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六朝佛教行记文献十种叙录 被引量:6
1
作者 阳清 刘静 《大学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5-111,共7页
自佛教传入中国以来,汉地僧侣前往佛国求经巡礼者不乏其人,行记类文献应运而生。支僧载《外国事》、释法显《佛国记》、竺法维《佛国记》、释智猛《游行外国传》、昙无竭《外国传》、释法盛《历国传》、释昙景《外国传》以及记载慧生等... 自佛教传入中国以来,汉地僧侣前往佛国求经巡礼者不乏其人,行记类文献应运而生。支僧载《外国事》、释法显《佛国记》、竺法维《佛国记》、释智猛《游行外国传》、昙无竭《外国传》、释法盛《历国传》、释昙景《外国传》以及记载慧生等人西行求法的《慧生行传》《宋云家记》《道荣传》等著作十种,都曾先后别行于世,其学术价值不菲。除释法显《佛国记》保存较为完整,《慧生行传》幸赖《洛阳伽蓝记》卷五之节录、拼补而存其崖略,其它佛教行记大多亡佚不存。兹对六朝佛教行记文献进行叙录,给予后学以西域研究和佛教文化研究之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朝 佛教行记 文献叙录 西域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朝佛教行记文学的时代趋向 被引量:4
2
作者 阳清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34-142,共9页
唐朝汉地僧侣前往佛国的求经巡礼活动方兴未艾,现存佛教行记及其相关文献先后有玄奘等《大唐西域记》,慧立等《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常愍《历游天竺记》逸文,义净《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大唐南海寄归内法传》以及《西方记》残卷,慧... 唐朝汉地僧侣前往佛国的求经巡礼活动方兴未艾,现存佛教行记及其相关文献先后有玄奘等《大唐西域记》,慧立等《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常愍《历游天竺记》逸文,义净《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大唐南海寄归内法传》以及《西方记》残卷,慧超《往五天竺国传》节本,圆照《悟空入竺记》节本。唐朝佛教行记一方面吸收前赋文学传统,另一方面凭借其文献形态之弥繁、写作意图之迎合、生活广度之拓展、文学手段之更新等进行综合演绎,藉此表现出了某种时代趋向和功能强化,并且昭示了较为显著的文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朝 佛教行记 时代趋向 文学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宋佛教行记及其相关文献叙录 被引量:1
3
作者 阳清 刘静 《大学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2-89,共8页
六朝之后,佛教的西行求法运动在唐代方兴未艾,至宋代则日趋式微。唐宋佛教行记诸如玄奘《大唐西域记》、常愍《历游天竺记》、义净《西方记》、慧超《往五天竺国传》、圆照《悟空入竺记》以及范成大《继业西域行程》、无名氏《西天路竟... 六朝之后,佛教的西行求法运动在唐代方兴未艾,至宋代则日趋式微。唐宋佛教行记诸如玄奘《大唐西域记》、常愍《历游天竺记》、义净《西方记》、慧超《往五天竺国传》、圆照《悟空入竺记》以及范成大《继业西域行程》、无名氏《西天路竟》等著作7种,都曾先后别行于世。除《大唐西域记》之外,这些佛教行记或仅存节本,或略存佚文,其学术价值不容忽视。兹对唐宋佛教行记及其相关文献进行集中考述,同时揭橥其时代特征和人文内涵,藉此丰富中亚南亚史地研究、佛教文化传播研究以及"一带一路"的文明溯源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宋 佛教行记 中亚南亚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竺法维及其《佛国记》探赜 被引量:2
4
作者 阳清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42-147,共6页
竺法维为东晋刘宋间高昌或凉州沙门,大致与支僧载、释法显等人处于同一时代,曾与释僧表结伴前往佛国巡礼,回归之后又活动于建康一带。竺法维有异于竺法雅、竺法护、释法显等三位僧人,竺氏撰著《佛国记》曾别行于世,可谓中古屈指可数的... 竺法维为东晋刘宋间高昌或凉州沙门,大致与支僧载、释法显等人处于同一时代,曾与释僧表结伴前往佛国巡礼,回归之后又活动于建康一带。竺法维有异于竺法雅、竺法护、释法显等三位僧人,竺氏撰著《佛国记》曾别行于世,可谓中古屈指可数的佛教行记之一。该书在唐代即佚,历代史志未见著录,佛教经录亦未提及,今存佚文数则,有岑仲勉辑本。检读其佚文,可见竺著《佛国记》不仅史学价值与宗教价值兼具,而且可与晋唐大多数僧人行记相互参证,呈现出比较重要的学术内涵。兹试图对竺氏及其撰著进行探赜,希冀给予后学以西域研究和佛教文化研究之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竺法维 《佛国 佛教行记 西域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