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化产业浪潮中佤族歌舞艺人生存与发展的问题与对策探究
1
作者 陈燕 任京民 《艺术科技》 2024年第7期69-72,共4页
目的:艺人不仅在文化产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也是最活跃和富有创造力的元素之一。文章揭示佤族歌舞艺人在文化产业浪潮中的真实生存状态,剖析他们在现代社会文化产业化背景下的日常生活世界异化现象以及相应问题,提出改善艺人生存状况的... 目的:艺人不仅在文化产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也是最活跃和富有创造力的元素之一。文章揭示佤族歌舞艺人在文化产业浪潮中的真实生存状态,剖析他们在现代社会文化产业化背景下的日常生活世界异化现象以及相应问题,提出改善艺人生存状况的对策,进而促进佤族歌舞艺术产业深入发展。方法:根据法国学者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将佤族歌舞艺人的职业生涯划分为入场、在场、退场三个阶段,从场域、资本和生存心态三个维度倾听佤族歌舞艺人的日常生活和心路历程,经由田野调查揭示、还原他们在文化产业浪潮中的真实生存状态。结果:入场阶段,佤族歌舞艺人已经拥有了一定的资本和禀赋,表征为较为显著的个体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成长与发展。在场阶段,他们的艺术技能不断趋向成熟,同时经济、社会和文化资本也在不断积累与丰裕。然而,在产业化大背景下,艺人的生存心态开始呈现出资本化的倾向。退场阶段,出于各种原因,怀着对佤族歌舞文化深厚的热爱、担忧和不安,佤族歌舞艺人逐渐退出了艺术场域。结论:为了推动佤族歌舞艺术产业的长远、深入发展,佤族歌舞艺人需要在产业发展与文化传承中实现自我超越,使佤族歌舞在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中找到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产业 佤族歌舞艺人 生存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佤族的体表面积与基础代谢率
2
作者 杨小龙 韩旭柔 +4 位作者 关璎洋 张兴华 宇克莉 郑连斌 高雯芳 《解剖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52-56,共5页
目的:了解中国佤族的体表面积与基础代谢率。方法:根据《人体测量手册》的规定,调查了云南佤族1009例成人(男性499例,女性510例)的身高与体质量,并根据Yu公式计算其体表面积数据,根据Mifflin公式计算其基础代谢率,用Excel 2003和SPSS 1... 目的:了解中国佤族的体表面积与基础代谢率。方法:根据《人体测量手册》的规定,调查了云南佤族1009例成人(男性499例,女性510例)的身高与体质量,并根据Yu公式计算其体表面积数据,根据Mifflin公式计算其基础代谢率,用Excel 2003和SPSS 19.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佤族成年男性的基础代谢率为(1389.5±137.3)kcal/d,体表面积为(1.6088±0.1261)m^(2),佤族成年女性的代谢率为(1089.1±132.9)kcal/d,体表面积为(1.4783±0.1319)m^(2)。佤族成年男性和女性的基础代谢率均与年龄呈负相关,与体表面积之间呈正相关。佤族成人指标年龄组间的方差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同年龄段佤族男性的基础代谢率和体表面积均大于女性。结论:佤族成年男性的基础代谢率和体表面积与夏尔巴人、克木人较为相近,女性与八甲人较为相近,可为修订我国能量推荐摄入量值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佤族 体表面积 基础代谢率 人体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佤族水酒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菌群结构分析
3
作者 王悦 李丽娜 +2 位作者 彭天舒 詹德江 张爽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5-80,共6页
该研究利用高通量测序探究了酒曲和发酵过程中佤族水酒样品的细菌、真菌群落组成,并基于属水平对细菌、真菌进行聚类分析(CA)。结果表明,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为酒曲及水酒样品优势细菌门,酒曲中优势细菌属... 该研究利用高通量测序探究了酒曲和发酵过程中佤族水酒样品的细菌、真菌群落组成,并基于属水平对细菌、真菌进行聚类分析(CA)。结果表明,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为酒曲及水酒样品优势细菌门,酒曲中优势细菌属为魏斯氏菌属(Weissella),水酒样品中优势细菌属包括芽孢杆菌属(Bacillus)、肠杆菌属(Enterobacter)等。酒曲中真菌门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和毛霉亚门(Mucoromycota),而水酒样品中仅有子囊菌门,酒曲中优势真菌属为曲霉属(Aspergillus)、复膜孢酵母属(Saccharomycopsis)等,复膜孢酵母属、酵母属(Saccharomyces)分别为水酒发酵前期(0~2 d)、后期(3~5 d)的优势真菌属。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发酵后的水酒样品魏斯氏菌属、乳球菌属(Lactococcus)等细菌属相对丰度增加,发酵过程中水酒样品酵母属相对丰度呈逐渐增加并趋于稳定的趋势,而复膜孢酵母属相对丰度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佤族水酒 高通量测序 酒曲 微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佤族翁达藤篾鼓凳创新设计策略
4
作者 陈然 俸绍春 +1 位作者 许志钢 宋莎莎 《世界竹藤通讯》 2024年第2期65-71,共7页
藤篾鼓凳是云南翁达村佤族人民的特色藤编产品,在国家和当地政府的扶持下,藤篾鼓凳迎来了发展新机遇。但目前当地藤篾鼓凳的发展面临着一系列制约因素与发展难题,迫切需要进行创新设计,以满足当代人的审美及功能需求,进一步拓宽市场。... 藤篾鼓凳是云南翁达村佤族人民的特色藤编产品,在国家和当地政府的扶持下,藤篾鼓凳迎来了发展新机遇。但目前当地藤篾鼓凳的发展面临着一系列制约因素与发展难题,迫切需要进行创新设计,以满足当代人的审美及功能需求,进一步拓宽市场。文章阐述了藤篾鼓凳的发展背景、造型与工艺特征,分析了藤篾鼓凳发展中面临的原材料稀缺、运输成本高、产品知名度低、产品质量待加强等问题,并从材料和设计2个方面提出藤篾鼓凳的创新设计策略,以期为藤篾鼓凳的创新发展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藤编 藤篾鼓凳 家具 创新设计 佤族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佤族图形元素在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的运用
5
作者 王胜男 《上海轻工业》 2024年第5期40-42,共3页
文章旨在探索云南佤族传统图形元素在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的实践和运用。通过对佤族文化的深入研究,文章探讨了如何将佤族传统图形元素与现代图形设计相结合,通过创新的方式和全新的传播路径更好地展现与传递佤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分析了... 文章旨在探索云南佤族传统图形元素在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的实践和运用。通过对佤族文化的深入研究,文章探讨了如何将佤族传统图形元素与现代图形设计相结合,通过创新的方式和全新的传播路径更好地展现与传递佤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分析了佤族传统图案的特点和意义,并提出了在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运用这些图形元素的方法与策略。研究结果表明,充分挖掘和运用佤族图形元素可以赋予文化创意产品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也可以创新佤族图形的传播路径,有助于提升文创产品的艺术性和市场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佤族传统文化 图形符号 文创设计 包装设计 传承与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腾冲佤族清戏保护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6
作者 武和萍 《民族音乐》 2024年第3期63-65,共3页
佤族清戏于2008年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腾冲市独有的、流传久远的地方戏剧。传承人群体主要为甘蔗寨佤族清戏表演队和文化馆馆办清戏队。腾冲佤族清戏需紧跟时代的步伐、顺应时代的发展,编排出新鲜有趣的新曲目;腾... 佤族清戏于2008年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腾冲市独有的、流传久远的地方戏剧。传承人群体主要为甘蔗寨佤族清戏表演队和文化馆馆办清戏队。腾冲佤族清戏需紧跟时代的步伐、顺应时代的发展,编排出新鲜有趣的新曲目;腾冲佤族清戏面临着较为严峻的传承形势,总的来说,传承困难的原因有两点,一是缺乏传承资金和传承人,二是佤族清戏难于适应大众娱乐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佤族清戏 传承保护 困难和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佤族木鼓的现代变异
7
作者 金红 《民族音乐》 2010年第1期63-65,共3页
木鼓,这一佤族人最具特色的乐器,体现出了佤族音乐文化的神圣性、原始性、独特性。木鼓音乐文化作为佤族民俗文化传统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融会了佤族人的智慧和品格,凝聚着民族的感情、意志和追求。但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的交流。
关键词 木鼓舞 佤族文化 音乐文化 变异 重要组成部分 佤族先民 现代 文化传统 鼓房 民族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佤族野生食用植物资源的民族植物学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刘川宇 杜凡 +3 位作者 汪健 郭淑萍 席赠濮 冷天鑫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2-49,共8页
沧源佤族自治县拥有142 820佤族人口,是云南省佤族分布最多的一个县。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查阅收集和整理,以当地佤族人为向导,运用民族植物学研究方法对沧源野生食用植物资源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沧源佤族民间传统食用野生植物有105种,隶... 沧源佤族自治县拥有142 820佤族人口,是云南省佤族分布最多的一个县。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查阅收集和整理,以当地佤族人为向导,运用民族植物学研究方法对沧源野生食用植物资源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沧源佤族民间传统食用野生植物有105种,隶属52科78属。根据民间的食用用途,当地民间野生食用植物可分为野生蔬菜、野果、调味品3种主要类型。其中可作为野生蔬菜食用的有69种,野果有34种,用于调料的植物有8种,野生食用植物以幼嫩枝叶(60.95%)和果类(39.05%)为主。佤族野生食用植物的传统知识,在食物新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沧源县 佤族 野生 食用植物 民族植物学 传统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佤族地区家庭菜园对蔬菜种质资源的就地保护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邵桦 郭丹 +1 位作者 薛达元 杨京彪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9-135,共7页
家庭菜园是农业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的重要场所,不仅维持蔬菜供给的自给自足能力,增加收入,也对我国蔬菜遗传资源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云南沧源和西盟两个边境县为研究区域,采用调查问卷和半结构访谈的方法调查6个佤族村寨的家庭菜... 家庭菜园是农业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的重要场所,不仅维持蔬菜供给的自给自足能力,增加收入,也对我国蔬菜遗传资源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云南沧源和西盟两个边境县为研究区域,采用调查问卷和半结构访谈的方法调查6个佤族村寨的家庭菜园的蔬菜资源以及相关传统文化。结果显示:佤族家庭菜园的蔬菜品种资源丰富,栽培蔬菜52种,野生16种,共收集96个蔬菜品种,包括61个地方品种,部分蔬菜作物兼有药用和饲用的功能,该地区佤族村寨家庭菜园的土地利用模式维持良好,家庭菜园面积10~30 m^(2)的最为普遍,妇女对家庭菜园内蔬菜栽培与管理担任决策者与执行者的双重角色;佤族农户对蔬菜种质资源具有较强的就地保护的意识。研究建议:民族地区村落发展应保留家庭菜园的土地规划,农业相关部门与科研单位加强对妇女的技能培训,从而鼓励农户对传统蔬菜遗传资源的保存与留种,同时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促进蔬菜种质资源的就地保护与社区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菜园 蔬菜种质资源 就地保护 佤族 传统文化 云南民族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佤族小学生癔症集体发作23例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周艳萍 陈文明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553-553,共1页
关键词 佤族 小学生 癔病 集体发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始社会形态下的佤族民俗与音乐 被引量:4
11
作者 田联韬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10年第1期38-47,共10页
对于人类社会早期阶段的民俗文化及其相伴的音乐现象进行研究,并对这些现象进行客观、科学的观察与分析,有助于学术界进一步探索人类早期文化发展阶段中的一些困难问题。笔者以佤族原始社会形态下的佤族民俗与音乐为例,通过上世纪70-90... 对于人类社会早期阶段的民俗文化及其相伴的音乐现象进行研究,并对这些现象进行客观、科学的观察与分析,有助于学术界进一步探索人类早期文化发展阶段中的一些困难问题。笔者以佤族原始社会形态下的佤族民俗与音乐为例,通过上世纪70-90年代数次前往佤族聚居地西盟县考察的详实资料,并通过获取的资料进行比对和分析,来追寻民族地区那些渐渐被遗忘的古老的过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佤族民俗 音乐 原始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佤族木鼓初探 被引量:1
12
作者 谭春 靳丽芬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0-131,共2页
木鼓是佤族的古老乐器和众人崇拜的吉祥物,它被视为“通天”神器,重大的祭祀、农耕。军事等活动都离不开木鼓。此外,木鼓还具有守护神、祭器、促进民族认同以及民族文化传播的功能。木鼓以其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别具一格的艺术魅力传承... 木鼓是佤族的古老乐器和众人崇拜的吉祥物,它被视为“通天”神器,重大的祭祀、农耕。军事等活动都离不开木鼓。此外,木鼓还具有守护神、祭器、促进民族认同以及民族文化传播的功能。木鼓以其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别具一格的艺术魅力传承至今,是佤族火一般民族性格的艺术展现,在佤族社会发展史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佤族 木鼓 音乐 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佤族在《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立碑中的影响力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洪 甘晓涌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10期58-62,共5页
"民族团结誓词碑"被称为新中国的第一碑。它的诞生,离不开中国共产党制定的民族团结政策,离不开民族和睦的社会环境,更离不开直接参与立碑的13个民族代表。佤族作为立碑的签字民族之一,在立碑的过程中发挥了特殊的影响力,使... "民族团结誓词碑"被称为新中国的第一碑。它的诞生,离不开中国共产党制定的民族团结政策,离不开民族和睦的社会环境,更离不开直接参与立碑的13个民族代表。佤族作为立碑的签字民族之一,在立碑的过程中发挥了特殊的影响力,使民族团结誓词碑立碑仪式能够顺利进行,并将民族团结的精神雕刻在民众的心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洱 民族团结誓词碑 佤族 影响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佤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文兴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30期142-145,共4页
分析了佤族的司岗里文化、猎头风俗以及其他独特文化的旅游资源价值,认为长期以来佤族旅游由于交通不便、开发意识不足、宣传力度不够等原因使这些资源处于沉睡状态。因此,在旅游需求、通达条件、国家西部大开发深度都已发生深刻变化的... 分析了佤族的司岗里文化、猎头风俗以及其他独特文化的旅游资源价值,认为长期以来佤族旅游由于交通不便、开发意识不足、宣传力度不够等原因使这些资源处于沉睡状态。因此,在旅游需求、通达条件、国家西部大开发深度都已发生深刻变化的今天,主张抓好相关设施建设,做好宣传工作,不仅将大力促进这些地方旅游业发展,还将为广大旅游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旅游商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起点 佤族文化 旅游开发 设施 规划 宣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佤族的原始宗教与民族文化传承 被引量:5
15
作者 周家瑜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67-71,共5页
佤族原始宗教是佤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本文通过探寻佤族原始宗教的产生,分析佤族原始宗教与佤文化相互包容的现象,以证明佤文化是靠佤族的原始宗教而实现了传承。
关键词 佤族 原始宗教 文化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辨识与象征:云南佤族筒帕装饰艺术探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任敏 崔荣荣 徐慧极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5-98,共4页
筒帕即云南佤族挎包,其装饰艺术民族特色鲜明,承载着佤族的传统精神信仰。本文通过田野调查和文献考述双重证据法对筒帕进行系统分类,总结凝练典型纹饰类型与装饰艺术特征,释读其辨识功能和象征意蕴。佤族筒帕的纹饰象征与民族信仰、族... 筒帕即云南佤族挎包,其装饰艺术民族特色鲜明,承载着佤族的传统精神信仰。本文通过田野调查和文献考述双重证据法对筒帕进行系统分类,总结凝练典型纹饰类型与装饰艺术特征,释读其辨识功能和象征意蕴。佤族筒帕的纹饰象征与民族信仰、族群认同紧密联系,实用为需与民族文化、民族审美决定其纹饰艺术的特质,亦使其可与众少数民族及佤族各支系筒帕进行辨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佤族筒帕 纹饰 辨识 象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旅游影响感知的佤族歌舞变化定量比较研究——以云南民族村佤族寨和沧源翁丁原生态村落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洁 徐秀美 《旅游研究》 2014年第3期44-48,共5页
运用旅游影响感知理论,以云南民族村佤族寨和沧源县翁丁村的歌舞演员为调查对象,得到两个关于佤族歌舞变化感知情况的样本。通过对两个样本的横向比较,分析佤族歌舞在两地的不同发展趋势。在进一步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得出先天基因、传承... 运用旅游影响感知理论,以云南民族村佤族寨和沧源县翁丁村的歌舞演员为调查对象,得到两个关于佤族歌舞变化感知情况的样本。通过对两个样本的横向比较,分析佤族歌舞在两地的不同发展趋势。在进一步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得出先天基因、传承方式、开发形式、演员参与程度等方面的差异是导致两地佤族歌舞发生不同变化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佤族歌舞 定量比较 旅游影响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概念在佤族茅草房改造中的运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肇宁 王冬 《华中建筑》 2007年第2期58-60,共3页
在佤族村茅草房更新改造方案设计中,引入了复合的概念,既保留了当地佤族茅草房的建筑风貌,又改善了当地老百姓的居住和生活条件。此外,对各种常用的乡土材料做了细致的造价分析,建议甲方采用自然的建筑材料和当地的建造方式,从而降低建... 在佤族村茅草房更新改造方案设计中,引入了复合的概念,既保留了当地佤族茅草房的建筑风貌,又改善了当地老百姓的居住和生活条件。此外,对各种常用的乡土材料做了细致的造价分析,建议甲方采用自然的建筑材料和当地的建造方式,从而降低建筑的造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佤族 茅草房 更新改造 乡土建筑 自然材料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沧源县岩帅镇佤族民歌初探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宗红 《民族艺术研究》 2006年第4期49-52,共4页
在“全球化”背景下,通过媒体传播的各种信息已遍布各个边远少数民族地区,一些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因此而受到主流文化的强烈冲击,有一部分已经消失或正在消失。但地处阿佤山山区的沧源县岩帅镇的佤族民间音乐文化传统却一直延续着,特别是... 在“全球化”背景下,通过媒体传播的各种信息已遍布各个边远少数民族地区,一些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因此而受到主流文化的强烈冲击,有一部分已经消失或正在消失。但地处阿佤山山区的沧源县岩帅镇的佤族民间音乐文化传统却一直延续着,特别是民歌传承机制,更是积极有效,即使到了“全球化”时代,沧源县岩帅镇的佤族民歌依然种类齐全,数量众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佤族 沧源县 民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佤族民间故事看女性民俗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宝康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61-64,共4页
从社会性别视角出发,通过对佤族民间故事中所表现的女性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女性在环境、生活、物质文化创造、宗教活动、歌舞娱乐等方面作用的分析,揭示了佤族女性所创造的女性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
关键词 佤族 民间故事 女性 民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