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代侍卫新疆史迹考——以《清实录》为中心 被引量:5
1
作者 鲁靖康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4期16-21,共6页
清代往新疆派遣侍卫始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此后历朝相继,延至清末。遣新的侍卫担负着不同的使命和职责,差遣的性质有临时差遣和定期驻守两种。清朝给予遣新侍卫一定的优待,并根据其表现进行奖惩和抚恤。乾隆中期以后,清廷大量使用... 清代往新疆派遣侍卫始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此后历朝相继,延至清末。遣新的侍卫担负着不同的使命和职责,差遣的性质有临时差遣和定期驻守两种。清朝给予遣新侍卫一定的优待,并根据其表现进行奖惩和抚恤。乾隆中期以后,清廷大量使用侍卫充任新疆各地驻防大臣,此举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积极意义,但同时也给新疆军政带来了很大的负面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清代侍卫 坐卡听差 驻防大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草原民族侍卫亲军制探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晓克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1-35,共5页
侍卫亲军是北方草原统治者的具有私人武装性质的军队,它的存在促进了草原贵族的产生。然而,当北方草原民族建立政权后,侍卫亲军又具备了国家常备军的性质,成为统治者必须倚重的"居重驭轻"的常备精锐部队。数千年间,侍卫亲军... 侍卫亲军是北方草原统治者的具有私人武装性质的军队,它的存在促进了草原贵族的产生。然而,当北方草原民族建立政权后,侍卫亲军又具备了国家常备军的性质,成为统治者必须倚重的"居重驭轻"的常备精锐部队。数千年间,侍卫亲军始终护卫在北方草原各族统治者身边,或冲锋陷阵,或执掌宫廷要务,成为北方草原民族军制的重要特色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方草原民族 侍卫亲军 产生 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岭南武术历史发展的若干反思——读《(光绪丙申)大清绅全书·御前侍卫》札记 被引量:2
3
作者 汪叔子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97-104,共8页
本文从岭南籍清廷“御前侍卫”人数之多、广东悠久广泛的尚武习俗及珠三角武术文化的当代复兴等几方面反思了岭南武术历史发展的情况 ,并指出所存在的不足及改革的必要。
关键词 岭南武术 御前侍卫 武术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吉黑“三音哈哈”送京备选侍卫制度及其实效考 被引量:1
4
作者 付永正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02-112,共11页
终清之世,吉林、黑龙江旗籍官兵是清廷侍卫挑补的重要来源。清前期相当长的时间里,部分吉黑旗籍官兵已通过一些渠道送京备选侍卫。然而,清廷正式辟设吉黑地区三音哈哈送京备选侍卫制度是在道光十五年。晚清吉黑旗籍官兵整体上对三音哈... 终清之世,吉林、黑龙江旗籍官兵是清廷侍卫挑补的重要来源。清前期相当长的时间里,部分吉黑旗籍官兵已通过一些渠道送京备选侍卫。然而,清廷正式辟设吉黑地区三音哈哈送京备选侍卫制度是在道光十五年。晚清吉黑旗籍官兵整体上对三音哈哈送京以及在京充任侍卫兴趣不强,主要原因有四:赴京当差路上川资数额巨大,在京当差饮食起居成本更是高于在原籍生活,这是经济因素;吉黑旗籍官兵因上无法赡养父母、下无法与妻子团聚的家庭困难,经年饱受亲人离散之苦,这是家庭因素;个人仕途升转与家庭利益得失的综合考虑是吉黑旗籍侍卫等热衷回籍当差的又一主要原因;晚清吉黑旗人群体谋生渠道多元化也是侍卫等选择返回原籍的一个重要原因。晚清之际,清廷先前在吉黑地区建构起来的"首重军事"统治体系日趋解体则是出现上述现象的社会大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吉黑地区 三音哈哈 侍卫 实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满汉殊途,近御治国——侍卫系统与清代中枢政治关系初探 被引量:2
5
作者 陈章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1-59,共19页
侍卫制乃清代一项独特制度,学界有关研究相当薄弱。在前人基础上探讨清代侍卫系统之架构,考察御前大臣、领侍卫内大臣、内大臣、散秩大臣的缘起、职责、来源及授予方式,并从职衔的全称入手厘清了上述职位尊卑有别之原因,重新统计了有清... 侍卫制乃清代一项独特制度,学界有关研究相当薄弱。在前人基础上探讨清代侍卫系统之架构,考察御前大臣、领侍卫内大臣、内大臣、散秩大臣的缘起、职责、来源及授予方式,并从职衔的全称入手厘清了上述职位尊卑有别之原因,重新统计了有清一代满蒙大学士和军机大臣中的侍卫比例,揭示出清代"近御治国"之政治特色,而得以管窥侍卫群体在清代中枢政治中扮演的关键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侍卫 大学士 御前大臣 侍卫内大臣 清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人世家子嗣任侍卫初探——以靖逆侯张勇等家族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陈章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4-81,共8页
学界以往对清代侍卫之研究多着墨于满洲侍卫,汉人侍卫乏人问津,研究颇为不足。这与学界的重大误区有关,即便是专研清史之主流学者,仍坚持认为汉人不能担任内廷侍卫。本文旨在厘清上述误区,以靖逆侯张勇家族为研究重点,兼及赵良栋、陈福... 学界以往对清代侍卫之研究多着墨于满洲侍卫,汉人侍卫乏人问津,研究颇为不足。这与学界的重大误区有关,即便是专研清史之主流学者,仍坚持认为汉人不能担任内廷侍卫。本文旨在厘清上述误区,以靖逆侯张勇家族为研究重点,兼及赵良栋、陈福、潘育龙等家族,揭示军功对他们实现封侯晋爵乃至世袭罔替之重要性,探讨汉人功勋子弟通过恩荫成为侍卫之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侍卫 汉人侍卫 靖逆侯 恩荫 清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回回侍卫家族考略--以仪真杨家、河间哈家、宁夏马家为例
7
作者 陈章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23-127,共5页
关于清代侍卫制,学界以往的研究皆侧重于研究满洲侍卫,其他侍卫族群乏人问津。这与学界对侍卫制理解的重大误区有关,即便是专研清史之主流学者,仍坚持认为侍卫乃满蒙专属升转管道,其他族群不得担任,至于回回人担任地位尊崇之乾清门侍卫... 关于清代侍卫制,学界以往的研究皆侧重于研究满洲侍卫,其他侍卫族群乏人问津。这与学界对侍卫制理解的重大误区有关,即便是专研清史之主流学者,仍坚持认为侍卫乃满蒙专属升转管道,其他族群不得担任,至于回回人担任地位尊崇之乾清门侍卫和御前侍卫更是断无可能。本文旨在厘清上述误区,以仪真杨家为研究重点,兼及河间哈家、宁夏马家等回回家族,揭示军功对回回功勋子弟成为侍卫之重要性,藉以指出制度史研究之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侍卫 回回侍卫 回族 民族史 清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侍卫制度 被引量:12
8
作者 常江 《社会科学辑刊》 1988年第3期85-91,共7页
侍卫制度历史悠久,其正式见诸文字记载,始于《周礼》。侍卫在历代有士庶子、郎中、千牛备身、执御器械、怯薛歹、锦衣校尉等不同称呼,是君主的近侍人员。侍卫制度的变迁反映了各个朝代的不同政治特点。因此,研究清代的侍卫制度对于了解... 侍卫制度历史悠久,其正式见诸文字记载,始于《周礼》。侍卫在历代有士庶子、郎中、千牛备身、执御器械、怯薛歹、锦衣校尉等不同称呼,是君主的近侍人员。侍卫制度的变迁反映了各个朝代的不同政治特点。因此,研究清代的侍卫制度对于了解清代政治的特点亦有裨益。一、清代侍卫的机构、职官及其职事侍卫,满语为“Hiya”,一般译作“虾”或“辖”,是皇帝的随侍扈卫人员。清代侍卫制度在入关前已粗具规模。在太祖努尔哈赤建国之初,即有侍卫之设。至太宗皇太极时,逐步制度化,在侍卫来源、等级、待遇等方面,都有了特殊规定。清王朝入关后,随着统治者调整统治机构,“定内外文武官制”,侍卫制度也基本确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制度化 御前侍卫 皇帝 历史悠久 清王朝 特殊规定 大臣 宿卫 君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锦衣卫形成过程述论 被引量:11
9
作者 张金奎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17,52,共15页
从至正十六年(1356)称吴国公到洪武十五年(1382)锦衣卫成立,朱元璋的禁卫机构经历了一个相对复杂的变化过程。最初,继承于前代的仪鸾司、拱卫司、都镇抚司等机构都承担一部分禁卫职能,但实际履行保卫职责的主要是侍卫亲军都护府。由于... 从至正十六年(1356)称吴国公到洪武十五年(1382)锦衣卫成立,朱元璋的禁卫机构经历了一个相对复杂的变化过程。最初,继承于前代的仪鸾司、拱卫司、都镇抚司等机构都承担一部分禁卫职能,但实际履行保卫职责的主要是侍卫亲军都护府。由于君王自领亲军的制度直接来自元朝,为与之切割,朱元璋在1364年废置了亲军都护府,拱卫司的地位逐渐提升,最终演化为明初的亲军都尉府。由于亲军都尉府品级设计存在缺陷以及仪鸾司不便以文职统率隶属军队系统的校尉等原因,在朱元璋于洪武十三年恢复亲军制度之后,锦衣卫很快成为皇帝的唯一禁卫机构。但过于繁复的演化过程使锦衣卫的职能非常庞杂,仍需要不断地调整,十四所与十八所之争,即是一个证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衣卫 仪鸾司 拱卫司 侍卫亲军都护府 亲军都尉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明时期居庸关方位考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程斌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4-56,共3页
如今提起居庸关,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来中国者必到长城,到长城者必去居庸关,居庸关已经成为了北京文化旅游的金字招牌。居庸关如此受到游客的青睐,得益于其悠久漫长的历史文化。居庸关早在上古时期便是"天下九塞"之一,一夫当... 如今提起居庸关,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来中国者必到长城,到长城者必去居庸关,居庸关已经成为了北京文化旅游的金字招牌。居庸关如此受到游客的青睐,得益于其悠久漫长的历史文化。居庸关早在上古时期便是"天下九塞"之一,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是北京的一道天然军事屏障。元代,北京正式成为了全国的首都,居庸关的军事地位显著上升,驻守了精锐的侍卫亲军。明代,为防止蒙古人南下,屡次修固居庸关,使其成为铁桶山河。清代一统宇内,居庸关军事地位下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最终成为了文化遗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侍卫亲军 元明时期 兵家必争之地 文化遗产 一夫当关 蒙古人 居庸关 上古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实录》献疑一则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章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53-253,共1页
《清实录》卷九五二提及乾隆三十九年二月,因“乾清门侍卫玛尔占”在攻凯立叶一战中奋勇杀贼,超众出力,“着加恩将玛尔占授为头等侍卫,赏给拉巴巴尔巴图鲁名号”(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912页)。而同书卷九六三亦载,“(乾隆三十九年七月)... 《清实录》卷九五二提及乾隆三十九年二月,因“乾清门侍卫玛尔占”在攻凯立叶一战中奋勇杀贼,超众出力,“着加恩将玛尔占授为头等侍卫,赏给拉巴巴尔巴图鲁名号”(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912页)。而同书卷九六三亦载,“(乾隆三十九年七月)头等侍卫拉巴巴尔巴图鲁玛尔占自到军营以来,甚为出力,此次奋勇攻战,身复受伤,着加恩赏给副都统职衔”(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077页),证实玛尔占因功授为“头等侍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实录》 副都统 乾清门侍卫 中华书局 拉巴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档案中的朝廷重臣和坤被诛案(上)
12
作者 牛创平 《档案管理》 1994年第3期43-45,共3页
清代档案中的朝廷重臣和坤被诛案(上)牛创平身为内阁大学士、主管刑部并兼任户部等重要职务的和坤,在他死前不久还被晋封为公爵,而在嘉庆4年正月初三日乾隆皇帝去世,给事中王含孙首先刻奏和坤的不法行为,嘉庆帝即在宣布乾隆帝遗... 清代档案中的朝廷重臣和坤被诛案(上)牛创平身为内阁大学士、主管刑部并兼任户部等重要职务的和坤,在他死前不久还被晋封为公爵,而在嘉庆4年正月初三日乾隆皇帝去世,给事中王含孙首先刻奏和坤的不法行为,嘉庆帝即在宣布乾隆帝遗诏后,即于正月初八日传旨将和坤逮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档案 朝廷重臣 内阁大学士 给事中 军机大臣 户部三库 侍卫内大臣 副都统 不法行为 胡季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托尔斯泰”与“口头宣传”
13
作者 黄悦 《鲁迅研究动态》 1985年第5期46-47,共2页
鲁迅在《并非闲活(三)》中,说到当时的“批评家”时,指出:“有一种所谓‘文士’而又似批评家的,则专是一个人的御前侍卫,托尔斯泰呀,托她斯泰呀,指东画西的,就只为一人做屏风。其甚者竟至于一面暗护此人,一面又中伤他人,却又不明明白白... 鲁迅在《并非闲活(三)》中,说到当时的“批评家”时,指出:“有一种所谓‘文士’而又似批评家的,则专是一个人的御前侍卫,托尔斯泰呀,托她斯泰呀,指东画西的,就只为一人做屏风。其甚者竟至于一面暗护此人,一面又中伤他人,却又不明明白白地举出姓名和实证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尔斯泰 御前侍卫 鲁迅 批评家 屏风 姓名 实证 凌叔华 契诃夫 女作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玛窦神父
14
作者 姜英杰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70-185,共16页
序幕 雄伟壮丽的北京中华世纪坛。锦绣中华大厅,老爷爷带着小孙女驻足在利玛窦雕像前。女孩:"爷爷,这个用望远镜看东西的外国人是谁呀?"爷爷:"这个人可不简单,他在中国居住了28年,最后在中国逝世。"女孩:"他为什么能在中国呆... 序幕 雄伟壮丽的北京中华世纪坛。锦绣中华大厅,老爷爷带着小孙女驻足在利玛窦雕像前。女孩:"爷爷,这个用望远镜看东西的外国人是谁呀?"爷爷:"这个人可不简单,他在中国居住了28年,最后在中国逝世。"女孩:"他为什么能在中国呆那么长的时间啊?"爷爷:"那是因为中国辉煌悠久的历史感染了他,是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熏陶了他,是中华民族勤劳善良的品质教育了他,是中国多彩壮丽的山河吸引了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玛窦 罗明坚 刘继文 石星 庞迪我 小孙女 侍卫 仙花寺 冯生虞 世界地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希特勒灭亡前夕
15
作者 姚昆遗 《国际展望》 1985年第9期30-32,共3页
今年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40周年。为了纪念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我们将陆续向读者介绍一些关于二战史的资料,以供参考。
关键词 地下掩蔽部 历史事件 戈培尔 这一天 侍卫 德意志民族 蒙克 花园里 筑垒 墨索里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萨磨盘山关帝庙
16
作者 何周德 袁长江 《文博》 1986年第5期68-70,99,共4页
关帝庙在我国汉族聚居地相当普遍。但在少数民族地区却比较少见,西藏保存下来的只有拉萨磨盘山关帝庙一座。其建筑风格、丰富的文物,都是非常宝贵的历史资料。磨盘山关帝庙位于布达拉宫西约一公里的孤山岗上,因山“形如磨盘”,一般称为... 关帝庙在我国汉族聚居地相当普遍。但在少数民族地区却比较少见,西藏保存下来的只有拉萨磨盘山关帝庙一座。其建筑风格、丰富的文物,都是非常宝贵的历史资料。磨盘山关帝庙位于布达拉宫西约一公里的孤山岗上,因山“形如磨盘”,一般称为磨盘山。关帝庙建在山的顶部(封三:1),建筑面积约八百平方米,座北朝南,整个建筑处于两层不同的水平面上。从南面的长石台阶进大门有一方形小庭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盘山 建筑风格 历史资料 乾清门 副都统 在山 福康安 建宁镇总兵 侍卫内大臣 文殊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爱新觉罗氏族辈分趣谈
17
作者 李武清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46-46,共1页
前不久,北京电视台播出了电视连续剧《雍正皇帝》。许多观众不明白为何康熙的第四子(即雍正)叫胤禛,而其他诸子却称作允禩、允(?)……呢?这是一个涉及到清朝皇族内部命名制度的问题,由此引发笔者侃一段与之相关的氏族辈分的话题。
关键词 雍正皇帝 康熙朝 胤禛 光绪会典 北京电视台 野猪皮 满保 侍卫内大臣 乾清门 康乾盛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可卿“享强寿”考辨
18
作者 胡文彬 《社会科学辑刊》 1980年第6期133-135,共3页
在今传本《红楼梦》中,秦可卿之死是一桩谜案。小说第五回写宁荣二府女眷于会芳园内设宴赏梅,“一时宝玉倦怠,欲睡中觉,贾母命人好生哄着歇息一回再来。”这时,秦可卿应声而出,主动地向贾母领受照护“宝二叔”的任务。这是秦可卿作为《... 在今传本《红楼梦》中,秦可卿之死是一桩谜案。小说第五回写宁荣二府女眷于会芳园内设宴赏梅,“一时宝玉倦怠,欲睡中觉,贾母命人好生哄着歇息一回再来。”这时,秦可卿应声而出,主动地向贾母领受照护“宝二叔”的任务。这是秦可卿作为《红楼梦》中的一个重要人物首次登场,与广大读者见面。第七回,王熙凤应尤氏之邀,领宝玉到宁府喝酒抹骨牌,秦可卿再次出场,并把自己的小兄弟秦钟介绍给久想一见的贾宝玉。从这次公开出场中,读者还丝毫看不出秦可卿有病在身的任何征兆。但是,到了第十回,秦可卿的婆婆尤氏同贾璜家的谈话中却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辨 秦可卿 重要人物 红楼梦 御前侍卫 论衡 年令 王充 贾宝玉 王熙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送纸条
19
作者 吴稻 《农家致富》 2023年第2期63-63,共1页
一日,宋仁宗听到两名侍卫在私下辩论,侍卫甲说:“人的命运不是命中注定的,只要努力就可以改变。”侍卫乙却说:“我们的命运是由老天决定的。”宋仁宗便在两张纸条上写下同样一句话:“谁先到达,谁就是侍卫队长。”随后,他派人叫来侍卫乙... 一日,宋仁宗听到两名侍卫在私下辩论,侍卫甲说:“人的命运不是命中注定的,只要努力就可以改变。”侍卫乙却说:“我们的命运是由老天决定的。”宋仁宗便在两张纸条上写下同样一句话:“谁先到达,谁就是侍卫队长。”随后,他派人叫来侍卫乙,让他将装有纸条的盒子送到内务主管处。等侍卫乙差不多已经走了一半路时,又叫来侍卫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仁宗 侍卫 纸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