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从观音造型谈佛教的中国化
被引量:
23
1
作者
孙修身
孙晓岗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7-15,共9页
从观音造型谈佛教的中国化孙修身,孙晓岗观音是西方三圣之一,在世界各地信仰者颇众,影响之大堪同佛祖释迦牟尼并比,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在后期的佛教中尤其如此。其造型有男女二型,前贤著文讨论者颇多,本文拟就观音的造型变化事...
从观音造型谈佛教的中国化孙修身,孙晓岗观音是西方三圣之一,在世界各地信仰者颇众,影响之大堪同佛祖释迦牟尼并比,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在后期的佛教中尤其如此。其造型有男女二型,前贤著文讨论者颇多,本文拟就观音的造型变化事,略申管见,敬请批评。一、观音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音菩萨
观音信仰
佛教的中国化
佛教
艺术
敦煌莫高窟
女性化
女性观
佛教
经典
敦煌遗书
经变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佛教的中国化问题
2
作者
黄新亚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73-79,共7页
佛教,滋生于与中国远隔高山大漠的古印度,那里长期分裂割据,遭受外来入侵,缺乏进行对外扩张的武力。然而,佛教并不凭借古印度的国家力量,在中国获得了远胜其他邻邦宗教的地位,形成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一个成功范例。对这一重要的历史现...
佛教,滋生于与中国远隔高山大漠的古印度,那里长期分裂割据,遭受外来入侵,缺乏进行对外扩张的武力。然而,佛教并不凭借古印度的国家力量,在中国获得了远胜其他邻邦宗教的地位,形成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一个成功范例。对这一重要的历史现象,历来学者虽多有论述,但从中国当时的具体历史条件和佛教教义的不断变化看,这一问题还有补充说明的必要。 一、魏晋佛教兴盛的原因 佛教自两汉之际东来,本无太大影响,中国文人视之为道术。如袁宏《后汉纪》说:“西域天竺,有佛道焉。佛者,汉言觉,将悟群生也。……沙门者,汉言息也。盖息意去欲,而归于无为也。”正因为视之为道术,认为“浮屠所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
中国化
佛教的中国化
玄奘
统治者
西北少数民族
华严宗
下层人民
佛教
教义
禅宗
传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简论佛教的中国化
3
作者
葛根高娃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53-58,共6页
佛教的中国化是我国历史上最成功的一次文化输入。佛教自传入之日起,就处在同中国原有文化的不断调和,斗争之中,依据其特有的开放机制,最终完成了中国化的过程,形成了汉地佛教及藏传佛教两大分支。 一 佛教是在西汉时期经由西域传入...
佛教的中国化是我国历史上最成功的一次文化输入。佛教自传入之日起,就处在同中国原有文化的不断调和,斗争之中,依据其特有的开放机制,最终完成了中国化的过程,形成了汉地佛教及藏传佛教两大分支。 一 佛教是在西汉时期经由西域传入中原地区的,但当时,了解它的人不多,传播非常缓慢。自汉代末年以来,中原政局动荡,统治集团内部分崩离析,各种封建割据势力蜂拥而起,造成了政治上的恐惧,很多人对前途丧失了信心,看不见将来的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的中国化
喇嘛教
苯教
传统思想文化
儒家
玄学
果报
西藏
佛教
传入
统治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汉魏佛教的区域性特色及其人文地理学分析
被引量:
1
4
作者
李尚全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28-134,共7页
汉魏佛教是佛教中国化的初级阶段,主要分布在洛阳及其以东各郡国和长江流域。从人文地理学的视角来看,洛阳及其以东各郡国是皇族和士大夫信仰的佛教,而长江流域的墓葬出土的佛教文物,则表明佛教与民间丧葬风俗结合在一起,在中国首先草...
汉魏佛教是佛教中国化的初级阶段,主要分布在洛阳及其以东各郡国和长江流域。从人文地理学的视角来看,洛阳及其以东各郡国是皇族和士大夫信仰的佛教,而长江流域的墓葬出土的佛教文物,则表明佛教与民间丧葬风俗结合在一起,在中国首先草根化。汉魏时期的佛教信仰,无论是上层,还是下层,佛教都是一种祭祀工具,日本学者称之为"道教的佛教"。汉魏佛教信仰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色,在洛阳和建业的政治中心,佛教的祭祀功能表现为为现实生活祈福,满足上流社会的重生需求,而在长江流域的民间,则表现为祈祷祖先在彼岸世界过上美好生活。祭祀化的汉魏佛教的形成,标志着佛教在中华大地上落地生根。时至今日,人们普遍地认为,佛教文化并非外来文化,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的中国化
祭祀
佛教
皇族
佛教
民俗
佛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禅学思想史研究的新成果——读洪修平《中国禅学思想史纲》
5
作者
李作勋
怀海波
《学海》
1998年第1期110-113,共4页
中国禅学思想史研究的新成果——读洪修平《中国禅学思想史纲》李作勋怀海波洪修平先生继《禅宗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一书后,最近,又推出了他的新著《中国禅学思想史纲》(以下简称《史纲》)。这是国内学者撰写的第一部中国禅学思想通...
中国禅学思想史研究的新成果——读洪修平《中国禅学思想史纲》李作勋怀海波洪修平先生继《禅宗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一书后,最近,又推出了他的新著《中国禅学思想史纲》(以下简称《史纲》)。这是国内学者撰写的第一部中国禅学思想通史。该书系统而全面地分析了印度禅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禅学思想
中国
禅
《史纲》
思想史研究
惠能禅
新成果
中国化
历程
佛教的中国化
佛教
中国化
“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巴蜀地区摩崖佛寺的流变
被引量:
4
6
作者
郭璇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1-25,共5页
摩崖佛寺是佛教石窟寺的晚期形态,是石窟寺传入中国后在中国本土文化及建筑体系的影响下其空间形态由封闭逐渐走向开敞的这一历史进程的产物。从石窟建筑空间发展演变的历史进程追溯了摩崖佛寺这一类型建筑的产生过程;结合巴蜀地区的历...
摩崖佛寺是佛教石窟寺的晚期形态,是石窟寺传入中国后在中国本土文化及建筑体系的影响下其空间形态由封闭逐渐走向开敞的这一历史进程的产物。从石窟建筑空间发展演变的历史进程追溯了摩崖佛寺这一类型建筑的产生过程;结合巴蜀地区的历史文化背景,论述了巴蜀地区摩崖造像的历史源流及摩崖佛寺的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蜀地区
摩崖佛寺
佛教的中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敦煌翟氏家族研究
被引量:
2
7
作者
李丽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1999年第S1期36-37,共2页
关键词
敦煌莫高窟
翟氏
家族
具注历日
归义军时期
世家大族
佛教的中国化
邈真赞
归义军政权
曹元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观音造型谈佛教的中国化
被引量:
23
1
作者
孙修身
孙晓岗
出处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7-15,共9页
文摘
从观音造型谈佛教的中国化孙修身,孙晓岗观音是西方三圣之一,在世界各地信仰者颇众,影响之大堪同佛祖释迦牟尼并比,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在后期的佛教中尤其如此。其造型有男女二型,前贤著文讨论者颇多,本文拟就观音的造型变化事,略申管见,敬请批评。一、观音形象...
关键词
观音菩萨
观音信仰
佛教的中国化
佛教
艺术
敦煌莫高窟
女性化
女性观
佛教
经典
敦煌遗书
经变相
分类号
B94 [哲学宗教—宗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佛教的中国化问题
2
作者
黄新亚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
出处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73-79,共7页
文摘
佛教,滋生于与中国远隔高山大漠的古印度,那里长期分裂割据,遭受外来入侵,缺乏进行对外扩张的武力。然而,佛教并不凭借古印度的国家力量,在中国获得了远胜其他邻邦宗教的地位,形成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一个成功范例。对这一重要的历史现象,历来学者虽多有论述,但从中国当时的具体历史条件和佛教教义的不断变化看,这一问题还有补充说明的必要。 一、魏晋佛教兴盛的原因 佛教自两汉之际东来,本无太大影响,中国文人视之为道术。如袁宏《后汉纪》说:“西域天竺,有佛道焉。佛者,汉言觉,将悟群生也。……沙门者,汉言息也。盖息意去欲,而归于无为也。”正因为视之为道术,认为“浮屠所载。
关键词
佛教
中国化
佛教的中国化
玄奘
统治者
西北少数民族
华严宗
下层人民
佛教
教义
禅宗
传译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简论佛教的中国化
3
作者
葛根高娃
机构
内蒙社科院杂志社
出处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53-58,共6页
文摘
佛教的中国化是我国历史上最成功的一次文化输入。佛教自传入之日起,就处在同中国原有文化的不断调和,斗争之中,依据其特有的开放机制,最终完成了中国化的过程,形成了汉地佛教及藏传佛教两大分支。 一 佛教是在西汉时期经由西域传入中原地区的,但当时,了解它的人不多,传播非常缓慢。自汉代末年以来,中原政局动荡,统治集团内部分崩离析,各种封建割据势力蜂拥而起,造成了政治上的恐惧,很多人对前途丧失了信心,看不见将来的出路。
关键词
佛教的中国化
喇嘛教
苯教
传统思想文化
儒家
玄学
果报
西藏
佛教
传入
统治者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汉魏佛教的区域性特色及其人文地理学分析
被引量:
1
4
作者
李尚全
机构
扬州大学淮扬文化研究中心
出处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28-134,共7页
文摘
汉魏佛教是佛教中国化的初级阶段,主要分布在洛阳及其以东各郡国和长江流域。从人文地理学的视角来看,洛阳及其以东各郡国是皇族和士大夫信仰的佛教,而长江流域的墓葬出土的佛教文物,则表明佛教与民间丧葬风俗结合在一起,在中国首先草根化。汉魏时期的佛教信仰,无论是上层,还是下层,佛教都是一种祭祀工具,日本学者称之为"道教的佛教"。汉魏佛教信仰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色,在洛阳和建业的政治中心,佛教的祭祀功能表现为为现实生活祈福,满足上流社会的重生需求,而在长江流域的民间,则表现为祈祷祖先在彼岸世界过上美好生活。祭祀化的汉魏佛教的形成,标志着佛教在中华大地上落地生根。时至今日,人们普遍地认为,佛教文化并非外来文化,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关键词
佛教的中国化
祭祀
佛教
皇族
佛教
民俗
佛教
分类号
B949 [哲学宗教—宗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禅学思想史研究的新成果——读洪修平《中国禅学思想史纲》
5
作者
李作勋
怀海波
机构
南京大学哲学系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出处
《学海》
1998年第1期110-113,共4页
文摘
中国禅学思想史研究的新成果——读洪修平《中国禅学思想史纲》李作勋怀海波洪修平先生继《禅宗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一书后,最近,又推出了他的新著《中国禅学思想史纲》(以下简称《史纲》)。这是国内学者撰写的第一部中国禅学思想通史。该书系统而全面地分析了印度禅到...
关键词
禅学思想
中国
禅
《史纲》
思想史研究
惠能禅
新成果
中国化
历程
佛教的中国化
佛教
中国化
“心”
分类号
B948 [哲学宗教—宗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巴蜀地区摩崖佛寺的流变
被引量:
4
6
作者
郭璇
机构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出处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1-25,共5页
文摘
摩崖佛寺是佛教石窟寺的晚期形态,是石窟寺传入中国后在中国本土文化及建筑体系的影响下其空间形态由封闭逐渐走向开敞的这一历史进程的产物。从石窟建筑空间发展演变的历史进程追溯了摩崖佛寺这一类型建筑的产生过程;结合巴蜀地区的历史文化背景,论述了巴蜀地区摩崖造像的历史源流及摩崖佛寺的建制。
关键词
巴蜀地区
摩崖佛寺
佛教的中国化
Keywords
Ba - Shu area
cliff - side Buddhist temple
localization of Buddhism
分类号
TU098.3 [建筑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敦煌翟氏家族研究
被引量:
2
7
作者
李丽
机构
兰州大学历史系
出处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1999年第S1期36-37,共2页
关键词
敦煌莫高窟
翟氏
家族
具注历日
归义军时期
世家大族
佛教的中国化
邈真赞
归义军政权
曹元忠
分类号
K870.6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从观音造型谈佛教的中国化
孙修身
孙晓岗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
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论佛教的中国化问题
黄新亚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8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简论佛教的中国化
葛根高娃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8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汉魏佛教的区域性特色及其人文地理学分析
李尚全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中国禅学思想史研究的新成果——读洪修平《中国禅学思想史纲》
李作勋
怀海波
《学海》
199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巴蜀地区摩崖佛寺的流变
郭璇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敦煌翟氏家族研究
李丽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199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