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法门寺大藏经”钩沉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发良 《文博》 1996年第5期80-83,共4页
1987年,陕西扶风法门寺真身宝塔遗址中发现金代石碑二种。此二石大小不等,出土时已严重残碎。经拼合,大者尚可完整,约高300cm,宽88cm,厚33.5cm。圭首篆额曰:“金烛和尚焚身感应之碑”,碑铭题:“岐阳镇重真寺净土院燃身和尚爽公碑铭并序... 1987年,陕西扶风法门寺真身宝塔遗址中发现金代石碑二种。此二石大小不等,出土时已严重残碎。经拼合,大者尚可完整,约高300cm,宽88cm,厚33.5cm。圭首篆额曰:“金烛和尚焚身感应之碑”,碑铭题:“岐阳镇重真寺净土院燃身和尚爽公碑铭并序”,立于金大安二年(1210)。小者横立,高约55cm,宽140cm,厚22cm,残损不全,现存九块佚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门寺 佛教大藏经 全真道 中国大百科全书 沙门 文殊殿 宋哲宗 口凸 成吉思汗 海陵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已入藏佛教文献简目 被引量:6
2
作者 方广锠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86-99,共14页
敦煌遗书中已被传统大藏经所收的佛教文献具有较大的校勘价值与研究价值,但至今缺乏系统的发掘与整理。本文以《开元释教录·入藏录》(收经1076部5048卷)为入藏标准,在调查、整理、著录北京图书馆、英国图书馆、法国图书馆及部分散... 敦煌遗书中已被传统大藏经所收的佛教文献具有较大的校勘价值与研究价值,但至今缺乏系统的发掘与整理。本文以《开元释教录·入藏录》(收经1076部5048卷)为入藏标准,在调查、整理、著录北京图书馆、英国图书馆、法国图书馆及部分散藏敦煌遗书(共计36000余号)的基础上,清理出已入藏佛教文献391部,编纂成简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遗书 佛教大藏经 已入藏佛教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涌泉寺古籍被淹看当前古籍保护工作的紧迫性 被引量:3
3
作者 苏品红 林世田 《国家图书馆学刊》 2006年第4期38-42,共5页
2005年涌泉寺在抢救受灾经书时采取了夹宣纸去湿、酒精去霉变、空气除湿等科学有效的抢救措施,避免了破坏性抢救的发生。涌泉寺经书普遍存在霉变、破损、虫蛀、裂口等问题,应采取建立恒温恒湿藏经库、去霉杀菌修复、制作夹板、限制开放... 2005年涌泉寺在抢救受灾经书时采取了夹宣纸去湿、酒精去霉变、空气除湿等科学有效的抢救措施,避免了破坏性抢救的发生。涌泉寺经书普遍存在霉变、破损、虫蛀、裂口等问题,应采取建立恒温恒湿藏经库、去霉杀菌修复、制作夹板、限制开放藏经殿等措施加以保护;针对目前全国古籍保存保护现状,应制订防灾应急预案、加强古籍保护意识、发挥政府职能和社会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籍保护 古籍修复 佛教大藏经 水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文献中五代宋初戒牒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王书庆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7-46,189-190,共12页
敦煌文献中五代宋初戒牒研究王书庆敦煌文献中有不少关于授戒的记载,传戒的地点有灵图寺、安国寺、乾元寺、普光寺、龙兴寺、报恩寺、三界寺诸寺。目前存在的戒牒有三十几份,授戒的时间主要在五代末至宋初(公元961年—公元987... 敦煌文献中五代宋初戒牒研究王书庆敦煌文献中有不少关于授戒的记载,传戒的地点有灵图寺、安国寺、乾元寺、普光寺、龙兴寺、报恩寺、三界寺诸寺。目前存在的戒牒有三十几份,授戒的时间主要在五代末至宋初(公元961年—公元987年)这一时期,受戒的地点在三界寺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文献 敦煌研究 女弟子 道场司 阿弥陀佛 佛教大藏经 唐后期 敦煌佛教 沙州 大乘佛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经帙 被引量:6
5
作者 方广锠 许培铃 《敦煌学辑刊》 1995年第1期1-8,共8页
敦煌经帙方广锠,许培铃经帙,即用来包裹经卷的用品。一般称为“帙”、“帙皮”、“帙子”。也称为、“书衣”,喻其如书之衣裳。经帙的形制有的如囊,但大多如包裹皮。后者又有种种形态,有的缀有系带,有的无带。有带的帙皮,其带子... 敦煌经帙方广锠,许培铃经帙,即用来包裹经卷的用品。一般称为“帙”、“帙皮”、“帙子”。也称为、“书衣”,喻其如书之衣裳。经帙的形制有的如囊,但大多如包裹皮。后者又有种种形态,有的缀有系带,有的无带。有带的帙皮,其带子的数量及部位又互有不同。从经帙质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藏经洞 敦煌遗书 博物馆 佛教大藏经 报恩寺 完全相同 大英图书馆 系带 苏州码子 曹宗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