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地区新发现的四龛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变研究
1
作者 张媛媛 董华锋 《敦煌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3-51,共9页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变是据《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创作的经变类图像,在敦煌地区较为发达,浙江亦见四例,四川此前仅见两处。据经文辨识出资中西岩、眉山丈六院、广元皇泽寺开凿了四龛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变,将四川地区这类经变的总数提升至6铺...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变是据《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创作的经变类图像,在敦煌地区较为发达,浙江亦见四例,四川此前仅见两处。据经文辨识出资中西岩、眉山丈六院、广元皇泽寺开凿了四龛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变,将四川地区这类经变的总数提升至6铺。敦煌、浙江、四川三地的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变在图像形式、组合方式、人物形象、情节选取上的差异性远大于相似性,推测是在各地熟悉经文的前提下独立创作完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变 四川石窟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句灵验佛顶尊胜陀罗尼记》的文本旅行 被引量:1
2
作者 孙齐 《文史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4-67,166,共15页
随着《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在唐代的译出和流行,也出现了多种相关的灵验记,《加句灵验佛顶尊胜陀罗尼记》就是这些灵验故事的一部汇编。目前公布的日本石山寺本,显示出它在9世纪经由渤海国传入日本,并因此得以保存。此书虽然在中国古代... 随着《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在唐代的译出和流行,也出现了多种相关的灵验记,《加句灵验佛顶尊胜陀罗尼记》就是这些灵验故事的一部汇编。目前公布的日本石山寺本,显示出它在9世纪经由渤海国传入日本,并因此得以保存。此书虽然在中国古代大藏经中已经亡佚,但在唐、宋、辽代的多种经幢、塔铭上,还保留有其中部分篇章。此外,北宋之后,此书又被改编成《劝善书》得以流传,并被南宋中期的《玉皇本行集经》改造出了道教的版本。《加句灵验佛顶尊胜陀罗尼记》的传播不仅是跨载体的,也是跨地域的,同时还是跨宗教的,展示了8世纪以降《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在东亚世界多元多样的流布和演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句灵验佛顶尊胜陀罗尼记》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经幢 灵验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大邑药师岩新发现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变及相关问题讨论 被引量:13
3
作者 张亮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1-81,共11页
通过与经文及敦煌相关图像的对比,确认大邑药师岩K7-2左侧的经变,应为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变,其年代为9世纪末至10世纪中叶。该铺经变是从敦煌传入蜀地后,为便于组合与雕刻而产生出的一种新的形式。该经变流传较少,与功能相同、供养简便的... 通过与经文及敦煌相关图像的对比,确认大邑药师岩K7-2左侧的经变,应为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变,其年代为9世纪末至10世纪中叶。该铺经变是从敦煌传入蜀地后,为便于组合与雕刻而产生出的一种新的形式。该经变流传较少,与功能相同、供养简便的尊胜幢的大量流行有关。川渝地区唐末五代至宋初的石窟中有较多尊胜信仰的遗存,这些遗存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地狱救赎,与其他题材的造像组合出现,构成了现世、死后及来生不同阶段不同信仰需求的有机整体。而与同样担负地狱救赎的地藏信仰相关遗存的共同出现,显示出民众生前、死后均需地狱救赎,以达到地狱救赎"双重保障"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变 大邑县药师岩 9世纪至10世纪初 敦煌 地藏信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莫高窟第449窟东壁北侧非《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变》辨析 被引量:6
4
作者 殷光明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3-40,共8页
有学者提出莫高窟经变中的经架只出现于《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变》中,而且是判定《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变》的特定标志,从而认为第449窟东壁门北有经架画面的《报父母恩重经变》应为《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变》。本文对第449窟东壁门北是否为《佛... 有学者提出莫高窟经变中的经架只出现于《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变》中,而且是判定《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变》的特定标志,从而认为第449窟东壁门北有经架画面的《报父母恩重经变》应为《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变》。本文对第449窟东壁门北是否为《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变》进行了辨析,并说明经变中的经架并非判别《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变》的唯一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449窟 报父母恩重经变 经架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变 辨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莫高窟第217窟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变中的看相图及相关问题 被引量:4
5
作者 郭俊叶 《敦煌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11-122,共12页
敦煌莫高窟第217窟主室南壁佛顶尊胜罗尼经变中绘有婆罗门看相情节,画面中的主人夫妇、建筑风格、坐具均具有西域粟特人的特点。敦煌阴氏家族与粟特人有着较深的源渊关系,通过对第217窟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变画面及发愿文分析,推测这幅经... 敦煌莫高窟第217窟主室南壁佛顶尊胜罗尼经变中绘有婆罗门看相情节,画面中的主人夫妇、建筑风格、坐具均具有西域粟特人的特点。敦煌阴氏家族与粟特人有着较深的源渊关系,通过对第217窟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变画面及发愿文分析,推测这幅经变画或是与阴家有关系的旅华粟特人发愿出资所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高窟第217窟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变 看相 粟特 发愿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房山石经《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及其相关问题考论 被引量:5
6
作者 尤李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15-223,共9页
在政权更迭频繁、多元文化交汇的背景之下,华北北部民间社会的佛顶尊胜信仰保持了很强的延续性;此信仰在辽中后期也影响到契丹贵族;辽代密教的渊源除了唐密,还包括杂密和直接来自印度的因素。辽中后期,汉族民众也为契丹统治者建造经幢... 在政权更迭频繁、多元文化交汇的背景之下,华北北部民间社会的佛顶尊胜信仰保持了很强的延续性;此信仰在辽中后期也影响到契丹贵族;辽代密教的渊源除了唐密,还包括杂密和直接来自印度的因素。辽中后期,汉族民众也为契丹统治者建造经幢祈福。这些都是中古时期不同文化交融互动和族群关系演进过程中值得重视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山石经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经幢 密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隐寺吴越国经幢短柱造像与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变相 被引量:3
7
作者 赖天兵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6-73,共8页
叙录灵隐寺吴越国两经幢短柱所镌造像,与经文及其他相关佛教图像的比照,确定经幢主体造像(一级短柱造像)的依据为佛陀波利译《佛顶尊胜陀罗尼经》,造像可视作最为简化的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变相,是该经变相的晚期形态。造像性质的揭示亦明... 叙录灵隐寺吴越国两经幢短柱所镌造像,与经文及其他相关佛教图像的比照,确定经幢主体造像(一级短柱造像)的依据为佛陀波利译《佛顶尊胜陀罗尼经》,造像可视作最为简化的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变相,是该经变相的晚期形态。造像性质的揭示亦明确了经幢为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变相的一种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隐寺 吴越国时期 经幢造像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及其序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尊胜幢小考 被引量:2
8
作者 赵灵芝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129-129,共1页
尊胜幢小考赵灵芝(郑州市博物馆)唐朝佛学大盛,建石幢刻经颂德也随之兴起,现存郑州市博物馆的一座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就是此时的产物,至于该幢建于何时,所刻经文来自何处,人们为什么要兴建,它是否是原物等等问题,尚不明了,现... 尊胜幢小考赵灵芝(郑州市博物馆)唐朝佛学大盛,建石幢刻经颂德也随之兴起,现存郑州市博物馆的一座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就是此时的产物,至于该幢建于何时,所刻经文来自何处,人们为什么要兴建,它是否是原物等等问题,尚不明了,现将此问题略作考证。该幢基石分上下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陀罗尼经咒 石幢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 博物馆 郑州市 陀罗尼经序 观世音 建筑结构 如意宝珠 五代后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莫高窟第217窟南壁壁画的思考 被引量:14
9
作者 施萍婷 范泉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20,125-128,共9页
莫高窟第217窟南壁的壁画,以前考证为法华经变,近年日本学者下野玲子以《佛顶尊胜陀罗尼经》来比对这幅壁画,推翻了以前的法华经变的结论。但下野的考证仍存在很多问题,本文在检讨了诸多问题之后,认为这铺壁画既不是法华经变,也非佛顶... 莫高窟第217窟南壁的壁画,以前考证为法华经变,近年日本学者下野玲子以《佛顶尊胜陀罗尼经》来比对这幅壁画,推翻了以前的法华经变的结论。但下野的考证仍存在很多问题,本文在检讨了诸多问题之后,认为这铺壁画既不是法华经变,也非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变,壁画的主题仍须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高窟 第217窟 法华经变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变 壁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莫高窟第217窟南壁经变新解 被引量:19
10
作者 下野玲子 牛源 刘永增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1-32,I0001-I0004,共16页
本文对敦煌莫高窟第217窟南壁一直被认为是《法华经变》的图像进行重新辨认,找出其佛经依据,并提出整个南壁内容应为《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变》的新解释。
关键词 法华经变:陀波利 佛顶尊胜陀罗尼 五台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古资料所见辽代之文殊信仰考屑 被引量:3
11
作者 程嘉静 杨富学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7-73,共7页
辽代文殊信仰流行,惟囿于史书记载匮乏,学者关注稀少。借助地下出土文物所提供的蛛丝马迹,可以看出,辽代文殊信仰极为流行。出于信仰的需要,辽人仿山西五台山而在境内另造五台山,与文殊信仰相关的经典如《佛说文殊师利法宝藏陀罗尼经》... 辽代文殊信仰流行,惟囿于史书记载匮乏,学者关注稀少。借助地下出土文物所提供的蛛丝马迹,可以看出,辽代文殊信仰极为流行。出于信仰的需要,辽人仿山西五台山而在境内另造五台山,与文殊信仰相关的经典如《佛说文殊师利法宝藏陀罗尼经》《华严经》得到广泛传播,与文殊菩萨息息相关的《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在辽朝境内盛极一时。辽代文殊信仰形成的原因很多,直接原因是受五代的影响,时间或可上溯至辽世宗朝。深层次因素主要有《佛顶尊胜陀罗尼经》的流行及其与文殊信仰的相互促进、辽代末法思想以及当时东亚文化圈内文殊信仰的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代 文殊菩萨 五台山 华严经 佛顶尊胜陀罗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西安唐会昌三年王从俭墓幢研究
12
作者 李小琴 王自力 《敦煌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84-195,共12页
西安月登阁村唐墓中出土一件经幢,保存情况较好,刻文清晰,由幢顶、幢身和幢座构成。幢顶结构复杂,有顶刹、伞盖、束腰和宝盖。其中,束腰四面皆雕刻佛龛,龛内刻佛像,龛门两侧刻二弟子像。幢身呈八棱柱形,上刻《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序》《佛... 西安月登阁村唐墓中出土一件经幢,保存情况较好,刻文清晰,由幢顶、幢身和幢座构成。幢顶结构复杂,有顶刹、伞盖、束腰和宝盖。其中,束腰四面皆雕刻佛龛,龛内刻佛像,龛门两侧刻二弟子像。幢身呈八棱柱形,上刻《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序》《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及题记,题记内容包括书刻者、立幢者、立幢时间、立幢目的等相关信息。该经幢是重要的文物,所刻文字也是特殊的文献资料,为研究唐代墓幢及《佛顶尊胜陀罗尼经》提供了基础资料,也对研究唐代译经活动、经本的流行与传播情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因此,本文将详细阐述经幢的出土情况、形制及刻文内容,为相关研究提供新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 会昌三年 墓幢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定出土明代西夏文石幢名称考
13
作者 彭向前 杨浣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8-102,共5页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在西夏同一时期的汉文、西夏文、藏文三种文本经题的对勘,并根据中古北方少数民族翻译外民族语言作品时所采取的一种常用处理手段——"颠倒"译法,对保定西夏文石幢名称重...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在西夏同一时期的汉文、西夏文、藏文三种文本经题的对勘,并根据中古北方少数民族翻译外民族语言作品时所采取的一种常用处理手段——"颠倒"译法,对保定西夏文石幢名称重新作了翻译和解释,认为额题当按照西夏人自己的译法译为"胜相幢"无疑,"胜相"指"顶尊胜相",是《佛顶尊胜陀罗尼经》的藏式简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定 明代西夏文石幢 佛顶尊胜陀罗尼 相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