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面临的困境与应对策略——基于评价使用理论视角 被引量:2
1
作者 程龙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4-84,共11页
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是新时代高考招生改革的关键举措。然而,推进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面临着来自综合素质评价自身、评价者、使用者和社会组织背景因素的制约,使其陷入困境。借鉴国外教育评价使用理论分析框架进行分析发现,困境背后... 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是新时代高考招生改革的关键举措。然而,推进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面临着来自综合素质评价自身、评价者、使用者和社会组织背景因素的制约,使其陷入困境。借鉴国外教育评价使用理论分析框架进行分析发现,困境背后的根本原因在于对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如何使用的理论研究相对薄弱,对高校参与综合素质评价使用过程重要性认识不足和对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使用影响因素的复杂性缺乏全面分析。为了深入推进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实质性进程,需要加强对综合素质评价技术和评价结果使用的培训,促进校长、教师和学生等评价者深度参与评价,明确高校在综合素质评价中的使用者身份,营造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的社会组织背景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素质评价 高考招生录取 评价使用理论 过程使用 结果使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奉理论”与“使用理论”之辩及其对教育实践的意义 被引量:16
2
作者 李莉春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18,共7页
"信奉理论"与"使用理论"之争是阿吉里斯(Chris Argyris)和舍恩(Donald A.Schon)所论述的关于实践的理论的核心议题,实质上也是教育理论与实践所一直探求的知与行的关系问题。他们提出的实践理论的核心概念包括"... "信奉理论"与"使用理论"之争是阿吉里斯(Chris Argyris)和舍恩(Donald A.Schon)所论述的关于实践的理论的核心议题,实质上也是教育理论与实践所一直探求的知与行的关系问题。他们提出的实践理论的核心概念包括"使用理论模型"、"双路径学习"以及"第I型使用理论"与"第Ⅱ型使用理论"等。阿吉里斯和舍恩基于专业实践中的困境所提出的"信奉理论"与"使用理论"的诸多模型对于教育实践以及教师教育有可实际借鉴之处:可帮助教育工作者弄清实践中的困境之所在,并尝试进行突破自我与环境压制的双路径学习,以寻求"使用理论"与"信奉理论"的最大限度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使用理论 信奉理论 交往合理性 教师专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技术接受和使用统一理论的慢性病患者移动医疗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张鹏博 梅永霞 +2 位作者 张振香 王文娜 石忆楠 《军事护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8-100,共3页
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1]),2019年我国因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占总死亡88.5%,导致的疾病负担占总疾病负担的近70%,给患者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和心理负担。相较于传统医疗模式,移动医疗(... 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1]),2019年我国因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占总死亡88.5%,导致的疾病负担占总疾病负担的近70%,给患者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和心理负担。相较于传统医疗模式,移动医疗(mobile health,mHealth)被认为是一种简单、负担得起的解决方案,可提升患者获得医疗服务的机会^([2])。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将移动医疗定义为借助移动设备,如移动电话、掌上电脑、患者监护设备和其他无线设备为医疗和公共卫生实践提供支持^([3]),目前在慢性病的防控和行为干预领域有广泛应用^([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接受和使用统一理论 慢性病 移动医疗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商平台游戏化营销对消费者持续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基于使用和满足理论的视角 被引量:4
4
作者 熊瑛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71-74,共4页
本文基于使用和满足理论建立研究模型,确立目标承诺、个性化和互动三个电商生态系统中关键的游戏化设计因素,以整合需求为中介变量、相关性为调节变量,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实证探究电商平台游戏化营销对消费者持续购买意愿的影响机制。... 本文基于使用和满足理论建立研究模型,确立目标承诺、个性化和互动三个电商生态系统中关键的游戏化设计因素,以整合需求为中介变量、相关性为调节变量,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实证探究电商平台游戏化营销对消费者持续购买意愿的影响机制。结果显示,游戏化营销中的目标承诺和互动特性会通过满足消费者的整合需求来促进其形成持续购买意愿,而个性化的作用则并不显著。此外,这种整合效益还会受到相关性的调节影响,表现为当消费者认为游戏元素与购物场景高度匹配时,满足其社会整合需求所带来的消费持续购买意愿便会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戏化营销 电商平台 持续购买意愿 使用和满足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CT-U&G的生成式AI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实证研究——以大学生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邱均平 龙康 徐中阳 《现代情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6-59,共14页
[目的/意义]分析生成式AI大学生用户的持续使用意愿,能为优化生成式AI用户体验和提升社会新质生产力提供理论参考。[方法/过程]文章基于期望确认理论、使用与满足理论构建了生成式AI大学生用户持续使用意愿影响因素模型,并以杭州市5所... [目的/意义]分析生成式AI大学生用户的持续使用意愿,能为优化生成式AI用户体验和提升社会新质生产力提供理论参考。[方法/过程]文章基于期望确认理论、使用与满足理论构建了生成式AI大学生用户持续使用意愿影响因素模型,并以杭州市5所高校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采用SPSS 27.0和AMOS 27.0验证了模型中的变量与假设。[结果/结论]研究表明:满意度是大学生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关键影响因素,信息质量、系统质量、享乐满足、功利满足等因素对其持续使用意愿具有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期望确认度、信息质量、系统质量等因素能通过满意度对其持续使用意愿产生显著的间接正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AI 大学生用户 持续使用意愿 期望确认理论 使用与满足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十年我国图书馆学研究中的理论使用分析 被引量:18
6
作者 吴丹 徐爽 +3 位作者 李秀园 董晶 樊舒 桂丹云 《图书与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1-51,2,共11页
文章采用内容分析法,识别出近十年来高频使用的图书馆学理论,梳理出图书馆学理论使用的15类研究主题,并通过时序演化分析将这些主题归纳为高频使用、中频使用、低频使用和开发成长四类,最后提出了理论放置、理论对话、理论应用、理论评... 文章采用内容分析法,识别出近十年来高频使用的图书馆学理论,梳理出图书馆学理论使用的15类研究主题,并通过时序演化分析将这些主题归纳为高频使用、中频使用、低频使用和开发成长四类,最后提出了理论放置、理论对话、理论应用、理论评估与理论生成等五种我国图书馆学理论的使用方式。对1703篇文献进行内容分析显示:(1)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的探索不足,出现了数字人文、大数据应用、学术交流、信息素养等新兴研究主题,图书馆学要不断夯实理论根基,挖掘新的学科增长点;(2)理论使用方式中理论放置占比最多,理论生成占比较少,要鼓励理论的创新,促进图书馆学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馆学理论 理论使用 内容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用与满足理论与真人秀节目人物形象——以《奔跑吧兄弟》为例 被引量:9
7
作者 何江 郭嘉 《出版广角》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74-75,共2页
随着时代发展,电视节目形式多样化,内容愈加丰富,受众选择面越来越广。这对电视节目的主持人、嘉宾等参与者的表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同的人物找准自己在节目中的形象定位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结合受众需求中的使用与满足理论,以《奔... 随着时代发展,电视节目形式多样化,内容愈加丰富,受众选择面越来越广。这对电视节目的主持人、嘉宾等参与者的表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同的人物找准自己在节目中的形象定位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结合受众需求中的使用与满足理论,以《奔跑吧兄弟》为例分析真人秀节目中的人物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使用与满足理论 受众需求 人物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负面口碑的产生路径和转移策略——基于使用和满足理论 被引量:3
8
作者 林萌菲 潘嘉欣 张德鹏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72-74,共3页
随着网络口碑影响力的增大,负面口碑给企业在网络环境下的运营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本文基于使用和满足理论来剖析网络负面口碑。首先,采用UGT的基本模式"个人需求+社会需求—媒介期待—媒介接触—需求满足"构建网络负面口碑的... 随着网络口碑影响力的增大,负面口碑给企业在网络环境下的运营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本文基于使用和满足理论来剖析网络负面口碑。首先,采用UGT的基本模式"个人需求+社会需求—媒介期待—媒介接触—需求满足"构建网络负面口碑的产生路径;其次,提出自我肯定、消遣娱乐、社交互动和经验学习是主要的需求驱动因素,而寻求帮助、报复企业和警示他人成为媒介期待要素;最后,从UGT的四个基本需求出发,提出通过实用性、娱乐性、参与性、内容说服等策略来转移网络负面口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面口碑 使用和满足理论 需求驱动 转移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用与满足理论视阈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探析 被引量:5
9
作者 郑兴刚 徐锋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6-18,共3页
"使用与满足"理论是传播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该理论将受众接触媒介视为受众基于个人心理与社会需要以期获得满足的选择性活动。"使用与满足"理论视阈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遵循如下路径:努力创造马克思主义的亲... "使用与满足"理论是传播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该理论将受众接触媒介视为受众基于个人心理与社会需要以期获得满足的选择性活动。"使用与满足"理论视阈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遵循如下路径:努力创造马克思主义的亲近性文本,注重传受双方的互动与交流,及时回应群众的利益关切。唯有如此,才能不断实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跃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使用与满足理论 传播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网际空间的“使用—满足理论” 被引量:32
10
作者 胡翼青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204-208,共5页
“使用—满足理论”是一种强调受众主体性的传播效果理论。网络的出现,使受众的主体性得到了张扬,网络“使用—满足”现象表现得特别明显。受众使用网络主要有四种目的:一是获取有用的信息,二是宣泄自己的情绪,三是进行情感的交流,四是... “使用—满足理论”是一种强调受众主体性的传播效果理论。网络的出现,使受众的主体性得到了张扬,网络“使用—满足”现象表现得特别明显。受众使用网络主要有四种目的:一是获取有用的信息,二是宣泄自己的情绪,三是进行情感的交流,四是参与娱乐或打发时间。这些需求都能在网络上获得满足。网络“使用—满足”现象有助于解释“使用—满足理论”的社会和心理根源;也有助于分析“使用—满足”现象所产生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众 主体性 传播效果理论 网络 使用-满足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大学生社交网络使用动机分析——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 被引量:12
11
作者 路鹃 亢恺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58-160,共3页
一、背景与问题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底中国使用交友和社交网站的网民达到1.24亿,其中20至29岁的用户占52.6%④。美国PewResearchCenter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底,79%的成年人使用互联网,18至35岁的社交网络使用者占4... 一、背景与问题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底中国使用交友和社交网站的网民达到1.24亿,其中20至29岁的用户占52.6%④。美国PewResearchCenter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底,79%的成年人使用互联网,18至35岁的社交网络使用者占48%④,其中,大学生成为社交网络使用的主导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使用 社交网站 使用与满足理论 大学生 动机分析 中美 数据显示 2010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视角探析网络表情符号 被引量:14
12
作者 周静 《出版广角》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77-79,共3页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用户之间的信息交流不再局限于文字符号,开始变得丰富多样。从简单的微笑字符表情到如今的动态表情包,网络表情符号在网络交流中被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本文通过阐述网络表情符号的定义、分类和特点,从使用与满足理...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用户之间的信息交流不再局限于文字符号,开始变得丰富多样。从简单的微笑字符表情到如今的动态表情包,网络表情符号在网络交流中被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本文通过阐述网络表情符号的定义、分类和特点,从使用与满足理论视角分析受众对网络表情符号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表情符号 表情包 使用与满足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使用与满足理论看县级融媒体的建设路径——以“项城模式”为例 被引量:5
13
作者 马艳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64-66,共3页
根据使用与满足理论可知,受众可以主动选择媒介。随着社会的进步,媒介的类型越来越多,这为受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文章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从传播学的角度出发,研究“项城模式”如何让受众在媒体使用过程中实现使用与满足,并在此基础上... 根据使用与满足理论可知,受众可以主动选择媒介。随着社会的进步,媒介的类型越来越多,这为受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文章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从传播学的角度出发,研究“项城模式”如何让受众在媒体使用过程中实现使用与满足,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县级融媒体的建设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使用与满足理论 融媒体建设 “项城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用与满足”理论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徐锋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12-115,共4页
"使用与满足"理论是传播学的一个重要理论,其基本要义:有效传播必须满足受众的某种社会与心理需求,必须注重传播过程的互动与交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实质上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传播的过程,目的是帮助学生形成符... "使用与满足"理论是传播学的一个重要理论,其基本要义:有效传播必须满足受众的某种社会与心理需求,必须注重传播过程的互动与交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实质上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传播的过程,目的是帮助学生形成符合社会主义社会要求的思想形态和价值观念,进而顺利完成社会化,从这种意义上讲"使用与满足"理论引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可能而且必须。努力创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亲近性教材、注重教育双方的互动与交流、及时回应大学生的利益关切是"使用与满足"理论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使用与满足”理论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用与满足”理论与互联网环境下的文献接受 被引量:27
15
作者 林雅萍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6-84,共9页
E·卡茨(Elihu Katz)提出的"使用与满足"理论是站在受众的立场上,通过分析受众对媒介的使用动机和获得需求满足,来考察大众传播给人类带来的心理和行为上的效用。文章综合有关研究,该理论认为受众通过对媒介的积极使用制... E·卡茨(Elihu Katz)提出的"使用与满足"理论是站在受众的立场上,通过分析受众对媒介的使用动机和获得需求满足,来考察大众传播给人类带来的心理和行为上的效用。文章综合有关研究,该理论认为受众通过对媒介的积极使用制约着媒介传播的过程,并指出使用媒介完全基于个人的需求和愿望。同传统的信息如何作用受众的思路不同,它强调受众的作用,突出受众的地位。文章认为,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当代图书馆的知识服务具有大众传播媒介的重要特征,从而引入媒介传播的"使用与满足"理论,综合考察互联网环境下的社会阅读的文献接受情形,从读者地位反过来审视当代图书馆的管理和运作的文化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卡茨 使用与满足”理论 使用 传播媒介 互联网 文献接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后现代远程教育的界定与审视——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的视角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鹏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39-43,共5页
远程教育作为一种以媒介为载体的教育形式,由于媒介使用的几何式增长,泛在学习成为普遍之势,使得远程教育呈现出后现代主义的特征。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对这种状态进行审视,师生关系的变化、教育资源的人性化和个性化的整合... 远程教育作为一种以媒介为载体的教育形式,由于媒介使用的几何式增长,泛在学习成为普遍之势,使得远程教育呈现出后现代主义的特征。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对这种状态进行审视,师生关系的变化、教育资源的人性化和个性化的整合及期望与评价的多元化是后现代远程教育的重要特征。虽然后现代远程教育成为一种趋势,但由于其自身的不足和市场化的驱使,给后现代远程教育带来了诸多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远程教育 使用与满足”理论 界定 审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用与满足理论视域下电影《我的少女时代》的怀旧叙事 被引量:3
17
作者 黎鲜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8-30,共3页
使用与满足理论是美国传播学者卡茨于1974年在《个人对大众传播的使用》中首次提出的,认为观众是从基于社会环境的个人需求和愿望出发使用媒介,并从使用中获得可能的满足感.它强调了观众的主动能动性.后来该理论发展成为评价媒介印象的... 使用与满足理论是美国传播学者卡茨于1974年在《个人对大众传播的使用》中首次提出的,认为观众是从基于社会环境的个人需求和愿望出发使用媒介,并从使用中获得可能的满足感.它强调了观众的主动能动性.后来该理论发展成为评价媒介印象的重要理论.近年来,台湾的青春爱情电影表现出色,继《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Love》等影片后,陈玉珊主导的《我的少女时代》(下简称《少女》)延续了台湾电影"小清新"之风并有了更高突破.[1]该影片获得了台湾金马奖最佳女主角、新导演、原创电影歌曲等三项提名,同时获得台湾电影在大陆票房收入的年度冠军.另外,它在网络平台评议、豆瓣评分、微博话题量等的口碑也很好.笔者认为,该片之所以获得这样的成绩,赢得如此多的观众,是因为该片满足了观众的"怀旧"情感需要,实现了媒介使用与满足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使用与满足理论 《少女》 爱情电影 怀旧 台湾电影 叙事 视域 个人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TAUT/HBM的老年MCI认知训练APP持续使用意愿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胡珊 张东 兰亚珍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101-110,137,共11页
目的持续使用认知训练APP对老年轻度认知障碍(MCI)用户的认知功能改善有重要作用,研究旨在探索影响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关键因素,为APP设计提供可行性建议。方法基于技术接受和使用统一理论(UTAUT)与健康信念模型(HBM)构建用户持续使用... 目的持续使用认知训练APP对老年轻度认知障碍(MCI)用户的认知功能改善有重要作用,研究旨在探索影响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关键因素,为APP设计提供可行性建议。方法基于技术接受和使用统一理论(UTAUT)与健康信念模型(HBM)构建用户持续使用意愿影响因素模型,提出假设并通过实证分析对模型进行检验,得出具有显著影响的因素及其系数大小,深入分析显著因素之间的关联并生成相应的设计策略以指导APP设计。结果绩效期望、努力期望、社会影响、便利条件、感知收益、自我效能和行动线索对用户的持续使用意愿产生了显著正向影响;感知障碍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感知易感性与感知严重性则未表现出显著作用。其中,努力期望是影响系数最大的因素。结论通过德尔菲法综合因素之间的共性并形成相对应的设计策略,MAUQ问卷结果表明采取该设计策略的认知训练APP显示出更高的用户持续使用意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训练APP 轻度认知障碍 技术接受和使用统一理论 健康信念模型 持续使用意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用与满足理论”视阈下的军旅题材剧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云萍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3-34,共2页
军旅题材被戏称为"三无"电视剧,却成为近年来荧屏上长盛不衰的热点,深受观众喜爱,并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从"使用与满足理论"来看,军旅题材剧的热播,是因为满足了观众的多种需求——满足其娱乐需求,使其获得高峰体验,并唤起观众... 军旅题材被戏称为"三无"电视剧,却成为近年来荧屏上长盛不衰的热点,深受观众喜爱,并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从"使用与满足理论"来看,军旅题材剧的热播,是因为满足了观众的多种需求——满足其娱乐需求,使其获得高峰体验,并唤起观众心中的英雄情结、怀旧情结,观众还能从中寻找到现实社会中的稀缺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使用与满足理论 军旅题材剧 高峰体验 英雄情结 怀旧情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用与满足”传播理论与文化休闲景区规划设计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越 詹秦川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43-47,共5页
通过对"使用与满足"传播理论与文化休闲景区相关理论的介绍,结合景区规划设计实践过程的综合分析,提出"使用与满足"传播理论与文化休闲景区规划设计相互作用的三维创新模型。以大雁塔文化休闲景区为例,论证了该模... 通过对"使用与满足"传播理论与文化休闲景区相关理论的介绍,结合景区规划设计实践过程的综合分析,提出"使用与满足"传播理论与文化休闲景区规划设计相互作用的三维创新模型。以大雁塔文化休闲景区为例,论证了该模型的三维度创新体系在特色城市文化休闲景区的应用全过程:横向动态人性维度体系、纵向社会生态维度体系与立体技术环保维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使用与满足”传播理论 文化休闲景区 规划设计 三维度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