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士、将军、皇帝、佛教徒——梁武帝萧衍的社会角色及文学人格新说 被引量:3
1
作者 李中华 杨晓东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87-196,共10页
南朝萧衍曾是“竟陵八友”之一。在齐末的社会动荡中,他统率军队,开创了新王朝。登上皇帝宝座后,他是南朝在位时间最长的君王,文治武功俱有可观。晚年他又是一个痴迷的佛教徒,曾经多次舍身同泰寺,最后在侯景之乱中悲惨地死去。萧衍的一... 南朝萧衍曾是“竟陵八友”之一。在齐末的社会动荡中,他统率军队,开创了新王朝。登上皇帝宝座后,他是南朝在位时间最长的君王,文治武功俱有可观。晚年他又是一个痴迷的佛教徒,曾经多次舍身同泰寺,最后在侯景之乱中悲惨地死去。萧衍的一生,经历了由文士、将军、皇帝、佛教徒的社会角色转换,这对其文学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萧衍 皇帝 佛教徒 文学人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老子化胡说”看汉魏六朝佛教徒的老子观
2
作者 刘玲娣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2-37,共6页
汉魏六朝时期是道教兴起、佛教传入中国,进而引发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激烈碰撞的时期。作为道家象征符号的老子,曾被道教和佛教双方进行大规模的宗教化解读和利用,"老子化胡说"是这个过程中的典型现象。从这个时期佛教徒对待... 汉魏六朝时期是道教兴起、佛教传入中国,进而引发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激烈碰撞的时期。作为道家象征符号的老子,曾被道教和佛教双方进行大规模的宗教化解读和利用,"老子化胡说"是这个过程中的典型现象。从这个时期佛教徒对待老子其人其书的基本态度可以看出老子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在宗教史上的作用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 化胡 佛教徒 教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古时期中国佛教徒的焚身供养 被引量:2
3
作者 石刚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4-128,共5页
焚身供养是中国佛教所独有的现象,流行在南北朝到唐宋时期。这一在世俗看来残忍无比的宗教行为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宗教狂热。通过对相关史料的分析,可知这一行为本身带有宗教献祭和宗教宣传的双重目的。然而,焚身供养和中国本土的重生文... 焚身供养是中国佛教所独有的现象,流行在南北朝到唐宋时期。这一在世俗看来残忍无比的宗教行为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宗教狂热。通过对相关史料的分析,可知这一行为本身带有宗教献祭和宗教宣传的双重目的。然而,焚身供养和中国本土的重生文化传统严重冲突,终于导致其衰微直至基本绝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古时期 佛教徒 焚身供养 文化传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提琴家的三重身份之调查:斗牛士-佛教徒-夜总会女老板
4
作者 刘洪 《音乐爱好者》 2007年第4期22-23,共2页
当海菲兹评价小提琴家帕尔曼的时候,说完美的小提琴演奏家应当具备“斗牛士般的镇静沉着、夜总会老板的活力和佛教徒般的虔诚”,而他(指帕尔曼)具有以上所有的这些品质。这是小提琴大师评论大师的话语,其语言形象之生动、个案距离... 当海菲兹评价小提琴家帕尔曼的时候,说完美的小提琴演奏家应当具备“斗牛士般的镇静沉着、夜总会老板的活力和佛教徒般的虔诚”,而他(指帕尔曼)具有以上所有的这些品质。这是小提琴大师评论大师的话语,其语言形象之生动、个案距离之疏远,实在令人惊讶,引人反思。遂在某古典音乐网站上做了一份投票调查,面子上是为了请大家评价对这句大师言论的看法,窃下目的是有小文章的:即从一个爱乐人的角度,去设定理想中的一个小提琴家应具备素质的“成分比例”。尽管是一时兴起,绝非专业性,但是随后的结果倒是很有趣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提琴家 夜总会 佛教徒 老板 斗牛 小提琴演奏家 小提琴大师 语言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斯国公教徒与佛教徒贺佛诞
5
《中国天主教》 2005年第4期49-50,共2页
尽管因去年多间圣堂受到袭击,以及国会将决定是否通过具争议性的反皈依法案造成紧张气氛,斯里兰卡的基督徒仍联同佛教徒一起庆祝卫塞节(佛诞节)。卫塞节是庆祝佛陀诞生、成佛和圆寂,或进入涅槃。
关键词 斯里兰卡 基督徒 佛教徒 卫塞节 宗教信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佛教徒、新教徒到天主教徒与耶稣会司铎——记上智大学副校长山冈三治神父
6
作者 张士江 《中国天主教》 2005年第3期22-23,共2页
前言2005年3月22日,笔者在日本上智大学比较文化学系举办的有关世界华人基督徒的学术研讨会上巧遇山冈三治神父《Sanji yamaoka,SJ)。身为上智大学神学院教务长的山冈神父次日发表了“日本华人天主教”论文。与山冈神父接触、聊过后... 前言2005年3月22日,笔者在日本上智大学比较文化学系举办的有关世界华人基督徒的学术研讨会上巧遇山冈三治神父《Sanji yamaoka,SJ)。身为上智大学神学院教务长的山冈神父次日发表了“日本华人天主教”论文。与山冈神父接触、聊过后,我知道他的故事一定有吸引力。随即,笔者采访了这位4月1日即将上任的上智大学副校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徒 教徒 天主教徒 耶稣会司铎 山冈三治 宗教信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佛教音乐发展的新趋势 被引量:5
7
作者 薛俊静 《民族音乐》 2008年第2期12-13,共2页
当代中国,由于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制约,音乐商品对现实社会音乐生活的介入,已经是一种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与客观存在了。其本质原因,是因为音乐传播媒体的快速发展,推动了音乐商品化的进程。
关键词 佛教音乐 新趋势 音乐商品 佛教徒 佛乐 音乐作品 佛教文化 五台山 商品化 当代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朱元璋尊崇佛教的原因及后果
8
作者 李尚英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15-19,共5页
明太祖朱元璋做了大明皇朝的开国皇帝之后,采取了一系列尊崇佛教的措施,诸如:在京(南京)城内外(即中央政府和各府州县)设僧道衙门,赋予其很大权限;下诏征集东南各地一些名僧,在南京举办各种大规模法会,并亲率文武百官向佛祖顶礼膜拜;亲... 明太祖朱元璋做了大明皇朝的开国皇帝之后,采取了一系列尊崇佛教的措施,诸如:在京(南京)城内外(即中央政府和各府州县)设僧道衙门,赋予其很大权限;下诏征集东南各地一些名僧,在南京举办各种大规模法会,并亲率文武百官向佛祖顶礼膜拜;亲自组织刊刻佛教大藏经,即著名的《洪武南藏》;挑选一些察事有功的僧人,还俗作官,如吴印、华克勤分别被委任为山东、山西布政使,成为该省的民政负责官员;颁发度牒,给出家为僧者提供方便,允许僧人结坛说法,竭力保护佛教寺院的财产。与此同时,朱元璋还对谏阻崇佛的官吏大施淫威。如大理寺卿李仕鲁,因谏阻被拒,当即请归故里,触怒了朱元璋,落得个在殿阶下被杖死的悲惨下场。难怪当时有人评论说:朱元璋统治时期,“佛法之见尊奉此至,振古所未闻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元璋 民间秘密宗教 佛教徒 白莲教 弥勒佛 明清两代 封建统治 尊崇 明太祖 僧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挥佛教媒体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作用——北大“首届佛教媒体编辑研讨会”发言(节选)
9
作者 加润国 《五台山研究》 CSSCI 2014年第4期38-39,共2页
佛教是我国第一大宗教,具有很强的文化性。据统计,我国13亿多总人口中自觉的佛教徒接近一亿,超过其他几大宗教信徒之和。最近,我正在思考可否用“宗教性”和“文化性”来分析我国五大宗教的特点,为提高宗教工作科学化水平提供理论... 佛教是我国第一大宗教,具有很强的文化性。据统计,我国13亿多总人口中自觉的佛教徒接近一亿,超过其他几大宗教信徒之和。最近,我正在思考可否用“宗教性”和“文化性”来分析我国五大宗教的特点,为提高宗教工作科学化水平提供理论支撑。所谓宗教性,就是指宗教的意识形态性、政治性、扩张性、渗透性和排他性,而文化性则是指宗教的民族性、哲学性、艺术性、民俗性和包容性。以这两个维度来衡量,则中国五大宗教中宗教性最弱而文化性最强的首推道教,其次就是佛教。基督教、天主教和伊斯兰教则宗教性很强而文化性较弱。我们可以从我国五大宗教的不同特点出发,有区别、有针对性地贯彻执行党的相关政策,提高宗教工作科学化水平。所谓相关政策,我这里主要是指宗教政策、文化政策、宣传政策,因为宗教既是一种信仰,也是一种文化,还是一种宣传。因此,做好宗教工作,既要使用宗教政策,也要使用文化政策和宣传政策,任何抓住一点不及其余的想法和做法都是错误的,甚至是危险的。毛泽东说过:“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各级领导同志务必充分注意,万万不可粗心大意。”作为治国理政的一部分,我们宗教工作者应该掌握好党的宗教政策、文化政策、宣传政策,具体分析每种宗教的宗教性和文化性,以提高宗教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秀传统文化 佛教徒 媒体编辑 宗教工作者 科学化水平 宗教信徒 宗教政策 节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佛教百科全书分辑出版 被引量:1
10
作者 柳回 《辞书研究》 1980年第4期243-243,共1页
中国佛教百科全书以《中国佛教》书名自今年起陆续由知识出版社出版,其第一辑巳发行。1955年,斯里兰卡佛教徒为纪念释迦牟尼涅槃2500年发起编纂英文佛教百科全书,要求我国协助撰写有关中国佛教的条目;周恩来同志把这个任务交给了中国佛... 中国佛教百科全书以《中国佛教》书名自今年起陆续由知识出版社出版,其第一辑巳发行。1955年,斯里兰卡佛教徒为纪念释迦牟尼涅槃2500年发起编纂英文佛教百科全书,要求我国协助撰写有关中国佛教的条目;周恩来同志把这个任务交给了中国佛教协会。后者即组成中国佛教百科全书编纂委员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佛教 斯里兰卡 释迦牟尼 佛教协会 百科全书 周恩来 出版社 佛教文化 编纂 佛教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小说钩沉·宣验记》补佚三则
11
作者 朱成华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83-85,共3页
《宣验记》,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所撰的一部志怪小说集,主要以应验之事宣扬佛法。《宋书·刘义庆传》云:“(义庆)唯晚节奉养沙门,颇致费损。”④法琳《辩正论·十代奉佛上篇》云:“宋世诸王,并怀文藻,大习佛经,每月六... 《宣验记》,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所撰的一部志怪小说集,主要以应验之事宣扬佛法。《宋书·刘义庆传》云:“(义庆)唯晚节奉养沙门,颇致费损。”④法琳《辩正论·十代奉佛上篇》云:“宋世诸王,并怀文藻,大习佛经,每月六斋,自持八戒,笃好文雅,义庆最优,……著《宣验记》,赞述三宝。”②可见临川王刘义庆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小说 补佚 钩沉 刘义庆 小说集 宋书 佛教徒 志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佛外说佛——读经漫言
12
作者 国风 《五台山研究》 2008年第3期42-57,共16页
佛教徒服务社会、济度世人的行为是有教义做理论基础的,并不只是一般宗教性的善行。佛教徒的主要修行德目是六波罗蜜(六度)与四无量心。六度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与般若(智慧)。四无量心是慈、悲、喜、舍四种心态的充量... 佛教徒服务社会、济度世人的行为是有教义做理论基础的,并不只是一般宗教性的善行。佛教徒的主要修行德目是六波罗蜜(六度)与四无量心。六度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与般若(智慧)。四无量心是慈、悲、喜、舍四种心态的充量至极。这些德目包含两类内容:其一是促使个人解脱的智慧与修持;其二是对于众生的同情与救济。可见“舍己为人”不只是一种泛泛的宗教情操,而且是完成其宗教目标的必经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读经 宗教性 服务社会 人的行为 佛教徒 智慧 教义 善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末法到来
13
作者 镰田茂雄 黄玉雄 《五台山研究》 2001年第1期40-45,共6页
关键词 佛教徒 净土宗 佛事 中国佛教 太武帝 寺院 经典 北魏 灭亡 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庵”字义补
14
作者 马丽 《辞书研究》 2018年第6期84-88,共5页
一说到“庵”,我们就会想到“尼姑庵”,女性佛教徒出家修行的地方。《汉语大字典》释为:“僧尼奉佛的小寺庙。”《汉语大词典》释为:“寺院。多指尼姑所居。”但在汉语史上,“庵”与道教也息息相关。如:(1)豫章曾有一刘道人,尝居一山顶... 一说到“庵”,我们就会想到“尼姑庵”,女性佛教徒出家修行的地方。《汉语大字典》释为:“僧尼奉佛的小寺庙。”《汉语大词典》释为:“寺院。多指尼姑所居。”但在汉语史上,“庵”与道教也息息相关。如:(1)豫章曾有一刘道人,尝居一山顶结盭。(宋《朱子语类》卷三)(2)即出道家冠服一袭以示,曰:“妾之志决矣,请从此辞。”……自是出居一女道盭,戒行严谨,人未尝能见其面。(元《南村辍耕录》卷十三)(3)紫阳庵在端石山,其山秀石玲珑,岩窦郠。宋嘉定间,邑人胡杰居此。元至元间,道士徐洞阳得之,改为紫阳庵。其徒丁野鹤修炼于此……妻亦束发为女冠,不下山者二十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大字典》 《汉语大词典》 字义 《朱子语类》 尼姑庵 佛教徒 汉语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无废人,器无废器
15
作者 冯仑 《城市开发》 2007年第11期12-12,共1页
"人无废人,器无废器,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地方,人人都是人才。人无废人,器无废器,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地方,人人都是人才。如果一个司机,路熟、精神好、身体好、懂礼貌、反应快,处理应变的能力强,就算是这个岗位的人才。你让手... "人无废人,器无废器,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地方,人人都是人才。人无废人,器无废器,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地方,人人都是人才。如果一个司机,路熟、精神好、身体好、懂礼貌、反应快,处理应变的能力强,就算是这个岗位的人才。你让手无缚鸡之力的人天天拿着刀在门口看门,贼一来他就跑了。你不能说他不是人才,让他回去写文章,没准能成个作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徒 品牌 贴票 观音 观世音 画骨 他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译佛经与汉语辞书 被引量:2
16
作者 梁晓虹 《辞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71-78,共8页
自东汉起,我国佛经翻译持续了10个世纪,翻译过来的经律论三藏共有1690余部、6420余卷。这个伟大的事业,给灿烂的汉民族文化创造了巨大的精神财富。毋庸置疑,这浩繁的佛教经典是我国古代文献重要的组成部分,自然也应是汉语辞书编纂的重... 自东汉起,我国佛经翻译持续了10个世纪,翻译过来的经律论三藏共有1690余部、6420余卷。这个伟大的事业,给灿烂的汉民族文化创造了巨大的精神财富。毋庸置疑,这浩繁的佛教经典是我国古代文献重要的组成部分,自然也应是汉语辞书编纂的重要材料。然而,大概因为佛经总被看作宗教经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辞书 汉语大词典 汉译佛经 佛教经典 佛教徒 佛经翻译 佛家 汉魏六朝 生经 第二人称代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初佛道之争的实质和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潘桂明 《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1期54-61,共8页
唐初佛道之争,以武德四年(621)傅奕疏请废僧尼、减塔寺为发端,至贞观十四年(640)释法琳卒于流放途中告一段落,前后历时二十年,系当时思想界的重大事件.本文试就这场斗争的内容、实质及其历史影响作一初步探讨. 一高祖武德四年,太史令傅... 唐初佛道之争,以武德四年(621)傅奕疏请废僧尼、减塔寺为发端,至贞观十四年(640)释法琳卒于流放途中告一段落,前后历时二十年,系当时思想界的重大事件.本文试就这场斗争的内容、实质及其历史影响作一初步探讨. 一高祖武德四年,太史令傅奕首先发难,上表诋毁佛教,罗列罪状,请求罢废.其文言辞尖锐,锋芒毕露.傅奕说,自魏晋而降,佛教日盛,危害非浅,“缙绅门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道之争 佛教徒 唐太宗 道教 唐初 儒家学说 三教关系 夷夏之辨 武德 佛道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五台山学”的新收获——读崔玉卿新著《五台山世界文化景观遗产》
18
作者 王志超 《五台山研究》 CSSCI 2017年第1期63-64,共2页
继在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五台山学探究》一书之后,崔玉卿女士近期又正式出版了作为“五台山学文库”系列学术撰著的新作《五台山世界文化景观遗产》,成为构建“五台山学”的又一大新收获。五台山作为中国佛教文化首府、世界著名的文殊... 继在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五台山学探究》一书之后,崔玉卿女士近期又正式出版了作为“五台山学文库”系列学术撰著的新作《五台山世界文化景观遗产》,成为构建“五台山学”的又一大新收获。五台山作为中国佛教文化首府、世界著名的文殊信仰道场,一直受到世界佛教界的敬仰与信奉。日本、韩国等国崇奉五台山,在本国建有五台山,东亚各国的佛教徒都以能到五台山朝拜为幸事,这都说明五台山不仅是中国的,已经早就成为世界的了。圆园园怨年远月圆远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景观遗产 五台山学 世界 宗教文化出版社 佛教文化 文殊信仰 佛教徒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绘画曼陀罗在心理辅导中的妙用 被引量:6
19
作者 陈薪屹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4年第3期53-57,共5页
曼陀罗是梵语的音译,它的本意是“圆形”或“中心”,主要以圆形或方形为主,圆形代表宇宙,方形代表地球与人类世界。在东方佛教徒及西方牧师、巫师的眼中,曼陀罗图形可作为一种心灵的治疗工具。
关键词 曼陀罗 心理辅导 妙用 绘画 治疗工具 圆形 佛教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宗教意义上的“莲” 被引量:2
20
作者 周武忠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06年第3期31-33,共3页
人们总是首先把莲花与佛教相联系,其实,无论是佛教、道教、印度教,还是基督教,均把莲花看作圣莲。本文论述了莲花与古埃及、印度、欧洲等不同民族的不同宗教的文化关系。
关键词 白睡莲 古埃及 荷花 白花睡莲 水生花卉 释教 佛教 莲花 婆罗门 仆提萨垛 菩萨 释迦牟尼 古代印度 古印度 佛陀 摩耶夫人 佛教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