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特高压线路带电作业间隙放电特性仿真计算 被引量:11
1
作者 方雅琪 王力农 +3 位作者 李瑞 宋斌 高嘉辰 刘凯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4435-4444,共10页
带电作业是目前超/特高压输电线路检修主要采用的方式,以超/特高压输电线路带电作业间隙为研究对象,基于连续先导起始的物理过程,建立了等电位人员-杆塔间隙以及分裂导线-地电位人员间隙的间隙特性函数和先导起始电压计算模型。通过引... 带电作业是目前超/特高压输电线路检修主要采用的方式,以超/特高压输电线路带电作业间隙为研究对象,基于连续先导起始的物理过程,建立了等电位人员-杆塔间隙以及分裂导线-地电位人员间隙的间隙特性函数和先导起始电压计算模型。通过引入结构差异系数St表征复杂杆塔结构的影响,提出了基于有限元仿真的带电作业间隙50%放电电压计算方法。最后以超/特高压线路真型塔带电作业试验数据对所建立模型的准确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等电位模型计算值与试验值之间的误差低4.62%,地电位模型计算值与试验值之间误差低于4.64%,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作业人员对间隙放电电压的作用机制。所建立的带电作业间隙放电电压计算模型可以定量分析人体和不同杆塔结构对作业间隙放电电压的影响,为带电作业间隙放电特性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仿真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电作业间隙 等电位人员 地电位人员 连续先导起始电压 放电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海拔带电作业间隙操作冲击放电特性及放电电压校正 被引量:9
2
作者 方雅琪 王力农 +2 位作者 李瑞 刘凯 宋斌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681-2688,共8页
由于高海拔地区空气间隙放电电压明显低于低海拔地区,导致高海拔带电作业所需安全距离增加。为保障高海拔地区带电作业的顺利开展,该文以750kV同塔双回直线塔为研究对象,分别在海拔为2000m、3000m和4300m地区开展了等电位人员—杆塔间... 由于高海拔地区空气间隙放电电压明显低于低海拔地区,导致高海拔带电作业所需安全距离增加。为保障高海拔地区带电作业的顺利开展,该文以750kV同塔双回直线塔为研究对象,分别在海拔为2000m、3000m和4300m地区开展了等电位人员—杆塔间隙以及分裂导线—地电位人员间隙的操作冲击放电试验,分析海拔高度和作业人员姿态对间隙放电特性的影响,并基于试验数据分析现有IEC标准中推荐的m参数法在高海拔地区的适用性,结果表明,现有方法不适用于海拔3000m以上地区带电作业间隙的放电电压修正。最后基于试验数据提出一种基于改进m参数的操作冲击放电电压修正方法,可用于海拔3000~4300m地区带电作业间隙操作冲击放电电压的修正,同时给出了海拔2000~4000m地区带电作业最小安全距离参考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电作业间隙 高海拔 操作冲击 放电电压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00kV输电线路带电作业保护间隙的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刘凯 胡毅 +5 位作者 王力农 邵瑰玮 郑传广 徐莹 胡建勋 刘庭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83-88,共6页
为研究1000kV交流输电线路带电作业的保护间隙,确定了它的设计原则和电极结构,根据该保护间隙工频击穿、工频耐压、操作冲击放电试验的结果得出了不同海拔高度下1000kV输电线路带电作业保护间隙间隙距离的最大允许值;在11塔窗中模拟带... 为研究1000kV交流输电线路带电作业的保护间隙,确定了它的设计原则和电极结构,根据该保护间隙工频击穿、工频耐压、操作冲击放电试验的结果得出了不同海拔高度下1000kV输电线路带电作业保护间隙间隙距离的最大允许值;在11塔窗中模拟带电作业各实际工况,采用升降法对保护间隙与作业间隙的绝缘配合进行了操作冲击放电试验,验证了保护间隙对带电作业间隙的保护性能,并计算了1000kV带保护间隙带电作业的危险率。最后证明加装保护间隙不仅可提高作业的安全性,而且能有效地减小塔头尺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00 KV交流输电线路 特高压 带电作业 保护间隙 作业间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海拔因素超、特高压输电线路带电作业保护间隙作业方式 被引量:13
4
作者 蔡焕青 邵瑰玮 +3 位作者 付晶 胡霁 陈怡 文志科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675-1680,共6页
为给输电线路带电作业用保护间隙的选型及实际作业开展提供技术依据,采用绝缘配合法研究得到了500 kV、750 kV和1 000 kV输电线路在海拔高度1 000 m及以下时保护间隙取值分别为1.6、2.2、4.0 m。并指出若按照常规研究方法,保护间隙与作... 为给输电线路带电作业用保护间隙的选型及实际作业开展提供技术依据,采用绝缘配合法研究得到了500 kV、750 kV和1 000 kV输电线路在海拔高度1 000 m及以下时保护间隙取值分别为1.6、2.2、4.0 m。并指出若按照常规研究方法,保护间隙与作业间隙无绝缘配合值时,为满足带电作业安全要求,则需调整保护间隙的电极结构,重新进行保护间隙与作业间隙的操作冲击试验。计算结果表明:1 000 kV、500 kV线路带电作业保护间隙的保护范围分别为0-1.8 km、0-1.7 km,在实际作业中需在作业点相邻杆塔的工作相上安装保护间隙;由于线路型带空气间隙避雷器与保护间隙的空气间隙结构和放电特性相差较大,采用线路型带空气间隙避雷器代替保护间隙是不可行的。该研究成果可为保护间隙带电作业方式的作业开展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 特高压 带电作业 保护间隙作业方式 海拔校正 保护间隙取值 带空气间隙避雷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500kV同塔四回线路空气间隙选择研究
5
作者 庄志伟 朱文卫 《广东电力》 2013年第2期53-56,83,共5页
同塔并架多回输电线路可以提高输电线路走廊利用率、降低电力建设成本。广东电网拟在500kV五邑-狮洋线路工程中采用多段500kV同塔四回线路。基于此,对广东500kV同塔四回线路在各种工况下的相对地空气间隙、相间空气间隙、带电作业间隙... 同塔并架多回输电线路可以提高输电线路走廊利用率、降低电力建设成本。广东电网拟在500kV五邑-狮洋线路工程中采用多段500kV同塔四回线路。基于此,对广东500kV同塔四回线路在各种工况下的相对地空气间隙、相间空气间隙、带电作业间隙的选择进行分析,从而提出合理的塔头控制尺寸,确保线路运行可靠性以及降低工程造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塔四回线路 相对地空气间隙 相间空气间隙 带电作业间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