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浅析中国佛教文化的三元一体结构及其特征
- 1
-
-
作者
王进
-
机构
四川大学
-
出处
《青海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74-78,共5页
-
文摘
关于中国佛教文化的基本结构,它是由佛教器物、佛教惯制与佛教理念三个不同层次的文化单元共同组成的三元一体结构。在此结构中,三个文化单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是一种有机结合和彼此关联的统一关系。此外,佛教文化的三元一体结构在变迁过程中存在着"文化堕距"的显著特征。
-
关键词
佛教文化
佛教器物
佛教理念
佛教惯制
三元一体结构
文化堕距
-
Keywords
Buddhist culture
Buddhist artifacts
Buddhist concept
Buddhist custom and system
ternary integrated structure
culture lag
-
分类号
B948
[哲学宗教—宗教学]
-
-
题名释“搔囊”——读高台骆驼城前凉木牍札记之一
被引量:2
- 2
-
-
作者
吕博
-
机构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暨中国三至九世纪研究所
-
出处
《敦煌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8-127,共10页
-
基金
武汉大学2010年研究生自主科研项目
武汉大学博士研究生短期出国研修资助项目
-
文摘
"高台骆驼城前凉墓葬出土衣物疏"中有"紫掻囊"和"早掻囊"两个词。此二词条,一同于吐鲁番出土衣物疏中的"爪囊"或"抓囊",应当是指装有手脚指甲的袋子,体现了古丧礼中"掻剪"及埋葬发须爪的规定。随身埋葬爪甲,除了官方礼典和传统儒家理念的引导之外,还可能与民间社会自己实践行用的巫俗观念和禁忌有关。这体现了"礼"与"俗"在河西地区的不同张力。而"爪囊"在高昌时期的衣物疏中最终消失,则可能和佛教理念在丧葬层面的不断渗透有关。
-
关键词
骆驼城
札记
木牍
儒家理念
民间社会
河西地区
佛教理念
衣物
-
分类号
K877.5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生活禅:人间净土与终极关怀的和谐统一
- 3
-
-
作者
梁世和
-
机构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
出处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8,10,共3页
-
文摘
净慧长老作为"生活禅"的倡导者,系统阐述了生活禅的佛学内涵和社会价值,对生活禅的修行理念和方法作了全面的理论定位。方立天认为,生活禅是通过觉悟人生来奉献人生,非常有利于当前和谐社会的构建。楼宇烈认为,生活禅体现了禅宗皈依自性、不离世间的根本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梁世和认为,生活禅的理论和实践把人间净土与终极关怀联系在一起,实现了两者的和谐统一。何石彬认为,生活禅体现了禅的现实性与超越性、普遍性与包容性的统一,其当下性则成为修学实践的起始点和落脚点。
-
关键词
终极关怀
人间净土
和谐统一
生活
禅
佛教理念
修行
法师
-
Keywords
Zen of life
humanist Buddhism
life of consciousness
life of consecration
-
分类号
B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题名生活禅的思想渊源探析
- 4
-
-
作者
何石彬
-
机构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
-
出处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10,共3页
-
文摘
净慧长老作为"生活禅"的倡导者,系统阐述了生活禅的佛学内涵和社会价值,对生活禅的修行理念和方法作了全面的理论定位。方立天认为,生活禅是通过觉悟人生来奉献人生,非常有利于当前和谐社会的构建。楼宇烈认为,生活禅体现了禅宗皈依自性、不离世间的根本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梁世和认为,生活禅的理论和实践把人间净土与终极关怀联系在一起,实现了两者的和谐统一。何石彬认为,生活禅体现了禅的现实性与超越性、普遍性与包容性的统一,其当下性则成为修学实践的起始点和落脚点。
-
关键词
禅法
生活
思想渊源
佛教理念
中国当代
佛学研究
佛教发展
法师
-
Keywords
Zen of life
humanist Buddhism
hfe of consciousness
life of consecration
-
分类号
B948
[哲学宗教—宗教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