化”。最后,原生共享文化可以通过嵌入式、搭接式和传承式现代重构,发掘传统聚落的地方治理和传承智慧,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现代乡村治理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享发展理念 共享资源 乡村治理 社群文化 侗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三江侗寨建筑设计艺术美学微探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海明 《今古文创》 2024年第11期88-90,共3页
侗族干栏式建筑设计美学研究近年来受到了很多学者的关注,本文旨在从设计艺术美学的角度阐明广西三江侗寨干栏式建筑的设计艺术美学形态,并借鉴符号学的理念分析三江侗寨设计艺术美学的构成,从而形成一篇相对比较完整的广西侗寨干栏建... 侗族干栏式建筑设计美学研究近年来受到了很多学者的关注,本文旨在从设计艺术美学的角度阐明广西三江侗寨干栏式建筑的设计艺术美学形态,并借鉴符号学的理念分析三江侗寨设计艺术美学的构成,从而形成一篇相对比较完整的广西侗寨干栏建筑的设计艺术美学分析成果,目的在于宣扬侗寨建筑艺术美学,同时也为广大艺术创作者在表现三江侗寨时多一个借鉴参考的学术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侗寨 建筑 艺术 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榕江大利侗寨背带考察纪实
3
作者 陈炜 宁佩茹 周驿妤 《时尚设计与工程》 2024年第6期42-44,共3页
以贵州大利侗寨背带为研究对象研究背带的文化习俗,从服饰民俗学的角度出发,采用田野考察及文献研究法,从背带的结构功能、生产使用等展开梳理分析。结果发现,传统背带的使用功能和使用习俗在大利侗寨依然得以延续。侗族人通过背带不仅... 以贵州大利侗寨背带为研究对象研究背带的文化习俗,从服饰民俗学的角度出发,采用田野考察及文献研究法,从背带的结构功能、生产使用等展开梳理分析。结果发现,传统背带的使用功能和使用习俗在大利侗寨依然得以延续。侗族人通过背带不仅表达对母系氏族文化的尊重和认同,更以亲情纽带的形式强化生命延续和族群血脉连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利侗寨 背带 习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三江侗寨形象在油画创作中的表现研究
4
作者 廖才耀 《天工》 2024年第21期60-62,共3页
致力于研究侗寨形象在油画创作中的具体表现,意在根据侗寨建筑的形象,通过不断地优化结构元素,放大形象的特征,寻找具备精神实质的内容,并结合优秀的创作案例,延展侗寨形象多元化的创作思路,创作出富有内涵的作品。
关键词 三江侗寨 形象造型 油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旅游开发阶段民族村寨民族文化保护及影响因素研究——以贵州省肇兴侗寨和三宝侗寨为例 被引量:4
5
作者 徐燕 石秀莲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15期119-123,共5页
通过对旅游开发程度不同的肇兴侗寨和三宝侗寨的问卷调查和田野调查,分析了两地的旅游开发、民族文化保护现状和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肇兴侗寨的语言文化、服饰文化、歌舞文化、建筑文化、精神文化比三宝侗寨保存的更好;区位条件、旅游... 通过对旅游开发程度不同的肇兴侗寨和三宝侗寨的问卷调查和田野调查,分析了两地的旅游开发、民族文化保护现状和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肇兴侗寨的语言文化、服饰文化、歌舞文化、建筑文化、精神文化比三宝侗寨保存的更好;区位条件、旅游开发阶段、政策措施是主要影响因素;旅游开发必然会对民族文化产生影响,不同民族村寨应该选择不同的旅游开发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村寨 旅游开发 民族文化保护 肇兴侗寨 三宝侗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村寨乡村旅游开发与社区参与研究——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肇兴侗寨为例 被引量:10
6
作者 徐燕 陆仙梅 +2 位作者 吴再英 陈洪智 石贤昌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7973-7975,7978,共4页
从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基本理论出发,设计相关调查问卷,对全国最大的侗族村寨之一——肇兴侗寨进行实地调查,从参与旅游决策与管理、民居接待与餐饮服务、集体接待表演、民族工艺品的制作与销售、村寨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等方面探讨了肇... 从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基本理论出发,设计相关调查问卷,对全国最大的侗族村寨之一——肇兴侗寨进行实地调查,从参与旅游决策与管理、民居接待与餐饮服务、集体接待表演、民族工艺品的制作与销售、村寨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等方面探讨了肇兴侗寨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开发的现状,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即旅游发展处于开发的初级阶段、群众参与旅游发展的机会较少、资源保护与旅游利益无法挂钩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强调应扩大参与面,提高参与层次,增加群众受益;把握"不参与就是最大参与"的原则,对农民进行经济补偿;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民俗实物博物馆;营造浓重的民族文化氛围;加强与周边村寨的旅游合作,尽量做到"产业链本地化";创建肇兴侗族文化旅游发展研究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村寨 乡村旅游开发 社区参与 肇兴侗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践自然观下侗寨理水智慧及其生态治理启示 被引量:4
7
作者 黄梅 乔杰 +1 位作者 于洋 段德罡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5-85,共11页
水环境治理问题是我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的突出短板。传统村落具有丰富的理水生态实践经验,同时也面临着现代化进程带来的水生态危机。研究基于中国传统生态智慧与马克思实践自然观的辩证统一关系,结合黔东南都柳江流域30多个侗寨的跟... 水环境治理问题是我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的突出短板。传统村落具有丰富的理水生态实践经验,同时也面临着现代化进程带来的水生态危机。研究基于中国传统生态智慧与马克思实践自然观的辩证统一关系,结合黔东南都柳江流域30多个侗寨的跟踪调查,首先,从生产主义时期生态循环传统断裂、功能主义下流域自调节能力下降、经济理性下水“生态-社会”系统失衡的新“生产-交往-个体”实践中剖析了侗寨面临的理水生态危机;其次,通过“实践-历史-资本”理论关系解析了侗寨水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标准化现代工程实践对地方性知识的忽视、生态文化价值认知不足下的功能空间异化、农业生命逻辑缺失下的现代生态制度失范;最后,从融入地方性知识的现代水生态基础设施建设、顺应流域多尺度生态规律的功能空间活化、加强村民主体意识的水“生态-社会”系统共治3个方向提出新时期侗寨水环境治理的建议,以期更好地适应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人居环境 实践自然观 理水智慧 生态治理 黔东南侗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地扪侗寨传统民居围护结构改造对室内热湿环境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李峥嵘 曾诗琴 +1 位作者 赵群 邢浩威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08-911,共4页
随着经济、资源的变化及火灾的危害,贵州地扪侗寨居民逐渐用砖结构改造原有的木结构建筑,以改善其气密性与保温性能,但砖结构同时带来了室内结露与夏季夜间过热的问题.本研究结合现场实测,分析改造前后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变化,阐述其对... 随着经济、资源的变化及火灾的危害,贵州地扪侗寨居民逐渐用砖结构改造原有的木结构建筑,以改善其气密性与保温性能,但砖结构同时带来了室内结露与夏季夜间过热的问题.本研究结合现场实测,分析改造前后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变化,阐述其对室内热湿环境的影响.结果显示,改造后的砖墙结构能更好地稳定室内温湿度,但其内表面在夜间和雨后更容易结露.本文分别讨论了结露和夜间过热现象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侗寨 传统民居 围护结构 自然通风 结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水村落——芋头侗寨的村落景观空间及价值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范俊芳 熊兴耀 《华中建筑》 2010年第4期107-110,共4页
侗族以古老悠久、丰富多彩、寓意深刻的民族文化,创造出独特的侗族传统聚落空间,富有浓厚的地方民族特色,具有珍贵的学术研究价值。该文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芋头侗寨为例,从它的空间构成入手,分析其独特的村落空间特色、空间构成层... 侗族以古老悠久、丰富多彩、寓意深刻的民族文化,创造出独特的侗族传统聚落空间,富有浓厚的地方民族特色,具有珍贵的学术研究价值。该文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芋头侗寨为例,从它的空间构成入手,分析其独特的村落空间特色、空间构成层次,阐述侗族传统聚落的审美价值、生态意义和文化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侗族 传统聚落 芋头侗寨 村落景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北传统民居的保护与发展研究——以三江侗寨为例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文贞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A01期112-114,共3页
桂北传统民居是广西民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本研究以桂北三江侗寨传统民居的保护与发展规划为例,阐述桂北民居的价值体系,传统民居面临的问题及如何保护和发展规划方案和实施效果。桂北传统民居的可持续发展将对保护与传承优秀民族... 桂北传统民居是广西民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本研究以桂北三江侗寨传统民居的保护与发展规划为例,阐述桂北民居的价值体系,传统民居面临的问题及如何保护和发展规划方案和实施效果。桂北传统民居的可持续发展将对保护与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和地方文化产生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北传统民居 建筑艺术 侗寨 设计艺术 建筑装饰 保护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土营建——黔东南侗寨木结构传统民居的结构构件解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黄梅 谢斯斯 詹林鑫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9年第3期110-116,共7页
黔东南侗寨木结构传统民居营建技艺是千百年来民间匠人智慧的积淀,是中华民族民间智慧的宝库。本文以田野调查为基础,通过访谈、实测,分析总结了黔东南侗寨传统木结构民居的空间构成、结构构件,重点对主要结构构件如榀架系统、梁枋系统... 黔东南侗寨木结构传统民居营建技艺是千百年来民间匠人智慧的积淀,是中华民族民间智慧的宝库。本文以田野调查为基础,通过访谈、实测,分析总结了黔东南侗寨传统木结构民居的空间构成、结构构件,重点对主要结构构件如榀架系统、梁枋系统、屋面系统及关键联系构件榫卯的类型、尺寸、拼接方式进行了解析,以期为后续的研究奠定切实的信息基础,对传承民间营建智慧、推动当地传统村落的保护具有深远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结构传统民居 结构构件 榫卯 乡土营建 黔东南侗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侗寨中吊脚楼的改造性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傅游磊 《美术大观》 2010年第11期171-171,共1页
侗寨传统建筑——吊脚楼,历经时代的变迁,依旧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它依地势而建、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创造出丰富的空间资源、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就地取材以及生态性等优点都具有现代建筑设计的先进意识。
关键词 吊脚楼 侗寨 改造 传统建筑 空间资源 土地资源 气候条件 先进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侗寨木建筑文化资源的保护与旅游开发 被引量:3
13
作者 廖开顺 《宜春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54-58,共5页
侗寨木建筑是侗族最有特色的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蕴涵侗族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侗寨木建筑的保护包括其生命体保护和生态保护。在生命体保护方面要建立科学与人文、防范与管理相结合的现代现代消防体系,修复和新建... 侗寨木建筑是侗族最有特色的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蕴涵侗族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侗寨木建筑的保护包括其生命体保护和生态保护。在生命体保护方面要建立科学与人文、防范与管理相结合的现代现代消防体系,修复和新建侗寨木建筑要保持侗族风格,要大力发展现代林业,为侗寨木建筑提供物质资源。在侗寨木建筑的生态保护方面要进行侗寨自然生态的保护,推进侗寨木建筑文化认同而优化社会环境。要发展侗族文化创意产业并与乡村旅游业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侗族地区地方人民政府要对构建文化创意产业应发挥主导和扶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侗寨 木建筑 侗族文化 文化创意 旅游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侗寨民居建筑商业功能改造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傅游磊 《美术大观》 2013年第6期74-75,共2页
通过对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马鞍寨进行多次实地考察,从旅游经济、文化保护的角度说明吊脚楼建筑的改造为村寨带来诸多的好处,进而提出民居吊脚楼商业功能改造这种类型的设计思路。
关键词 侗寨民居 吊脚楼 商业功能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因地之名:黔东南地区苗寨侗寨文化景观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鑫 《华中建筑》 2015年第3期43-47,共5页
文化景观强调某一地理区域人与土地之间动态的相互作用这一过程,该文从这一角度切入,横向对比黔东南地区苗族和侗族村寨在不同的民族文化发展背景下,塑造的文化景观异同。从两个不同民族的历史变迁、宗教信仰、行为模式等社会文化的角... 文化景观强调某一地理区域人与土地之间动态的相互作用这一过程,该文从这一角度切入,横向对比黔东南地区苗族和侗族村寨在不同的民族文化发展背景下,塑造的文化景观异同。从两个不同民族的历史变迁、宗教信仰、行为模式等社会文化的角度进行梳理,分析比较不同文化脉络之下文化景观的机理、形态、构成、特征的相似与相异,进而强调文化景观作为动态的发展过程,将成为社会文化研究的重要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寨 侗寨 文化景观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侗寨鼓楼功能解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肖清风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2018年第6期111-118,共8页
本文通过分析侗寨鼓楼的功能,展现了丰富多彩的侗族文化和生活图卷。分别从实用功能、精神功能(包括象征功能、审美功能)及鼓楼功能在当代延伸三个方面展示鼓楼的强大功用和深刻的社会文化内涵。作为村寨公共事务管理中心的鼓楼,也是村... 本文通过分析侗寨鼓楼的功能,展现了丰富多彩的侗族文化和生活图卷。分别从实用功能、精神功能(包括象征功能、审美功能)及鼓楼功能在当代延伸三个方面展示鼓楼的强大功用和深刻的社会文化内涵。作为村寨公共事务管理中心的鼓楼,也是村寨的娱乐休闲中心,祭祀信仰中心,更是人们的精神中心。鼓楼的世界,也是人们的精神世界。人们的喜怒哀乐,婚丧嫁娶,世俗人情,梦想与期望皆与鼓楼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人们对鼓楼的认同感、依赖性和凝聚力与日俱进。鼓楼是村寨人的精神归宿,她的力量是强大的,犹如巨人般守护着村寨,保卫着人们安居乐业和村寨的稳定,是人们永久的精神家园。她代表的是一种精神,是团结一致的精神。这种精神已深入人心,塑造了人们爱家爱国的民族性格。总之,村寨的人们有事无事的时候都要去鼓楼,那里是人们的精神中心。伴随着这种心理情感的常态化,天长日久,鼓楼凝聚人心的力量越发强大,人们便越来越离不开鼓楼。鼓楼是侗民心灵的港湾,共同的家园。在新时代,鼓楼的功能有所转换,焕发出新的生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侗寨 鼓楼 建筑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侗寨民居建筑届住功能改造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傅游磊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76-80,共5页
笔者通过对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的马鞍寨进行多次实地考察,从传承和建筑使用舒适度这些方面分析研究,发现其传统民居建筑在面对当今现代生活需求有诸多不足。为满足居住功能首先是弥补室内不足的现代化厨房与卫浴空间,其次在... 笔者通过对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的马鞍寨进行多次实地考察,从传承和建筑使用舒适度这些方面分析研究,发现其传统民居建筑在面对当今现代生活需求有诸多不足。为满足居住功能首先是弥补室内不足的现代化厨房与卫浴空间,其次在保留传统的使用空间(如火塘区域)的条件下进行满足现代生活的空间分割,最后采用现代技术进行传统韵味的空间内装修和家电陈设设计,并以此为思路创作吊脚楼建筑改造设计方案。方案将以实地测量的某典型吊脚楼的尺寸数据为基础,建筑外部突出与传统风格的协调性,内部突出传统空间与现代空间的统一,传统家具与现代家电的统一,并提倡清洁能源的使用,让每一栋建筑都能进行能源的自我更替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侗寨民居建筑 吊脚楼 居住功能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宝侗寨寨名翻译——以车寨、寨头和妹寨寨名为例 被引量:2
18
作者 毛毳 高中云 《海外英语》 2016年第15期124-125,共2页
一般说来,少数民族地名的英译是简单的,音译即可(用汉语拼音)。但是,有些少数民族地区的地名却需要谨慎翻译,如果翻译不恰当的话,会失去它原本的含义。本文将在目的论指导下,对侗寨译名的准确性和合理性进行考证,尽量减少因文化差异而... 一般说来,少数民族地名的英译是简单的,音译即可(用汉语拼音)。但是,有些少数民族地区的地名却需要谨慎翻译,如果翻译不恰当的话,会失去它原本的含义。本文将在目的论指导下,对侗寨译名的准确性和合理性进行考证,尽量减少因文化差异而引起的误解。本文以榕江县三宝侗寨的三个寨子为例,讨论中国少数民族地名的译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榕江侗寨 目的论 英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地传统聚落的边界测度及其环境相关性研究--以湖南省通道县芋头侗寨为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戴彦 胡雨杉 +1 位作者 陈梓清 王瑞琳 《新建筑》 2023年第1期140-146,共7页
聚落边界是建筑群体布局与环境影响要素之间平衡互动的空间界面。山地传统聚落边界反映了山地人居建设适应复杂环境影响的发展逻辑,具有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选取湖南省通道县芋头侗寨的边界空间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分别从宏观和微观角度... 聚落边界是建筑群体布局与环境影响要素之间平衡互动的空间界面。山地传统聚落边界反映了山地人居建设适应复杂环境影响的发展逻辑,具有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选取湖南省通道县芋头侗寨的边界空间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分别从宏观和微观角度测度其几何形态与空间图形的疏密态、深浅态和简繁态;然后通过图形叠加分析手段研究自然人文环境要素与边界空间形态构成的相关性;最后基于边界构成对环境影响的响应机制解译提出具体的保护建议,为我国传统聚落的边界研究与保护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传统聚落 边界形态 空间 测度 环境相关性 芋头侗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侗寨聚落空间设计审美特征分析
20
作者 刘庆涛 唐田甜 褚兴彪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18年第3期14-16,共3页
以侗寨聚落空间为研究对象,寻找文化成因,分析聚落选址、内部组织、边界处理、景观节点布局等形式及特点,在此基础上分析侗寨聚落空间的审美特征。主要运用资料文献法、实地调查法、比较法得出侗寨聚落空间设计具有三个审美特征,即"... 以侗寨聚落空间为研究对象,寻找文化成因,分析聚落选址、内部组织、边界处理、景观节点布局等形式及特点,在此基础上分析侗寨聚落空间的审美特征。主要运用资料文献法、实地调查法、比较法得出侗寨聚落空间设计具有三个审美特征,即"天人合一"的生态之美、人地相生的适度之美、造物形态的秩序之美,并对侗寨聚落空间设计进行优势提取,提出"新型居住者"的保护传承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侗寨聚落 空间设计 审美特征 保护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