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家电使用习惯的聚合商差异化定价策略
1
作者 汪星火 钟浩 +3 位作者 石宇 王秋杰 张永豪 李兰芳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6-105,共10页
随着智能用电技术普及,利用家电使用习惯促进居民用户参与需求响应,成为提升电网运行安全性和经济性的重要措施之一.为此,根据用户家电使用习惯的差异性,提出了一种考虑家电使用习惯的聚合商差异化电价制定策略.首先,提取可平移电器关... 随着智能用电技术普及,利用家电使用习惯促进居民用户参与需求响应,成为提升电网运行安全性和经济性的重要措施之一.为此,根据用户家电使用习惯的差异性,提出了一种考虑家电使用习惯的聚合商差异化电价制定策略.首先,提取可平移电器关联使用习惯和固定用电时间偏好等使用习惯特征,构建特征向量,以此为基础对居民用户聚类.其次,对电器的可调节潜力进行评估,完善已有的用电舒适度模型.最后,建立聚合商与需求用户的双层优化模型,对不同用户群制定差异化电价,并依据电器平移策略调整家电的使用时间.算例结果表明了所提电价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电使用习惯 需求响应 聚合商 差异化电价 聚类 双层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健康教育微博体系初建参与者网络及微博使用习惯的现状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胡洋 刘秀荣 +3 位作者 魏娜 张么九 刘婉行 钮文异 《中国健康教育》 2014年第8期706-708,712,共4页
目的了解北京健康教育微博体系初建参与者网络及微博使用习惯的现状,为北京健康教育微博体系的全市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于2012年3月对177位北京健康教育微博体系初建参与者进行网络使用情况、微博了解情况、... 目的了解北京健康教育微博体系初建参与者网络及微博使用习惯的现状,为北京健康教育微博体系的全市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于2012年3月对177位北京健康教育微博体系初建参与者进行网络使用情况、微博了解情况、微博利用现状等方面的现场调查。结果回收有效问卷175份。不同年龄、专业背景、工作单位、工作领域等网络使用情况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专业背景对微博了解情况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超过了半年有53人(30.29%),每月使用10次及以上49人(28.00%),发表了100条以上微博32人(18.29%)。结论北京健康教育微博体系初建参与者网络使用率高,有利于新媒体传播的开展,但利用微博情况有待加强;年轻、非临床医学专业的人员在掌握微博知识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应该促使潜在的微博内容提供者关注微博等新媒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教育 微博体系 网络 使用习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费品使用习惯对共享经济发展程度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王念 秦宇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03-110,共8页
互联网技术的应用降低了个人对个人之间的交易费用,从而促进了共享经济的发展。从消费者视角出发,对消费品的使用习惯不同决定了消费者承受不同程度的交易费用,从而影响不同商品的共享。本文以问卷调研方法调研了511位消费者关于29项生... 互联网技术的应用降低了个人对个人之间的交易费用,从而促进了共享经济的发展。从消费者视角出发,对消费品的使用习惯不同决定了消费者承受不同程度的交易费用,从而影响不同商品的共享。本文以问卷调研方法调研了511位消费者关于29项生活消费品的使用习惯和共享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单次使用时间越长的商品共享程度越高,使用频率和单次使用时长作为"块度"共同作用抑制了共享的发展。该文从消费者的视角证明了消费品的使用习惯是解释共享经济平台发展程度的一个重要原因,也说明了交易费用在共享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使用习惯 共享经济 交易费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平台渠道使用习惯形成及顾客价值的影响研究:基于渠道使用全过程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王茜 容哲 谢康 《预测》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7-74,共8页
企业线上顾客的跨平台渠道行为极为普遍,但企业对顾客跨平台渠道行为以及带来的影响知之甚少。针对于此,本文基于全新多平台渠道情境,围绕企业跨平台渠道的顾客价值及渠道使用习惯的形成展开深入研究。研究发现:(1)顾客跨平台渠道扩展... 企业线上顾客的跨平台渠道行为极为普遍,但企业对顾客跨平台渠道行为以及带来的影响知之甚少。针对于此,本文基于全新多平台渠道情境,围绕企业跨平台渠道的顾客价值及渠道使用习惯的形成展开深入研究。研究发现:(1)顾客跨平台渠道扩展行为显著提升顾客价值;(2)扩展平台渠道后顾客形成三种渠道使用习惯,其中维持跨平台渠道习惯的顾客具有最高价值;(3)顾客在原有平台渠道的使用时长对顾客维持跨平台渠道使用习惯有负向影响,而顾客在新平台渠道初次交叉购买对维持跨平台渠道使用习惯有正向影响。本文结论对拓展和深化顾客跨平台渠道使用行为研究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上平台 平台渠道 跨平台 渠道使用习惯 顾客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大学生健康信息需求和媒介使用习惯调查 被引量:1
5
作者 曾艺 孙艺 +3 位作者 杨泽璇 李沁园 郑频频 钱海红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23-328,共6页
目的 调查上海大学生健康信息需求和媒介使用习惯等,为提升精准健康传播和健康教育效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横断面调查,采用自编问卷,在2021年11—12月面向上海市12所普通高等本专科学校,通过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1000名大学... 目的 调查上海大学生健康信息需求和媒介使用习惯等,为提升精准健康传播和健康教育效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横断面调查,采用自编问卷,在2021年11—12月面向上海市12所普通高等本专科学校,通过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1000名大学生开展线下问卷调查,获有效问卷913份,采用描述性分析、t检验、方差分析、Welch检验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上海大学生健康信息需求度高,总体需求度最高的健康信息(得分均值排名前5)依次为:卫生便民服务[(3.99±1.10)分]、合理用药[(3.93±1.12)分]、意外伤害防护[(3.85±1.12)分]、饮食、瘦身、运动等健康行为指导[(3.84±1.13)分]、医院和医生等求医信息[(3.83±1.15)分],不同性别、不同文化程度、不同专业类别的学生健康信息需求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海大学生获取健康信息最主要的渠道(得分均值排名前3)依次是“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4.28±0.974)分],“单位、学校等组织内部通知”[(3.93±1.053)分],“主流媒体网站和政府官方网站或app”[(3.83±1.128)分],最感兴趣的健康信息传播形式(得分均值排名前3)依次是“视频、动画、短视频等”[(4.12±0.941)分],“图片、海报、图表、漫画等”[(3.93±0.906)分],“电影、电视剧、纪录片等”[(3.63±1.149)分]。大学生对于健康信息的主动关注度、获取及时性、获取满意度、信息真伪判断力较高,根据合理健康信息改变健康行为意愿较高,不同性别学生在健康信息主动关注度、信息获取及时性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学科门类学生在健康信息主动关注度、信息真伪判断力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状况自评情况不同的学生在健康信息获取主动性、及时性、判别力、满意度方面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上海大学生健康信息需求度高,最常通过微信等社交媒体和官方渠道获取健康信息,对视频、图片等健康信息传播形式最感兴趣,不同类别学生健康信息获取和使用习惯差异较大。需凝聚多方合力,把握大学生特点开展针对性健康信息供给,融科学性、趣味性于一体打造立体化健康教育体系,切实提升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健康信息需求 媒介使用习惯 健康教育 精准健康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用户使用习惯的安卓应用自适应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沈立炜 宁柯丞 赵文耘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04-108,共5页
使安卓应用具有适应用户个性化使用习惯的能力可提升其用户体验。针对该目标,提出了一种面向用户使用习惯的安卓应用自适应方法。该方法结合软件自适应技术,以用户使用习惯为自适应的上下文因素,同时将自适应目标聚焦在动态管理应用的... 使安卓应用具有适应用户个性化使用习惯的能力可提升其用户体验。针对该目标,提出了一种面向用户使用习惯的安卓应用自适应方法。该方法结合软件自适应技术,以用户使用习惯为自适应的上下文因素,同时将自适应目标聚焦在动态管理应用的活动跳转序列上。为了支持开发者实现这样的应用,归纳了一组设计需求,并以两个用户使用场景为例展现了安卓应用构造过程中对设计需求的实现细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户使用习惯 自适应 安卓应用 个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产品使用特征的消费者产品使用习惯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杜建刚 杨梦雅 孟朝月 《管理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1-68,共8页
消费者产品购买后却“购而不用”的现象普遍存在,未能建立使用习惯是重要原因。针对消费者产品使用习惯,本文将心理学中习惯理论与产品使用-扩散模型相结合,发现产品使用频率、使用多样性和使用情境稳定性正向作用于使用习惯形成,依赖... 消费者产品购买后却“购而不用”的现象普遍存在,未能建立使用习惯是重要原因。针对消费者产品使用习惯,本文将心理学中习惯理论与产品使用-扩散模型相结合,发现产品使用频率、使用多样性和使用情境稳定性正向作用于使用习惯形成,依赖感和认知载荷发挥双路径中介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使用特征 使用习惯 依赖感 认知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老年居民网络健康信息使用习惯与其电子健康素养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2
8
作者 袁程 魏晓敏 +2 位作者 武晓宇 刘惠琳 姜综敏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1989-1994,共6页
背景健康科普服务的供需双方对互联网的依赖度越来越高,电子健康素养应成为慢性病患者需要掌握的主要技能。目的分析中老年居民网络健康信息使用习惯和电子健康素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中老年居民网络健康信息使用习惯与其电子健康... 背景健康科普服务的供需双方对互联网的依赖度越来越高,电子健康素养应成为慢性病患者需要掌握的主要技能。目的分析中老年居民网络健康信息使用习惯和电子健康素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中老年居民网络健康信息使用习惯与其电子健康素养水平的关系,为提高其电子健康素养水平和发展适合的互联网健康科普服务提供借鉴。方法于2021年6—9月,采用多阶段抽样法,选取1061例来自上海市社区的中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电子健康素养量表(eHEALS)对其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网络健康信息使用习惯和电子健康素养水平。使用多重线性逐步回归分析中老年居民网络健康信息使用习惯及其他潜在候选因素对其电子健康素养水平的影响。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1019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6.04%。寻求网络健康信息的渠道方面,中老年居民主要通过关注健康类账号[411例(40.33%)]寻求网络健康信息,其次是搜索功能或引擎[336例(32.97%)],对健康管理类APP或小程序[254例(24.93%)]及在线健康社区[65例(6.38%)]的利用较少;使用的网络健康信息来源方面,中老年居民使用的网络健康信息较少来自医疗机构[397例(38.96%)]和医务人员个人[187例(18.35%)]。1019例中老年居民中文版eHEALS平均总得分为(27.62±8.57)分,电子健康素养的相对薄弱之处是对如何利用网络来解答自己的健康问题的知晓度较低[在中文版eHEALS条目2上的平均得分为(3.36±1.27)分]和评价网络卫生资源信息好坏的技能较弱[在中文版eHEALS条目6上的平均得分为(3.38±1.23)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同时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和商业医疗保险情况、寻求网络健康信息的渠道是否≥2种、使用的网络健康信息来源是否≥2种、转发分享网络健康信息情况、是否参加集体线上学习和是否对网络健康信息持认可态度是中老年居民电子健康素养水平的影响因素。结论中老年居民电子健康素养处于中等水平,网络健康信息使用习惯等多种因素会影响中老年居民电子健康素养水平。应向中老年居民普及权威信息整合及检索平台,注重对网络健康信息平台的监管审核和适老化改造,并通过调动社区、家庭、健康社团和商业医疗保险机构等多方资源帮助中老年居民更好地利用网络健康信息,提高其电子健康素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老年人 电子健康素养 健康信息 使用习惯 互联网 社区卫生服务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持连接”的社交期望对青年沉迷手机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李雪晴 符宝莹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3-127,共15页
手机正在深度嵌入人际交往并形塑社交规范,比如手机移动性带来的“永久连接”为人际互动引入了新的社交规范。本研究以社会认知的连接模型为理论框架,探讨“保持连接”的社交期望对处于朋友关系中的青年群体手机使用习惯及在线沟通质量... 手机正在深度嵌入人际交往并形塑社交规范,比如手机移动性带来的“永久连接”为人际互动引入了新的社交规范。本研究以社会认知的连接模型为理论框架,探讨“保持连接”的社交期望对处于朋友关系中的青年群体手机使用习惯及在线沟通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保持连接”的社交期望本身不会对友谊双方的在线沟通质量产生影响,但会促进自动化手机检查行为和强迫性手机检查行为,且通过自动化手机检查行为提高手机沟通的质量,通过强迫性手机检查行为降低手机沟通的质量。本研究说明了媒介使用习惯对人际互动的重要性:当媒介技术带来新的社交规范或期待时,会培养积极和消极的媒介使用习惯,而不同的媒介使用习惯会对人际互动产生不同的影响。本研究区别于以往关注有意识的媒介行为的研究视角,通过经验数据说明了无意识的媒介使用习惯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并将其与沟通质量结合,验证和拓展了社会认知的连接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认知的连接模型 “保持连接”的社交期待 手机使用习惯 在线沟通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信小程序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探究 被引量:56
10
作者 赵雪芹 王少春 《现代情报》 CSSCI 2019年第6期70-80,90,共12页
[目的/意义]信息技术的持续使用是衡量其成功的重要标志,探究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是解决微信小程序用户流失的先决条件。[方法/过程]本文基于技术接受模型和期望确认模型,构建了微信小程序用户持续使用意愿模型,采用参考经典量... [目的/意义]信息技术的持续使用是衡量其成功的重要标志,探究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是解决微信小程序用户流失的先决条件。[方法/过程]本文基于技术接受模型和期望确认模型,构建了微信小程序用户持续使用意愿模型,采用参考经典量表和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式,提出研究假设、确定调查问卷并进行数据收集,通过实证分析确认微信小程序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微信小程序持续使用意愿影响机制如下:1)用户的期望确认程度对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和感知娱乐性均有显著正向影响;2)用户的满意度是影响持续使用意愿的重要因素;3)用户的使用习惯对持续使用意愿没有预期的正向影响。研究结果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信小程序 技术接受模型 期望确认理论 使用习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维度聚类算法的重庆住宅空调使用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薛凯 刘猛 +1 位作者 晏璐 何昱洁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67-175,共9页
长江流域夏季炎热、冬季阴冷,全年高湿,室内热环境恶劣,多样化的空调使用习惯对住宅供暖空调能耗有重要影响。大数据技术发展为更大样本、更高精度、更多维度的空调行为监测提供了基础,弥补了现有研究方法误差大和分类指标单一的不足。... 长江流域夏季炎热、冬季阴冷,全年高湿,室内热环境恶劣,多样化的空调使用习惯对住宅供暖空调能耗有重要影响。大数据技术发展为更大样本、更高精度、更多维度的空调行为监测提供了基础,弥补了现有研究方法误差大和分类指标单一的不足。选取重庆市作为长江流域典型城市的代表,随机抽取2000台住宅房间空调器样本,从空调使用时长、温度需求及能耗角度,构建空调运行的5个特征参数,采用多维度聚类算法识别出重庆地区空调使用习惯的典型类别,通过深入分析不同使用习惯类别的特征差异,总结出三类典型群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类算法 数据挖掘 使用习惯 房间空调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杯器具造型设计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安静斌 《福建茶叶》 2018年第6期140-140,共1页
我们看到历经千年发展,整个茶杯器具在具体应用时,其造型设计也随之出现了相应的变化和调整,尤其是在人们饮茶理念不断成熟的时代背景中,茶杯器具被人们融入了更为独特的文化内涵,从而实现了整个茶杯器具的最佳设计效果。本文拟从茶杯... 我们看到历经千年发展,整个茶杯器具在具体应用时,其造型设计也随之出现了相应的变化和调整,尤其是在人们饮茶理念不断成熟的时代背景中,茶杯器具被人们融入了更为独特的文化内涵,从而实现了整个茶杯器具的最佳设计效果。本文拟从茶杯器具的发展历史研究认知,结合茶杯器具背后所反映的茶文化内涵,从而系统化分析影响茶杯器具造型设计的具体因素,进而发挥茶杯器具在整个茶文化发展历程中的价值与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杯器具 造型设计 使用习惯 文化内涵 设计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英文语态差异探源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宇红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4期84-85,共2页
在外语教学尤其是翻译教学中,中英文语态差异及互译中如何进行语态转换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但教学者往往满足于知其然而不探讨其所以然。本文抓住这一语际差异现象,从文化角度探讨语态使用习惯不同的根源,并发现英汉语被动语态句... 在外语教学尤其是翻译教学中,中英文语态差异及互译中如何进行语态转换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但教学者往往满足于知其然而不探讨其所以然。本文抓住这一语际差异现象,从文化角度探讨语态使用习惯不同的根源,并发现英汉语被动语态句的结构差异、英汉语动词名词不同使用频率和不同的语态使用习惯一样,在本质上是同一文化差异的共生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句 文化差异 英汉语 被动语态句 主动语态 使用频率 翻译教学 施动者 外语教学 使用习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茶文化视角探讨英语语言的构词风格
14
作者 芦晶晶 《福建茶叶》 2018年第5期284-284,286,共2页
就整个茶文化体系的具体内涵,以及英语语言的构词风格的展现状况来看,英语词汇,其不仅仅是我们在进行英语学习时,这一需要所必不可少的,同时,也是整个文化体系的重要内容对英语语言构词方法的掌握,有利于我们全面认识英语。本文拟从茶... 就整个茶文化体系的具体内涵,以及英语语言的构词风格的展现状况来看,英语词汇,其不仅仅是我们在进行英语学习时,这一需要所必不可少的,同时,也是整个文化体系的重要内容对英语语言构词方法的掌握,有利于我们全面认识英语。本文拟从茶文化的起源发展、特点以及融合展现分析入手,结合英语语言的构词方法和特点分析理解,从而全面认知基于茶文化视角下,探讨英语语言的构词风格,并且实现文化交流与语言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文化视角 英语语言 构词风格 使用习惯 人文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发动机寿命的五大主要因素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茂文 《河北农机》 2020年第2期17-17,21,共2页
本文分析了汽车发动机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并对影响发动机寿命的五大因素做了比较深入的分析。
关键词 发动机寿命 机油 使用习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网站作者投稿注意事项
16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47-447,共1页
本刊网站开通以来,得到广大作者、读者关爱,目前已经顺利完成了稿件全流程的调试。在这一磨合过程中,也有作者反映在网站投稿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在网站的调试中,尽量考虑到作者的使用习惯,但有些问题是网站程序定义的,有些... 本刊网站开通以来,得到广大作者、读者关爱,目前已经顺利完成了稿件全流程的调试。在这一磨合过程中,也有作者反映在网站投稿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在网站的调试中,尽量考虑到作者的使用习惯,但有些问题是网站程序定义的,有些是不同作者不同习惯,不能一一满足。以下是目前发现的一些较普遍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者 网站 康复理论 投稿 中国 使用习惯 调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网站作者投稿注意事项
17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04-504,共1页
本刊网站开通以来,得到广大作者、读者关爱,目前已经顺利完成了稿件全流程的调试。在这一磨合过程中,也有作者反映在网站投稿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在网站的调试中,尽量考虑到作者的使用习惯,但有些问题是网站程序定义的,有些是不同... 本刊网站开通以来,得到广大作者、读者关爱,目前已经顺利完成了稿件全流程的调试。在这一磨合过程中,也有作者反映在网站投稿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在网站的调试中,尽量考虑到作者的使用习惯,但有些问题是网站程序定义的,有些是不同作者不同习惯,不能一一满足。以下是目前发现的一些较普遍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者 网站 康复理论 投稿 中国 使用习惯 调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之所以”起句和“其所以”起句——再评“之所以”起句不通说
18
作者 汪泰荣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3期20-24,共5页
在古代汉语中 ,“之”相当于“其” ,即“之”相当于名词加“之”的“其” ,出现了相当于“其所以”的“之所以” ,是偏正短语 ;在现代汉语中 ,“其”相当于“之” ,即代表名词加“之”的“其”逐渐虚化成相当于起强调和补足音节作用的... 在古代汉语中 ,“之”相当于“其” ,即“之”相当于名词加“之”的“其” ,出现了相当于“其所以”的“之所以” ,是偏正短语 ;在现代汉语中 ,“其”相当于“之” ,即代表名词加“之”的“其”逐渐虚化成相当于起强调和补足音节作用的“之” ,运动方向正好相反 ,运动的结果也正好相反 ,出现了相当于“之所以”的“其所以” ,是复式虚词 ,或称之为虚词词组 ,它们的语法作用和语法地位是一样的 ,因此 ,“其所以”起句和“之所以”起句都是通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属 虚化 使用频率 使用习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王电子课堂”在北京科技大学隆重揭牌
19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06-106,共1页
9月15日,北京科技大学的会议中心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汉王电子课堂”揭牌仪式。此次由汉王科技和北科大联手推出的“汉王电子课堂”,其实是一个全程全方位的电子化教学应用解决方案,它将电脑、投影仪等教学设备与教师的使用习惯... 9月15日,北京科技大学的会议中心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汉王电子课堂”揭牌仪式。此次由汉王科技和北科大联手推出的“汉王电子课堂”,其实是一个全程全方位的电子化教学应用解决方案,它将电脑、投影仪等教学设备与教师的使用习惯结合起来,让老师随意驾驭现代信息技术,从而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此次合作也预示着汉王将凭借科技实力,坚定不移的为教育市场提供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科技大学 揭牌仪式 现代信息技术 教学应用 使用习惯 “汉王电子课堂” 电子化教学 教学质量 教育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矛盾是统一的对立
20
作者 赵又春 《江汉论坛》 1986年第5期40-41,共2页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这个定义至少在表述上是不准确的,我以为应改为统一的对立.理由如下.一,这样改了更符合人们对矛盾概念的使用习惯.对立统一这表述的重点显然是统一而不是对立,可人们一讲到矛盾,总是着眼于矛盾双方的对立而不是统一....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这个定义至少在表述上是不准确的,我以为应改为统一的对立.理由如下.一,这样改了更符合人们对矛盾概念的使用习惯.对立统一这表述的重点显然是统一而不是对立,可人们一讲到矛盾,总是着眼于矛盾双方的对立而不是统一.毛泽东说:"一切矛盾的方面都因一定条件具备着不同一性,所以称为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立统一 矛盾斗争性 矛盾同一性 矛盾概念 毛泽东 定义 黑格尔 使用习惯 矛盾解决 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