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劳动力直接使用权参与利润分配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学安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12,共4页
在市场经济中,经过劳动力商品交换,劳动力进入生产过程,劳动力使用权分离为雇主手里的劳动力支配使用权和劳动者掌握的劳动力直接使用权。在这里,劳动力支配使用权与劳动力直接使用权分属不同的两个经济主体,因而构成生产劳动过程的不... 在市场经济中,经过劳动力商品交换,劳动力进入生产过程,劳动力使用权分离为雇主手里的劳动力支配使用权和劳动者掌握的劳动力直接使用权。在这里,劳动力支配使用权与劳动力直接使用权分属不同的两个经济主体,因而构成生产劳动过程的不可缺少的内容。应建立承认劳动力直接使用权的企业制度,使其参与利润的分享,变资本雇佣劳动为资本与劳动平等共赢的合作劳动,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缩小收入分配的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直接使用 动力支配使用 利润分配 雇佣劳动 合作劳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劳动力使用途径下的企业绩效分析
2
作者 王萍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76-80,共5页
一般来说,企业把充分使用劳动力作为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内容之一,但由于认识偏差和技术上的障碍,企业"充分"使用劳动力的途径并不相同,导致企业经营绩效上的差别。本文试图从两种使用劳动力的途径("单值核算"和"... 一般来说,企业把充分使用劳动力作为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内容之一,但由于认识偏差和技术上的障碍,企业"充分"使用劳动力的途径并不相同,导致企业经营绩效上的差别。本文试图从两种使用劳动力的途径("单值核算"和"复合核算")着手来论述这种绩效差别。通过模型的分析,可以比较出,对于劳动者的劳动力稳定存量和企业的最大可持续利润这两个指标,复合核算明显优于单值核算,这也从某种角度揭示了现实中企业制度的演变规律。通过对复合核算的深入分析,本文还探讨了企业的管理难度和劳动力的边际收益对劳动力的使用情况以及企业的生产效率的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绩效 动力使用途径 单值核算 复合核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我国劳动力的合理使用
3
作者 王恩武 《学习与探索》 1982年第4期67-70,共4页
劳动力就广义来说是被当作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或劳动资源,就狭义来说是存在于劳动者身体中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把可能性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性的劳动力,使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即劳动就业,这是每个社会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在社会主义... 劳动力就广义来说是被当作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或劳动资源,就狭义来说是存在于劳动者身体中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把可能性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性的劳动力,使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即劳动就业,这是每个社会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由于建立了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劳动者成为国家和生产资料的主人,劳动力不再是商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增长 劳动生产率 生产资料 合理使用 动力使用 劳动者 经济效果 客观要求 社会主义公有制 计划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劳动力使用效果综合评价体系的设想
4
作者 林金淑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7-59,共3页
论述铁路建立劳动力使用效果评价体系的必要性,分析其理论基础,建立了数学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
关键词 中国 铁路企业 动力使用效果 综合评价体系 数学模型 实证分析 市场竞争 人力资源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人口流动的健康不平等结果——基于劳动力再生产的视角 被引量:10
5
作者 姚俊 赵俊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8-64,共7页
本研究以大规模农村人口流动带来的健康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已有实证研究内容的梳理和对比,发现健康不平等是农村人口流动的重要社会后果,并且这种健康不平等结果是整体性的,是存在于包括农民工、留守儿童、流动儿童和留守老人在内的... 本研究以大规模农村人口流动带来的健康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已有实证研究内容的梳理和对比,发现健康不平等是农村人口流动的重要社会后果,并且这种健康不平等结果是整体性的,是存在于包括农民工、留守儿童、流动儿童和留守老人在内的农村流动家庭全部成员身上的。通过对造成这种健康不平等结果的因果链条进行由近及远的分析,发现"农民工"身上的劳动力半商品化过程是因果链条上的远端解释因素。进一步的分析表明,正是劳动力半商品化形成的农民工拆分型劳动力再生产模式以及国家在劳动力再生产过程中的缺位导致了农村流动家庭整体性健康不平等结果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不平等 农民工 动力使用 动力再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力商品:我国市场经济学应建立的范畴 被引量:1
6
作者 姚挺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7-52,共6页
劳动力商品范畴是马克思发现的市场经济的科学范畴之一,我国的市场经济学应有这个科学范畴;劳动力商品范畴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对我国市场经济改革均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 动力商品的价值 动力商品的等价交换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力商品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认识与实践
7
作者 董全海 《经济与管理》 1997年第6期3-7,共5页
劳动力商品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认识与实践河北经贸大学教授董全海经济理论界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劳动力是否商品的争议至今没有定论。从形式逻辑和认识论两个角度考察劳动力商品概念,可以获得一些新的认识。一、劳动力商品概念的... 劳动力商品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认识与实践河北经贸大学教授董全海经济理论界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劳动力是否商品的争议至今没有定论。从形式逻辑和认识论两个角度考察劳动力商品概念,可以获得一些新的认识。一、劳动力商品概念的内涵市场经济中存在的商品有产品商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商品 劳动者的劳动力 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使用 动力使用 自由劳动者 动力所有者 认识与实践 资料分离 土地商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五”期间农村劳动力资源与需求展望 被引量:1
8
作者 刘俊生 《预测》 1987年第6期70-72,共3页
劳动力是指符合劳动年龄,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能从事各种劳动的人。众所周知,人类只能依靠生产物质资料来满足整个社会物质和文化的需要,而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在任何时侯都是劳动力使用劳动工具对劳动对象发生作用的过程。可以... 劳动力是指符合劳动年龄,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能从事各种劳动的人。众所周知,人类只能依靠生产物质资料来满足整个社会物质和文化的需要,而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在任何时侯都是劳动力使用劳动工具对劳动对象发生作用的过程。可以说,没有劳动力,任何社会生产都不能进行下去。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资源 劳动年龄 农业劳动力 需要量 预测年 物质资料 劳动对象 动力使用 农业生产 劳动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建市场型工资分配制度——劳动力市场运行规律与深化工资改革 被引量:1
9
作者 陈伯庚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2期1-6,共6页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工资运动不仅受社会主义所特有的按劳分配规律制约,而且也必然要受到市场经济一般规律的制约。诸如劳动力再生产规律、劳动力供求规律、劳动力竞争规律等等,对于工资的决定起着重要制约作用。1979年以来的工资改革。
关键词 动力再生产 动力使用 工资改革 创建市场 劳动者 动力市场 工资分配制度 运行规律 工资成本 工资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劳动力商品
10
作者 洪军 《学习与探索》 1987年第4期61-70,共10页
本文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由于劳动力的价值不能完全实现,劳动力的价值不能表现为交换价值,因此,劳动力没有也不可能成为商品。作者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出发,提出劳动力商品的价值量应当等于其使用价值量,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标志是它具... 本文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由于劳动力的价值不能完全实现,劳动力的价值不能表现为交换价值,因此,劳动力没有也不可能成为商品。作者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出发,提出劳动力商品的价值量应当等于其使用价值量,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标志是它具有交换价值;并认为,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必要条件是:从事商品生产的劳动者既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又是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主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商品 动力使用价值 劳动者 动力价值 生产资料 抽象劳动 资本家 商品交换价值 使用价值量 等价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力价值构成的新思路
11
作者 余传贵 《经济问题》 1988年第8期24-27,共4页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写道:劳动力价值由生产和再生产它所必要的物质资料费用决定,它包括:(1)再生产劳动力(体力和脑力之和)使用价值所必要的生活资料费用;(2)维持劳动者子女正常生活所必要的生活资料费用;(3)提高劳动能力所必要的培...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写道:劳动力价值由生产和再生产它所必要的物质资料费用决定,它包括:(1)再生产劳动力(体力和脑力之和)使用价值所必要的生活资料费用;(2)维持劳动者子女正常生活所必要的生活资料费用;(3)提高劳动能力所必要的培养费用(《马克思全集》第23卷,第193——195页)。笔者认为,上述马克思的劳动力价值的形成和构成理论,有两个无法否认的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价值 马克思 生活资料 劳动者 动力使用价值 再生产 新思路 培养费用 劳动能力 脑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用价值体系的层次结构初探
12
作者 石在(山仑) 《学习与探索》 1983年第5期30-34,共5页
使用价值是社会生产的条件、一般目的和消费对象,是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一时一刻也离不开它。因此,使用价值关系着国计民生,具有极其重要的经济地位。但是它长期被排除在政治经济学研究范围之外,没有得到重视。近... 使用价值是社会生产的条件、一般目的和消费对象,是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一时一刻也离不开它。因此,使用价值关系着国计民生,具有极其重要的经济地位。但是它长期被排除在政治经济学研究范围之外,没有得到重视。近来一些同志展开了对使用价值的研究,但他们又大都想通过考察使用价值灼一个特殊历史形式、即商品的使用价值,来揭示使用阶值的一般本质。有的同志甚至认为使用价值和商品使用价值本质上是完全不同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上的错误妨碍了这些同志对使用价值的进一步科学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使用价值 价值体系 劳动产品 社会使用价值 历史形式 商品使用价值 马克思 政治经济学 社会生产 劳务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力市场化与职业培训的思考
13
作者 王越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3-14,共2页
随着企业经营权的逐步到位,企业享有了劳动用工和分配的自主权。如绍兴市劳动部门已作出决定,企业今后招工,其条件、时间、方式和数量自主决定,并有权决定职工工资标准、标准工资和分配形式。职工能进能出,岗位能上能下,收入能高能低,... 随着企业经营权的逐步到位,企业享有了劳动用工和分配的自主权。如绍兴市劳动部门已作出决定,企业今后招工,其条件、时间、方式和数量自主决定,并有权决定职工工资标准、标准工资和分配形式。职工能进能出,岗位能上能下,收入能高能低,使劳动力使用和管理趋于社会化、市场化。这一制度上的重大改革,不仅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而且引起了对职业培训的运行机制和培训模式的冲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使用 动力市场化 工资标准 分配形式 企业经营权 企业教育 动力管理 联合办学 动力资源 企业招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力资源法探析──兼论劳动力资源市场配置的法律机制
14
作者 杨建东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2期38-41,共4页
劳动力资源法探析──兼论劳动力资源市场配置的法律机制杨建东一、建立劳动力资源法的意义劳动力是存在于劳动者生命机体中的可以从事劳动、创造财富的能力。一定范围的人口总体所具有的劳动力的总和,就是劳动力资源.也称人力资源。... 劳动力资源法探析──兼论劳动力资源市场配置的法律机制杨建东一、建立劳动力资源法的意义劳动力是存在于劳动者生命机体中的可以从事劳动、创造财富的能力。一定范围的人口总体所具有的劳动力的总和,就是劳动力资源.也称人力资源。马克思指出:“人本身单纯作为劳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资源开发 动力市场 市场配置 动力资源配置 劳动者 动力使用 劳动合同 劳动就业政策 劳动关系 资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图书馆员劳动力的商品性
15
作者 余燕 《图书馆论坛》 1988年第3期30-34,21,共6页
在我国,发展图书馆事业已经写进了新宪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图书馆事业有了较快的发展。图书馆学教育1979年以前只有两所大学设有图书馆学系,但经过几年时间,现有七十多所大学设有图书馆学专业;在理论建设、队伍建设、图书资料建... 在我国,发展图书馆事业已经写进了新宪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图书馆事业有了较快的发展。图书馆学教育1979年以前只有两所大学设有图书馆学系,但经过几年时间,现有七十多所大学设有图书馆学专业;在理论建设、队伍建设、图书资料建设手段现代化的前期准备工作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在满足用户需求,生产更多更好的情报产品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者群体 图书馆员 动力使用价值 全民所有制 图书馆工作者 商品性 图书馆事业 集体所有制 劳动能力 生产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劳动力所有权问题——《资本论》若干理论问题研讨之一
16
作者 侯恒 叶建新 《经济经纬》 1986年第2期55-61,共7页
马克思指出:“生产条件的分配,则表现生产方式本身的性质。”资本主义生产条件的分配是:“物质的生产条件以资本和地产的形式掌握在非劳动者手中,而劳动人民则只有人身的生产条件,即劳动力”,这种生产条件的分配构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马克思指出:“生产条件的分配,则表现生产方式本身的性质。”资本主义生产条件的分配是:“物质的生产条件以资本和地产的形式掌握在非劳动者手中,而劳动人民则只有人身的生产条件,即劳动力”,这种生产条件的分配构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①在这里,马克思为了说明生产方式的性质,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不仅分析了生产资料的所有关系,而且还分析了劳动力的所有关系。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关系的全部分析,都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归资本家所有、劳动力归工人所有这个基础之上的。离开了劳动力所有权,就无法说明劳动力的买和卖,无从建立劳动力商品学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使用 动力所有权 所有关系 生产条件 动力所有制 劳动者 资本主义经济关系 生产资料所有制 马克思 资本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对使用价值的动态考察及其意义
17
作者 卢嘉瑞 《思想战线》 1984年第6期8-13,共6页
物的使用价值在很早以前就被人们注意到了。古希腊的思想家色诺芬、柏拉图等,已经知道物、财富有使用价值。在色诺芬的著作中,称财富即“有用的东西”。这是对财富(即使用价值)的功利主义的说明。法国重农学派的创始人弗朗斯瓦·魁... 物的使用价值在很早以前就被人们注意到了。古希腊的思想家色诺芬、柏拉图等,已经知道物、财富有使用价值。在色诺芬的著作中,称财富即“有用的东西”。这是对财富(即使用价值)的功利主义的说明。法国重农学派的创始人弗朗斯瓦·魁奈在对他的《农业国民经济统治的一般原则》的一个注释中,提出了使用价值概念,并注意到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区别。然而,由于阶级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使用价值 马克思 动态考察 剩余价值 色诺芬 交换价值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再生产过程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社会主义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一个突破口:劳动力的商品化
18
作者 章强安 《江汉论坛》 1986年第9期1-4,共4页
在经济理论界,"劳动力商品"这个概念的形象实在不佳.提到它,人们就自然地联想到劳动者没有生产资料,想到劳动者受剥削.1952年,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中说:"现在,在我国制度下,说劳动力是商品,说工人被’雇佣... 在经济理论界,"劳动力商品"这个概念的形象实在不佳.提到它,人们就自然地联想到劳动者没有生产资料,想到劳动者受剥削.1952年,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中说:"现在,在我国制度下,说劳动力是商品,说工人被’雇佣’,这真是十分荒谬的,好象占有生产资料的工人阶级自己被自己雇佣,把自己的劳动力出卖给自己".这便给后人立下一个禁区,以至于当人们一听到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力也可以成为商品时,在感情上就通不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商品化 劳动者 生产资料所有制 突破口 动力使用 按劳分配 社会主义制度 经济体制改革 生产关系 占有生产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没有按劳分配,只有按劳动力价值分配
19
作者 欧阳元松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1988年第2期25-29,20,共6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存在实现按劳分配的条件、对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已应以按劳动力价值分配为基本形式,按劳动力使用价值分配为补充形式。
关键词 按劳分配 按劳动力价值分配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动力使用价值 个人消费品分配 劳动者 马克思主义 商品经济 我国现阶段 社会必要劳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论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的商品性质
20
作者 林加奇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1期26-29,共4页
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模式改革我国的劳动、人事和分配制度,必然要求把劳动力的流动和优化组合推向市场。然而,劳动力一旦经由市场来配置,即意味着它具有了商品的性质。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这是否在理论上成立?对此,几年前曾展开过热烈... 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模式改革我国的劳动、人事和分配制度,必然要求把劳动力的流动和优化组合推向市场。然而,劳动力一旦经由市场来配置,即意味着它具有了商品的性质。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这是否在理论上成立?对此,几年前曾展开过热烈争论,但分歧很大。理论上的不确定性,将妨碍改革的深化。因此,从理论上深入探讨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是否具有商品的性质,是改革实践提出的迫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使用 社会主义条件下 动力商品化 商品性质 劳动者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生产资料 简单商品经济 分配制度 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