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徐渭之“狂”,兼及八大山人
1
作者
何琳
贺万里
《书画艺术》
2021年第3期30-33,共4页
徐渭在世即被时人视为“狂”“怪”,他在政治、军事、戏曲、文赋、诗词、书画诸多领域的出色成绩使他具有狂傲的资本,徐渭之狂的根本在于其才情才性。比起八大山人遭逢鼎革之变的“佯狂”,徐渭有更值得我们景仰的“狂”性人格;只不过,...
徐渭在世即被时人视为“狂”“怪”,他在政治、军事、戏曲、文赋、诗词、书画诸多领域的出色成绩使他具有狂傲的资本,徐渭之狂的根本在于其才情才性。比起八大山人遭逢鼎革之变的“佯狂”,徐渭有更值得我们景仰的“狂”性人格;只不过,徐渭之狂的背后,确也有着病理之源。因其病理狂躁郁结还是因其才性与遭际而狂放,两者无法剖离清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渭
大写意
狂
躁
佯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竹林七贤”在南朝时期的品格定位
2
作者
胡大雷
《中原文化研究》
2013年第5期5-11,共7页
"竹林七贤"声名自东晋起盛行,评赏之声络绎不绝,至颜延之《五君咏》、沈约《七贤论》达至高潮。如果仔细研读一下自东晋到南朝梁时的诸种对"竹林七贤"的评价,会发现对"竹林七贤"的品格定位与原生态的&qu...
"竹林七贤"声名自东晋起盛行,评赏之声络绎不绝,至颜延之《五君咏》、沈约《七贤论》达至高潮。如果仔细研读一下自东晋到南朝梁时的诸种对"竹林七贤"的评价,会发现对"竹林七贤"的品格定位与原生态的"竹林七贤"有着微妙的差异:有些地方有所遮蔽,有些地方有所放大,有些地方有所迁移。如在评价其生活行为方面:是"本性自然"还是"佯狂避世",是追求逍遥生活还是隐士生涯,是羡其情性之游还是羡其政治之游。南朝人以对"竹林七贤"的品鉴、赞赏,树立起自己心目中的"竹林七贤",以此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以此视为其社会影响。于是,魏末的"竹林七贤"也就成了合乎南朝时代要求的"竹林七贤"。我们从中看到,历史乃至现实的对"竹林七贤"的任何评价,无不期望从原生态的"竹林七贤"出发,而努力使"竹林七贤"成为时代心目中的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性自然
佯狂
避世
逍遥生活
隐士
交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杨凝式《卢鸿草堂十志图跋》临摹解析
3
作者
贺炜炜
何泉
《书法教育》
2020年第1期80-83,共4页
杨凝式(837—954,一说957),字景度,号虚白、癸巳人、希维居士、关西老农、弘农人等,华州华阴(今陕西华阴)人。唐昭宗时进士,任秘书郎。唐亡后,先后在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朝任礼部员外郎、左仆射、少傅、少保、太保等官职。...
杨凝式(837—954,一说957),字景度,号虚白、癸巳人、希维居士、关西老农、弘农人等,华州华阴(今陕西华阴)人。唐昭宗时进士,任秘书郎。唐亡后,先后在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朝任礼部员外郎、左仆射、少傅、少保、太保等官职。因曾在后汉任太子少师,世称"杨少师"。因其为避祸而"佯狂"之故,世人也称其为"杨风子""杨疯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凝式
左仆射
太子少师
秘书郎
唐昭宗
佯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悲风中徘徊的“孤鸿”与“幽人”——阮籍、陶潜悲剧性人生异同
4
作者
罗艳婷
《中国文学研究》
1999年第3期38-40,共3页
阮籍与陶潜以佯狂与隐逸超越乱世 ,实未脱离悲剧心理 ,佯狂是以自卑心志为实质的极端自救 ,表现为变态渲泄 ,性格焦虑、脆弱 ,陶之隐逸则始终伴随仕隐人格分裂 ,适性 ,皆非自然之性 ,一为变态之性 ,一为无性之性 。
关键词
济世
佯狂
对抗社会
焦虑
隐逸
分裂人格
性情
悲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杜诗“世人皆欲杀”的典源
5
作者
周金标
《杜甫研究学刊》
2016年第1期119-119,共1页
杜诗《不见》:“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这是一首思念李白的诗,表达了对李白的崇敬和担忧。对于“世人皆欲杀”一句,历代注家均等闲放过,以为一般句...
杜诗《不见》:“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这是一首思念李白的诗,表达了对李白的崇敬和担忧。对于“世人皆欲杀”一句,历代注家均等闲放过,以为一般句子,并无典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诗
《不见》
李白
佯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外教育家评价
6
作者
张在军
《成才之路》
2013年第4期I0002-I0002,共1页
一、生平介绍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令河南商丘县东北)人。庄予一生都是在贫穷的生活中度过的。有时连饭也吃不上,只好去借贷。据《庄子.外物》记载:“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庄子一生没有做过什么大官...
一、生平介绍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令河南商丘县东北)人。庄予一生都是在贫穷的生活中度过的。有时连饭也吃不上,只好去借贷。据《庄子.外物》记载:“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庄子一生没有做过什么大官,仅在较短的时间内做过“漆园吏”。他一生佯狂不科,轻视名利。根据《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楚威王闻庄周贤,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外物》
教育家
评价
生平介绍
商丘县
庄周
记载
佯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砚屏上“竹林七贤”
7
作者
王家年
《金融经济》
2016年第10期67-67,共1页
清乾隆时期竹雕"竹林七贤"图砚屏,砚屏分两部分,屏呈长方形,木框内以竹雕"竹林七贤"。笔者在一次拍卖会预展上见到一件清乾隆时期竹雕"竹林七贤"图砚屏,砚屏分两部分,屏呈长方形,木框内以竹雕"竹林七贤"。采用浮雕、镂雕等技法...
清乾隆时期竹雕"竹林七贤"图砚屏,砚屏分两部分,屏呈长方形,木框内以竹雕"竹林七贤"。笔者在一次拍卖会预展上见到一件清乾隆时期竹雕"竹林七贤"图砚屏,砚屏分两部分,屏呈长方形,木框内以竹雕"竹林七贤"。采用浮雕、镂雕等技法,凸显出山高云绕,竹林茂盛。七贤于林中行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贤
砚屏
清乾隆时期
木框
司马师
于林
尚书吏部郎
佯狂
避世
建安文学
魏晋六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徐渭之“狂”,兼及八大山人
1
作者
何琳
贺万里
机构
扬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出处
《书画艺术》
2021年第3期30-33,共4页
文摘
徐渭在世即被时人视为“狂”“怪”,他在政治、军事、戏曲、文赋、诗词、书画诸多领域的出色成绩使他具有狂傲的资本,徐渭之狂的根本在于其才情才性。比起八大山人遭逢鼎革之变的“佯狂”,徐渭有更值得我们景仰的“狂”性人格;只不过,徐渭之狂的背后,确也有着病理之源。因其病理狂躁郁结还是因其才性与遭际而狂放,两者无法剖离清楚。
关键词
徐渭
大写意
狂
躁
佯狂
分类号
J212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竹林七贤”在南朝时期的品格定位
2
作者
胡大雷
机构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中原文化研究》
2013年第5期5-11,共7页
文摘
"竹林七贤"声名自东晋起盛行,评赏之声络绎不绝,至颜延之《五君咏》、沈约《七贤论》达至高潮。如果仔细研读一下自东晋到南朝梁时的诸种对"竹林七贤"的评价,会发现对"竹林七贤"的品格定位与原生态的"竹林七贤"有着微妙的差异:有些地方有所遮蔽,有些地方有所放大,有些地方有所迁移。如在评价其生活行为方面:是"本性自然"还是"佯狂避世",是追求逍遥生活还是隐士生涯,是羡其情性之游还是羡其政治之游。南朝人以对"竹林七贤"的品鉴、赞赏,树立起自己心目中的"竹林七贤",以此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以此视为其社会影响。于是,魏末的"竹林七贤"也就成了合乎南朝时代要求的"竹林七贤"。我们从中看到,历史乃至现实的对"竹林七贤"的任何评价,无不期望从原生态的"竹林七贤"出发,而努力使"竹林七贤"成为时代心目中的形象。
关键词
本性自然
佯狂
避世
逍遥生活
隐士
交游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杨凝式《卢鸿草堂十志图跋》临摹解析
3
作者
贺炜炜
何泉
机构
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出处
《书法教育》
2020年第1期80-83,共4页
文摘
杨凝式(837—954,一说957),字景度,号虚白、癸巳人、希维居士、关西老农、弘农人等,华州华阴(今陕西华阴)人。唐昭宗时进士,任秘书郎。唐亡后,先后在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朝任礼部员外郎、左仆射、少傅、少保、太保等官职。因曾在后汉任太子少师,世称"杨少师"。因其为避祸而"佯狂"之故,世人也称其为"杨风子""杨疯子"。
关键词
杨凝式
左仆射
太子少师
秘书郎
唐昭宗
佯狂
分类号
J292.1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悲风中徘徊的“孤鸿”与“幽人”——阮籍、陶潜悲剧性人生异同
4
作者
罗艳婷
机构
徐州师大中文系
出处
《中国文学研究》
1999年第3期38-40,共3页
文摘
阮籍与陶潜以佯狂与隐逸超越乱世 ,实未脱离悲剧心理 ,佯狂是以自卑心志为实质的极端自救 ,表现为变态渲泄 ,性格焦虑、脆弱 ,陶之隐逸则始终伴随仕隐人格分裂 ,适性 ,皆非自然之性 ,一为变态之性 ,一为无性之性 。
关键词
济世
佯狂
对抗社会
焦虑
隐逸
分裂人格
性情
悲剧性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杜诗“世人皆欲杀”的典源
5
作者
周金标
出处
《杜甫研究学刊》
2016年第1期119-119,共1页
文摘
杜诗《不见》:“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这是一首思念李白的诗,表达了对李白的崇敬和担忧。对于“世人皆欲杀”一句,历代注家均等闲放过,以为一般句子,并无典故。
关键词
杜诗
《不见》
李白
佯狂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外教育家评价
6
作者
张在军
机构
本刊编委会
出处
《成才之路》
2013年第4期I0002-I0002,共1页
文摘
一、生平介绍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令河南商丘县东北)人。庄予一生都是在贫穷的生活中度过的。有时连饭也吃不上,只好去借贷。据《庄子.外物》记载:“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庄子一生没有做过什么大官,仅在较短的时间内做过“漆园吏”。他一生佯狂不科,轻视名利。根据《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楚威王闻庄周贤,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
关键词
《庄子
外物》
教育家
评价
生平介绍
商丘县
庄周
记载
佯狂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砚屏上“竹林七贤”
7
作者
王家年
出处
《金融经济》
2016年第10期67-67,共1页
文摘
清乾隆时期竹雕"竹林七贤"图砚屏,砚屏分两部分,屏呈长方形,木框内以竹雕"竹林七贤"。笔者在一次拍卖会预展上见到一件清乾隆时期竹雕"竹林七贤"图砚屏,砚屏分两部分,屏呈长方形,木框内以竹雕"竹林七贤"。采用浮雕、镂雕等技法,凸显出山高云绕,竹林茂盛。七贤于林中行乐。
关键词
七贤
砚屏
清乾隆时期
木框
司马师
于林
尚书吏部郎
佯狂
避世
建安文学
魏晋六朝
分类号
J314.5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徐渭之“狂”,兼及八大山人
何琳
贺万里
《书画艺术》
202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竹林七贤”在南朝时期的品格定位
胡大雷
《中原文化研究》
201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杨凝式《卢鸿草堂十志图跋》临摹解析
贺炜炜
何泉
《书法教育》
202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悲风中徘徊的“孤鸿”与“幽人”——阮籍、陶潜悲剧性人生异同
罗艳婷
《中国文学研究》
199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杜诗“世人皆欲杀”的典源
周金标
《杜甫研究学刊》
201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中外教育家评价
张在军
《成才之路》
201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砚屏上“竹林七贤”
王家年
《金融经济》
201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