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类写作任务条件下外国CFL学习者作文语言特征 被引量:4
1
作者 张新玲 朱琳 李佳徽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29-140,共12页
综合性写作测试任务成为不同语种大规模高风险考试广泛采用的新题型,针对性研究成为必需。运用13项指标对94名外国CFL汉语学习者无材料、读写结合、读听写作文文本分析结果显示:综合性写作任务更有助于考生产出高质量的作文文本,其动词... 综合性写作测试任务成为不同语种大规模高风险考试广泛采用的新题型,针对性研究成为必需。运用13项指标对94名外国CFL汉语学习者无材料、读写结合、读听写作文文本分析结果显示:综合性写作任务更有助于考生产出高质量的作文文本,其动词使用正确率、副词使用正确率、词序不当句子数和比例、关联词数及正确率、特殊句型及其正确率、习语及其正确率等统计值显著高于无材料作文;在三类任务中,读听写作文指标整体最好;但对部分汉语水平低的考生来说,综合性写作任务的复杂度高,需慎重选择阅读和听力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性写作测试任务 CFL汉语学习者 作文语言特征 读写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锤炼作文语言的几种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克章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8-49,共2页
关键词 作文语言 写作能力 中学 语文教学 修辞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二作文语言、篇章训练题及学生作文评析(上)
3
作者 齐大群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39-41,共3页
高二作文语言、篇章训练题及学生作文评析(上)北京四中齐大群语言及篇意训练涉及的范围很广。这次作文,着重训练怎样使语言表达得新颖、生动、形象、优美;练习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以及文章中的照应。请同学们完成下列练习。一、... 高二作文语言、篇章训练题及学生作文评析(上)北京四中齐大群语言及篇意训练涉及的范围很广。这次作文,着重训练怎样使语言表达得新颖、生动、形象、优美;练习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以及文章中的照应。请同学们完成下列练习。一、在不改变原意的条件下,按要求改变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文评析 作文语言 训练题 修辞方法 言语环境 词语移用 语言 《文心雕龙》 老年人 常式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二作文语言、篇章训练题及学生作文评析(下)
4
作者 齐大群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5-38,47,共5页
高二作文语言、篇章训练题及学生作文评析(下)北京四中齐大群[题目]二、整句与散句配合得好,能使文章增色。如《我的空中楼阁》:“我把一切应用的东西当作艺术,我在生活中的第一件艺术品──就是小屋。白天它是清晰的,夜晚它是... 高二作文语言、篇章训练题及学生作文评析(下)北京四中齐大群[题目]二、整句与散句配合得好,能使文章增色。如《我的空中楼阁》:“我把一切应用的东西当作艺术,我在生活中的第一件艺术品──就是小屋。白天它是清晰的,夜晚它是朦胧的。每个夜幕深垂的晚上,山下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文评析 作文语言 训练题 大学生 表达方式 图书馆 小丑 《我的空中楼阁》 观象台 舞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作文语言水平的有效途径
5
作者 孙芝红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54-55,共2页
关键词 作文语言水平 文学创作 文学作品 艺术形象 写作教育 语文教学 中学
全文增补中
让语言闪烁灵性之光
6
作者 李元洪 《中学语文教学》 2005年第2期29-30,共2页
关键词 中学 语文 写作指导 作文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词语生动 句式灵活
7
作者 陈玉驹 《中学语文教学》 2006年第4期74-75,共2页
关键词 词语 句式 作文语言 中学 语文 写作指导 写作技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将大学英语写作教学贯穿于精读教学中 被引量:6
8
作者 胡丹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2期51-54,共4页
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一直是非英语专业英语教学的一个薄弱环节。由于没有开设专门的写作课,没有专门的写作教材,长期以来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就目前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及有效的解决途径进行了阐述,提... 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一直是非英语专业英语教学的一个薄弱环节。由于没有开设专门的写作课,没有专门的写作教材,长期以来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就目前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及有效的解决途径进行了阐述,提出在目前师资、课时等缺乏的情况下,应将大学英语写作教学融入到精读教学中,并对学生进行长期的英语写作能力的培训,这样才能使其英语写作能力从根本上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英语写作教学 语言基础知识:语篇:作文评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