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直抵作家本体的二度定义
1
作者 栗原小荻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3期63-67,共5页
本文采以新锐的批评思维构架,从文学本体的维护到文学事业的拓展出发,对中国当代作家的形成和应具的品质进行审视与处方,坚持多元化、多角度、多层次地反思与认同。不言而喻。
关键词 作家本体 二度定义 灵魂 职责 品质 敬业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家本体论艺术哲学辨析
2
作者 阳友权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100-106,共7页
文学是人类本体的审美延伸,是人对自身本真生存的歌唱;文学审美是人的本体生存价值的定向实现,是人的生存之美的自由创造。作家与文学作品的关系实则是人类与文学的关系的具体化,文学的本质是历史的现实的人的本质的审美化,是对人类生... 文学是人类本体的审美延伸,是人对自身本真生存的歌唱;文学审美是人的本体生存价值的定向实现,是人的生存之美的自由创造。作家与文学作品的关系实则是人类与文学的关系的具体化,文学的本质是历史的现实的人的本质的审美化,是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感性显现。从人的本体论方面看,审美心理结构是作家的本体内容和他的艺术生命构成;从创作过程的主客体关系上看,又可以看作是作家用之于创作、成立于作品的主体体结构,文学作品便是这种结构的对象化、语符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家本体 本体 文学本体 审美心理结构 艺术哲学 文学作品 文学艺术 人类 文学创造 语符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理论和创作之间──谈朱向前《黑与白》
3
作者 陈骏涛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85-89,共5页
在理论和创作之间──谈朱向前《黑与白》陈骏涛进入新时期,文学批评(评论)曾有过它的辉煌。先是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而对着拨乱反正的历史使命,文学批评曾以“前锋”和“战士”的姿态在文坛上披荆斩棘,鼓吹呼号,确实赢得过... 在理论和创作之间──谈朱向前《黑与白》陈骏涛进入新时期,文学批评(评论)曾有过它的辉煌。先是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而对着拨乱反正的历史使命,文学批评曾以“前锋”和“战士”的姿态在文坛上披荆斩棘,鼓吹呼号,确实赢得过一片喝采。借用后来有的批评家的话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批评 黑与白 批评家 主义批评 理论批评 学科形态 理论思维能力 理论与创作 作家本体 心理批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