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作为过程之东亚儒学的诠释学建构 被引量:1
1
作者 杨东东 傅永军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39-147,共9页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东亚儒学在台湾学界渐成显学。随着对其研究的不断深入,研讨的课题已不仅限于对东亚儒学具体存在样态、特征的静态把握,而是转向"东亚儒学何以可能"的问题,亦即对一体而多元的东亚儒学之动态生成过程的探...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东亚儒学在台湾学界渐成显学。随着对其研究的不断深入,研讨的课题已不仅限于对东亚儒学具体存在样态、特征的静态把握,而是转向"东亚儒学何以可能"的问题,亦即对一体而多元的东亚儒学之动态生成过程的探究。"作为过程的东亚儒学"的重要性由此凸显。就此而言,东亚儒学之所以能够将具有超时空价值的儒家经典落实于具体而特殊的时空场域之中,做到推新意于陈编,并形成寓一于多、一多相贯的儒学共同体,就在于儒家经典与解经者之间的"时间间距"带来的诠释张力。因此,根据哲学诠释学,时间间距非但不会构成经典文本诠释的障碍,相反,这正是维持儒学理论之不息生命力的根本所在,也是东亚儒学之现代建构得以可能的诠释学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经典诠释 作为过程的东亚儒学 作为结果的东亚儒学 哲学诠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