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5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敦煌佚本《维摩诘经注》写卷俗字辑考
1
作者 陶家骏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81-184,共4页
甘肃敦煌研究院藏佚本《维摩诘经注》系列写卷为北朝写本,是《维摩诘经》罗什译本的早期注本。本文辑录并考释了其中的部分俗字。
关键词 俗字 佚本《维摩诘经注》 考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卞之琳的一篇“佚作”——兼说现代文学史料辨伪问题
2
作者 任杰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1-128,共8页
不少有关延安文艺的资料汇编和研究论文,都述及卞之琳1938年11月随抗战文艺工作团自延安至晋东南从事文艺活动时,写了“三万五千字的作品《日本马和鹦鹉》”。这一语焉不详的信息其实来自刘白羽在1939年4月12日所写的文章。实际上,“日... 不少有关延安文艺的资料汇编和研究论文,都述及卞之琳1938年11月随抗战文艺工作团自延安至晋东南从事文艺活动时,写了“三万五千字的作品《日本马和鹦鹉》”。这一语焉不详的信息其实来自刘白羽在1939年4月12日所写的文章。实际上,“日本马和鹦鹉”应为“日本马使和鹦鹉”,《日本马使和鹦鹉》乃是卞之琳在晋东南全部创作的结集,后拆分为《晋东南麦色青青》等三篇文稿分别发表,并非可能存在的佚作。此类习非成是的说法在现代文学中所在多有,影响了现代文学本真面貌的呈现。在现代文学文献研究取得一定成绩的当下,尚显薄弱的文献辨伪工作应当引起更多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卞之琳 现代文学 史料辨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胡适、汪原放佚信看“亚东本”体系的形成
3
作者 刘宇杰 席云舒 《鲁迅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0-73,共14页
“亚东本”标点小说是中国古典白话小说现代转型的范本,胡适为其撰写的考证文章历来是学界关注的焦点。然而,胡适对“亚东本”的参与不止于此。新发现的胡适与汪原放37通往来书信手稿与已公开出版的文献相互印证,生动还原了胡适对“亚... “亚东本”标点小说是中国古典白话小说现代转型的范本,胡适为其撰写的考证文章历来是学界关注的焦点。然而,胡适对“亚东本”的参与不止于此。新发现的胡适与汪原放37通往来书信手稿与已公开出版的文献相互印证,生动还原了胡适对“亚东本”体系形成的全方位参与,揭示了从底本选择、内容审定、标点校勘、撰写序跋到出版推广的全过程。这些细节充分展现了胡适与汪原放如何将古典文本转化为兼具现代传播价值与教育功能的“亚东本”范本,实现了古典资源的现代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适 汪原放 “亚东本” 史料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吴嘉纪佚诗钩沉(二)
4
作者 邵春驹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9-99,共1页
笔者发现的吴嘉纪佚诗,上期已揭载四首,另有四首如下:新妆羞与莫愁同,默坐支颐对晚风。一片痴魂托盘石,随他到处化飘蓬。(《题九青小像》)见陆心源编《穰梨馆过眼录》卷四○(光绪十七年陆氏家塾刻本)。为题画诗,咏陈维崧宠幸之歌童徐紫... 笔者发现的吴嘉纪佚诗,上期已揭载四首,另有四首如下:新妆羞与莫愁同,默坐支颐对晚风。一片痴魂托盘石,随他到处化飘蓬。(《题九青小像》)见陆心源编《穰梨馆过眼录》卷四○(光绪十七年陆氏家塾刻本)。为题画诗,咏陈维崧宠幸之歌童徐紫云(字九青)。作年不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绪十七年 吴嘉纪 陆心源 题画诗 陈维崧 九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吴嘉纪佚诗钩沉(一)
5
作者 邵春驹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4-134,共1页
清代诗人吴嘉纪诗以杨积庆《吴嘉纪诗笺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收罗最为完备。笔者数年爬梳,又辑得佚诗八首。兹先录四首如下:双棺移近钟山葬,满眼寒烟子凄怆。摩抚忽惊木有纹,注观竟是几青嶂。高低石势何参差,众树茏葱云起迟。一... 清代诗人吴嘉纪诗以杨积庆《吴嘉纪诗笺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收罗最为完备。笔者数年爬梳,又辑得佚诗八首。兹先录四首如下:双棺移近钟山葬,满眼寒烟子凄怆。摩抚忽惊木有纹,注观竟是几青嶂。高低石势何参差,众树茏葱云起迟。一辈亲朋尽错愕,两山真似争离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嘉纪 清代诗人 上海古籍出版社 杨积庆 诗八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郭沫若《女神》时期佚诗的文献价值——以《〈女神〉及佚诗》为中心 被引量:9
6
作者 李怡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8-101,106,共5页
郭沫若《女神》时期的诗歌佚作是我们完整认识诗人诗歌观念的重要文献。借助蔡震先生编辑的《〈女神〉及佚诗》,我们可以洞察他独特的诗歌新/旧评价,把握其探索新诗艺术的基本理想,也有助于深入理解他"绝端的自由"的形式主张... 郭沫若《女神》时期的诗歌佚作是我们完整认识诗人诗歌观念的重要文献。借助蔡震先生编辑的《〈女神〉及佚诗》,我们可以洞察他独特的诗歌新/旧评价,把握其探索新诗艺术的基本理想,也有助于深入理解他"绝端的自由"的形式主张,最终重述一个更符合历史事实的郭沫若的诗歌观念或曰"郭沫若诗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沫若 《女神》时期 文献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阳明散佚诗汇编及考释 被引量:8
7
作者 钱明 《浙江学刊》 CSSCI 2002年第6期72-81,共10页
《阳明全书》不能称其“全” ,乃学术界之共识。笔者自九十年代初开始收集整理阳明散佚诗文 ,多有所获 ,仅诗作就收集到五十余首。本文所载均为首次发表 ,资料大都来源于地方史志和家族谱牒 ,可为王阳明思想、事迹之研究提供重要的文献... 《阳明全书》不能称其“全” ,乃学术界之共识。笔者自九十年代初开始收集整理阳明散佚诗文 ,多有所获 ,仅诗作就收集到五十余首。本文所载均为首次发表 ,资料大都来源于地方史志和家族谱牒 ,可为王阳明思想、事迹之研究提供重要的文献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阳明 考释 诗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帛佚籍的发现与重写中国古代学术史 被引量:10
8
作者 李学勤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6,共6页
1970年代以来,大批简帛书籍的陆续出土,为丰富和重写中国古代学术史提供了资料与条件,促使我们对中国古代学术史进行重新思考、重新认识和重新评价。简帛佚籍的发现对于重写中国古代学术史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可使一些... 1970年代以来,大批简帛书籍的陆续出土,为丰富和重写中国古代学术史提供了资料与条件,促使我们对中国古代学术史进行重新思考、重新认识和重新评价。简帛佚籍的发现对于重写中国古代学术史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可使一些古书的可信性得到基本认可;第二,可使一些古籍的属性和成书时代得到大致的确认;第三,可使许多学术著作的价值得到新的、进一步的认识;第四,可对古代时期的学术源流作出新的判断;第五,可以重新为战国时期某一诸侯国进行学术史定位。在中国历史上,新学问的产生都源于新发现,"重写学术史"正是随着考古发现的增多而提出来的。我们正处在一个不断有大发现和新发现的时代,面对更新、更多、更重要的历史典籍的出土,中国古代学术史已有条件得到重新书写,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很可能要出现新的繁荣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帛 重写 中国古代学术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秦佚诗与先秦诗歌的发展 被引量:6
9
作者 赵逵夫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66-170,共5页
《诗经》、《楚辞》之外 ,见于各种文献的先秦歌、谣、诵、辞之类约 30 0余首。这些作品不仅弥补了中国早期诗歌中的空白 ,将诗歌史提前到五帝的阶段 ,还显示了中国早期诗歌从二言到四言、杂言 ,再到六言诵诗的发展过程 ,使我们认识到... 《诗经》、《楚辞》之外 ,见于各种文献的先秦歌、谣、诵、辞之类约 30 0余首。这些作品不仅弥补了中国早期诗歌中的空白 ,将诗歌史提前到五帝的阶段 ,还显示了中国早期诗歌从二言到四言、杂言 ,再到六言诵诗的发展过程 ,使我们认识到诗歌的发生阶段除诗歌舞结合的形式之外 ,还有总结生产、生活经验的谣谚、诵辞 ,这种口诵作品同歌的结合开拓了上古诗歌题材的范围 ,推动了诗歌体式的发展。《诗经·豳风·七月》就是谣谚同歌结合的产物。民歌、谣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诗歌 谣谚 诗歌题材 诗歌体式 诵诗 《楚辞》 中国 发展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英寿教授新见欧阳修散佚书简解读 被引量:4
10
作者 洪本健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0-28,共9页
日本学者东英寿教授新发现欧阳修散佚书简96篇,深为中日两国学界所关注。其重要价值在于提供了不少欧与友朋等交往的宝贵资料。已见致吕公著书简仅有5篇,而新见的多达31篇,其中记有嘉祐二年贡举所取士子的情况及对苏洵文的评价;致苏洵... 日本学者东英寿教授新发现欧阳修散佚书简96篇,深为中日两国学界所关注。其重要价值在于提供了不少欧与友朋等交往的宝贵资料。已见致吕公著书简仅有5篇,而新见的多达31篇,其中记有嘉祐二年贡举所取士子的情况及对苏洵文的评价;致苏洵书简展示了与北宋政治生活密切相关的创作争议,即欧为范仲淹作神道碑铭,其中叙庆历党争之后范与吕夷简释憾一节,刻石时遭范氏子弟削去,欧对此极为不满,强调当以原作为准;致曾巩书简中"天下文章,久不到此矣"的赞叹,洋溢着欧为王安石、曾巩等后学成就不凡而极度欣喜与竭力揄扬的满腔热情;致范仲淹书简论孙甫为尹洙作行状事,披露了欧与范仲淹、韩琦等致力于庆历革新的友人关系亲密而又直言不讳的相处之道;与长子欧阳发的书简,尽显父子、祖孙间的亲情及家庭生活方方面面细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英寿 新见 欧阳修 书简 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的“散佚”与当代的“新考据研究”——史料建设之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意义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怡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04-104,114-116,共4页
文献资料的搜集与研究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工作之一 ,在此坚实基础上产生的成果更有可能是较为科学的。发生于五四新文学运动的中国现代文学是一个“年青”的学科 ,资料年代近 ,易得 ,天然地造成忽视资料的毛病 ;而且许多研究材料在不... 文献资料的搜集与研究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工作之一 ,在此坚实基础上产生的成果更有可能是较为科学的。发生于五四新文学运动的中国现代文学是一个“年青”的学科 ,资料年代近 ,易得 ,天然地造成忽视资料的毛病 ;而且许多研究材料在不同场合下被不断地重复使用着 ,新颖性和学术价值在降低 ;与此同时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版本较多、繁富迷乱 ,又使文献的搜集与研究相对地困难 ;加之现代文学是个政治性较强的学科 ,其传播、研究受到政治的不同时期和不同程度的干扰。这些就给我们的研究设置了一个课题 ,必须先做资料的辨伪、辨证工作。基于此 ,本栏六位学者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学术资料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以及史料建设的重要意义 ,认为必须重视史实 (即“根据”)的析理 ,重视资料的辨伪、辨证工作 ;研究和考证是一体两面的学术行为 ,考证的过程就是研究深入的过程 ;文学资料特别重视前伸 ,因此要下些由当代到历史的功夫 ,强调翻检资料时 ,既要有历史感 ,又需要当下的立场 ;为了提高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水平 ,讲求科学性是绕不过去的话题 ;在解放思想、努力创新的同时 ,还应注意反思 ,保持问题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文学研究 学术资料 文献资料 史料建设 “新考据研究” “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战时期非文学期刊与作家佚作发掘脞论——以《国讯》为中心 被引量:8
12
作者 凌孟华 《现代中文学刊》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7-52,共6页
抗战时期文学与社会互动频繁,文学以多种形式介入社会生活,众多非文学期刊都设置有文学栏目,时常刊发文学作品。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成了不为人知的佚作。本文以抗战时期《国讯》旬刊为中心,讨论抗战时期非文学期刊中的作家佚作发掘问题... 抗战时期文学与社会互动频繁,文学以多种形式介入社会生活,众多非文学期刊都设置有文学栏目,时常刊发文学作品。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成了不为人知的佚作。本文以抗战时期《国讯》旬刊为中心,讨论抗战时期非文学期刊中的作家佚作发掘问题,指出这份贯穿八年抗战全程的期刊中不乏名家佚作,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研究价值,但学界的研究很不充分;进而对茅盾小说佚作《十月狂想曲》、郭沫若佚文《写作经验谈》与冰心佚文《写作漫谈》的出处和内容特点进行分析,并集中讨论其史料价值与文学价值,指出其问题。抗战时期非文学期刊为数众多,作家佚作发掘任重道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文学期刊 《国讯》 茅盾 郭沫若 冰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吴梅村佚作辑考 被引量:3
13
作者 叶君远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3-86,共4页
本文收辑了作者从书画中和其他书籍中钩索出的几篇吴梅村的佚作,并做了简要的考释。
关键词 吴梅村 清初 诗文总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神》等同于“五四”时期的郭沫若吗?——“女神时期”郭沫若佚诗解读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勇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2-71,共10页
1921年8月5日《女神》由上海泰东图书局初版发行,以此宣告了郭沫若正式登上了“五四”文学的舞台,同时也预示着中国新文学史和新诗史进入到了成熟阶段,同时《女神》成为“郭沫若文学创作中被阅读最多、研究最多的文本。”《女神》已... 1921年8月5日《女神》由上海泰东图书局初版发行,以此宣告了郭沫若正式登上了“五四”文学的舞台,同时也预示着中国新文学史和新诗史进入到了成熟阶段,同时《女神》成为“郭沫若文学创作中被阅读最多、研究最多的文本。”《女神》已经俨然成为了郭沫若的代表词,只要是提到郭沫若首先我们想到的肯定会是《女神》中那些慷慨激昂的诗篇,同样只要谈到《女神》中《凤凰涅粲》的诗句便不能不联想到郭沫若的青春诗人的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神》 郭沫若 “五四”时期 解读 “五四”文学 1921年 成熟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袁枚佚札四通考述——兼及袁枚、杨芳灿交游考 被引量:3
15
作者 郑幸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4-56,共3页
清代中叶著名诗人杨芳灿早年曾入随园门下,得袁枚教导、提携,受益匪浅,遂终生不忘师恩。近日笔者于《芙蓉山馆师友尺牍》、《松文稿次编》中,辑得袁枚佚札四通,不仅可补《袁枚全集》之阙,而且有助于补充厘清袁、杨二人之交往过程,因予录... 清代中叶著名诗人杨芳灿早年曾入随园门下,得袁枚教导、提携,受益匪浅,遂终生不忘师恩。近日笔者于《芙蓉山馆师友尺牍》、《松文稿次编》中,辑得袁枚佚札四通,不仅可补《袁枚全集》之阙,而且有助于补充厘清袁、杨二人之交往过程,因予录出,并作考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袁枚 杨芳灿 交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48年郭沫若香港期间创作的收录与散佚考释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勇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68-77,共10页
纵观现有的郭沫若研究,一般都是以1949年新中国成立作为其文艺创作研究的分界点,认为新中国成立之前郭沫若的文学创作热情更高,作品的艺术成就也非常突出,而新中国成立之后,随着社会身份的变更。
关键词 郭沫若研究 创作研究 1948年 新中国成立 考释 收录 香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籍散佚规律性探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玉安 谢泉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17-124,共8页
中国图书文献有数千年的历史,然而留存至今的万不存一。这些文献的散佚基本上可以归纳为战争之乱、水火之灾、虫蛀霉烂、禁毁之烈、编修删毁、重经轻技、愚昧无知、深藏秘阁、复本过少、优存劣汰、传承不守、偷盗抢掠等现象。其中,前三... 中国图书文献有数千年的历史,然而留存至今的万不存一。这些文献的散佚基本上可以归纳为战争之乱、水火之灾、虫蛀霉烂、禁毁之烈、编修删毁、重经轻技、愚昧无知、深藏秘阁、复本过少、优存劣汰、传承不守、偷盗抢掠等现象。其中,前三项是天灾等不可抗力因素外,更多的是人为毁灭和散亡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史 藏书史 书籍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发现的冰心佚作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学勇 《现代中文学刊》 2012年第4期106-109,共4页
一佚诗 依稀记得,冰心早年在一本作品集序言里说过,她对于新诗,不了解,很怀疑,也不敢尝试,乃至不承认《繁星》《春水》是诗。还说,她不是诗人。到了九十多岁,有人为她编了一大厚本的《冰心诗全编》,她对此竞称自己“啼笑皆非”。
关键词 冰心 《春水》 《繁星》 作品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农书《范子计然》散佚时间与辑佚情况考订 被引量:2
19
作者 赵九洲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28-332,共5页
自汉迄五代,《范子计然》一直保存完好,其散佚时间不早于宋初,极可能是在北宋末年。后世诸多学者对该书进行了辑佚,成就较大的有马国翰、黄奭、茆泮林和鲁迅四家,他们都为再现该书的面貌而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关键词 《范子计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吴梅村佚作新辑 被引量:2
20
作者 叶君远 张炎中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5期123-127,共5页
近年来,笔者在明清文献中爬罗钩索,陆续又收集到吴梅村的一些佚作。这些佚作对于更全面深入地了解吴梅村其人及其创作都有所裨益。笔者对这些佚作略作考释,以提供给吴梅村的研究者。
关键词 吴梅村 考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