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种植密度和施肥处理下优势杂草对小麦生长特征的影响
1
作者 戎逸忠 高俊杰 +2 位作者 程澍时 张震 张莉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52-1260,共9页
【目的】明晰种植密度、施肥以及杂草对小麦Triticum aestivum生长的影响,可为麦田管理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选取小麦及小麦田优势杂草野燕麦Avena fatua和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为研究对象,设置不同种植密度(4、8、12和16株... 【目的】明晰种植密度、施肥以及杂草对小麦Triticum aestivum生长的影响,可为麦田管理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选取小麦及小麦田优势杂草野燕麦Avena fatua和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为研究对象,设置不同种植密度(4、8、12和16株·盆^(−1))、不同种植比例(小麦与杂草种植比例为25%∶75%、50%∶50%、75%∶25%、100%∶0)和施肥的盆栽控制试验,研究不同处理下小麦生物量、株高、叶片和根性状的变化。【结果】①无论在单播还是混播条件下,随着种植密度和小麦种植比例的增大,单株小麦的生物量显著减小(P<0.05),即存在着负密度制约效应;②在单播条件下,施肥显著增大了单株小麦的生物量和叶面积(P<0.05);在混播条件下,施肥有增加单株小麦生物量、根长和根表面积的趋势,且该结果不具有杂草依赖性;③种植密度、比例和施肥的交互作用主要影响小麦根长和根表面积,而对其余性状作用较小。【结论】在单播系统中施肥提高了小麦的地上性状,而在混播系统中施肥则促进了小麦地下性状的增长;不论是单播还是混播,种植密度对小麦的负面密度依赖效应均一致。表明农田管理策略的成效受到与杂草共存关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杂草竞争 物种共存理论 杂草管理 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小麦田间杂草的生态经济防治阈期 被引量:14
2
作者 李永丰 娄群峰 +2 位作者 李宜慰 黄开红 周恒昌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2001年第4期219-222,共4页
通过多点试验 ,建立小麦田苗后有草天数或无草天数与小麦产量损失率之间的函数关系 ,探明江苏省小麦田间杂草的生态经济防治阈期。结果表明 :江苏省小麦田间杂草的生态经济防治阈期约为小麦出苗后 17~ 87d ,相当于小麦全生育期的 9 5 %... 通过多点试验 ,建立小麦田苗后有草天数或无草天数与小麦产量损失率之间的函数关系 ,探明江苏省小麦田间杂草的生态经济防治阈期。结果表明 :江苏省小麦田间杂草的生态经济防治阈期约为小麦出苗后 17~ 87d ,相当于小麦全生育期的 9 5 %~ 48 3% ,此时小麦处于 3叶期至 7~ 8叶期 ,此阈期的始期和终期 ,为田间杂草密度及生物量的快速增长期。在此阈期内保持田间无草 ,既能保证杂草造成的减产率低于 3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田杂草 生态经济防治阈期 产量损失率 作物-杂草竞争关键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