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历史街区更新驱动下的旅游绅士化研究——以佛山岭南天地为例 被引量:23
1
作者 常江 谢涤湘 +1 位作者 陈宏胜 陈惠琪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86-597,共12页
综合采用质性和定量方法,从社会阶层、物质环境和消费方式等层面研究佛山岭南天地的旅游绅士化现象,并分析原住民在绅士化过程中的情感特征。结果发现,物质环境改造加速了地方社会阶层的更替,原住民大多被游客、中产阶级和房产投资者所... 综合采用质性和定量方法,从社会阶层、物质环境和消费方式等层面研究佛山岭南天地的旅游绅士化现象,并分析原住民在绅士化过程中的情感特征。结果发现,物质环境改造加速了地方社会阶层的更替,原住民大多被游客、中产阶级和房产投资者所替代,空间利用方式呈现出高度商业化特征。旅游绅士化虽有力地推动了地方的环境改造和经济发展,却衍生出阶层更替、社会排斥和空间隔离等副产品,使传统的本地化生活空间转变为"资本空间"与"消费空间"。城市历史街区改造不同于一般城市更新,街区更新应以地方性为落脚点,尊重原住民的情感与历史记忆,不应简单通过商业化手段推进历史街区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街区 城市更新 旅游绅士化 居民情感 佛山岭南天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文化名城改造中城市更新概念的衍生、想象和认知局限性——以佛山岭南天地“三旧”改造为案例 被引量:13
2
作者 杨俭波 李凡 黄维 《热带地理》 2015年第2期170-178,共9页
以佛山市"岭南天地"(祖庙―东华里历史文化街区)的"三旧"改造为案例,讨论历史文化名城核心区改造中城市更新概念的衍生、想象及认知局限性。尤其侧重于概念运用在历史文化名城老城核心区更新中的作用、价值及其在... 以佛山市"岭南天地"(祖庙―东华里历史文化街区)的"三旧"改造为案例,讨论历史文化名城核心区改造中城市更新概念的衍生、想象及认知局限性。尤其侧重于概念运用在历史文化名城老城核心区更新中的作用、价值及其在更新实践中的推动或限制因素。研究显示,"三旧"改造概念作为城市更新理念与佛山城市旧区改造的现实问题相互结合而衍生的"应景"产物,在运用中凝练了更新主体(地方政府)对旧区改造发展的愿望、想象和认知倾向。这使得"三旧"改造概念在历史文化名城城市更新中的应用存在部分的局限性。另一方面,"三旧"改造发展模式及其想象展望也可能只是地方政府及开发商谋求城市、产业发展和城市综合竞争力提升的一种手段。此外,研究显示,"三旧"改造概念只被地方政府和投资人用作组织与寻求他们各自关注点的一种达到目的的手段或技术,从本质上来说,这个概念对他们的吸引力在于与之相关联的资源,以及一种供使用、阐释、替换的语言。至于这个概念对历史文化名城城市更新的实用性,则似乎关注不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更新 “三旧”改造 历史文化名城 衍生 想象 认知局限性 佛山岭南天地(祖庙―东华里片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佛山岭南天地旧改项目中开放空间的特色分析
3
作者 冀莎菲 郑力鹏 《广东园林》 2020年第3期68-73,共6页
近年来,国内出现了不少基于城市老街区改造为商业街区的项目。通过对佛山岭南天地项目中有代表性的广场、街道、建筑等节点进行调研,选取开放空间的3个特色要素--空间形态和尺度,传统装饰元素,植物和水景布置,探析"新天地"模... 近年来,国内出现了不少基于城市老街区改造为商业街区的项目。通过对佛山岭南天地项目中有代表性的广场、街道、建筑等节点进行调研,选取开放空间的3个特色要素--空间形态和尺度,传统装饰元素,植物和水景布置,探析"新天地"模式中开放空间营造的特色手法,包括保持街巷形态和宜人尺度,增强街区公共属性;保护传统建筑构件,利用传统材料、技术;保留古树,并结合植物和水景布置,形成多层次的景观系统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旧城更新 开放空间营造 佛山岭南天地 空间尺度 传统装饰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