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商平台游戏化营销对消费者持续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基于使用和满足理论的视角 被引量:5
1
作者 熊瑛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71-74,共4页
本文基于使用和满足理论建立研究模型,确立目标承诺、个性化和互动三个电商生态系统中关键的游戏化设计因素,以整合需求为中介变量、相关性为调节变量,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实证探究电商平台游戏化营销对消费者持续购买意愿的影响机制。... 本文基于使用和满足理论建立研究模型,确立目标承诺、个性化和互动三个电商生态系统中关键的游戏化设计因素,以整合需求为中介变量、相关性为调节变量,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实证探究电商平台游戏化营销对消费者持续购买意愿的影响机制。结果显示,游戏化营销中的目标承诺和互动特性会通过满足消费者的整合需求来促进其形成持续购买意愿,而个性化的作用则并不显著。此外,这种整合效益还会受到相关性的调节影响,表现为当消费者认为游戏元素与购物场景高度匹配时,满足其社会整合需求所带来的消费持续购买意愿便会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戏化营销 电商平台 持续购买意愿 使用满足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大学生社交网络使用动机分析——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 被引量:12
2
作者 路鹃 亢恺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58-160,共3页
一、背景与问题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底中国使用交友和社交网站的网民达到1.24亿,其中20至29岁的用户占52.6%④。美国PewResearchCenter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底,79%的成年人使用互联网,18至35岁的社交网络使用者占4... 一、背景与问题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底中国使用交友和社交网站的网民达到1.24亿,其中20至29岁的用户占52.6%④。美国PewResearchCenter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底,79%的成年人使用互联网,18至35岁的社交网络使用者占48%④,其中,大学生成为社交网络使用的主导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使用 社交网站 使用满足理论 大学生 动机分析 中美 数据显示 2010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负面口碑的产生路径和转移策略——基于使用和满足理论 被引量:3
3
作者 林萌菲 潘嘉欣 张德鹏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72-74,共3页
随着网络口碑影响力的增大,负面口碑给企业在网络环境下的运营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本文基于使用和满足理论来剖析网络负面口碑。首先,采用UGT的基本模式"个人需求+社会需求—媒介期待—媒介接触—需求满足"构建网络负面口碑的... 随着网络口碑影响力的增大,负面口碑给企业在网络环境下的运营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本文基于使用和满足理论来剖析网络负面口碑。首先,采用UGT的基本模式"个人需求+社会需求—媒介期待—媒介接触—需求满足"构建网络负面口碑的产生路径;其次,提出自我肯定、消遣娱乐、社交互动和经验学习是主要的需求驱动因素,而寻求帮助、报复企业和警示他人成为媒介期待要素;最后,从UGT的四个基本需求出发,提出通过实用性、娱乐性、参与性、内容说服等策略来转移网络负面口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面口碑 使用满足理论 需求驱动 转移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用与满足理论与真人秀节目人物形象——以《奔跑吧兄弟》为例 被引量:9
4
作者 何江 郭嘉 《出版广角》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74-75,共2页
随着时代发展,电视节目形式多样化,内容愈加丰富,受众选择面越来越广。这对电视节目的主持人、嘉宾等参与者的表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同的人物找准自己在节目中的形象定位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结合受众需求中的使用与满足理论,以《奔... 随着时代发展,电视节目形式多样化,内容愈加丰富,受众选择面越来越广。这对电视节目的主持人、嘉宾等参与者的表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同的人物找准自己在节目中的形象定位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结合受众需求中的使用与满足理论,以《奔跑吧兄弟》为例分析真人秀节目中的人物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使用满足理论 受众需求 人物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用与满足理论视阈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探析 被引量:5
5
作者 郑兴刚 徐锋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6-18,共3页
"使用与满足"理论是传播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该理论将受众接触媒介视为受众基于个人心理与社会需要以期获得满足的选择性活动。"使用与满足"理论视阈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遵循如下路径:努力创造马克思主义的亲... "使用与满足"理论是传播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该理论将受众接触媒介视为受众基于个人心理与社会需要以期获得满足的选择性活动。"使用与满足"理论视阈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遵循如下路径:努力创造马克思主义的亲近性文本,注重传受双方的互动与交流,及时回应群众的利益关切。唯有如此,才能不断实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跃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使用满足理论 传播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网际空间的“使用—满足理论” 被引量:32
6
作者 胡翼青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204-208,共5页
“使用—满足理论”是一种强调受众主体性的传播效果理论。网络的出现,使受众的主体性得到了张扬,网络“使用—满足”现象表现得特别明显。受众使用网络主要有四种目的:一是获取有用的信息,二是宣泄自己的情绪,三是进行情感的交流,四是... “使用—满足理论”是一种强调受众主体性的传播效果理论。网络的出现,使受众的主体性得到了张扬,网络“使用—满足”现象表现得特别明显。受众使用网络主要有四种目的:一是获取有用的信息,二是宣泄自己的情绪,三是进行情感的交流,四是参与娱乐或打发时间。这些需求都能在网络上获得满足。网络“使用—满足”现象有助于解释“使用—满足理论”的社会和心理根源;也有助于分析“使用—满足”现象所产生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众 主体性 传播效果理论 网络 使用-满足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视角探析网络表情符号 被引量:14
7
作者 周静 《出版广角》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77-79,共3页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用户之间的信息交流不再局限于文字符号,开始变得丰富多样。从简单的微笑字符表情到如今的动态表情包,网络表情符号在网络交流中被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本文通过阐述网络表情符号的定义、分类和特点,从使用与满足理...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用户之间的信息交流不再局限于文字符号,开始变得丰富多样。从简单的微笑字符表情到如今的动态表情包,网络表情符号在网络交流中被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本文通过阐述网络表情符号的定义、分类和特点,从使用与满足理论视角分析受众对网络表情符号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表情符号 表情包 使用满足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用与满足”理论与互联网环境下的文献接受 被引量:27
8
作者 林雅萍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6-84,共9页
E·卡茨(Elihu Katz)提出的"使用与满足"理论是站在受众的立场上,通过分析受众对媒介的使用动机和获得需求满足,来考察大众传播给人类带来的心理和行为上的效用。文章综合有关研究,该理论认为受众通过对媒介的积极使用制... E·卡茨(Elihu Katz)提出的"使用与满足"理论是站在受众的立场上,通过分析受众对媒介的使用动机和获得需求满足,来考察大众传播给人类带来的心理和行为上的效用。文章综合有关研究,该理论认为受众通过对媒介的积极使用制约着媒介传播的过程,并指出使用媒介完全基于个人的需求和愿望。同传统的信息如何作用受众的思路不同,它强调受众的作用,突出受众的地位。文章认为,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当代图书馆的知识服务具有大众传播媒介的重要特征,从而引入媒介传播的"使用与满足"理论,综合考察互联网环境下的社会阅读的文献接受情形,从读者地位反过来审视当代图书馆的管理和运作的文化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卡茨 使用满足理论 使用 传播媒介 互联网 文献接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用与满足”理论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究 被引量:9
9
作者 徐锋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12-115,共4页
"使用与满足"理论是传播学的一个重要理论,其基本要义:有效传播必须满足受众的某种社会与心理需求,必须注重传播过程的互动与交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实质上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传播的过程,目的是帮助学生形成符... "使用与满足"理论是传播学的一个重要理论,其基本要义:有效传播必须满足受众的某种社会与心理需求,必须注重传播过程的互动与交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实质上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传播的过程,目的是帮助学生形成符合社会主义社会要求的思想形态和价值观念,进而顺利完成社会化,从这种意义上讲"使用与满足"理论引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可能而且必须。努力创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亲近性教材、注重教育双方的互动与交流、及时回应大学生的利益关切是"使用与满足"理论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使用满足理论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使用与满足理论看县级融媒体的建设路径——以“项城模式”为例 被引量:5
10
作者 马艳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64-66,共3页
根据使用与满足理论可知,受众可以主动选择媒介。随着社会的进步,媒介的类型越来越多,这为受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文章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从传播学的角度出发,研究“项城模式”如何让受众在媒体使用过程中实现使用与满足,并在此基础上... 根据使用与满足理论可知,受众可以主动选择媒介。随着社会的进步,媒介的类型越来越多,这为受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文章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从传播学的角度出发,研究“项城模式”如何让受众在媒体使用过程中实现使用与满足,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县级融媒体的建设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使用满足理论 融媒体建设 “项城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后现代远程教育的界定与审视——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的视角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鹏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39-43,共5页
远程教育作为一种以媒介为载体的教育形式,由于媒介使用的几何式增长,泛在学习成为普遍之势,使得远程教育呈现出后现代主义的特征。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对这种状态进行审视,师生关系的变化、教育资源的人性化和个性化的整合... 远程教育作为一种以媒介为载体的教育形式,由于媒介使用的几何式增长,泛在学习成为普遍之势,使得远程教育呈现出后现代主义的特征。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对这种状态进行审视,师生关系的变化、教育资源的人性化和个性化的整合及期望与评价的多元化是后现代远程教育的重要特征。虽然后现代远程教育成为一种趋势,但由于其自身的不足和市场化的驱使,给后现代远程教育带来了诸多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远程教育 使用满足理论 界定 审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用与满足理论视域下电影《我的少女时代》的怀旧叙事 被引量:3
12
作者 黎鲜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8-30,共3页
使用与满足理论是美国传播学者卡茨于1974年在《个人对大众传播的使用》中首次提出的,认为观众是从基于社会环境的个人需求和愿望出发使用媒介,并从使用中获得可能的满足感.它强调了观众的主动能动性.后来该理论发展成为评价媒介印象的... 使用与满足理论是美国传播学者卡茨于1974年在《个人对大众传播的使用》中首次提出的,认为观众是从基于社会环境的个人需求和愿望出发使用媒介,并从使用中获得可能的满足感.它强调了观众的主动能动性.后来该理论发展成为评价媒介印象的重要理论.近年来,台湾的青春爱情电影表现出色,继《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Love》等影片后,陈玉珊主导的《我的少女时代》(下简称《少女》)延续了台湾电影"小清新"之风并有了更高突破.[1]该影片获得了台湾金马奖最佳女主角、新导演、原创电影歌曲等三项提名,同时获得台湾电影在大陆票房收入的年度冠军.另外,它在网络平台评议、豆瓣评分、微博话题量等的口碑也很好.笔者认为,该片之所以获得这样的成绩,赢得如此多的观众,是因为该片满足了观众的"怀旧"情感需要,实现了媒介使用与满足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使用满足理论 《少女》 爱情电影 怀旧 台湾电影 叙事 视域 个人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用与满足”传播理论与文化休闲景区规划设计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越 詹秦川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43-47,共5页
通过对"使用与满足"传播理论与文化休闲景区相关理论的介绍,结合景区规划设计实践过程的综合分析,提出"使用与满足"传播理论与文化休闲景区规划设计相互作用的三维创新模型。以大雁塔文化休闲景区为例,论证了该模... 通过对"使用与满足"传播理论与文化休闲景区相关理论的介绍,结合景区规划设计实践过程的综合分析,提出"使用与满足"传播理论与文化休闲景区规划设计相互作用的三维创新模型。以大雁塔文化休闲景区为例,论证了该模型的三维度创新体系在特色城市文化休闲景区的应用全过程:横向动态人性维度体系、纵向社会生态维度体系与立体技术环保维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使用满足”传播理论 文化休闲景区 规划设计 三维度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用与满足理论”视阈下的军旅题材剧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云萍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3-34,共2页
军旅题材被戏称为"三无"电视剧,却成为近年来荧屏上长盛不衰的热点,深受观众喜爱,并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从"使用与满足理论"来看,军旅题材剧的热播,是因为满足了观众的多种需求——满足其娱乐需求,使其获得高峰体验,并唤起观众... 军旅题材被戏称为"三无"电视剧,却成为近年来荧屏上长盛不衰的热点,深受观众喜爱,并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从"使用与满足理论"来看,军旅题材剧的热播,是因为满足了观众的多种需求——满足其娱乐需求,使其获得高峰体验,并唤起观众心中的英雄情结、怀旧情结,观众还能从中寻找到现实社会中的稀缺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使用满足理论 军旅题材剧 高峰体验 英雄情结 怀旧情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世代消费新主流影视的原因与趋势——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 被引量:15
15
作者 王邵军 李晓冰 《经济与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6-96,共11页
新主流影视在刷新高票房、高收视率的同时,也创造了属于自己的新纪元,更是进入了Z世代的期待视野。为进一步思考分析新主流影视的Z世代消费热潮的原因,探讨Z世代的消费趋势变化。基于问卷调研的Z世代数据,采用“使用与满足”理论中的GS... 新主流影视在刷新高票房、高收视率的同时,也创造了属于自己的新纪元,更是进入了Z世代的期待视野。为进一步思考分析新主流影视的Z世代消费热潮的原因,探讨Z世代的消费趋势变化。基于问卷调研的Z世代数据,采用“使用与满足”理论中的GS-GO模型,实证分析其观看新主流影视的基本特征概况。结论表明,Z世代的文化消费动机对消费行为产生正向显著影响;文化消费需求基本获得满足,但情感精神需求层面效果欠佳,存在缺口;通过对情感精神偏好特性进行回归分析可知,“进步青年的精神鼓舞”是影响消费需求满足的关键要素。此结论对新主流影视思考如何加强Z世代的黏性与依赖度,探索新的优化发展方向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主流影视 Z世代 使用满足理论 GS-GO模型 消费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用与满足理论视域下档案微信公众号用户“点赞”行为动机调查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邢变变 刘佳敏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4-77,共4页
本文以使用与满足理论为依据,通过问卷调查对档案微信公众号用户"点赞"的行为动机从信息获取、社会交往、功能性体验三个维度展开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动机取向以及各取向中具体需求的满意度对用户点赞行为影响程度各不相同;... 本文以使用与满足理论为依据,通过问卷调查对档案微信公众号用户"点赞"的行为动机从信息获取、社会交往、功能性体验三个维度展开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动机取向以及各取向中具体需求的满意度对用户点赞行为影响程度各不相同;用户点赞行为的强度与档案微信公众号信息传播内容和服务方式密切相关。以此为依据,本文认为可从提升档案微信公众号的信息价值和加强个性化功能体验服务开发两方面予以改进,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需求动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使用满足理论 档案微信公众号用户 点赞 行为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新闻传播与“使用与满足理论” 被引量:4
17
作者 赖晓路 《湖北社会科学》 2004年第9期112-113,共2页
20世纪上半页,西方“使用与满足理论”的产生标志着受众理论研究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要真正实现“使用与满足理论”在我国新闻传播中的超越——即最大程度地发挥其积极作用又避免其负面影响,我们就必须在认识到传者与受众互相依存、互... 20世纪上半页,西方“使用与满足理论”的产生标志着受众理论研究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要真正实现“使用与满足理论”在我国新闻传播中的超越——即最大程度地发挥其积极作用又避免其负面影响,我们就必须在认识到传者与受众互相依存、互相制约、互相协调的关系的基础上,真正实现传者和受众的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使用满足理论 新闻传播 积极效应 负面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CT-U&G的生成式AI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实证研究——以大学生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邱均平 龙康 徐中阳 《现代情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6-59,共14页
[目的/意义]分析生成式AI大学生用户的持续使用意愿,能为优化生成式AI用户体验和提升社会新质生产力提供理论参考。[方法/过程]文章基于期望确认理论、使用与满足理论构建了生成式AI大学生用户持续使用意愿影响因素模型,并以杭州市5所... [目的/意义]分析生成式AI大学生用户的持续使用意愿,能为优化生成式AI用户体验和提升社会新质生产力提供理论参考。[方法/过程]文章基于期望确认理论、使用与满足理论构建了生成式AI大学生用户持续使用意愿影响因素模型,并以杭州市5所高校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采用SPSS 27.0和AMOS 27.0验证了模型中的变量与假设。[结果/结论]研究表明:满意度是大学生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关键影响因素,信息质量、系统质量、享乐满足、功利满足等因素对其持续使用意愿具有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期望确认度、信息质量、系统质量等因素能通过满意度对其持续使用意愿产生显著的间接正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AI 大学生用户 持续使用意愿 期望确认理论 使用满足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用与满足理论视阈下的博物馆观众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李军 《中国博物馆》 2016年第2期16-23,共8页
本文借鉴传播学理论和国外有关博物馆观众研究的成果,以博物馆观众对博物馆的"使用与满足"(uses and gratifications)为中心,将博物馆观众的参观过程分为前、中、后三个阶段,研究和探讨各阶段中影响观众满足类型和满足程度的... 本文借鉴传播学理论和国外有关博物馆观众研究的成果,以博物馆观众对博物馆的"使用与满足"(uses and gratifications)为中心,将博物馆观众的参观过程分为前、中、后三个阶段,研究和探讨各阶段中影响观众满足类型和满足程度的各种因素,并指出观众使用博物馆的能力、动机、心理预期等各不相同,参观博物馆的具体过程、行为等也存在较大差异,从博物馆获得的满足也因人而异;观众在接触和使用博物馆的过程中获得的满足既受博物馆方面的因素影响,也受到观众自身面临的社会、个人和心理因素的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 观众研究 使用满足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媒介融合背景下移动新闻客户端的发展——基于青年群体的使用与满足 被引量:15
20
作者 李华君 张婉宁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65-172,共8页
媒介融合催生了新闻媒体的数字化转型,确立了用户的主体地位。掌握用户对于媒体的使用动机、选择理由及满意程度,逐渐成为媒体发展的核心竞争资本。为分析媒介融合背景之下移动新闻客户端的发展,以青年群体为研究对象,借助问卷分析法具... 媒介融合催生了新闻媒体的数字化转型,确立了用户的主体地位。掌握用户对于媒体的使用动机、选择理由及满意程度,逐渐成为媒体发展的核心竞争资本。为分析媒介融合背景之下移动新闻客户端的发展,以青年群体为研究对象,借助问卷分析法具体探究青年群体对新闻媒介的接触状况,及使用动机满足程度与媒介满意度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用户对非官方新闻媒介的使用频率较高;而以新闻微博与移动新闻客户端为对象,媒介接触会影响新闻媒体对用户动机的满足程度和用户对新闻媒体的媒介满意程度;媒介使用动机的满足程度与媒介满意度间存在正向相关。为提升用户对新闻媒介的满意度,实现用户依赖与忠诚,必须在信息动机上强化内容定制,在便利动机上完善信息分聚,在娱乐动机上重视用户创造,在社交动机上追求社交化、本地化与移动化的有机整合,进而塑造具有品牌特色的移动新闻客户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融合 青年群体 移动新闻客户端 使用满足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