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国盗掘文物犯罪的空间格局、作案模式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
1
1
作者
兰利
李钢
+5 位作者
李秉承
李佳
温小婷
王亚彤
王莺莺
闫强乐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854-1868,共15页
文章基于“中国裁判文书网”相关数据,运用数理统计、空间分析、文本分析等方法探究中国盗掘文物犯罪的空间分布格局、作案模式特征和主要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被盗掘文物以秦汉及以前时期的在野古墓葬为主;盗掘文物犯罪人多为低学历...
文章基于“中国裁判文书网”相关数据,运用数理统计、空间分析、文本分析等方法探究中国盗掘文物犯罪的空间分布格局、作案模式特征和主要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被盗掘文物以秦汉及以前时期的在野古墓葬为主;盗掘文物犯罪人多为低学历、务农或无业的男性中老年。2)空间上,存在3个高发省域和3个次高发省域;热点区主要集中在豫、晋、陕交界地带,涉及7个热点市域;随时间变化,高发市域略有增减和转移,但整体范围相对稳定;微观地点上,高发于乡村耕地和山野林、荒地;国保单位与盗掘犯罪地都集聚于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下游地区,文物资源丰富的地区更易发生盗掘文物犯罪。3)犯罪出行空间模式以“市内盗掘”为主,“跨市盗掘”目的地集中于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域并以中、短距离为主;多为4~9人团伙作案,分专业和偶然盗掘2类,作案过程可划为组队、谋划、实施、逃逸4个阶段。4)文物分布和打防政策是盗掘文物犯罪的重要影响因素,二者交互作用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盗掘文物犯罪
空间格局
作案模式
影响因素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盗掘文物犯罪的空间格局、作案模式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
1
1
作者
兰利
李钢
李秉承
李佳
温小婷
王亚彤
王莺莺
闫强乐
机构
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陕西省地表系统与环境承载力重点实验室
西北大学丝绸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
西北大学法学院
出处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854-1868,共15页
基金
西北大学“仲英青年学者”支持计划(2016)
西北大学“人地关系与空间安全”特色优势科研团队建设项目(2019)。
文摘
文章基于“中国裁判文书网”相关数据,运用数理统计、空间分析、文本分析等方法探究中国盗掘文物犯罪的空间分布格局、作案模式特征和主要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被盗掘文物以秦汉及以前时期的在野古墓葬为主;盗掘文物犯罪人多为低学历、务农或无业的男性中老年。2)空间上,存在3个高发省域和3个次高发省域;热点区主要集中在豫、晋、陕交界地带,涉及7个热点市域;随时间变化,高发市域略有增减和转移,但整体范围相对稳定;微观地点上,高发于乡村耕地和山野林、荒地;国保单位与盗掘犯罪地都集聚于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下游地区,文物资源丰富的地区更易发生盗掘文物犯罪。3)犯罪出行空间模式以“市内盗掘”为主,“跨市盗掘”目的地集中于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域并以中、短距离为主;多为4~9人团伙作案,分专业和偶然盗掘2类,作案过程可划为组队、谋划、实施、逃逸4个阶段。4)文物分布和打防政策是盗掘文物犯罪的重要影响因素,二者交互作用明显。
关键词
盗掘文物犯罪
空间格局
作案模式
影响因素
中国
Keywords
criminal looting of cultural relics
spatial distribution
crime pattern
influencing factors
China
分类号
D917.3 [政治法律—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国盗掘文物犯罪的空间格局、作案模式及影响因素
兰利
李钢
李秉承
李佳
温小婷
王亚彤
王莺莺
闫强乐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