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应考作文修改:提档升级
- 1
-
-
作者
毛洪其
-
机构
北京市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
-
出处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64-67,共4页
-
文摘
作文应考准备有多种办法.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修改。多读多写远水不解近渴.按照程序循环往复是在走过场,追求叶圣陶的“完足切当”似不现实,只求温儒敏的“文从字顺”又不放心.那应该怎么办呢?抱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备考阶段一是要解决对作文修改的认识问题,二是要明确修改的方向和操作方法。
-
关键词
作文修改
应考
文从字顺
认识问题
操作方法
叶圣陶
温儒敏
多读
-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网络学习空间让作文修改焕发生命的活力
被引量:1
- 2
-
-
作者
齐金栓
-
机构
河南省鹤壁市山城区第九小学
-
出处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4年第06Z期29-29,共1页
-
文摘
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人人进、人人用所导致的全方位空间互动引起了教育关系和师生关系的根本变化,引爆了作文修改的革命,使作文修改呈现出多元性、开放性、交互性和高效性,克服了传统作文修改的弊端,实现了作文修改的最优化,使作文修改焕发出生命活力,学生"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的愿望变为现实。
-
关键词
网络学习空间
作文修改
生命活力
-
分类号
G623.2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同桌的你》作文修改
- 3
-
-
作者
章永生
-
机构
安徽怀宁县高河二中
-
出处
《中学语文教学》
2006年第8期26-27,共2页
-
-
关键词
《同桌的你》
作文修改
话题作文
语文教学
中学
-
分类号
G633.34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努力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
- 4
-
-
作者
余光明
-
机构
四川省泸县第二中学
-
出处
《教育学报》
1998年第8期22-23,26,共3页
-
文摘
批改作文,是作文教学的重头戏,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关键环节。但在长期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我们绝大多数教师沿袭的仍然是学生作文教师改的传统方法。教师们尽管付出了大量艰辛的劳动,学生们的作文水平却总是在低谷中徘徊不前,收效甚微。这就说明作文批改由教师一手包...
-
关键词
学生修改作文
作文修改能力
教师
学生作文
作文教学
作文修改方法
作文批改
作文水平
写作水平
修改法
-
分类号
G633.34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教会学生修改作文
被引量:1
- 5
-
-
作者
李怿
李树田
-
机构
诸城市教学研究室
诸城市万家庄镇初中
-
出处
《学科教育》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8-12,共5页
-
文摘
作文修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 ,强化学生作文修改训练 ,能培养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
关键词
作文
中学
作文教学
修改方法
作文修改训练
作文能力培养
-
Keywords
composition
revision
content
method
-
分类号
G633.34
[文化科学—教育学]
G632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小议指导学生修改作文的几点做法
被引量:1
- 6
-
-
作者
魏灵芝
-
机构
河北省献县河城街镇伊庄完全小学
-
出处
《现代农村科技》
2015年第14期68-68,共1页
-
文摘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进行"写—交—批—退"的模式,师生对此早已习以为常,这就导致很多学生的作文水平提高很慢。新课程理念提倡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作文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就培养学生的作文修改能力谈几点体会。
-
关键词
作文能力
作文修改
作文水平
自主能力
文章语言
修改自己
写作基础
新课程
过程化
授之以渔
-
分类号
G623.24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用“五步朗读法”修改作文
- 7
-
-
作者
叶世宏
-
机构
浙江省武义县第一职业技术学校
-
出处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5年第09X期86-86,共1页
-
-
关键词
“五步朗读法”
作文修改
主体作用
教学效率
语文教学
中等职业学校
作文教学
-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电教作文二例
- 8
-
-
作者
刘强
-
机构
北京市第十七中学
-
出处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7-47,共1页
-
-
关键词
电教手段
作文教学
趣味性
作文讲评
作文修改步骤
-
分类号
G633.34
[文化科学—教育学]
G431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略论激励法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 9
-
-
作者
王磊
-
机构
济南教育学院教管系
-
出处
《教育学报》
1999年第9期4-6,9,共4页
-
-
关键词
作文教学
激励法
写作积极性
间歇强化
作文讲评
强化原则
合作教育
作文修改
教师期望效应
替代性
-
分类号
G633.34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两次作文”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 10
-
-
作者
赵畅
-
机构
浙江省上虞县教委
-
出处
《教育学报》
1989年第2期2-3,共2页
-
文摘
作文教学改革的中心,旨在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这不仅是过去的课题,也是当前乃至今后仍需研究的课题。近年来,笔者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其中,进行“两次作文”教学,效果极为显著。 所谓“两次作文”,即是让学生对同一作文题目先后做两次文章。实践证明,进行“两次作文”教学,体现出“四个有利”。
-
关键词
学生作文
写作能力
作文教学改革
有效途径
教师
课题
实践证明
作文修改
第二次
探索
-
分类号
G40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
-
题名作文思维法的运用与训练
- 11
-
-
作者
朱学思
-
机构
烟台市福山区教育局教研室
-
出处
《当代教育科学》
1992年第5期37-40,共4页
-
文摘
研究表明,作文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是以思维为核心的。“文成于思”,没有思维活动,就没有文章的产生。写作是艰苦的脑力劳动,写作过程的始终,总贯穿着如何思维这条红线。罗马诗人、批判家贺拉斯说:“要写作成功,批判力是开端和源泉。”这里的批判力就是思维。小学生作文,就是把已储备的信息材料,经过思维加工,构成一幅或一组画面,再通过思维把这些画面用文字表达出来。大纲指出:“
-
关键词
作文能力
小学生作文
批判力
信息材料
写作过程
相似联想
用词造句
作文水平
作文修改
感情活动
-
分类号
G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被引量:1
- 12
-
-
作者
何水云
-
机构
河南省新乡市实验小学
-
出处
《心理学探新》
1987年第1期67-73,共7页
-
文摘
创造思维是人们进行创造性学习、工作的心理基础,更是创造发明家的心理基础。为了我国四化大业的实现,民族的振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应作为一项教育任务去完成,各科教学应根据各门学科的内容与特点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近几年来,我在作文教学中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作了以下尝试: 一。
-
关键词
创造性思维能力
作文教学
创造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
学生修改作文
心理基础
定中心
命题作文
学生创造性思维
文章内容
-
分类号
B84
[哲学宗教—心理学]
-
-
题名怎样组织和指导小学生批改作文
- 13
-
-
作者
吴翠龄
-
机构
福建师大教育系
-
出处
《课程.教材.教法》
1988年第4期23-24,共2页
-
文摘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教师批改作文要讲求实效,要看到学生的进步,加以鼓励,适当指,并逐步指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为了使作文批改讲求实效,培养小学生自我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
-
关键词
批改作文
小学生
学生修改作文
作文教学
教师
作文练习
自我修改
讲求实效
修改文章
互批互改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教师书面反馈对大学生英语写作学习影响的个案研究
被引量:23
- 14
-
-
作者
杨鲁新
-
机构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
-
出处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2-18,共7页
-
基金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中国高校英语写作教与学关系的调研"(项目编号:教外司留20071108)的部分研究成果
-
文摘
本研究采用质性个案研究方法,跟踪观察了一位经验型英语写作教师写作教学以及四名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写作学习情况,收集了教师的书面反馈、学生的多稿作文、教学材料、访谈等多种数据。数据分析表明:该教师的书面反馈细致而全面,特别关注了学生写作中出现的语言问题,但针对文章整体内容及思路的反馈相对较少。学生重视并采纳了大部分教师书面反馈,认为这些反馈对其作文修改及其写作能力提高帮助很大。另外,教师书面反馈对学生的影响并不仅局限于作文修改,而且对学生写作习惯的培养及写作态度均有一定程度的正面影响。
-
关键词
英语写作
教师书面反馈
作文修改
写作态度
-
Keywords
EFL writing
teacher written feedback
student revision
attitude toward writing
-
分类号
H319
[语言文字—英语]
-
-
题名如何提高职中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
被引量:1
- 15
-
-
作者
韩震达
-
机构
浙江省慈溪市文棋职业中学
-
出处
《职教论坛》
2004年第8期32-33,共2页
-
文摘
职业中学文秘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从事文书、秘书等工作的人员.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的文秘人员,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而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乃是刻不容缓的头等大事.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深入研究教学规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专业要求,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切入点,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引导学生不断尝试,勇于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应用写作能力,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
关键词
应用文写作能力
兴趣
个性心理特征
修改作文
-
分类号
G71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