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修订后水分盈亏指数在甘肃省冬小麦干旱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
7
1
作者
贾建英
刘蓉
+2 位作者
韩兰英
万信
王大为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71-879,共9页
提高西北旱作农业干旱监测准确性和时效性,对农业生产防灾减灾有重要意义。利用甘肃省3个农业气象观测站长期土壤水分和冬小麦生育状况观测资料、1971—2016年43个冬小麦种植县气象观测资料及产量资料,基于冬小麦播前底墒和生育期水分...
提高西北旱作农业干旱监测准确性和时效性,对农业生产防灾减灾有重要意义。利用甘肃省3个农业气象观测站长期土壤水分和冬小麦生育状况观测资料、1971—2016年43个冬小麦种植县气象观测资料及产量资料,基于冬小麦播前底墒和生育期水分盈亏量修订了作物水分盈亏指数,并确定了干旱等级指标,改进后作物水分盈亏指数与土壤贮水和冬小麦减产率高度相关,能更准确的反映甘肃省冬小麦干旱实况,并利用ArcGIS分析了近46 a甘肃省冬小麦不同生育期、不同等级干旱发生频率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甘肃省冬小麦从播种至开花期随着发育期推移,呈现干旱频率增加、范围扩大的趋势,多以中旱居多,其中拔节一开花期发生面积最大,陇中、庆阳市北部、平凉市西部、天水市西部、陇南市南部干旱出现频率较高;开花一成熟期随着降水量增加干旱发生频率减少、程度减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监测
作物水分盈亏指数
冬小麦
土壤贮水
甘肃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辽宁省玉米地水分盈亏时空分布特征及灌溉模式分区研究
被引量:
27
2
作者
魏新光
王铁良
+5 位作者
李波
刘守阳
姚名泽
解影
郑思宇
景竹然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119-126,共8页
根据不同区域农作物需水规律和水资源供需状况,对区域内干旱区域类型、水分盈亏特性与干旱发生频率等进行综合分析和科学区划,对于提高整个地区(流域)农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和水资源高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基于辽宁省27个气象站1955—2...
根据不同区域农作物需水规律和水资源供需状况,对区域内干旱区域类型、水分盈亏特性与干旱发生频率等进行综合分析和科学区划,对于提高整个地区(流域)农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和水资源高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基于辽宁省27个气象站1955—2014年逐日气象数据和玉米生长发育资料,对辽宁省不同玉米种植区域玉米生育期的需水过程、需水量、灌溉需水量、水分盈亏指数(crop water surplus deficit index,CWSDI)、干旱发生频率等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深入研究,得到以下结论:辽宁省不同区域玉米逐月需水量均呈现单峰变化趋势,7月需水量最大,全省生育期总需水量在335~391 mm之间;不同水文年玉米需水亏缺量在0~220 mm之间;CWSDI和干旱发生频率在全省的空间分布规律类似,综合两指标的数值分布特征,将辽宁省玉米灌区划分为干旱区和易旱区2种类型,并结合不同水文年型玉米灌溉制度,将辽宁省玉米种植区划分为7种灌溉模式。该研究成果可以为辽宁省区域农业用水区划与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需水量
灌溉
干旱
作物水分盈亏指数
玉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近50年东北玉米生育阶段需水量及旱涝时空变化
被引量:
116
3
作者
高晓容
王春乙
+1 位作者
张继权
薛绪掌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01-109,I0004,I0005,共11页
分析近50a东北玉米生育阶段的水分供需及旱涝变化,可以为防灾减灾对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该文基于东北地区48个农业气象观测站1961-2010年逐日气象资料、近20多年玉米生育期资料及近10a农业灾情多元数据,利用作物系数法计算4个生育阶...
分析近50a东北玉米生育阶段的水分供需及旱涝变化,可以为防灾减灾对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该文基于东北地区48个农业气象观测站1961-2010年逐日气象资料、近20多年玉米生育期资料及近10a农业灾情多元数据,利用作物系数法计算4个生育阶段的需水量,揭示东北玉米4个生育阶段水分供需的时空规律;以作物水分盈亏指数为评价指标,分析近50a东北玉米不同生育阶段的旱涝分布及演变。结果表明:东北玉米4个生育阶段及全生育期的需水量没有显著变化;乳熟-成熟阶段,有显著的干旱化趋势,其它3个阶段和全生育期没有明显的旱涝变化。4个生育阶段需水量空间差异较大,基本呈带状分布。播种-七叶期,中旱及以上、中涝及以上灾害频率较低;后3个生育阶段,中旱及以上、中涝及以上灾害频率较高,且全域、区域旱涝现象呈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从20世纪80年代起全域、区域中旱及以上、中涝及以上次数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散量
作物
气象
作物
需水量
作物
系数
作物水分盈亏指数
东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黑龙江省西部地区玉米需水量与灌溉制度制定
被引量:
1
4
作者
聂堂哲
梁契宗
+3 位作者
王天倚
褚丽丽
陈选
李奉锐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60-971,共12页
黑龙江省西部地区频发的干旱情况影响该地区农业水循环与粮食安全,研究玉米水分供需关系对于理解该地区干旱机理有重要意义。根据FAO-56单作物系数法,计算玉米生育期参考作物蒸散量(ET0)、作物需水量(ETc)和灌溉需水量(Ir),依托CROPWAT...
黑龙江省西部地区频发的干旱情况影响该地区农业水循环与粮食安全,研究玉米水分供需关系对于理解该地区干旱机理有重要意义。根据FAO-56单作物系数法,计算玉米生育期参考作物蒸散量(ET0)、作物需水量(ETc)和灌溉需水量(Ir),依托CROPWAT模型制定灌溉制度,并通过计算作物水分盈亏指数(CW)分析玉米水分盈余情况。结果表明:1960—2015年黑龙江省西部玉米生育期ET0和ETc呈下降趋势,有效降水量(Pe)、Ir和CW呈上升趋势;平均ET0、ETc、Pe和Ir分别为639.64、438.13、224.40和273.87 mm;由于不同水文年干旱条件不同,Pe并不能在所有年份满足玉米水分需求,丰水年、平水年、枯水年和特枯水年的平均净灌溉定额分别为152.43、236.33、276.53和353.47 mm。黑龙江省西部玉米生育期水分供需关系的研究和灌溉制度的制定有助于区域水资源调控和农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考
作物
蒸散量
作物
需水量
作物水分盈亏指数
有效降雨量
灌溉需水量
灌溉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修订后水分盈亏指数在甘肃省冬小麦干旱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
7
1
作者
贾建英
刘蓉
韩兰英
万信
王大为
机构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兰州区域气候中心
兰州市气象局
出处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71-879,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基金(41605090)
国家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GYHY201506016)
+2 种基金
甘肃省气象科研项目(2015-14)
干旱基金(IAM201711)
甘肃省优秀科技人才专项资助
文摘
提高西北旱作农业干旱监测准确性和时效性,对农业生产防灾减灾有重要意义。利用甘肃省3个农业气象观测站长期土壤水分和冬小麦生育状况观测资料、1971—2016年43个冬小麦种植县气象观测资料及产量资料,基于冬小麦播前底墒和生育期水分盈亏量修订了作物水分盈亏指数,并确定了干旱等级指标,改进后作物水分盈亏指数与土壤贮水和冬小麦减产率高度相关,能更准确的反映甘肃省冬小麦干旱实况,并利用ArcGIS分析了近46 a甘肃省冬小麦不同生育期、不同等级干旱发生频率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甘肃省冬小麦从播种至开花期随着发育期推移,呈现干旱频率增加、范围扩大的趋势,多以中旱居多,其中拔节一开花期发生面积最大,陇中、庆阳市北部、平凉市西部、天水市西部、陇南市南部干旱出现频率较高;开花一成熟期随着降水量增加干旱发生频率减少、程度减轻。
关键词
干旱监测
作物水分盈亏指数
冬小麦
土壤贮水
甘肃省
Keywords
drought monitoring
water budget index
winter wheat
soil water storage
Gansu Province
分类号
S423 [农业科学—植物保护]
S512.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辽宁省玉米地水分盈亏时空分布特征及灌溉模式分区研究
被引量:
27
2
作者
魏新光
王铁良
李波
刘守阳
姚名泽
解影
郑思宇
景竹然
机构
沈阳农业大学水利学院
法国国家农业科学研究院地中海气候与农业水文过程模拟实验室
出处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119-126,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709174)
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303125)
辽宁省博士科研启动基金(20170520169)
文摘
根据不同区域农作物需水规律和水资源供需状况,对区域内干旱区域类型、水分盈亏特性与干旱发生频率等进行综合分析和科学区划,对于提高整个地区(流域)农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和水资源高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基于辽宁省27个气象站1955—2014年逐日气象数据和玉米生长发育资料,对辽宁省不同玉米种植区域玉米生育期的需水过程、需水量、灌溉需水量、水分盈亏指数(crop water surplus deficit index,CWSDI)、干旱发生频率等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深入研究,得到以下结论:辽宁省不同区域玉米逐月需水量均呈现单峰变化趋势,7月需水量最大,全省生育期总需水量在335~391 mm之间;不同水文年玉米需水亏缺量在0~220 mm之间;CWSDI和干旱发生频率在全省的空间分布规律类似,综合两指标的数值分布特征,将辽宁省玉米灌区划分为干旱区和易旱区2种类型,并结合不同水文年型玉米灌溉制度,将辽宁省玉米种植区划分为7种灌溉模式。该研究成果可以为辽宁省区域农业用水区划与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需水量
灌溉
干旱
作物水分盈亏指数
玉米
Keywords
evapotranspiration
irrigation
drought
CWSDI
maize
分类号
S274.1 [农业科学—农业水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近50年东北玉米生育阶段需水量及旱涝时空变化
被引量:
116
3
作者
高晓容
王春乙
张继权
薛绪掌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自然灾害研究所
国家农业智能装备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01-109,I0004,I0005,共11页
基金
"十二五"农村领域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1BAD32B00-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071326)
文摘
分析近50a东北玉米生育阶段的水分供需及旱涝变化,可以为防灾减灾对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该文基于东北地区48个农业气象观测站1961-2010年逐日气象资料、近20多年玉米生育期资料及近10a农业灾情多元数据,利用作物系数法计算4个生育阶段的需水量,揭示东北玉米4个生育阶段水分供需的时空规律;以作物水分盈亏指数为评价指标,分析近50a东北玉米不同生育阶段的旱涝分布及演变。结果表明:东北玉米4个生育阶段及全生育期的需水量没有显著变化;乳熟-成熟阶段,有显著的干旱化趋势,其它3个阶段和全生育期没有明显的旱涝变化。4个生育阶段需水量空间差异较大,基本呈带状分布。播种-七叶期,中旱及以上、中涝及以上灾害频率较低;后3个生育阶段,中旱及以上、中涝及以上灾害频率较高,且全域、区域旱涝现象呈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从20世纪80年代起全域、区域中旱及以上、中涝及以上次数明显增加。
关键词
蒸散量
作物
气象
作物
需水量
作物
系数
作物水分盈亏指数
东北地区
Keywords
evapotranspiration
crop
meteorology
crop water requirement
crop coefficient
crop water surplus deficit index
Northeast China
分类号
S165.25 [农业科学—农业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黑龙江省西部地区玉米需水量与灌溉制度制定
被引量:
1
4
作者
聂堂哲
梁契宗
王天倚
褚丽丽
陈选
李奉锐
机构
黑龙江大学水利电力学院
中山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水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
宁海县水务局
河北省邢台水文勘测研究中心
出处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60-971,共12页
基金
Basic Scientific Research Fund of Heilongjiang Provincial Universities(RCCXYJ201912&2018-KYYWF-1570)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51779046)。
文摘
黑龙江省西部地区频发的干旱情况影响该地区农业水循环与粮食安全,研究玉米水分供需关系对于理解该地区干旱机理有重要意义。根据FAO-56单作物系数法,计算玉米生育期参考作物蒸散量(ET0)、作物需水量(ETc)和灌溉需水量(Ir),依托CROPWAT模型制定灌溉制度,并通过计算作物水分盈亏指数(CW)分析玉米水分盈余情况。结果表明:1960—2015年黑龙江省西部玉米生育期ET0和ETc呈下降趋势,有效降水量(Pe)、Ir和CW呈上升趋势;平均ET0、ETc、Pe和Ir分别为639.64、438.13、224.40和273.87 mm;由于不同水文年干旱条件不同,Pe并不能在所有年份满足玉米水分需求,丰水年、平水年、枯水年和特枯水年的平均净灌溉定额分别为152.43、236.33、276.53和353.47 mm。黑龙江省西部玉米生育期水分供需关系的研究和灌溉制度的制定有助于区域水资源调控和农业发展。
关键词
参考
作物
蒸散量
作物
需水量
作物水分盈亏指数
有效降雨量
灌溉需水量
灌溉制度
Keywords
maize
reference crop evapotranspiration(ET0)
crop water requirement(ETc)
crop water surplus deficit index(CW)
effective precipitation(Pe)
irrigation water requirement(Ir)
irrigation schedule
分类号
TV213 [水利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修订后水分盈亏指数在甘肃省冬小麦干旱监测中的应用
贾建英
刘蓉
韩兰英
万信
王大为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0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辽宁省玉米地水分盈亏时空分布特征及灌溉模式分区研究
魏新光
王铁良
李波
刘守阳
姚名泽
解影
郑思宇
景竹然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2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近50年东北玉米生育阶段需水量及旱涝时空变化
高晓容
王春乙
张继权
薛绪掌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1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黑龙江省西部地区玉米需水量与灌溉制度制定
聂堂哲
梁契宗
王天倚
褚丽丽
陈选
李奉锐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