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现代汉传佛教戒律松弛现象及自我矫正——以虚云大和尚为中心讨论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友康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4期18-28,共11页
鸦片战争以后的中国佛教进入末法时期,佛教萎靡颓丧,寺院残破,戒律松弛,道风不振,佛教的权威性下降。针对佛门衰相,以虚云、印光、太虚等为代表的佛门大德急起自谋改善,从复兴道场、整顿僧规、培养僧才僧格等方面入手进行自我矫正,使佛... 鸦片战争以后的中国佛教进入末法时期,佛教萎靡颓丧,寺院残破,戒律松弛,道风不振,佛教的权威性下降。针对佛门衰相,以虚云、印光、太虚等为代表的佛门大德急起自谋改善,从复兴道场、整顿僧规、培养僧才僧格等方面入手进行自我矫正,使佛教度过劫难,逐渐走上复兴之路,在当代再现荣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佛门产生新的弊端,佛弟子必须加以正视和矫正,"圆信圆持"以"崇隆正法",使"圣教昌明",才能让佛教"上报国恩,下益群品",并让佛弟子"均沾福慧",从而保持佛教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传佛教 末法时期 自我矫正 佛教价值“再重估” 虚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