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埋爆炸近场荷载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梁茜 王仲琦 +1 位作者 刘廷军 缑宇超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07-214,共8页
浅埋爆炸条件下,车辆底盘受到空气冲击波、爆炸产物以及抛射物冲击等3种效应的共同作用。为了研究荷载各效应对结构的作用特征问题,利用AUTODYN有限元软件,通过对不同物质设置不同求解器,提出了一种解耦方法,实现了荷载效应的解耦,并通... 浅埋爆炸条件下,车辆底盘受到空气冲击波、爆炸产物以及抛射物冲击等3种效应的共同作用。为了研究荷载各效应对结构的作用特征问题,利用AUTODYN有限元软件,通过对不同物质设置不同求解器,提出了一种解耦方法,实现了荷载效应的解耦,并通过试验和仿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抛射物冲击效应达到全效应变形的65%~85%,空气冲击波与产物冲击效应达到全效应变形的0%~35%。各效应作用相加并不是100%,可能是因为荷载效应叠加后对钢板的影响;效应作用特征与药量、埋深、钢板厚度、结构与地面的间隔距离有关,其中抛射物冲击效应受结构与地面的距离影响较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爆炸 结构荷载 荷载效应 解耦方法 作用特征o383.2 TJ0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牟尼沟水体的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宏业 尹观 +1 位作者 杨俊义 范晓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55-258,共4页
运用同位素地球化学的方法,对牟尼沟各水体中的δD、δ180、T值、氘过量参数(d)和元素化学分析数据进行研究,基本查明牟尼沟内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以及主要泉水之间的循环和补、径、排关系。珍珠泉和翡翠泉为沟内出露的主要泉水:... 运用同位素地球化学的方法,对牟尼沟各水体中的δD、δ180、T值、氘过量参数(d)和元素化学分析数据进行研究,基本查明牟尼沟内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以及主要泉水之间的循环和补、径、排关系。珍珠泉和翡翠泉为沟内出露的主要泉水:二道海沟珍珠泉系地下深循环热水的露头,是由补给高度在3700m以上的大气降水渗入地下,再通过深大断裂循环至地下深部,与深部热流进行热交换后,返回地表出露。作为天然温泉开发具有较大的潜力;矿泉水厂沟的翡翠泉是典型的酸性岩溶冷泉,含水层水的径流较珍珠泉慢且滞留时间相对长些,含有一定的CO2,系一深部含水层地下水的露头。它源自补给高度全区最高(3800m以上)的大气降水。泉水流量大而且稳定,水质好,作为矿泉饮用水开发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沟内大多数地表径流来源于大气降水和浅层地下水补给,夏季以大气降水为主,冬季浅层地下水补入到地表径流中的比例相对增加。这种对地表径流的调节作用,对于保持风景区内的景观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水体 大气降水 四川 地表径流 Δ^18o 地下水补给 浅层地下水 分析数据 元素化学 循环热水 深大断裂 深部热流 矿泉水厂 滞留时间 泉水流量 经济价值 调节作用 含水层 地表水 循环和 珍珠 热交换 C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山废水灌溉区农田土壤N_2O的产生及释放机制研究
3
作者 常伊梅林 唐常源 +2 位作者 李杏 李锐 曹英杰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0,共10页
农田系统是温室气体N_2O的主要排放源,目前对酸性矿山废水(acid mine drainage,AMD)灌溉影响下,农田土壤剖面N_2O的来源识别、转换机制及其控制因子缺乏深入研究。本文选择广东省大宝山矿区下游沿岸水稻田和甘蔗田两种典型农田,针对酸... 农田系统是温室气体N_2O的主要排放源,目前对酸性矿山废水(acid mine drainage,AMD)灌溉影响下,农田土壤剖面N_2O的来源识别、转换机制及其控制因子缺乏深入研究。本文选择广东省大宝山矿区下游沿岸水稻田和甘蔗田两种典型农田,针对酸性矿山废水灌溉区(上坝村)和天然来水灌溉区(连心村),对土壤理化性质、重金属含量及包气带N_2O浓度、同位素特征值进行了测定,定量计算了硝化和反硝化作用对土壤中N_2O的贡献比和N_2O转化为N_2的还原比,评价了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AMD影响下,灌区农田土壤剖面N_2O浓度均高于同种作物类型天然来水区土壤,同种灌溉处理下甘蔗田土壤N_2O浓度高于水稻田。甘蔗田表层土壤(0~30 cm)反硝化作用对N_2O产生量的贡献比高于硝化作用,约71.29%N_2O由反硝化作用产生。AMD灌区甘蔗田土壤剖面中N_2O还原成N_2的比例随深度增加逐渐减小,在N_2O浓度峰值处仅有15.54%N_2O被还原成为N_2,而天然来水区N_2O还原成N_2的平均比率高达49.80%。这表明较弱的土壤N_2O还原能力导致较高浓度的N_2O残留在土壤中。相关性分析表明,AMD灌溉通过改变上坝村土壤的pH、重金属含量、含水率从而改变了土壤N_2O的来源途径及还原能力。组合同位素特征值溯源法有效地揭示了农田土壤N_2O的来源和AMD灌区土壤的潜在生态风险,为日后的治理修复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特征 N2o 酸性矿山废水灌溉 硝化作用 反硝化作用 红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季杭州湾及其邻近海域溶解氧化亚氮的分布、通量和影响因素
4
作者 邢明尧 林华 +6 位作者 杨志 王斌 李杨杰 张乾江 陈倩娜 郑豪 陈建芳 《海洋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8-69,共12页
本研究基于2022年3月在杭州湾海域的航次调查,阐述了春季杭州湾及其邻近海域溶解氧化亚氮(N_(2)O)的空间分布特征与海-气交换通量,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春季杭州湾及其邻近海域表层水体溶解N_(2)O的浓度与饱和度范围分别为12.5~2... 本研究基于2022年3月在杭州湾海域的航次调查,阐述了春季杭州湾及其邻近海域溶解氧化亚氮(N_(2)O)的空间分布特征与海-气交换通量,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春季杭州湾及其邻近海域表层水体溶解N_(2)O的浓度与饱和度范围分别为12.5~21.3 nmol·L^(-1)和115%~183%,其中,上、中、下游N_(2)O浓度平均值分别为17.2±2.9、14.1±0.8和13.2±0.7 nmol·L^(-1),饱和度平均值分别为151%±17%、125%±6%和123%±6%,所有站位的溶解N_(2)O均处于过饱和状态。表层水体N_(2)O浓度和饱和度的分布显示出明显的空间差异性,高值集中在上游,且自西向东逐渐递减,中、下游呈现自北向南逐渐递减的趋势。温度、河口混合、河流输入和生物过程对春季杭州湾及其邻近海域溶解N_(2)O的分布具有重要影响。N_(2)O海-气交换通量范围为11.4~71.2μmol·m^(-2)·d^(-1),平均值为29.5±16.0μmol·m^(-2)·d^(-1)。与国内其他河口、海湾相比,杭州湾的N_(2)O海-气交换通量相对较高,N_(2)O释放潜力大。根据海域面积,本研究初步估算春季杭州湾及其邻近海域N_(2)O的释放量为3.5×105 mol·d-1,表明其在大气N_(2)O排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杭州湾 钱塘江 N_(2)o 分布特征 硝化作用 反硝化作用 海-气交换通量 源汇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桩西、埕岛地区古潜山储层受大气水影响的地球化学证据 被引量:2
5
作者 黄成刚 黄思静 +3 位作者 陈启林 张正刚 邓毅林 李海亮 《断块油气田》 CAS 2005年第4期1-4,89,共4页
通过对桩西、埕岛地区下古生界碳酸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发现在岩石的各种结构组分中,岩石的洞或脉中的方解石充填物与基质在同位素特征和元素特征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即洞或脉中的方解石充填物具有显著较高的87Sr/86Sr比值,较低的δ13... 通过对桩西、埕岛地区下古生界碳酸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发现在岩石的各种结构组分中,岩石的洞或脉中的方解石充填物与基质在同位素特征和元素特征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即洞或脉中的方解石充填物具有显著较高的87Sr/86Sr比值,较低的δ13C、δ18O值和较高的Mn含量等特征。这些特征进一步说明了该区古岩溶储层的发育与其上覆的加里东不整合面有关,其所经历的重要岩溶作用为大气水成岩作用,发生的时间为表生成岩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水 岩溶作用 地球化学 桩西、埕岛地区 地球化学证据 埕岛地区 潜山储层 桩西 特征研究 δ^18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水对古潜山储层影响的地球化学证据——以桩西、埕岛地区下古生界古潜山为例
6
作者 黄成刚 黄思静 +3 位作者 陈启林 张正刚 陈迎宾 邓毅林 《西北油气勘探》 CSCD 2005年第2期26-31,38,共7页
通过对桩西、埕岛地区下古生界碳酸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发现在岩石的各种结构组分中,岩石的洞或脉中的方解石充填物与基质在同位素特征和元素特征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即洞或脉中的方解石充填物具有显著较高的^87Sr/^86Sr比值,较... 通过对桩西、埕岛地区下古生界碳酸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发现在岩石的各种结构组分中,岩石的洞或脉中的方解石充填物与基质在同位素特征和元素特征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即洞或脉中的方解石充填物具有显著较高的^87Sr/^86Sr比值,较低的δ^13C、δ^18O值和较高的Mn含量等特征;这些特征进一步说明了该区古岩溶储层的发育与其上覆的加里东不整合面有关,其所经历的重要岩溶作用为大气水成岩作用,发生的时间为表生成岩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古生界 埕岛地区 地球化学证据 大气水 ^87Sr/^86Sr比值 潜山储层 桩西 古潜山 δ^18o δ^13C 古岩溶储层 特征研究 碳酸盐岩 结构组分 元素特征 不整合面 成岩作用 岩溶作用 成岩阶段 充填物 方解石 特征 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蛋白质组学研究三氧化二砷诱导K562细胞凋亡过程中核基质蛋白的变化
7
作者 王子慧 于鼎 +1 位作者 郑杰 陈燕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3-166,共4页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 (As2O3 )在体外对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细胞系K562细胞核基质蛋白的影响。方法:用DNA梯度电泳观察As2O3 作用后K562细胞凋亡的情况。单向、双向电泳观察As2O3 对K562细胞核基质蛋白分布影响。结果: 2. 5μmol/LAs2O3...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 (As2O3 )在体外对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细胞系K562细胞核基质蛋白的影响。方法:用DNA梯度电泳观察As2O3 作用后K562细胞凋亡的情况。单向、双向电泳观察As2O3 对K562细胞核基质蛋白分布影响。结果: 2. 5μmol/LAs2O3 处理 72h后,DNA电泳已能检测到发生凋亡的K562细胞,但早在As2O3 处理 48h时, 即能观察到核基质蛋白分布的改变,此时尚不能观察到凋亡特征性的DNA片段梯形条带。双向电泳可检测出 200多个核基质蛋白点,其中约 18个点与As2O3 处理相关。结论:As2O3 对K562细胞的影响是时间和剂量依赖性的。双向电泳检测As2O3 对K562核基质蛋白分布的影响较DNA梯度电泳检测更为敏感。核基质蛋白成分可能是砷作用的靶蛋白,并且可能是药物发挥抗癌作用的关键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562细胞凋亡 蛋白质组学研 细胞核基质蛋白 砷诱导 As2o3 白血病细胞系 慢性粒细胞性 电泳观察 电泳检测 三氧化二砷 mol/L DNA电泳 DNA片段 剂量依赖性 72h后 双向电泳 蛋白成分 抗癌作用 分布 特征 靶蛋白 关键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