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雷州半岛雷暴发生频次变化特征及其与作物布局调整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张羽 牛生杰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49-657,共9页
为了探究雷州半岛作物布局调整对雷暴发生的可能影响,以达到趋利避害,利用相关分析、11种模型拟合和全变量回归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雷州半岛年雷暴日数总的变化趋势是明显下降,一年四季均有雷暴天气,午后热... 为了探究雷州半岛作物布局调整对雷暴发生的可能影响,以达到趋利避害,利用相关分析、11种模型拟合和全变量回归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雷州半岛年雷暴日数总的变化趋势是明显下降,一年四季均有雷暴天气,午后热雷雨占雷暴天气的大多数,其中5~9月雷暴日数最多,开雷、收雷年际变化差异大。随着稻田的减少,糖蔗、水果种植面积的增加,雷州半岛植被结构得到改善,雷暴天数呈明显减少趋势;蔬菜的种植改变了冬季闲田植被性质,不利于冬初、春末雷暴天气的生成;花生种植面积的调整对雷暴天数变化影响不大。雷州半岛水稻、糖蔗、水果、蔬菜等主要农作物布局调整对雷暴发生可能有明显的影响,主要农作物对雷暴天数可能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糖蔗、水稻、蔬菜和水果,农作物布局调整对年开雷、收雷的迟早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州半岛 雷暴频次 作物布局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S和GIS的节水农业作物布局调整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李会龙 张广录 刘慧涛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8,共3页
我国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65%,这使得农业节水研究成为热点问题。农业节水的核心为提高农作物的水分利用效率,农作物空间布局结构的调整是比较有效的途径之一。借助RS和GIS技术,利用1998、2005年2期TM卫星遥感影像资料,结合世行项目进... 我国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65%,这使得农业节水研究成为热点问题。农业节水的核心为提高农作物的水分利用效率,农作物空间布局结构的调整是比较有效的途径之一。借助RS和GIS技术,利用1998、2005年2期TM卫星遥感影像资料,结合世行项目进行的海河流域土地利用/覆盖调查数据,采用计算机自动分类和目视解译相结合的方法,对天津市宁河县近7年来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调整作物布局是现阶段有效的节水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S GIS 节水农业 作物布局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作物病虫害生态调控实例分析 被引量:27
3
作者 郭予元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共4页
从改造病虫害发生区的生态环境、合理调整作物布局、实施合理种植制度、加强栽培管理几个方面,用已往通过生态调控措施成功地控制病虫害以及因不合理改制或栽培管理粗放造成病虫害大发生的典型例子进行分析。由此得出两点体会:1.在推行... 从改造病虫害发生区的生态环境、合理调整作物布局、实施合理种植制度、加强栽培管理几个方面,用已往通过生态调控措施成功地控制病虫害以及因不合理改制或栽培管理粗放造成病虫害大发生的典型例子进行分析。由此得出两点体会:1.在推行栽培制度、作物布局改革和作物品种更替时,一定要考虑其对农作物病虫害发生动态的影响,以有利于控制病虫害或至少不加重病虫害的发生危害为基本原则。2.需要进一步分析病虫害种群动态受作物布局及耕作制度制约的机理,由此制定合理的生态调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病虫害 改造生态环境 调整作物布局 合理种植制度 生态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靖江香沙芋种植增效益 被引量:1
4
作者 韩利 《农家致富》 2018年第3期12-12,共1页
靖江香沙芋,俗称红芽密节香沙芋,是江苏省泰州靖江市著名特产之一。受益于当地独特的地理、气候和土壤条件,产出的香沙芋以其质地细腻、干香可口、易酥不烂、营养丰富,并有独特的板栗香味等特点驰名省内外,享有"芋粟"之美称。靖江香... 靖江香沙芋,俗称红芽密节香沙芋,是江苏省泰州靖江市著名特产之一。受益于当地独特的地理、气候和土壤条件,产出的香沙芋以其质地细腻、干香可口、易酥不烂、营养丰富,并有独特的板栗香味等特点驰名省内外,享有"芋粟"之美称。靖江香沙芋栽培历史悠久,但过去大田生产作物布局以稻麦为主,香沙芋种植规模小、产量低、产品品牌意识不强。进入21世纪以来,该市在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过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沙芋 靖江市 种植业结构调整 作物布局 著名特产 香味 气候和土壤 板栗 干香 稻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