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气压氩气等离子体射流在不同作用状态下的光电特性 被引量:9
1
作者 许桂敏 张冠军 +2 位作者 姚聪伟 石兴民 段晨东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375-1386,共12页
为研究皮肤创伤愈合应用中作用对象对大气压等离子体射流(APPJ)特性的影响,研究了Ar APPJ分别在自由状态、处理培养液和处理皮肤组织3种不同作用状态下的基本光电特性、产生发展过程和发射光谱特性。实验发现相同实验参数的Ar APPJ在与... 为研究皮肤创伤愈合应用中作用对象对大气压等离子体射流(APPJ)特性的影响,研究了Ar APPJ分别在自由状态、处理培养液和处理皮肤组织3种不同作用状态下的基本光电特性、产生发展过程和发射光谱特性。实验发现相同实验参数的Ar APPJ在与培养液和皮肤组织作用时,管外射流的长度和直径均比自由状态下增加;Ar APPJ在轴向不同位置处的激发态粒子、活性基团种类与自由状态下是基本相同的,仅在谱线的相对强度上有所差别;管外距管口15 mm处的射流等离子体中OH自由基、第二正带系N2、激发态Ar和激发态O原子相对强度均比自由状态下升高。静电场与流场数值仿真结果表明,与自由状态相比,管口外设置不同介电常数和形态的作用对象,不仅会提高射流管外的外施电场强度,也会改变管外工作气体的摩尔浓度分布,进而引起Ar APPJ光电特性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压等离子体射流 作用状态 电气特性 发射光谱 静电场与流场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性涡流制动对高速列车轮轨动力作用的影响研究
2
作者 韩晓东 吕凯凯 +1 位作者 王可 魏庆 《铁道机车车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6-72,共7页
为探明线性涡流制动作用下高速列车的轮轨动力作用特征,详细分析了涡流制动装置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建立了装备涡流制动的高速列车多体动力学模型,模型中充分考虑了不同状态下的涡流制动装置与列车、钢轨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计算了涡... 为探明线性涡流制动作用下高速列车的轮轨动力作用特征,详细分析了涡流制动装置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建立了装备涡流制动的高速列车多体动力学模型,模型中充分考虑了不同状态下的涡流制动装置与列车、钢轨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计算了涡流制动下的轮轨作用力、制动装置与钢轨间的动态间隙变化以及与轴箱间的动态作用力。结果表明,涡流制动装置工作状态时的最大轮轨垂向力约为85 kN、轮轴横向力约为8 kN,较缓解状态和失效状态有所增大;计算工况下的轮轨安全性指标均符合安全限值要求;涡流制动装置与钢轨间隙的减小幅值在1 mm以内,远小于初设的6~9 mm,最大增加幅值约为2.2 mm;涡流制动装置与轴箱间的最大垂向作用力为46 kN,最大横向作用力为13 k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线性涡流制动 作用状态 轮轨动力作用 振动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湿陷性的微结构不平衡吸力成因论 被引量:39
3
作者 汤连生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3年第1期30-35,共6页
分析了黄土粒间吸力的基本特性及其湿陷的微观过程 ,探讨了黄土在应力状态作用下由于浸水增湿而产生的微结构单元体滑移动力和阻力随饱和度、上覆土压力的变化规律 ,提出了微结构与广义吸力综合效应的湿陷性控制机理———微结构不平衡... 分析了黄土粒间吸力的基本特性及其湿陷的微观过程 ,探讨了黄土在应力状态作用下由于浸水增湿而产生的微结构单元体滑移动力和阻力随饱和度、上覆土压力的变化规律 ,提出了微结构与广义吸力综合效应的湿陷性控制机理———微结构不平衡吸力成因论及其定量模型 ,从理论上分析了湿陷性与增湿水量、压力及深度的关系 ,揭示了土湿陷效应的内在规律。文中认为 ,湿陷过程就是水的楔入导致小孔隙广义吸力的逐渐丧失和大孔隙湿吸力的逐渐增大引起的微结构重建动力与重建阻力间的动态对抗过程。最后 ,讨论了湿陷的基本条件及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 微结构不平衡吸力成因论 应力状态作用 土压力 湿陷性控制机理 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