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作曲教学的数字化实践--评《数字化音乐平台下作曲技术理论课程教学的“分解”与融合研究》
1
作者 赵雪琳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I0007-I0008,共2页
近些年来,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在音乐教育领域应用的快速发展,数字化技术不仅为音乐作曲教育教学带来物质层面和技术层面的革新,同时也从教学观念上为作曲教学赋予了新的思想内涵,使作曲教学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特别是电脑音... 近些年来,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在音乐教育领域应用的快速发展,数字化技术不仅为音乐作曲教育教学带来物质层面和技术层面的革新,同时也从教学观念上为作曲教学赋予了新的思想内涵,使作曲教学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特别是电脑音乐系统和智能作曲软件的快速发展为作曲教学的方法和实施开拓了新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音乐 数字化技术 传统的教学模式 作曲技术理论 作曲教学 电脑音乐系统 教学观念 课程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了学科建设的当务之急——写在《现代音乐作曲技术理论丛书》出版之际 被引量:4
2
作者 彭志敏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9,共7页
本文旨在介绍由童忠良、赵德义、彭志敏主编,由湖南文艺出版社新出的《现代作曲技术理论丛书》,它是文化部主持的“全国艺术科学规划课题”(01BD31)和湖北省教育厅主持的“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01Z077)结题成果之一,该丛书无论是在整... 本文旨在介绍由童忠良、赵德义、彭志敏主编,由湖南文艺出版社新出的《现代作曲技术理论丛书》,它是文化部主持的“全国艺术科学规划课题”(01BD31)和湖北省教育厅主持的“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01Z077)结题成果之一,该丛书无论是在整体构想、编撰原则还是对音乐学科的建设方面,都有着积极的意义。文章同时强调了对20世纪新音乐的研究、及把新音乐和现代作曲技术理论纳入到专业教学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音乐作曲技术理论丛书》 现代音乐 新音乐 作曲技术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曲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有机结合——评《作曲技术理论与教学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郭栋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
作曲技术是音乐创作中的重要技术,是从事音乐专业的学生、歌者、音乐教师必学的基础,尤其是在如今音乐多元化的教学中,作曲技术变得尤为重要。在音乐作品的创作中,不管是器乐还是声乐都需要通过曲子旋律来体现其艺术特点,表达内心情感... 作曲技术是音乐创作中的重要技术,是从事音乐专业的学生、歌者、音乐教师必学的基础,尤其是在如今音乐多元化的教学中,作曲技术变得尤为重要。在音乐作品的创作中,不管是器乐还是声乐都需要通过曲子旋律来体现其艺术特点,表达内心情感。作曲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构思后,利用音乐的语言表现力把生活中的一些材料,围绕特定的主题,选择恰到好处的音调旋律来进行塑造,使其更具魅力与感染力。就作曲自身来讲,作曲技术理论与教学研究是打牢基础、促进创新的必经之途,要想扎实基础,作曲技术的理论学习与技术研究是不可或缺的。作曲技术教学包括三个重要组成部分:传统作曲技术的基础与实践学习、现代作曲技术的流派与体系的实践学习以及音乐的自由创作等。徐玺宝所编写的《作曲技术理论与教学研究》(敦煌文艺出版社,2008年)一书,对作曲技术理论与教学进行了深入而严谨的研究,突出了作曲技术对音乐艺术的重要性。全书共分三部分,作者对每一部分有着深入的研究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曲技术理论 教学研究 教学实践 作曲理论 音乐创作 实践学习 语言表现力 文艺出版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守学术标准 拓展学科疆域——《黄钟》创刊以来发表的作曲技术理论研究成果综述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涓涓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14,共11页
文章将《黄钟》从1987到2016年发表的作曲技术理论研究成果分成"作曲技术理论学科各方向"、"音乐分析"和"中国现当代音乐创作"这三个领域进行梳理,阐述各领域的学术发展状况、研究特点与论文特色。对于... 文章将《黄钟》从1987到2016年发表的作曲技术理论研究成果分成"作曲技术理论学科各方向"、"音乐分析"和"中国现当代音乐创作"这三个领域进行梳理,阐述各领域的学术发展状况、研究特点与论文特色。对于《黄钟》"作曲技术理论研究"栏目来说,这既是"创刊三十周年"之际的一个小结,也是再次出发的新起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钟 作曲技术理论 音乐分析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合理念指导下的高师作曲技术理论课程建设构想 被引量:3
5
作者 谢福源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56-157,共2页
近年来,高师作曲技术理论课程改革方兴未艾,其中许多措施与建议停留在有关传统“四大件”和声、曲式、复调与配器的“分与合”,以及教学内容的深浅等问题层面上。很少有人深入挖掘当前高师作曲技术理论课程教学中真正存在的问题与这... 近年来,高师作曲技术理论课程改革方兴未艾,其中许多措施与建议停留在有关传统“四大件”和声、曲式、复调与配器的“分与合”,以及教学内容的深浅等问题层面上。很少有人深入挖掘当前高师作曲技术理论课程教学中真正存在的问题与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师作曲技术理论 课程 整合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英烈教授八十华诞暨作曲技术理论学科建设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涓涓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95-200,共6页
郑英烈教授是武汉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他在作曲技术理论教学和研究工作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2011年6月25日,武汉音乐学院作曲系和图书馆联合举办了"郑英烈教授八十华诞暨作曲技术理论学科建设研讨会"。座谈会在回顾郑英烈教... 郑英烈教授是武汉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他在作曲技术理论教学和研究工作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2011年6月25日,武汉音乐学院作曲系和图书馆联合举办了"郑英烈教授八十华诞暨作曲技术理论学科建设研讨会"。座谈会在回顾郑英烈教授的成就的同时,也回顾了武汉音乐学院作曲系的历史传统和作曲技术理论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英烈教授 作曲技术理论 教学成果 科研成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民族音乐教学数字化应用与实践——评《数字化音乐平台下作曲技术理论课程教学的“分解”与“融合”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宋曼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I0011-I0011,共1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化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领域的热点和趋势。在音乐教育领域,数字化应用正在逐渐普及并取得显著成效。一方面,数字化应用能够为音乐理论课教学提供了更加丰富多样的教学工具和资源。如使用数字音频工作站(DAW)...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化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领域的热点和趋势。在音乐教育领域,数字化应用正在逐渐普及并取得显著成效。一方面,数字化应用能够为音乐理论课教学提供了更加丰富多样的教学工具和资源。如使用数字音频工作站(DAW)软件进行音乐创作和编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教育 数字化音乐 数字化应用 教学工具 信息技术 数字音频工作站 作曲技术理论 显著成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曲技术理论优化教学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王瑞文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74-76,共3页
将作曲技术理论的四大件融为一体进行教学,使用对位先行再与和声融合,作品分析中使用的钢琴作品与和声、结构与配器结合的方式,使得作曲技术理论的四门课程内容之间的综合与交融,学生在各学科内容的学习中不断打通学科界限、拓展知识结... 将作曲技术理论的四大件融为一体进行教学,使用对位先行再与和声融合,作品分析中使用的钢琴作品与和声、结构与配器结合的方式,使得作曲技术理论的四门课程内容之间的综合与交融,学生在各学科内容的学习中不断打通学科界限、拓展知识结构,达到触类旁通、学以致用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曲技术理论 优化教学 对位法 和声 音乐分析 配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作曲技术理论课与艺术教学实践 被引量:18
9
作者 周军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72-174,共3页
作曲技术理论是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知识结构中重要的一个方面,是中小学音乐教师必备的理论素养。除了素养型理论知识外,学习作曲技术理论课程很重要的一个目的是技能型应用。本文结合课题实施过程中所引发的思考和艺术教学实践训练的主要... 作曲技术理论是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知识结构中重要的一个方面,是中小学音乐教师必备的理论素养。除了素养型理论知识外,学习作曲技术理论课程很重要的一个目的是技能型应用。本文结合课题实施过程中所引发的思考和艺术教学实践训练的主要内容以及如何改进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作曲技术理论课的教学等几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使高等师范院校作曲技术理论课的教学更加适应中小学音乐教学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曲技术理论 艺术教学实践 歌曲钢琴伴奏 改编四部合唱 小型乐队编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借鉴吸收到融汇化合——中国(大陆)当代作曲技术理论各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上)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安国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8,共8页
欧美著作的评介与苏俄体系的影响 (1949—1957)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由于本民族专业音乐教育的理论体系远未形成,于是,评介国外技术理论是学科建设的主渠道。这一时期,不少欧美音乐家的作曲技术理论著作被评介到中国。如保罗·... 欧美著作的评介与苏俄体系的影响 (1949—1957)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由于本民族专业音乐教育的理论体系远未形成,于是,评介国外技术理论是学科建设的主渠道。这一时期,不少欧美音乐家的作曲技术理论著作被评介到中国。如保罗·兴德米特《传统和声学(简明教程)》(罗忠镕译),瓦尔特·辟斯顿《和声学》(丰陈宝译),乔治·韦治《键盘和声学》(汪培元、杨民望译),柏顿绍《和声与对位》(陆华柏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曲技术理论 和声学教程 借鉴吸收 和声方法 理论体系 兴德米特 现代和声 中央音乐学院 学科建设 键盘和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借鉴吸收到融汇化合——中国(大陆)当代作曲技术理论各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下)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安国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5-23,共9页
三、古老学科的新发展——全国高等音乐院校复调音乐学术会议以对位法和赋格写作为基本教学内容的复调音乐,在作曲技术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新中国成立后,上海文光书店于1950年就出版了苏夏编著的《实用对位法》和《复对位法》,1953年... 三、古老学科的新发展——全国高等音乐院校复调音乐学术会议以对位法和赋格写作为基本教学内容的复调音乐,在作曲技术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新中国成立后,上海文光书店于1950年就出版了苏夏编著的《实用对位法》和《复对位法》,1953年上海教育书店又出版了他编著的《卡农曲作法》。随后,丁善德编著的《单对位法大纲》、《复对位法大纲》及《赋格写作技术纲要》相继出版。这些书,较系统地介绍了欧洲复调技术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十年代 新中国 大陆 复调音乐 四十年 八十年代 研究论文 作曲技术理论 苏联 建设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九八八年音乐学术文献要目(一) 部分现代作曲技术理论论文索引
12
作者 晨曲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25-125,共1页
关键词 音乐艺术 中国音乐学 近现代音乐 中央音乐学院 作曲技术理论 黄钟 技法研究 学术文献 论文索引 刘永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作曲技术理论系列丛书》出版
13
作者 余兰生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8-18,共1页
近年来,武汉音乐学院图书殖编译室的视角投向了西方现代作曲技术理论方面,把一批年轻的研究生组织在一起,致力于将西方最新理论成果介绍到国内的工作,以便丰富、繁荣正在发展中的我国音乐理论事业.该室推出的第一批系列译丛——"... 近年来,武汉音乐学院图书殖编译室的视角投向了西方现代作曲技术理论方面,把一批年轻的研究生组织在一起,致力于将西方最新理论成果介绍到国内的工作,以便丰富、繁荣正在发展中的我国音乐理论事业.该室推出的第一批系列译丛——"西方现代作曲技术理论系列丛书"一共九本书.这九本书为:P·兰斯基、G·珀尔的《关于无调性的概念》(杨衡展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曲技术理论 系列丛书 最新理论成果 音乐理论 现代 研究生 无调性 理论方面 西方 学院图书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纪念谢功成、孟文涛、廖宝生、舒琛珍教授诞辰100周年暨“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建设”系列活动成功举办
14
作者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69-169,共1页
2021年11—12月,“纪念谢功成、孟文涛、廖宝生、舒琛珍教授诞辰100周年暨‘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建设’”系列活动在武汉音乐学院举行。活动包括“纪念舒琛珍教授诞辰一百周年·视唱练耳教学汇报音乐会”“谢功... 2021年11—12月,“纪念谢功成、孟文涛、廖宝生、舒琛珍教授诞辰100周年暨‘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建设’”系列活动在武汉音乐学院举行。活动包括“纪念舒琛珍教授诞辰一百周年·视唱练耳教学汇报音乐会”“谢功成、孟文涛、廖宝生教授百年诞辰纪念音乐会”和座谈会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曲技术理论 武汉音乐学院 孟文涛 视唱练耳教学 百年诞辰 谢功成 诞辰100周年 音乐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化时代音乐理论教育与作曲技术融合研究——评《音乐理论与作曲基础》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晶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I0008-I0009,共2页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促使高校音乐理论教学形成了全新的教育方法:数字化教学环境为音乐理论和作曲技术教学带来了巨大优势,数字化音乐平台的建设更加有利于音乐理论教学与作曲实践的融合。音乐艺术形式在信息技术介入下开始呈现出新的作曲...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促使高校音乐理论教学形成了全新的教育方法:数字化教学环境为音乐理论和作曲技术教学带来了巨大优势,数字化音乐平台的建设更加有利于音乐理论教学与作曲实践的融合。音乐艺术形式在信息技术介入下开始呈现出新的作曲形式,如作曲家们开始将先进的信息技术融入到音乐作曲创作之中,推动了中国音乐事业的繁荣发展。现代高校利用数字化音乐平台进行作曲技术理论课程教学,为我国音乐艺术事业培养了大批作曲人才。音乐作曲技术理论是用来指导音乐曲子创作的,作曲技巧的掌握需要不断的艺术创作实践。在高校音乐理论教学课堂上,大学生往往倦怠于枯燥乏味的理论讲解,如果把作曲技术与作曲理论相结合,在传授理论的同时进行作曲实践,那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还能激发大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教学环境 数字化音乐 信息技术 作曲技术理论 音乐艺术形式 现代高校 音乐事业 音乐理论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弦乐配器大师”简介──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与软件开发 被引量:3
16
作者 高鸿祥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41-44,共4页
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适时引进音乐教学,可以使教学从形式到方法、效果都发生根本的变化。本文将这种引进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1.辅助性手段;2.设计制作教学软件;3.开发出智能化的音乐软件系统。并以笔者设计的音乐教学软件“... 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适时引进音乐教学,可以使教学从形式到方法、效果都发生根本的变化。本文将这种引进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1.辅助性手段;2.设计制作教学软件;3.开发出智能化的音乐软件系统。并以笔者设计的音乐教学软件“管弦乐配器大师”为例,介绍了这个软件的总体框架、界面特点、操作方法与运行环境等。为提高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曲技术理论 管弦乐配器 计算机音乐 音乐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创作而思考的音乐理论研究——童忠良学术成果的研究特色 被引量:3
17
作者 崔宪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5-21,1,共7页
童忠良是有自己鲜明研究个性的音乐理论家,也是资深的音乐教育家,主要从事音乐理论研究和教学,并致力于中西音乐的比较和中国传统音乐的理论建设.他在音乐基本理论,欧洲近现代和声理论,中国传统(古代)音乐理论和中西音乐比较等方面都... 童忠良是有自己鲜明研究个性的音乐理论家,也是资深的音乐教育家,主要从事音乐理论研究和教学,并致力于中西音乐的比较和中国传统音乐的理论建设.他在音乐基本理论,欧洲近现代和声理论,中国传统(古代)音乐理论和中西音乐比较等方面都有丰厚的研究成果.他以“对称乐学论集”来命名自己的学术论文集,正是基于总结中西音乐理论之间共同规律的理解与认识.他以作曲技术理论为主要研究对象,并坚持自己的研究理念1:20世纪但凡有成就的作曲家,大多同时也是理论家,或在作品中表现出有非常系统的理论体系或技术逻辑而自成一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理论研究 学术成果 中国传统音乐 音乐理论 创作 音乐基本理论 中西音乐 作曲技术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音乐理论家姜芷若
18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F0003-F0003,共1页
姜芷若,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2年考入中国音乐学院附中,2009年、2012年、2015年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先后获得作曲及作曲技术理论专业的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师从作曲家、教育家施万春先生。
关键词 中国音乐学院 硕士生导师 音乐理论 博士学位 作曲 作曲技术理论 施万春 教育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音乐理论家 钱仁平
19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F0003-F0003,共1页
钱仁平,作曲理论博士,上海音乐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高校作曲技术理论与中国当代音乐创作研究重点创新团队首席专家。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部主任,中国当代音乐研究与发展中心主任,华人作曲家手稿保护与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新... 钱仁平,作曲理论博士,上海音乐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高校作曲技术理论与中国当代音乐创作研究重点创新团队首席专家。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部主任,中国当代音乐研究与发展中心主任,华人作曲家手稿保护与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新音乐年鉴》《中国歌剧年鉴》创刊主编。中国音乐家协会作曲与作曲理论学会秘书长,电子音乐学会副会长,音乐评论学会理事,《音乐艺术》《人民音乐》编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音乐学院 音乐理论 作曲技术理论 作曲理论 音乐评论 电子音乐 中国音乐家协会 中国新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勋交响 桃李成蹊——作曲家、音乐教育家王建元教授
20
作者 客宁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2007年第1期F0002-F0002,共1页
关键词 音乐教育家 作曲 王建 中国音乐家协会 南京艺术学院 桃李 作曲技术理论 常务理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