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公司治理视角下企业数字使用鸿沟弥合机制研究——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和信号传递理论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粮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1-40,共10页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和信号传递理论,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了数字经济对委托代理问题和企业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以期探究公司治理视角下企业数字使用鸿沟的弥合机制。研究发现,我国企业数字使用鸿沟弥合程度整体上为中低水平;区域层面数字...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和信号传递理论,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了数字经济对委托代理问题和企业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以期探究公司治理视角下企业数字使用鸿沟的弥合机制。研究发现,我国企业数字使用鸿沟弥合程度整体上为中低水平;区域层面数字经济对企业数字使用鸿沟的弥合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这种促进作用是以提高公司绩效、增强产品市场竞争程度和提高企业信息披露质量为部分中介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委托代理问题 信息披露质量 数字使用鸿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鸿沟与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 被引量:5
2
作者 赵若男 克甝 《管理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0-200,共11页
选取2014-2022年30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从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的角度探讨了数字鸿沟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影响。结论:数字鸿沟是阻碍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显著因素;数字鸿沟对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影响主要集中于使用鸿沟,但有向结果鸿沟转移的趋... 选取2014-2022年30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从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的角度探讨了数字鸿沟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影响。结论:数字鸿沟是阻碍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显著因素;数字鸿沟对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影响主要集中于使用鸿沟,但有向结果鸿沟转移的趋势;数字鸿沟对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影响呈边际递增趋势;数字鸿沟对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影响具有北部地区大于南部地区、西部地区大于东中部地区的特征;数字鸿沟通过降低市场主体活力、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减缓产业结构升级速度,阻滞中国式现代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使用鸿沟 中国式现代化 梅特卡夫定律 边际递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弥合教育数字鸿沟——美国《国家教育技术规划(NETP 2024)》报告要点与思考 被引量:11
3
作者 兰国帅 杜水莲 +3 位作者 肖琪 宋帆 宋梦琪 丁琳琳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9-68,共10页
2024年1月,美国教育部发布第七版《国家教育技术规划(NETP 2024)》,从教育数字资源访问、数字教育教学设计和教育数字化使用领域等角度,提出了数字访问、设计和使用三种教育数字鸿沟,呼吁采取行动,为支持学习技术的获取、设计和使用的... 2024年1月,美国教育部发布第七版《国家教育技术规划(NETP 2024)》,从教育数字资源访问、数字教育教学设计和教育数字化使用领域等角度,提出了数字访问、设计和使用三种教育数字鸿沟,呼吁采取行动,为支持学习技术的获取、设计和使用的不平等建立系统解决方案。了解该规划有助于厘清教育数字化转型中存在的数字鸿沟,为学习者和教育者提供公平获取教育技术的机会。文章采用内容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阐述美国发布该规划的背景和目的,比较了七版规划的差异,分析和勾勒规划的侧重点,并从技术整合视角论述了教育数字化转型中存在的数字鸿沟及其缓解策略,最后从教育强国建设视角反思了该规划对我国教育技术发展规划的启示,以期为加速教育数字化转型,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教育技术规划 数字访问鸿沟 数字设计鸿沟 数字使用鸿沟 教育强国 教育数字化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经验对我国教育数字鸿沟治理的启示——基于美国《2024年国家教育技术规划》的解读
4
作者 唐瑗彬 仪慧珍 牟向伟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3-51,共9页
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数字鸿沟的治理成为全球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议题。系统梳理美国《2024年国家教育技术规划》的出台背景和演进历程,采用内容分析法深度阐释其主要内容,从教育数字资源访问、数字化教育教学设计以及数字教育技术... 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数字鸿沟的治理成为全球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议题。系统梳理美国《2024年国家教育技术规划》的出台背景和演进历程,采用内容分析法深度阐释其主要内容,从教育数字资源访问、数字化教育教学设计以及数字教育技术使用领域等角度提炼规划中治理数字访问、设计和使用鸿沟的具体措施。并从教育内容、教师、学生角度提出构建全面兼容的智慧校园,弥合数字访问鸿沟;持续推进教师数字化专业发展,弥合数字设计鸿沟;实现对学生能力标准化评估与个性化监测,弥合数字使用鸿沟的数字鸿沟治理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国家教育技术规划 数字访问鸿沟 数字设计鸿沟 数字使用鸿沟 教育数字化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数字鸿沟: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公平的新挑战 被引量:83
5
作者 王美 随晓筱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2014年第4期97-103,共7页
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和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信息技术在促进社会公平和均衡发展方面的潜力已经得到普遍认可甚至推崇,但与此同时,关于信息技术是否可能导致新的不公与不均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争论。传统意义上的"数字鸿沟"指的... 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和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信息技术在促进社会公平和均衡发展方面的潜力已经得到普遍认可甚至推崇,但与此同时,关于信息技术是否可能导致新的不公与不均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争论。传统意义上的"数字鸿沟"指的是人们在信息技术使用机会上存在的差异,通常以个人电脑和互联网普及率作为重要测算指标,聚焦"物理接入"层面。"新数字鸿沟"更多关注因计算机或上网技能差异而导致的"技能鸿沟",以及因网络使用带宽、时长及使用方式差异而导致的"使用鸿沟"。虽然我国在运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公平方面取得了很大成效,但已有政策和实践从整体上看还是更多着眼于"物理接入"层面。从"新数字鸿沟"的视角看,按照解决传统"数字鸿沟"问题的惯用路径,仅仅关注"物理接入"已不足以缩小数字差距和促进教育公平,对"技能鸿沟"和"使用鸿沟"的关注应该成为决策者、研究者、学校甚至企业未来制定政策和开展实践的新着力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数字鸿沟 使用鸿沟 技能鸿沟 信息技术 教育公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数字鸿沟:表现形式、动因探寻及弥合路径 被引量:105
6
作者 杨斌 金栋昌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74-80,共7页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数字化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和深入,以接入鸿沟、使用鸿沟和知识鸿沟为主要表现的老年数字鸿沟成为数字化进程中出现的典型问题。互联网技术的“人群偏好”、不同类型组织和部门的“数字偏好”以及部分...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数字化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和深入,以接入鸿沟、使用鸿沟和知识鸿沟为主要表现的老年数字鸿沟成为数字化进程中出现的典型问题。互联网技术的“人群偏好”、不同类型组织和部门的“数字偏好”以及部分老年群体的“数字障碍”等因素,是形成老年数字鸿沟的主要动因,并使其具有时代性、发展性、主体差异性和破坏性等显著特征。实施“老年友好”型数字化战略,推动乐龄科技的发展,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老年互助、个人主动参与的数字鸿沟治理格局,发挥家庭成员的代际信息反哺作用,保留部分线下服务等举措,有利于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提升国家公共服务的精细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 老龄化 接入鸿沟 使用鸿沟 知识鸿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