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时间管理倾向与病理性网络使用的关系:网络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17
1
作者 孙晓军 赵竞 +2 位作者 周宗奎 陈武 鲍娜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10-413,共4页
采用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量表、时间管理倾向量表、大学生网络自我控制量表对443名大学生进行调查,考察了时间管理倾向、网络自我控制与病理性网络使用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时间管理倾向各维度与网络自我控制显著正... 采用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量表、时间管理倾向量表、大学生网络自我控制量表对443名大学生进行调查,考察了时间管理倾向、网络自我控制与病理性网络使用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时间管理倾向各维度与网络自我控制显著正相关;时间管理倾向各维度、网络自我控制与病理性网络使用显著负相关;(2)网络自我控制在时间监控观对病理性网络使用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而网络自我控制在时间价值感、时间效能感对病理性网络使用的影响中起完全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管理倾向 网络自我控制 理性网络使用 中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理性使用互联网的界定与测量 被引量:112
2
作者 雷雳 李宏利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3-77,共5页
病理性使用互联网(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PIU)是人在互联网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型心理疾病。很多研究者认为互联网使用过度或不当是病理性使用互联网的主要原因。该文对病理性使用互联网已有研究的概念的界定与测量问题进行了... 病理性使用互联网(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PIU)是人在互联网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型心理疾病。很多研究者认为互联网使用过度或不当是病理性使用互联网的主要原因。该文对病理性使用互联网已有研究的概念的界定与测量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整合,讨论了在中国社会文化背景下如何界定与测量病理性使用互联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理性使用互联网 互联网成瘾 互联网依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理性网络使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3
作者 赵萌 黄悦勤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850-855,共6页
1概述 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互联网作为一种快速便捷获取信息的来源,已经渗透到了每个现代人的生活中,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8年1月发布的《第二十一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7年12月31日中国内地... 1概述 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互联网作为一种快速便捷获取信息的来源,已经渗透到了每个现代人的生活中,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8年1月发布的《第二十一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7年12月31日中国内地的上网用户总数已突破2.1亿,35岁以下的人群占81%,其中18-24岁的青年占3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成瘾 网络成瘾障碍 理性网络使用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量表的编制与验证 被引量:155
4
作者 雷雳 杨洋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88-696,共9页
参照国内外研究并结合我国青少年的实际情况,旨在编制出更适合我国情况的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量表(Adolescent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 Scale,APIUS)。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APIUS由6个维度构成,即突显性、耐... 参照国内外研究并结合我国青少年的实际情况,旨在编制出更适合我国情况的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量表(Adolescent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 Scale,APIUS)。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APIUS由6个维度构成,即突显性、耐受性、强迫性上网/戒断症状、心境改变、社交抚慰、消极后果。APIUS显示了良好的信、效度指标,可以作为我国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测量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理性互联网使用 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理性网络使用临床干预研究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2
5
作者 袁可竹 文超 +1 位作者 代宇 朱天民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664-670,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国内外进行病理性网络使用相关临床干预研究,为未来如何开展实验研究,进行临床治疗以及如何提高研究质量提供循证决策建议。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Psych INFO和Cochrane center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 目的:系统评价国内外进行病理性网络使用相关临床干预研究,为未来如何开展实验研究,进行临床治疗以及如何提高研究质量提供循证决策建议。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Psych INFO和Cochrane center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国知网、万方以及维普等数据库,由两名研究人员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独立筛选、评价文献,并根据2010年的试验报告统一标准清单对其进行质量评价。结果:共纳入随机对照研究、半随机对照研究、非随机对照研究以及自身前后对照研究文献共65篇。评价结果表明,目前的相关临床研究,研究设计和报告欠规范,缺少高质量的随机对照研究;诊断工具不一致;干预手段在心理、药物、运动、针刺等多方的发展。结论:目前关于病理性网络使用的随机对照研究尚少,研究质量较低。临床使用的干预手段以心理干预为主,药物治疗、运动疗法以及针灸等干预手段也逐渐兴起,然而缺乏高质量的研究验证干预手段的有效性。提示今后的研究应提高研究质量、统一诊断标准,加强对干预手段有效性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性网络使用 系统评价 CONSORT清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术不端检测系统的理性使用 被引量:12
6
作者 李丹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29-133,286,共5页
随着学术论文的海量增加、学术道德失范现象的加剧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应运而生,成为初审的把关者,还是终审后上稿前的最后一道防线,是学术审稿的"第三只眼睛"。但它只能对"复制粘贴"这... 随着学术论文的海量增加、学术道德失范现象的加剧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应运而生,成为初审的把关者,还是终审后上稿前的最后一道防线,是学术审稿的"第三只眼睛"。但它只能对"复制粘贴"这种简单抄袭的行为进行有效控制,要甄别更隐蔽的、没有创造性意义的抄袭还需要提升编辑的业务素质,另外,它存在对表格、公式等无法查询,检测不同格式的文章结果有差异等缺陷。因此,建议编辑人员不要简单以检测数据来判定稿件抄袭与否,不要完全依赖学术不端检测系统,需要在不同时段对文章进行多次查询,通过理性使用,使该系统成为防止和打击学术不端的一个辅助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不端检测系统 功能 作用 缺陷 理性使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研究概况 被引量:8
7
作者 雷雳 李宏利 +1 位作者 王争艳 张雷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29-330,328,共3页
关键词 理性互联网使用 内涵 心理模型 时间管理 上网经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疏离感与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关系:家庭功能和同伴接纳的调节效应检验 被引量:62
8
作者 徐夫真 张文新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10-419,共10页
通过对549名初一至高二年级城市青少年的问卷调查,考察了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特点及其与疏离感之间的关系,并对家庭功能和同伴接纳是否可以调节疏离感与病理性互联网使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1)在所有使用互联网的青... 通过对549名初一至高二年级城市青少年的问卷调查,考察了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特点及其与疏离感之间的关系,并对家庭功能和同伴接纳是否可以调节疏离感与病理性互联网使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1)在所有使用互联网的青少年被试中,网络成瘾群体的检出率为8.93%;(2)女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突显性水平高于男青少年。在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消极后果上,初一青少年高于高一、初三和高二青少年。但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总体上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和年级差异;(3)疏离感较高的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水平也较高,健康的家庭功能可以保护疏离感高的青少年减少病理性互联网使用,但同伴接纳对高疏离感青少年减少病理性互联网使用不具有保护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理性互联网使用 疏离感 家庭功能 同伴接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中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发展及其与自尊的关系:同学关系的调节效应 被引量:17
9
作者 张国华 戴必兵 雷雳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345-1354,共10页
通过纵向追踪设计、运用多层线性模型(HLM)考察初中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发展及其与自尊的关系,并探讨同学关系在自尊和病理性互联网使用之间的作用。采用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量表和自尊量表对北京的初中一年级三个班学生进行为期一... 通过纵向追踪设计、运用多层线性模型(HLM)考察初中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发展及其与自尊的关系,并探讨同学关系在自尊和病理性互联网使用之间的作用。采用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量表和自尊量表对北京的初中一年级三个班学生进行为期一年半的6次追踪调查,并用班级环境问卷中的同学关系分量表考察他们的同学关系。结果发现:(1)在一年半时间内,初中生的病理性互联网使用水平呈显著上升趋势。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初始水平和发展趋势都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初始水平越高,上升的趋势越平缓;(2)自尊能够显著地负向预测病理性互联网使用;(3)同学关系在自尊和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关系中起负向调节作用。研究表明,进入初中后学生的病理性互联网使用倾向有增长趋势,自尊能够有效预防初中生的病理性互联网使用,但好的同学关系反而可能削弱自尊对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保护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生 理性互联网使用 自尊 同学关系 多层线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的自立人格与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关系 被引量:5
10
作者 夏凌翔 江晓楠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60-164,共5页
为了检验大学生的自立人格是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保护性人格因素的假设,采用《青少年学生自立人格量表》和《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量表》对512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大学生的自立人格特质与其病理性互联网使用中的强迫性上... 为了检验大学生的自立人格是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保护性人格因素的假设,采用《青少年学生自立人格量表》和《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量表》对512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大学生的自立人格特质与其病理性互联网使用中的强迫性上网/戒断症状、消极后果、突显性、耐受性、社会抚慰以及总量表均呈现显著的负相关,自立人格特质对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总量表、强迫性上网/戒断症状、耐受性、消极后果的预测率都达到了22%以上,能显著地负向预测病理性互联网使用情况.可以初步认为大学生的自立人格是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保护性人格因素的假设获得了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立人格 理性互联网使用 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病理性互联网使用测量学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秋珠 郭文斌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2-25,134,共4页
病理性互联网使用是伴随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普及而出现的一种新的心理疾病,也成为信息时代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面临的新课题,已经引起中西方心理学研究者的高度关注。相比较而言,在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研究中,西方居于领先地位。为了关注西... 病理性互联网使用是伴随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普及而出现的一种新的心理疾病,也成为信息时代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面临的新课题,已经引起中西方心理学研究者的高度关注。相比较而言,在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研究中,西方居于领先地位。为了关注西方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测量学研究进展,本文对西方近年来出现的四种主要病理性互联网使用测量进行述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病理性互联网使用测量学研究应该深思的几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性互联网使用 测量 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成瘾青少年时间透视、生活事件与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戴雅玲 张运红 +1 位作者 郑安云 苗丹民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00-203,216,共5页
目的:探讨影响成瘾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重要变量。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通过网瘾讲座、学校和社区调查,从324名学生中用Young的网络成瘾10项诊断标准问卷筛选出从小学六年级到高三的网络成瘾者60名,年龄12~19岁。用自编一般... 目的:探讨影响成瘾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重要变量。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通过网瘾讲座、学校和社区调查,从324名学生中用Young的网络成瘾10项诊断标准问卷筛选出从小学六年级到高三的网络成瘾者60名,年龄12~19岁。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病理性互联网使用问卷、时间透视简式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进行测查。结果:具有扮演动机的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得分高于没有扮演动机的青少年[(55.3±2.5)vs.(48.1±1.4),P=0.012];现在时间定向与病理性互联网使用呈正相关(r=0.38,P(0.01);生活事件中人际关系因子与病理性互联网使用具有较高相关(r=0.42,P(0.01),可直接预测病理性互联网使用(R2=17.5,P<0.001)。结论:上网动机、人际关系和现在定向对网瘾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瘾青少年 时间透视 生活事件 人际关系 理性互联网使用 横断面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拒绝敏感性与留守中学生病理性网络使用:生命意义感和自我污名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江洋 王蒙歌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19-225,共7页
为探究留守中学生拒绝敏感性、生命意义感、自我污名与病理性网络使用之间的关系,采用青少年拒绝敏感性自陈问卷、生命意义感量表中文修订版、留守儿童自我污名自陈问卷,以及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量表,对803名留守中学生进行调查。结... 为探究留守中学生拒绝敏感性、生命意义感、自我污名与病理性网络使用之间的关系,采用青少年拒绝敏感性自陈问卷、生命意义感量表中文修订版、留守儿童自我污名自陈问卷,以及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量表,对803名留守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拒绝敏感性既可直接正向预测,也可经拥有意义感、自我污名以及二者的链式中介作用间接正向预测留守中学生的病理性网络使用行为。研究结果可为解释留守中学生病理性网络使用问题的成因及教育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性网络使用 拒绝敏感性 生命意义感 自我污名 留守中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理性互联网使用青少年的情感信息选择特征 被引量:2
14
作者 吴文丽 郑希付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631-634,共4页
目的:考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青少年对情感信息的注意选择特征。方法:通过临床诊断和心理测验选取接受住院治疗的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组和中学生对照组被试各25人,采用空间Stroop任务的变式进行研究。结果: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组对组成消极词的... 目的:考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青少年对情感信息的注意选择特征。方法:通过临床诊断和心理测验选取接受住院治疗的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组和中学生对照组被试各25人,采用空间Stroop任务的变式进行研究。结果: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组对组成消极词的反应时长于积极词和中性词的反应时[(557.6±93.3)ms vs.(533.9±85.3)ms,(532.1±88.9)ms,P<0.001],对照组对组成中性词的反应时长于消极词[(509.5±80.3)ms vs.(496.1±72.3)ms,P<0.05]。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组对组成消极词的反应时长于对照组(P<0.05),而对组成积极词和中性词的反应时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病理性互联网使用青少年表现出对消极情感信息的注意选择偏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性互联网使用 情感信息 空间Stroop任务 Stroop任务变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行为模式研究 被引量:29
15
作者 沈模卫 李鹏 +1 位作者 徐梅 张锋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3-70,共8页
基于“在线认知量表” (OCS) ,采用两组大学生被试 ,分别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 ,探讨了大学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行为模式 ,编制了“大学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量表” (PIUS -CS)。结果发现 :(1)大学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行为... 基于“在线认知量表” (OCS) ,采用两组大学生被试 ,分别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 ,探讨了大学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行为模式 ,编制了“大学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量表” (PIUS -CS)。结果发现 :(1)大学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行为由上网冲动性、分离 /逃避和网上优越感三个因素构成。量表具有较理想的内部一致性信度、构想效度和区分效度。 (2 )男大学生的上网冲动性、网上优越感较女大学生更强 ;文科类学生的上网冲动性较理科类学生更强。 (3)上网时间和上网次数与病理性互联网使用模式只有较弱的正相关 ,不宜作为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行为的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理性互联网使用行为 在线认知量表(OCS) 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极同伴压力与初中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关系:希望和意向性自我调节的中介作用
16
作者 易芳 熊小娇 +4 位作者 滕召军 叶宝娟 廖丽萍 颜茹娜 李玉华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37-643,共7页
基于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认知−行为模型,探究积极同伴压力对初中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采用同伴压力量表、儿童希望量表、意向性自我调节问卷和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量表对739名初中生进行施测。结果发现:(1)积极同... 基于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认知−行为模型,探究积极同伴压力对初中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采用同伴压力量表、儿童希望量表、意向性自我调节问卷和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量表对739名初中生进行施测。结果发现:(1)积极同伴压力与初中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2)希望在积极同伴压力与初中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之间具有中介作用;(3)积极同伴压力能通过希望和意向性自我调节的链式中介作用间接预测初中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本研究揭示了积极同伴压力与初中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之间的内在机制,为预防和干预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生 积极同伴压力 理性互联网使用 希望 意向性自我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溪穴治疗病理性网络使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代宇 朱天民 +3 位作者 文超 李红亚 王超兰 李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8期3567-3572,共6页
随着电脑和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沉迷于网络,而长时间、习惯性地沉迷于网络可以引发生理功能、社会功能及心理功能损伤,因此对病理性网络使用(PIU)进行预防和治疗十分必要。本文分别从中医理论和影像学研究方面探讨了太溪穴治疗PIU... 随着电脑和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沉迷于网络,而长时间、习惯性地沉迷于网络可以引发生理功能、社会功能及心理功能损伤,因此对病理性网络使用(PIU)进行预防和治疗十分必要。本文分别从中医理论和影像学研究方面探讨了太溪穴治疗PIU的可行性,从而指出太溪穴可以用于PIU的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 成瘾 理性网络使用 太溪穴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德论公共理性与语言他者
18
作者 金琦(译) 葛四友(校) 《哲学分析》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5-43,192,共20页
按照康德的论说,“理性的公共使用”是寻求真理的学者在将自己的思想以书面形式传达给读者时所进行的理性运用。评论家们往往认为这种论说表达了一种平等主义的理想,而没有认真考虑嵌入其中的限制条件——特别是学术条件。在探讨康德对... 按照康德的论说,“理性的公共使用”是寻求真理的学者在将自己的思想以书面形式传达给读者时所进行的理性运用。评论家们往往认为这种论说表达了一种平等主义的理想,而没有认真考虑嵌入其中的限制条件——特别是学术条件。在探讨康德对“东方人”作为在语言上,因而在认知和文化上都处于低等的他者的建构的基础上,可以对他的公共理性论提出质疑,并给出理由来担忧他的论说实质上是不平等的(即使它名义上是平等主义的)。此外要强调如下事实:康德是在殖民主义的背景下,并且是从权力的立场出发,来建构语言他者的。因此,他关于他者的观点具有形成意识形态和塑造世界的效果;以这种方式,他的排除性话语实践——例如将东方人描绘为较低的语言他者——可能会持续不断地影响知识生产和公共理性在现实世界中的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性的公共使用 启蒙运动 实质不平等 东方主义 语言他者 认知不正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的时间透视、人际卷入与互联网使用的关系 被引量:33
19
作者 雷雳 李宏利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35-339,共5页
该文通过问卷法调查了 5 89名青少年的互联网使用状况 ,拟探讨影响青少年互联网使用的重要变量。研究发现不同时间定向可以通过不同人际卷入变量预测青少年的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研究指出 ,重视不同人际卷入变量 (如积极同伴卷入与适度... 该文通过问卷法调查了 5 89名青少年的互联网使用状况 ,拟探讨影响青少年互联网使用的重要变量。研究发现不同时间定向可以通过不同人际卷入变量预测青少年的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研究指出 ,重视不同人际卷入变量 (如积极同伴卷入与适度父母卷入 )对于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中介作用 ,可能有利于青少年更好受益于互联网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时间透视 人际卷入 理性互联网使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使用动机、行为与其社会-心理健康的模型构建 被引量:58
20
作者 张锋 沈模卫 +2 位作者 徐梅 朱海燕 周宁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07-413,共7页
以581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技术构建了互联网使用动机、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行为与其相关社会-心理健康的关系模型。其中,互联网使用动机包括信息获取性动机和人际情感性动机两种模式;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行为包括上网冲动性、分离... 以581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技术构建了互联网使用动机、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行为与其相关社会-心理健康的关系模型。其中,互联网使用动机包括信息获取性动机和人际情感性动机两种模式;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行为包括上网冲动性、分离/逃避和网上优越感三个初级因素;互联网相关社会-心理健康包括孤独感、社会参与度、一般抑郁、生活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五个初级因素,并进一步概括为社会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维度。研究结果表明,基于信息获取性动机而使用互联网有助于相关社会-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基于人际情感性动机而使用互联网更容易导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行为,并由此对使用者的社会-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大学生使用互联网的积极效应大于消极效应,且信息获取性动机对社会健康具有更大的积极效应,而人际情感性动机对对心理健康具有更大的消极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互联网使用动机 理性互联网使用行为 社会-心理健康 结构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