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缺陷相互作用系数及在管道失效压力评估中的应用
1
作者 张力 李国兴 +2 位作者 孙明明 李良琦 王克俭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0-155,共6页
腐蚀造成的金属损失严重威胁着钢质承压管道的完整性。为了准确高效评估具有相邻腐蚀缺陷管道的失效压力,采用相互作用系数量化相邻缺陷间距和缺陷尺寸对内压承载力的影响,并结合相互作用系数计算模型提出了一种相邻缺陷管道失效压力评... 腐蚀造成的金属损失严重威胁着钢质承压管道的完整性。为了准确高效评估具有相邻腐蚀缺陷管道的失效压力,采用相互作用系数量化相邻缺陷间距和缺陷尺寸对内压承载力的影响,并结合相互作用系数计算模型提出了一种相邻缺陷管道失效压力评估的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在管道失效压力的评估中。研究结果表明:相邻缺陷间相互作用主要由缺陷间距、相邻缺陷的最大深度和最小长度决定,提出的评估方法平均预测误差为0.28%。相比于现有群腐蚀管道失效压力评估方法,该评估方法不仅评估步骤简便,且评估精度更高。研究成果可为管道完整性管理和承载力评估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质管道 腐蚀缺陷 内压承载力 相互作用系数 评估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北方地区植被覆盖度的遥感解译及水土保持作用系数推算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高素华 郭建平 +2 位作者 刘玲 刘安麟 邓凤东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65-67,88,共4页
采用遥感信息解译了中国北方地区植被覆盖度 ;通过植被覆盖度推算出水土保持作用系数 ;保土作用系数与降水蒸发差呈负相关 ,与植物初级生产力呈正相关 ,其相关性很高 ,可信度均超过 0 .0 1水平。在北方地区保土作用系数有可能成为评价... 采用遥感信息解译了中国北方地区植被覆盖度 ;通过植被覆盖度推算出水土保持作用系数 ;保土作用系数与降水蒸发差呈负相关 ,与植物初级生产力呈正相关 ,其相关性很高 ,可信度均超过 0 .0 1水平。在北方地区保土作用系数有可能成为评价区域生态功能的综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北方地区 植被覆盖度 水土保持作用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筋效应对群桩相互作用系数的影响 被引量:15
3
作者 梁发云 陈龙珠 李镜培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757-1760,共4页
群桩相互作用系数通常是采用平面应变模型进行分析,其研究方法具有较多的近似性。基于更为严格的虚拟桩模型,应用群桩相互作用的积分方程解答,以两桩相互作用的基本模型为例,研究加筋效应对群桩相互作用的影响。与弹性理论法和Mylonakis... 群桩相互作用系数通常是采用平面应变模型进行分析,其研究方法具有较多的近似性。基于更为严格的虚拟桩模型,应用群桩相互作用的积分方程解答,以两桩相互作用的基本模型为例,研究加筋效应对群桩相互作用的影响。与弹性理论法和Mylonakis&Gazetas解答的对比表明,加筋效应对群桩相互作用系数有着较为明显的影响,并指出Mylonakis&Gazetas基于剪切位移法所得解答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筋效应 群桩 积分方程 相互作用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n-Ce-Me无铅钎料合金活度相互作用系数的计算及应用 被引量:12
4
作者 薛松柏 陈燕 吕晓春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5-47,80,共4页
采用周模型计算分析了Sn-Ce-Me(Me=Pb、Bi、Zn、Sb、Ag、Cu、Cd)三元合金系中,Ce与Sn以及Ce与Me之间的活度相互作用系数。计算结果表明,不仅在Sn-Pb-Ce中,Ce存在“亲Sn”现象,在其它6个三元无铅钎料合金体系中,如Sn-Bi-Ce、Sn-Sb-Ce、Sn... 采用周模型计算分析了Sn-Ce-Me(Me=Pb、Bi、Zn、Sb、Ag、Cu、Cd)三元合金系中,Ce与Sn以及Ce与Me之间的活度相互作用系数。计算结果表明,不仅在Sn-Pb-Ce中,Ce存在“亲Sn”现象,在其它6个三元无铅钎料合金体系中,如Sn-Bi-Ce、Sn-Sb-Ce、Sn-Zn-Ce、Sn-Cd-Ce、Sn-Ag-Ce、Sn-Cu-Ce,Ce也同样存在着“亲Sn”现象。其研究结果可为新型无铅钎料的研究提供理论分析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铅钎料 周模型 活度相互作用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互作用系数探讨的群桩简化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戚科骏 宰金珉 +1 位作者 王旭东 汪中卫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609-1614,共6页
相互作用系数法是群桩分析的一种有效的数值计算方法,该方法关键在于确定群桩的相互作用系数。传统的弹性分析方法所得的相互作用系数值偏大,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差距不小;采用考虑土体弹塑性特征和桩土界面接触的三维有限元方法计算相互... 相互作用系数法是群桩分析的一种有效的数值计算方法,该方法关键在于确定群桩的相互作用系数。传统的弹性分析方法所得的相互作用系数值偏大,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差距不小;采用考虑土体弹塑性特征和桩土界面接触的三维有限元方法计算相互作用系数可以有效减少弹性方法的计算偏差,在此基础上推导了高承台群桩的简化分析方法。根据ABAQUS平台进行了大量三维有限元计算,分析了荷载水平、桩土模量比、桩距径比和桩长桩径比对相互作用系数的影响;比较了不同方法下相互作用系数的变化规律。通过有限元方法确定的相互作用系数对两群桩工程实例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最接近于实测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互作用系数 群桩 有限元法 简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物植被的保土作用及作用系数 被引量:42
6
作者 刘秉正 刘世海 郑随定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1999年第2期32-36,113,共6页
坡耕地种植作物能形成地表覆盖,具有一定的保土功能,其保土原理是作物密度大,地表微起伏和根系的固土作用。保土作用受覆盖度、地形、降雨等影响;用保土作用系数(C)衡量,仅与覆盖度有关。在黄土高原南部,C变化在0.11~0... 坡耕地种植作物能形成地表覆盖,具有一定的保土功能,其保土原理是作物密度大,地表微起伏和根系的固土作用。保土作用受覆盖度、地形、降雨等影响;用保土作用系数(C)衡量,仅与覆盖度有关。在黄土高原南部,C变化在0.11~0.86间,因而,提高坡耕地作物植被的保土功能,还需加其它管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植被 保土作用 作用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元相互作用系数推算方法的发展 被引量:5
7
作者 周伟 公茂琼 +1 位作者 洪辉 吴剑锋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5,共5页
回顾了二元相互作用系数直接估算方法的研究进展,细致分析了这些推导方式的应用范围,理论基础,以及精度范围,以期获得更有通用性的二元相互作用系数的预测模型,以能更方便地计算混合工质相平衡,尤其是缺乏实验数据的体系。
关键词 混合工质 相互作用系数 推算方法 相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地基相互作用系数解法及参数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曹明 陈龙珠 陈胜立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3401-3406,共6页
采用积分方程法推导出求解桩-桩、桩-土、土-土之间的相互作用系数所需要的第2类Fredholm积分方程,利用叠加原理对复合地基进行计算分析。通过与试验结果的比较,验证了计算方法的正确性,并对复合地基的沉降、各桩以及土之间的荷载分担... 采用积分方程法推导出求解桩-桩、桩-土、土-土之间的相互作用系数所需要的第2类Fredholm积分方程,利用叠加原理对复合地基进行计算分析。通过与试验结果的比较,验证了计算方法的正确性,并对复合地基的沉降、各桩以及土之间的荷载分担情况进行了参数分析。该方法能够用来分析大规模复合地基,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地基 相互作用系数 荷载分担 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立方型状态方程相平衡推算中相互作用系数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朱洪波 公茂琼 +1 位作者 张宇 吴剑峰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12,共6页
混合制冷剂工质的相互作用系数是混合工质汽液相平衡性质计算中所需的一个重要参数。对两种立方型状态方程混合规则中相互作用系数的研究进展做了回顾,评述了以天然气组分混合物为对象的实验工作中相互作用系数kij的回归方法,关联数值... 混合制冷剂工质的相互作用系数是混合工质汽液相平衡性质计算中所需的一个重要参数。对两种立方型状态方程混合规则中相互作用系数的研究进展做了回顾,评述了以天然气组分混合物为对象的实验工作中相互作用系数kij的回归方法,关联数值和关联式,寻找提高汽液相平衡推算精度的途径,研究和探索更加精确的预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方型状态方程 混合制冷剂 相互作用系数 相平衡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单桩载荷试验推算群桩沉降的相互作用系数法 被引量:9
10
作者 林智勇 戴自航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55-162,共8页
传统的相互作用系数法只能计算群桩的弹性沉降,且所得相互作用系数也明显偏大。采用三维数值方法拟合单桩荷载–沉降曲线,通过弹性及弹塑性分析确定土的弹性参数和桩–土弹塑性接触面参数;由此建立双桩模型,计算分析了桩顶荷载水平、桩... 传统的相互作用系数法只能计算群桩的弹性沉降,且所得相互作用系数也明显偏大。采用三维数值方法拟合单桩荷载–沉降曲线,通过弹性及弹塑性分析确定土的弹性参数和桩–土弹塑性接触面参数;由此建立双桩模型,计算分析了桩顶荷载水平、桩距径比、桩端土–桩周土模量比、桩–土模量比、桩长径比、桩–桩之间存在第三桩等因素对相互作用系数的影响,并利用多项式回归拟合;根据数值分析及实测结果,提出了在相互作用系数法中利用单桩载荷曲线分析群桩线弹性和非线性沉降的方法,将相互作用系数法扩展至群桩沉降的非线性计算上。算例分析表明: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吻合较好;较常规的数值模拟,节省了大量的运算机时,可用于大规模的较大桩距桩筏基础的分析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桩载荷试验 相互作用系数 三维数值分析 群桩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桩筏基础的相互作用系数解法及参数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龙珠 曹明 陈胜立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5-159,共5页
采用积分方程法推导出求解桩–桩、桩–土和土–土间相互作用系数所需要的第二类Fredholm积分方程,利用叠加原理对桩筏基础进行计算分析,通过与常规弹性理论方法计算结果的比较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正确性。最后对桩筏基础的沉降、各桩以及... 采用积分方程法推导出求解桩–桩、桩–土和土–土间相互作用系数所需要的第二类Fredholm积分方程,利用叠加原理对桩筏基础进行计算分析,通过与常规弹性理论方法计算结果的比较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正确性。最后对桩筏基础的沉降、各桩以及土之间的荷载分担情况进行了一系列的参数分析。此方法可以用来分析大规模桩筏基础,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筏基础 相互作用系数 荷载分担 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FC混合物二元交互作用系数的关联与推算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建新 陈则韶 胡芃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56-659,共4页
结合Peng-Robinson(PR)方程与已有的实验数据对氢氟烃混合物(HFCs)二元混合工质进行了气液平衡计算,关联得到相关体系的二元交互作用系数.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二元混合物交互作用系数的推算模型,该模型能近似给出多种HFC任意二元混合的交... 结合Peng-Robinson(PR)方程与已有的实验数据对氢氟烃混合物(HFCs)二元混合工质进行了气液平衡计算,关联得到相关体系的二元交互作用系数.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二元混合物交互作用系数的推算模型,该模型能近似给出多种HFC任意二元混合的交互作用系数,由此交互作用系数计算的气液平衡压力误差一般在2%内,能满足工程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物 气液平衡 交互作用系数 状态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色合金中组元活度相互作用系数的模型计算 被引量:1
13
作者 项长祥 胡成 张宁欣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20-22,30,共4页
在Miedema二元合金生成热模型基础上,采用规则溶液一级近似理论、自由体积理论以及Toop几何模型,建立了三元系中组元活度相互作用系数的计算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值对比效果良好。
关键词 有色合金 活度 相互作用系数 计算模型 组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加筋与遮帘效应计算群桩沉降的相互作用系数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林智勇 戴自航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221-226,共6页
群桩中各基桩在地基土中的加筋与遮帘效应是客观存在的,然而,在目前的桩基沉降理论与实践中,相关的研究仍显不足。基于剪切变形法理论,考虑桩的加筋与遮帘效应,求得各基桩在自身桩顶荷载作用下产生的沉降以及其引起相邻桩的附加沉降量,... 群桩中各基桩在地基土中的加筋与遮帘效应是客观存在的,然而,在目前的桩基沉降理论与实践中,相关的研究仍显不足。基于剪切变形法理论,考虑桩的加筋与遮帘效应,求得各基桩在自身桩顶荷载作用下产生的沉降以及其引起相邻桩的附加沉降量,由此提出群桩中任两桩的相互作用系数简化公式,同时,也得到各基桩桩侧及桩端桩-土接触等效弹簧刚度,并基于荷载传递法原理,建立了成层地基条件下各基桩在自身桩顶荷载作用下的桩身位移平衡方程,推导出各土层层顶处桩身沉降、轴力与层底处桩身沉降、轴力之间的递推关系,进而将公式推广到高、低承台群桩基础计算中。工程算例分析表明,用该方法计算有较高的精度,求得的荷载-沉降曲线及两桩相互作用系数与实测值吻合较好;相互作用系数要明显小于弹性理论计算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筋与遮帘效应 相互作用系数 群桩沉降 剪切变形法 成层地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群桩间相互作用系数计算 被引量:6
15
作者 闫纲丽 张红芬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93-95,共3页
在Randolph和Wroth方法计算2桩相互作用系数的基础上,考虑了桩的加筋与遮帘效应,对2桩间相互作用系数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改进,利用改进的计算方法得到的群桩沉降量与已有模型桩基试验相比较,证实该法的求解结果更符合实际.
关键词 群桩 加筋与遮帘效应 相互作用系数 剪切位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SC模型中相互作用系数和标量因子对短纤维取向的影响
16
作者 王梦寒 杨海 +3 位作者 董晶晶 周杰 杨运成 姚小兵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05-108,共4页
为预测注塑成型中短纤维取向分布,提出了在模拟分析中采用RSC纤维取向预测模型对纤维取向分布进行预测的方法。基于RSC取向模型,通过第二顺序张量aij对三维取向分辨率进行描述,采用Orthotropic闭合近似模型对RSC模型进行求解。采用MoldF... 为预测注塑成型中短纤维取向分布,提出了在模拟分析中采用RSC纤维取向预测模型对纤维取向分布进行预测的方法。基于RSC取向模型,通过第二顺序张量aij对三维取向分辨率进行描述,采用Orthotropic闭合近似模型对RSC模型进行求解。采用MoldFlow软件对RSC模型的纤维取向分布进行了模拟,分析了相互作用系数Ci及标量因子k对纤维取向的影响。并获得了纤维取向随空间、时间的取向规律——沿宽度方向,两端面的取向要大于中心层,并且端面在开始阶段就能达到很高的纤维取向;沿流动方向,在浇口及充填末端,纤维取向都呈下降趋势,而中间部分则有所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取向 RSC模型 Orthotropic闭合近似 相互作用系数 标量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溶液中碱金属卤化物-非电解质的焓对作用系数
17
作者 郝力生 南延青 林瑞森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2000年第4期55-58,共4页
根据实验结果获得了 2 98 15K碱金属氯化物 乙醇在水中的焓对作用系数 ,并引述了部分文献值 ,对它们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将基团加和性的概念应用于NaCl,NaI 非电解质的相互作用 ,得到官能团相互作用参数hNi.
关键词 碱金属卤化物 焓对作用系数 混合溶剂 非电解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FD技术的火药气体作用系数计算 被引量:6
18
作者 殷鹏贤 赵俊利 +2 位作者 王立君 刘凯 李大勇 《兵工自动化》 2016年第10期74-76,共3页
火炮反后坐装置设计需要确定火药气体作用系数。为准确计算火药气体作用系数,提出一种基于CFD技术的火药气体作用系数的数值计算方法。选用某火炮不带炮口装置为算例,在Fluent前处理软件Gambit中建立流场计算模型,监测身管受力,得到后... 火炮反后坐装置设计需要确定火药气体作用系数。为准确计算火药气体作用系数,提出一种基于CFD技术的火药气体作用系数的数值计算方法。选用某火炮不带炮口装置为算例,在Fluent前处理软件Gambit中建立流场计算模型,监测身管受力,得到后效期内炮膛合力的冲量,求得火药气体作用系数。将仿真计算值与经验公式、理论公式和实验值进行对比分析,并对该方法的正确性进行验证。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CFD技术的火药气体系数计算值准确可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D 火炮 膛口流场 非定常 火药气体作用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均质地基中桩-桩位移相互作用系数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曹明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B07期52-56,共5页
在实际工程分析中用有限元法模拟无限域需要考虑很大一部分桩周土体来保证计算的精度,从而导致计算量的增大,同时对计算机的要求也很高。特别是对于大规模的群桩问题,有限元的计算工作量使一般的计算机无法满足其要求,这就限制了其在实... 在实际工程分析中用有限元法模拟无限域需要考虑很大一部分桩周土体来保证计算的精度,从而导致计算量的增大,同时对计算机的要求也很高。特别是对于大规模的群桩问题,有限元的计算工作量使一般的计算机无法满足其要求,这就限制了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本文基于叠加原理用有限元法计算桩-桩位移相互作用系数,不仅能减少群桩的计算量,又能提高计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互作用系数 有限元法 均质地基 水平荷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荷载作用下桩间相互作用系数计算分析
20
作者 侯思强 郭院成 +1 位作者 李明宇 张浩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0-114,共5页
传统弹性解法对桩间相互作用系数的求解没有考虑主动桩加载因素对被动桩的影响。本文基于剪切位移法的基本荷载传递方程,引入理想弹塑性的桩土界面关系,将单桩加载过程分成弹性、弹塑性、塑性3个阶段分别考虑主动桩对被动桩的影响,特别... 传统弹性解法对桩间相互作用系数的求解没有考虑主动桩加载因素对被动桩的影响。本文基于剪切位移法的基本荷载传递方程,引入理想弹塑性的桩土界面关系,将单桩加载过程分成弹性、弹塑性、塑性3个阶段分别考虑主动桩对被动桩的影响,特别考虑了弹塑性阶段主动桩弹性区和塑性区对被动桩的不同作用,提出了一种简化的考虑加载影响的桩间相互作用系数计算方法。最后通过与模型试验比较分析,验证了计算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路基 相互作用系数 理论分析 桩基 剪切位移法 荷载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