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活动式写作模式在高中作文训练中的实践策略
1
作者 谢理迪 《作文(高中版)》 2024年第3期57-58,共2页
语文教师在高中作文写作训练过程中导入活动式写作模式,既是对传统作文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的有效创新,也是体现语文课堂上“学为中心”教育思想的重要形式,能够有效兼顾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和合作意识的有效训练,加快学生语文表达能... 语文教师在高中作文写作训练过程中导入活动式写作模式,既是对传统作文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的有效创新,也是体现语文课堂上“学为中心”教育思想的重要形式,能够有效兼顾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和合作意识的有效训练,加快学生语文表达能力和核心素养的培育与发展。对此,在构建和应用活动式写作模式的过程中,语文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心理动向,科学开发和导入活动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让学生在多元化的活动教学中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丰富学生在作文教学过程中的学习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素养 实践策略 学习体验 有效训练 高中作文 语文课堂 作文教学过程 学为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作文训练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2
作者 刘建民 《成才之路》 2009年第13期83-84,共2页
作文是一项综合性、创新性的书面语言表达艺术。而作文过程则是观察、实践与创新思维的有机训练过程,同时它也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作文教学应该寻找突破口,重点开发,逐步提高。笔者认为,应当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 作文训练 应当 小学 语言表达艺术 作文过程 训练过程 创新思维 写作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中生作文能力训练的几点做法
3
作者 马富霞 《青海教育》 2008年第7期46-47,共2页
一、高中生作文教学的现状分析 传统的作文教学是一种“习题”式的教学,有这样一种相对固定的模式:命题→指导(或有或无)→写作→批改→讲评,即由教师布置一道作文题,稍作指导或干脆不作指导,学生埋头构思写作,然后教师批改,... 一、高中生作文教学的现状分析 传统的作文教学是一种“习题”式的教学,有这样一种相对固定的模式:命题→指导(或有或无)→写作→批改→讲评,即由教师布置一道作文题,稍作指导或干脆不作指导,学生埋头构思写作,然后教师批改,最后讲评。这是一种以教师为中心的封闭式教学过程,其中固然培养了学生的独立作文能力,但也存在以下不足之处:一是被动性。学生在作文过程中写什么是被动的,对于作文中存在的问题,也是通过教师讲评而被动接受的,这样训练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二是简单化。只单一地培养了学生写的能力,而忽视了学生听、说、读的能力。三是局限性,学生只顾埋头写作,互相之间缺乏交流、学习,不能开拓视野,开拓,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文能力训练 高中生 以教师为中心 学生学习 做法 作文教学 教学过程 作文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中语文作文评分机制的创新和运用
4
作者 马焌 《作文(高中版)》 2022年第5期63-64,共2页
作文教学过程中的评分机制蕴含着一名语文教师的智慧。而原有的评分机制有着单一、机械的弊端,这使得学生在学习中丧失了主体地位。虽说在高考以及一些过程性的综合测试中,作文仅以一个总评分的形式呈现,但若在日常作文教学过程中也只... 作文教学过程中的评分机制蕴含着一名语文教师的智慧。而原有的评分机制有着单一、机械的弊端,这使得学生在学习中丧失了主体地位。虽说在高考以及一些过程性的综合测试中,作文仅以一个总评分的形式呈现,但若在日常作文教学过程中也只是一纸分数,即便配之以适当的评语,仍不能完全言明作文症结之所在,尽解学生之困惑。况且在传统的作文评分机制之下,教师批作文批得苦不堪言,乃至夜不能寐,效果又不甚理想。故,适时建立新型的作文评分机制显得尤为迫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分机制 作文教学过程 主体地位 作文评分 综合测试 语文教师 高中语文作文 高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中作文教学漫谈
5
作者 李现文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1年第16期98-99,共2页
高中阶段的作文,与现实生活联系较为紧密,要帮助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培养起良好的语言功底和文学修养,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作文教学过程中要采取相应的有效策略,并且针对教学活动内容做好充分的编排。但是就目前而言,有许多... 高中阶段的作文,与现实生活联系较为紧密,要帮助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培养起良好的语言功底和文学修养,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作文教学过程中要采取相应的有效策略,并且针对教学活动内容做好充分的编排。但是就目前而言,有许多高中生在日常生活当中并没有更多的写作训练机会,在写作中经常会感到无从下手,所以为了能够让学生有的放矢,就需要针对学生的写作和技巧做好充分的培训。教师应当在培养学生基础知识积累的基础上,合理应用教材当中的内容来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从根源上帮助学生掌握写作的技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基础知识 有效策略 作文教学过程 高中作文教学 写作训练 现实生活 语言功底 高中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着”、“了”用法的疑惑与初解
6
作者 王连云 盖馥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06年第8期67-68,共2页
关键词 “着” “了” 用法 中学生作文 作文过程 语法问题 辅导班 批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息与通讯章的知识与练习——写作系列辅导(七)
7
作者 为文 《现代中文学刊》 1994年第5期18-19,共2页
大纲和教材在"语言’章后,都设有"作文过程"一章。但这一章不涉及一些知识和理论,主要是讲写作过程的一些问题,对指导作文有帮助。因此,在自学考试中,这一章内容都放在具体的作文写作中体现,而不单独立题考查(极少有这... 大纲和教材在"语言’章后,都设有"作文过程"一章。但这一章不涉及一些知识和理论,主要是讲写作过程的一些问题,对指导作文有帮助。因此,在自学考试中,这一章内容都放在具体的作文写作中体现,而不单独立题考查(极少有这一章基础知识的考题)。我们的辅导也就跳过这一章,考生自学一下即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文过程 作文写作 立题 新闻体裁 写作过程 用事实说话 提炼主题 科技新闻 报道方式 体育新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雕细刻出华章
8
作者 陈晓红 《中学语文园地(初中版)》 2002年第4期40-41,共2页
语言训练是整个作文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篇好的文章不仅要有深刻鲜明的主题,更要有优美的语言。正如古代文论家所说:“义虽深,理虽当,词不工者不成文,宜不能传也。”“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可见,语言表达的... 语言训练是整个作文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篇好的文章不仅要有深刻鲜明的主题,更要有优美的语言。正如古代文论家所说:“义虽深,理虽当,词不工者不成文,宜不能传也。”“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可见,语言表达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文章质量的高低。所以,在写作中,只有了解和掌握优化语言的有关技巧,注意炼字炼句,才能写出切题切情、文质兼美的佳作。具体来说,优化作文语言的技巧,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训练 作文过程 中学 语文 教学 写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作,在训练的沃土上生根
9
作者 祁凤云 《教师》 2015年第36期33-33,共1页
习作教学是语文课程中最能突出综合性与实践性的教学环节,是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反映。可是当下小学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功利性过强,重技巧、轻情思;形式单一,大多局限于封闭的、单向交流的、个体性的狭窄圈子;学生作文过程耗时多,老师... 习作教学是语文课程中最能突出综合性与实践性的教学环节,是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反映。可是当下小学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功利性过强,重技巧、轻情思;形式单一,大多局限于封闭的、单向交流的、个体性的狭窄圈子;学生作文过程耗时多,老师批改周期长,容易形成厌教厌学情绪。为了摆脱这种现象,笔者在习作教学中注重以人为本,重视训练孩子们的感知与思维,运用多元评价,让习作在训练的沃土中生根,使学生的习作绽放光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作教学 多元评价 单向交流 作文过程 小学语文教师 语文综合素质 程中 教学环节 周期长 个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项二次计分法对小学生写作水平的影响
10
作者 孟繁英 《当代教育科学》 1989年第4期44-50,77,共8页
这里发表两篇关于中小学作文教学改革的文章。孟繁英同志一文,最初编入《教学改革新探索》一书(青岛出版社1988年9月版),尔后作者又作了进一步试验,本文是其实验报告,邵长缨同志一文,突出学生在作文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这个课题也值得研究。
关键词 学生写作水平 作文教学改革 计分法 青岛出版社 实验报告 作文质量 小学作文教学 作文指导 作文教学过程 作文批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中语文写作教学创新策略探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梅 《作文(高中版)》 2022年第11期41-42,共2页
在新课改背景下,广大初中语文教师面临一个统一问题,即如何创新与改进写作教学手段。初中是提升学生自身写作能力的关键阶段,因此,教师应高度重视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在实际作文教学过程中,有的学生写作十分困难,根本不知应该写些什么... 在新课改背景下,广大初中语文教师面临一个统一问题,即如何创新与改进写作教学手段。初中是提升学生自身写作能力的关键阶段,因此,教师应高度重视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在实际作文教学过程中,有的学生写作十分困难,根本不知应该写些什么内容,无从下笔;有的学生写出的作文千篇一律,缺乏创新;有的学生缺乏具体写作规划,文章没有_丝逻辑性可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与改进 作文教学过程 初中语文教师 策略探析 新课改背景下 写作教学 学生写作 关键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吴玉霞 《现代农村科技》 2016年第23期67-67,共1页
随着科技的发展,微课的出现给小学语文课堂注入了活力,创设了更为客观真实的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1运用微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与源泉。小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 随着科技的发展,微课的出现给小学语文课堂注入了活力,创设了更为客观真实的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1运用微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与源泉。小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但他们的兴趣极易被激发。微课以其短小精悍的特点,利用优美的音效、炫动的画面,能在短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堂 教学情境 时空限制 课堂教学 下笔如有神 鉴赏能力 作文教学过程 写作欲望 传统作文 教学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追问中走向深刻
13
作者 刘纯 《作文(高中版)》 2019年第9期67-69,共3页
考场议论文如何写得深刻,是许多一线教师一直在探索的问题。虽然深刻的程度主要由考生本身的思维品质和生活阅历所决定,在短期内很难有所改变,但在作文教学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操作性强的方法能够引导考生尽量走向深刻。
关键词 一线教师 生活阅历 作文教学过程 思维品质 考场议论文 操作性强 考生 深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视化图示在读写教学中的多种功用
14
作者 陈芳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2年第15期75-81,共7页
在阅读和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会遇到学生不会读、不会写、记不牢等的情况。面对阅读文章有障碍、写作有困难、记性不好的学生,该用什么方法实施有效教学呢?笔者尝试将多种可视化图示引入语文读写教学。其实,将可视化图示用于语文读... 在阅读和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会遇到学生不会读、不会写、记不牢等的情况。面对阅读文章有障碍、写作有困难、记性不好的学生,该用什么方法实施有效教学呢?笔者尝试将多种可视化图示引入语文读写教学。其实,将可视化图示用于语文读写教学早已有之。20世纪90年代,著名语文教育家黎锦熙先生就曾用自创的“图解法”进行语文教学。黎锦熙先生是将可视化图示运用到中国现当代语文读写教学的发起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教育家 读写教学 黎锦熙先生 作文教学过程 语文教学 图解法 可视化 图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写作能力
15
作者 王玲玲 《小学阅读指南(低年级版)》 2023年第6期81-83,共3页
学生要想拥有自主写作方法,必须要具备足够的语文知识储备、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主动写作的意愿。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需要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写作能力,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一、创造实际情境,激发写作兴趣教... 学生要想拥有自主写作方法,必须要具备足够的语文知识储备、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主动写作的意愿。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需要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写作能力,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一、创造实际情境,激发写作兴趣教师要明确自主写作对于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更加自主地参与到写作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更加真实的情境,给学生带来更好的学习体验,让学生在写作过程有话可写,也更愿意写作,并且能够利用文字表达自身的感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表达能力 自主写作 激发写作兴趣 学习体验 文字表达 语文综合素养 实际情境 作文教学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几点想法
16
作者 陈娟 《青海教育》 2015年第Z1期49-49,共1页
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教学结果,而轻作文教学过程的现象。教师往往热衷于班上学生每篇作文写得如何,有多少学生得了高分,而又有多少学生能在作文竞赛中获奖。因此,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指导作文要从开阔思路,帮助学生从积累中选... 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教学结果,而轻作文教学过程的现象。教师往往热衷于班上学生每篇作文写得如何,有多少学生得了高分,而又有多少学生能在作文竞赛中获奖。因此,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指导作文要从开阔思路,帮助学生从积累中选择合适的作文内容入手,解决"写什么"的问题,而不是一上来就指导"怎么写"。另外,还要注意培养学生修改自己作文的能力。下面是我在作文教学过程中的几点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写作能力 作文教学过程 作文内容 教学结果 修改自己 语言词汇 语言表达能力 书面语言 思维空间 文体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