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作物水模型参数与时段数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仰仁 解爱国 +1 位作者 王文龙 周青云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6-20,25,共6页
时段划分是影响作物水模型参数求解和应用的一个重要因素。依据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试验基地2007和2008年度冬小麦田间试验资料,将冬小麦全生育期等间隔地划分为不同时段,用非线性优化方法求得了不同时段数条件下的模型参数,分析研究... 时段划分是影响作物水模型参数求解和应用的一个重要因素。依据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试验基地2007和2008年度冬小麦田间试验资料,将冬小麦全生育期等间隔地划分为不同时段,用非线性优化方法求得了不同时段数条件下的模型参数,分析研究了模型参数与时段数的关系,据此在水分敏感指数累积函数中引入了时段数,并与模型1(未引入时段数)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模型2(引入时段数)模拟产量的相对误差随时段数的增加而减小,当时段数大于13时,相对误差平均值和最大值即分别减小到11%和20%以下;与模型1比较,参数个数未增加,模拟精度未降低;可用于任意时段数条件下的产量模拟计算,更精确地反映了水分胁迫时间对作物产量影响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水模型 相对腾发量 产量 分敏感指数 冬小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水分胁迫后效应的作物水模型 被引量:4
2
作者 郭相平 朱成立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63-466,共4页
水分胁迫具有后效应,前期水分胁迫可以影响作物后期叶面积和需水量的增减。以Jensen作物 水模型为基础,引入了水分胁迫后效应影响系数,对原模型进行了修正。修正后的模型可以将阶段水分胁迫与前期胁迫后效应对产量的影响加以区分,避免... 水分胁迫具有后效应,前期水分胁迫可以影响作物后期叶面积和需水量的增减。以Jensen作物 水模型为基础,引入了水分胁迫后效应影响系数,对原模型进行了修正。修正后的模型可以将阶段水分胁迫与前期胁迫后效应对产量的影响加以区分,避免了原模型中可能产生的虚缺水现象,并可对作物(以玉米为例)前期水分胁迫处理后,后期需水量增加以及苗期胁迫处理可维持较高产量的原因进行合理解释。通过田间试验结果分析,改进后模型的模拟结果符合实际,并具有较好的精度。对模型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也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胁迫 后效应 作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雨补灌条件下的玉米作物-水模型 被引量:9
3
作者 李兴 勾芒芒 +1 位作者 程满金 王勇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80-84,共5页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生态环境恶劣、水土流失严重、年内降雨分配极不平衡,集雨蓄水工程收集的雨水十分有限,每次补灌量仅为18mm。为探讨集雨补灌条件下,各生育期补充灌溉对产量的影响程度,找出玉米需水敏感期,该文建立了集雨补灌条件下能...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生态环境恶劣、水土流失严重、年内降雨分配极不平衡,集雨蓄水工程收集的雨水十分有限,每次补灌量仅为18mm。为探讨集雨补灌条件下,各生育期补充灌溉对产量的影响程度,找出玉米需水敏感期,该文建立了集雨补灌条件下能够反映产量和阶段水分关系的数学模型。该模型以ETmin/ETa为相对腾发量(以Jensen模型为基础进行了变形),采用相对产量和相对腾发量可以消除部分因素对模型的影响,因此,以相对腾发量和相对产量作为BP神经网络的输入样本和输出样本,经过反复训练分析比较,建立了基于集雨补灌条件下的BP神经网络作物-水模型,并用实测值和变形的Jensen模型与其进行了验证比较。结果表明:该模型模拟精度明显高于变形的Jensen模型,且能够反映出玉米各生育阶段需水的敏感程度并能较好地预测集雨补灌条件下的玉米产量。同时,也探讨了模型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作物 模型 集雨补灌 作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作物-水模型的不同降雨年型苜蓿草田生长季地下滴灌灌溉制度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杜建民 周乾 +3 位作者 王占军 俞鸿千 季波 蒋齐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16,共9页
以不同降雨年型苜蓿草田生长季地下滴灌灌溉制度为研究目标,以地下滴灌不同土壤含水量下限控制试验为基础,通过对不同降雨年型苜蓿生长、水分利用及产量指标的系统分析,建立产量-耗水量-水分生产效率的作物-水模型,推求各茬苜蓿最优耗水... 以不同降雨年型苜蓿草田生长季地下滴灌灌溉制度为研究目标,以地下滴灌不同土壤含水量下限控制试验为基础,通过对不同降雨年型苜蓿生长、水分利用及产量指标的系统分析,建立产量-耗水量-水分生产效率的作物-水模型,推求各茬苜蓿最优耗水量,结合典型年降雨在苜蓿生产各茬内的分布特点,提出宁夏引黄灌区苜蓿草田不同降雨年型地下滴灌灌溉制度。结果表明:不同降雨年型下,地下滴灌苜蓿土壤含水量≥50田间持水率时,各茬株高呈现先升高再下降的2段式变化过程;分枝数随收获茬次的延续逐步下降,茎叶比在丰水年型随灌溉定额增加而升高,在平水年型随收获茬次延续逐步下降;各处理干草产量在不同降雨年型均随收获茬次的延续逐步下降,且土壤含水量下限高于60田间持水率的各处理间产量差异达不到显著水平;苜蓿草田各茬灌水量通过影响耗水量而影响苜蓿茎叶比、株高和分枝数,进而影响干草产量,并据此建立了苜蓿草田产量-耗水量-水分生产效率间的作物水模型,计算苜蓿草田各茬兼顾产量和水分生产效率的最优耗水量,结合自然降雨分布特征,提出宁夏引黄灌区不同降雨年型苜蓿草田生长季地下滴灌灌溉制度:枯水年苜蓿地下滴灌灌溉定额为5000 m^3/hm^2,灌水20次;平水年苜蓿地下滴灌灌溉定额为4600 m^3/hm^2,灌水19次;丰水年苜蓿地下滴灌灌溉定额为4132 m^3/hm^2,灌水17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灌溉制度 地下滴灌 降雨年型 作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BP神经网络进行作物水分—产量预测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赵慧珍 胡浩云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17-19,共3页
根据BP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在平原地区冬小麦灌溉试验资料基础上,建立了冬小麦水分与产量关系的BP-ANN模型,确定了模型的参数.将模型用于描述水分对作物产量的影响,并对作物产量进行预测,预测结果与实际产量基本吻合说明,人工神经网络... 根据BP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在平原地区冬小麦灌溉试验资料基础上,建立了冬小麦水分与产量关系的BP-ANN模型,确定了模型的参数.将模型用于描述水分对作物产量的影响,并对作物产量进行预测,预测结果与实际产量基本吻合说明,人工神经网络用于描述作物水分产量关系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其预测的准确性基本能满足生产实践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神经网络 作物-模型 产量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区高粱节水灌溉制度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永康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4-15,共2页
根据非充分灌溉原理,结合内蒙古西部地区水资源现状,选用有代表性的几种作物-水模型,对干旱区高粱进行了非充分灌溉试验,通过敏感度指数的分析,选择了适合当地应用条件的Jensen模型并制定了节水灌溉制度,旨在为干旱区农业生产提供节水... 根据非充分灌溉原理,结合内蒙古西部地区水资源现状,选用有代表性的几种作物-水模型,对干旱区高粱进行了非充分灌溉试验,通过敏感度指数的分析,选择了适合当地应用条件的Jensen模型并制定了节水灌溉制度,旨在为干旱区农业生产提供节水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敏感度指数 作物-模型 灌溉 干旱区 灌溉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