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敦煌佚本《维摩诘经注》写卷俗字辑考 |
陶家骏
|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0 |
|
|
2
|
卞之琳的一篇“佚作”——兼说现代文学史料辨伪问题 |
任杰
|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3
|
从胡适、汪原放佚信看“亚东本”体系的形成 |
刘宇杰
席云舒
|
《鲁迅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4
|
吴嘉纪佚诗钩沉(二) |
邵春驹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5
|
吴嘉纪佚诗钩沉(一) |
邵春驹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6
|
郭沫若《女神》时期佚诗的文献价值——以《〈女神〉及佚诗》为中心 |
李怡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9
|
|
|
7
|
王阳明散佚诗汇编及考释 |
钱明
|
《浙江学刊》
CSSCI
|
2002 |
8
|
|
|
8
|
简帛佚籍的发现与重写中国古代学术史 |
李学勤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0
|
|
|
9
|
先秦佚诗与先秦诗歌的发展 |
赵逵夫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6
|
|
|
10
|
东英寿教授新见欧阳修散佚书简解读 |
洪本健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4
|
|
|
11
|
历史的“散佚”与当代的“新考据研究”——史料建设之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意义 |
李怡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6
|
|
|
12
|
抗战时期非文学期刊与作家佚作发掘脞论——以《国讯》为中心 |
凌孟华
|
《现代中文学刊》
北大核心
|
2015 |
8
|
|
|
13
|
吴梅村佚作辑考 |
叶君远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3
|
|
|
14
|
《女神》等同于“五四”时期的郭沫若吗?——“女神时期”郭沫若佚诗解读 |
张勇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5
|
|
|
15
|
袁枚佚札四通考述——兼及袁枚、杨芳灿交游考 |
郑幸
|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3
|
|
|
16
|
1948年郭沫若香港期间创作的收录与散佚考释 |
张勇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3
|
|
|
17
|
中国古籍散佚规律性探析 |
李玉安
谢泉
|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2
|
|
|
18
|
新发现的冰心佚作 |
陈学勇
|
《现代中文学刊》
|
2012 |
3
|
|
|
19
|
古农书《范子计然》散佚时间与辑佚情况考订 |
赵九洲
|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
2013 |
2
|
|
|
20
|
吴梅村佚作新辑 |
叶君远
张炎中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0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