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综合体的三维可视性与使用者行为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王桢栋 潘逸瀚 陆毅 《新建筑》 2018年第3期36-40,共5页
在人口增长和用地紧缺的双重压力下,立体化是我国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而城市综合体是其重要的研究载体和实现途径。选取上海正大广场为研究对象,以三维可视性分析方法描述其空间布局,通过线性回归分析研究空间可视性与使用者行为之间的... 在人口增长和用地紧缺的双重压力下,立体化是我国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而城市综合体是其重要的研究载体和实现途径。选取上海正大广场为研究对象,以三维可视性分析方法描述其空间布局,通过线性回归分析研究空间可视性与使用者行为之间的关联性,证明可视性是影响使用者行为的重要因素,从而揭示立体空间布局与使用者行为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可视性分析 空间句法 立体城市 城市综合体 空间布局 使用者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使用者行为心理需求的适老化公共座椅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高玮 方涛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5期42-44,共3页
公共座椅的设置应该从公共空间、场所环境、使用者的行为心理需求出发,满足使用者的视觉、听觉、触觉、感知等心理和生理方面的要求,使使用者能够更好的的在公共空间中活动、休憩。老年人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需要特殊照顾的群体,应该得到... 公共座椅的设置应该从公共空间、场所环境、使用者的行为心理需求出发,满足使用者的视觉、听觉、触觉、感知等心理和生理方面的要求,使使用者能够更好的的在公共空间中活动、休憩。老年人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需要特殊照顾的群体,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将老年人的各项需求纳入到调研设计中,使适老化公共座椅对于老年人而言更加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使用者行为心理 老年人 适老化 公共座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用者行为视角的高校架空空间使用后评价研究——以深圳某高校架空开放式餐厅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金珊 何劲 陶伊奇 《建筑技艺》 2021年第3期107-109,共3页
选取深圳某高校架空开放式餐厅为研究对象,从使用者行为视角对其在非就餐时段的公共空间功能进行使用后评价。运用行为注记法、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分析使用者的行为特点和空间感知,探寻使用者行为与空间要素的关联性,并基于评价结果提... 选取深圳某高校架空开放式餐厅为研究对象,从使用者行为视角对其在非就餐时段的公共空间功能进行使用后评价。运用行为注记法、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分析使用者的行为特点和空间感知,探寻使用者行为与空间要素的关联性,并基于评价结果提出高校架空空间的设计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使用者行为 架空空间 使用后评价 行为注记 问卷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使用者行为模式为导向的滨水游憩空间改造——以长沙市湘江风光带(天心区段)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陈程 吴霜 +2 位作者 李旭亮 余磊 张妲 《中外建筑》 2013年第7期90-91,共2页
本文以使用者行为模式为导向,通过大量的一手资料和多种调研方法的综合运用,总结出长沙市湘江风光带(天心区段)游人的基本行为模式及特征,以及现状游憩空间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初步的改造意见,以期对长沙市滨水游憩空间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 长沙市 湘江风光带 滨水游憩空间 使用者行为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使用者行为的TOD综合体动线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怡菊 高裕江 《建筑与文化》 2023年第11期20-22,共3页
对TOD综合体中复杂的动线进行设计和组织,可以提高综合体运行效率,提升使用者的空间体验。文章从TOD综合体中动线与功能的关系切入,梳理出动线的类别和关系;通过分析使用者的行为特征,得出单条动线的特点,并举例说明其在空间形式上的反... 对TOD综合体中复杂的动线进行设计和组织,可以提高综合体运行效率,提升使用者的空间体验。文章从TOD综合体中动线与功能的关系切入,梳理出动线的类别和关系;通过分析使用者的行为特征,得出单条动线的特点,并举例说明其在空间形式上的反映;依据使用者的行为联系,总结出多条动线间的三种组织方法,为TOD综合体的动线和空间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D综合体 动线 空间 使用者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组成对使用者行为影响之研究——以台北市大安森林公园为例 被引量:4
6
作者 屠荆清 《风景园林》 2017年第11期113-117,共5页
本研究以台北市大安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采用观察法研究,从空间组成方式入手,研究不同使用者对不同空间类型的需求。使用者的活动类型主要分为静态与动态两大类,空间组成则以空间封闭程度、景观要素为切入点,对不同的活动空间进行研究... 本研究以台北市大安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采用观察法研究,从空间组成方式入手,研究不同使用者对不同空间类型的需求。使用者的活动类型主要分为静态与动态两大类,空间组成则以空间封闭程度、景观要素为切入点,对不同的活动空间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当活动转化方向,从竞技型动态活动到休闲型动态活动,到锻炼型动态活动,到社交型静态活动,到非社交型静态活动时,空间封闭度逐渐增加。使用者人数以及类型较多的空间往往有以下特质:1)有焦点;2)收拢型的空间形态;3)有一定的开阔度;4)有一定的遮荫。景观设计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了解空间组成对使用者行为的影响,有利于景观设计者对空间配置的进一步改善,运用各种景观要素营造出更多适宜不同使用者的多功能空间。这方面的研究可运用于景观设计中,成为景观设计者的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封闭度 景观要素 使用者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使用者行为的厦门嘉庚公园空间利用与重构 被引量:1
7
作者 詹扬哲 吴建楠 《中外建筑》 2019年第1期170-174,共5页
嘉庚公园是为纪念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所建,是厦门市著名景区集美学村的核心景点。在当下人们的休闲生活需求日益增加的情况下,承担了很多日常用途,本文通过对使用者行为进行剖析,发现嘉庚公园存在空间与需求不符的问题,对其功能布局调... 嘉庚公园是为纪念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所建,是厦门市著名景区集美学村的核心景点。在当下人们的休闲生活需求日益增加的情况下,承担了很多日常用途,本文通过对使用者行为进行剖析,发现嘉庚公园存在空间与需求不符的问题,对其功能布局调整、景观重塑、文化体现进行了空间提升的探讨,促进嘉庚公园在扩大文化影响力的同时满足日常使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嘉庚公园 使用者行为 空间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用者行为视角下的建筑节能研究
8
作者 刘金宝 王旭 《住宅产业》 2023年第4期35-38,共4页
由于受当前科技发展客观水平的束缚,仅依靠建筑设备、建筑构造等科学技术手段无法完成建筑节能任务,因此需要人文角度辅助。本文从使用者行为视角探究建筑节能,提出行为修正、行为模型、行为契合三种建筑行为节能途径。同时,挖掘使用者... 由于受当前科技发展客观水平的束缚,仅依靠建筑设备、建筑构造等科学技术手段无法完成建筑节能任务,因此需要人文角度辅助。本文从使用者行为视角探究建筑节能,提出行为修正、行为模型、行为契合三种建筑行为节能途径。同时,挖掘使用者行为视角下的建筑节能潜力,提出依靠使用者行为降低建筑能耗的可行性操作方式,对实现建筑节能减排、碳中和碳达峰战略目标具有理论价值与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能耗 使用者行为 行为修正 行为模型 行为契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应使用者新需求的关中乡村民宿空间更新设计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晓静 杨丹 温宇 《住区》 2023年第6期149-154,共6页
乡村“民宿热”后,以农户自建房改造类为主的民宿建筑因空间品质等问题陷入经营困境,严重阻碍了乡村休闲旅游可持续发展。地方村民作为此类民宿的核心魅力,探讨使用者与空间的作用关系是推动民宿空间更新的重点。以关中地区为例,通过典... 乡村“民宿热”后,以农户自建房改造类为主的民宿建筑因空间品质等问题陷入经营困境,严重阻碍了乡村休闲旅游可持续发展。地方村民作为此类民宿的核心魅力,探讨使用者与空间的作用关系是推动民宿空间更新的重点。以关中地区为例,通过典型案例入户调研民宿使用者——农户与游客的行为需求现状,总结民宿内农户自用空间、客房空间、游客休闲空间以及主客共享空间的利用特征与问题,从而提出功能构成与组织优化、空间改造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民宿 关中民居 使用者行为 功能提升 空间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书阅览空间中使用行为与光环境性能的交互机制及设计优化策略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力 韩冬青 董嘉 《建筑技艺》 2019年第1期62-65,共4页
选择某高校图书馆阅览室为实验样本,以室内气候性能与使用者行为心理模式的交互影响机制为指向,探究了一种从数据采集、整理和分析到设计改进的优化设计流程。借助高精度室内定位系统及无线传感网络,对阅览行为、室内照度、温湿度等物... 选择某高校图书馆阅览室为实验样本,以室内气候性能与使用者行为心理模式的交互影响机制为指向,探究了一种从数据采集、整理和分析到设计改进的优化设计流程。借助高精度室内定位系统及无线传感网络,对阅览行为、室内照度、温湿度等物理参数进行精细粒度的采样。通过对采样数据的可视化及统计分析,挖掘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行为偏好和规律,结合数字调查问卷,发现既有空间布局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流线、功能布局等设计层面的改进策略,并对阅览室空间进行了设计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环境 使用者行为 数据采集 可视化分析 适应性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导向下的建筑学专业环境行为学课程教学探讨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琰 黄磊 《建筑与文化》 2010年第5期76-77,共2页
环境行为学是建筑学专业的一门设计理论课程,作为应用学科,其理论价值应体现在具体的设计实践之中。将环境行为学与建筑设计课程相互结合,形成以理论应用为导向,以使用者为主线的理论课教学模式。
关键词 环境行为 理论应用 教学 建筑设计 使用者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交通大学康桥苑食堂使用后评价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非 王春梅 《华中建筑》 2008年第8期21-24,共4页
以西安交通大学康桥苑食堂为例,从分析使用者行为入手,建立使用者行为模型,设计调查问卷,对其建成后的使用效果进行用后评价,以期对高校大型食堂建筑设计提出参考性意见。
关键词 西安交通大学康桥菀食堂 使用者行为模型 使用后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行为活动为导向的城市综合体公共空间活力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扈龑喆 陈泽胤 《住宅科技》 2020年第11期9-15,34,共8页
结合行为学,分析城市综合体公共空间活力的表征与实质,通过对上海国金中心与上海环贸广场公共空间属性及其使用人群行为活动的调研,运用离散选择模型的定量研究方法,验证综合体活力表征之一的使用者行为及其时空分布与公共空间可达性因... 结合行为学,分析城市综合体公共空间活力的表征与实质,通过对上海国金中心与上海环贸广场公共空间属性及其使用人群行为活动的调研,运用离散选择模型的定量研究方法,验证综合体活力表征之一的使用者行为及其时空分布与公共空间可达性因素的基本关系,得到公共空间活力与物理可达性、视觉可达性、楼层因素、计数点与扶梯的拓扑关系等具有关联性的定量结论。研究为改善综合体的公共空间可达性打下坚实的理论依据,并为城市综合体公共空间活力提升的设计优化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综合体 公共空间活力 使用者行为 可达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心理学视角下的绿色行为引导设计--以办公建筑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可 《城市建筑》 2021年第29期57-59,共3页
现代办公建筑中智能技术设备的使用在提供舒适便捷环境的同时,也产生了使用者对其过度依赖所带来的不必要能耗问题。建筑空间设计的行为引导缺失是造成上述能耗问题的重要因素。文章通过分析建筑环境与使用者能耗的行为关联,选取楼梯间... 现代办公建筑中智能技术设备的使用在提供舒适便捷环境的同时,也产生了使用者对其过度依赖所带来的不必要能耗问题。建筑空间设计的行为引导缺失是造成上述能耗问题的重要因素。文章通过分析建筑环境与使用者能耗的行为关联,选取楼梯间、照明系统和空调系统三个方面,从环境心理学角度探讨建筑空间设计对使用者绿色行为的引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心理学 办公建筑 引导设计 使用者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类型学的城市付费自习室人性化设计研究
15
作者 徐峰 周忠华 +1 位作者 温宝华 袁正 《华中建筑》 2024年第6期43-49,共7页
在授课方式转变与就业压力激增的背景下,城市中公共学习空间供小于求的现状,导致学习需求外溢,这催生了大量城市付费自习室。实证调查发现长沙市城市付费自习室普遍存在功能趋同与关系混乱、剖面形式单一、节点空间疗愈性不足等现象。... 在授课方式转变与就业压力激增的背景下,城市中公共学习空间供小于求的现状,导致学习需求外溢,这催生了大量城市付费自习室。实证调查发现长沙市城市付费自习室普遍存在功能趋同与关系混乱、剖面形式单一、节点空间疗愈性不足等现象。本研究选取长沙24个城市付费自习室进行深入分析,得出城市付费自习室的基本类型及其功能与空间需求之间的差别,在此基础上,结合案例分析,在类型学视角下,针对城市付费自习室平面、剖面以及节点空间以辨别提取—类型还原—形态重组的方式对城市付费自习室相应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得出城市付费自习室营造策略,为城市付费自习室的人性化设计与改造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使用者行为 使用者需求 类型学 人性化设计 城市付费自习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研实验建筑多层次空间解析
16
作者 李诗怡 韩莉莉 张敏 《工程与建设》 2024年第2期279-281,328,共4页
本文以科研实验建筑的发展趋势与使用者行为分析为出发点,提出科研实验建筑的多层次空间概念,并以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心为案例,对科学合理的支持空间、高效灵活的工作空间、开放共享的公共空间以及舒适宜人的环境... 本文以科研实验建筑的发展趋势与使用者行为分析为出发点,提出科研实验建筑的多层次空间概念,并以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心为案例,对科学合理的支持空间、高效灵活的工作空间、开放共享的公共空间以及舒适宜人的环境空间进行解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实验建筑 使用者行为 多层次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性设计赋能绿色建筑自适应表皮创作 被引量:1
17
作者 韩昀松 《世界建筑》 2022年第11期100-101,共2页
建筑自适应表皮作为室内外环境的交互界面,对缓冲环境不利影响、提高建筑能效、改善建成环境品质具有重要作用。计算性设计发挥了人工智能技术优势,为绿色建筑自适应表皮发展赋予了新动能。本文旨在通过剖析绿色建筑自适应表皮的使用者... 建筑自适应表皮作为室内外环境的交互界面,对缓冲环境不利影响、提高建筑能效、改善建成环境品质具有重要作用。计算性设计发挥了人工智能技术优势,为绿色建筑自适应表皮发展赋予了新动能。本文旨在通过剖析绿色建筑自适应表皮的使用者行为感知、自适应表皮形态计算性设计和智慧控制方法与技术研究成果,阐释计算性设计科学对绿色建筑自适应表皮发展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表皮 计算性设计 绿色性能 使用者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州市3个开放式综合性公园边界空间活力提升研究
18
作者 赵濛濛 冯艳 孔德政 《林业调查规划》 2022年第2期100-107,共8页
开放式的公园边界空间作为城市与公园的纽带,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活动空间,其活力的提升对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具有重要意义。以郑州市改造完成的3个公园的边界空间为调研对象,在对使用者行为密度和活动时长调研的基础上,采用SPSS软... 开放式的公园边界空间作为城市与公园的纽带,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活动空间,其活力的提升对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具有重要意义。以郑州市改造完成的3个公园的边界空间为调研对象,在对使用者行为密度和活动时长调研的基础上,采用SPSS软件,对公园边界的空间、绿化、设施和养护进行定量分析,发现入口密度、交往场所密度、边界形式、绿化覆盖率、透光率、座椅密度和景观照明灯密度对公园边界空间活力具有显著性影响,并根据影响趋势对提高公园边界空间活力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式公园 边界空间活力 使用者行为 活动时长 入口密度 边界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空间对工业遗产改造文创园区的影响探析——基于安徽省合肥市合柴1972园区调查
19
作者 黎启国 王思远 《住宅产业》 2025年第2期6-10,共5页
本文聚焦于开放空间的设置对工业遗产改造文创园区项目的影响,以安徽省合肥市“合柴1972”监狱改造文创产业园项目为例,通过识别归纳园区内各开放空间的空间形式、开放程度、道路关系、景观环境及周边建筑布置等空间特征,以调查问卷形... 本文聚焦于开放空间的设置对工业遗产改造文创园区项目的影响,以安徽省合肥市“合柴1972”监狱改造文创产业园项目为例,通过识别归纳园区内各开放空间的空间形式、开放程度、道路关系、景观环境及周边建筑布置等空间特征,以调查问卷形式对开放空间形成评分、排序,进一步整理分析数据,探讨开放空间的特征对场地环境的影响,研究人群行为活动与开放空间特征的关系,并为后续工业遗产改造文创园区中的开放空间设计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空间 工业遗产 空间特征 使用者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