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定向能量沉积工艺特点的减材加工余量优化
1
作者 侯亮 郭敬 +3 位作者 陈云 叶超 徐杨 邹佳豪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2098-2106,共9页
针对定向能量沉积(DED)复杂曲面零件余量不均及台阶效应明显等问题,提出了考虑DED复杂曲面成形特点的中面动态配准技术,以优化后处理减材加工余量。首先根据扫描路径构建曲面零件最小外包络的截面线,用于在机检测毛坯点云;然后提取理论... 针对定向能量沉积(DED)复杂曲面零件余量不均及台阶效应明显等问题,提出了考虑DED复杂曲面成形特点的中面动态配准技术,以优化后处理减材加工余量。首先根据扫描路径构建曲面零件最小外包络的截面线,用于在机检测毛坯点云;然后提取理论模型中面与测量毛坯中面点云,引入不同区域配准精度要求,利用动态加权迭代最近邻点算法实现加工余量优化,并通过两简单案例对算法可行性进行初步验证;最后,以离心叶轮叶片为复杂案例,分析所提余量优化方法的准确性,并与基于遗传算法的多配准精度要求的加工余量优化技术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所提余量优化算法的配准精度及计算效率高,可用于DED制造复杂曲面类零件的余量快速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向能量沉积 余量优化 在机检测 动态配准 台阶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焊接式整体叶盘加工余量自适应优化方法 被引量:2
2
作者 张莹 张定华 吴宝海 《航空制造技术》 2015年第19期30-33,55,共5页
针对航空发动机焊接式整体叶盘毛坯变形严重、余量不均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对称原则的整体叶盘加工余量自适应优化方法。通过分析整体叶盘的制造工艺特点与难点,给出了加工余量优化建模与求解算法;在此基础上,根据叶片周向对称分组原则... 针对航空发动机焊接式整体叶盘毛坯变形严重、余量不均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对称原则的整体叶盘加工余量自适应优化方法。通过分析整体叶盘的制造工艺特点与难点,给出了加工余量优化建模与求解算法;在此基础上,根据叶片周向对称分组原则,提出了整体叶盘变形叶片组逐层细分的余量分布优化方法。算例及分析表明,此方法能够较好地优化焊接式整体叶盘毛坯余量,从而降低线性摩擦焊接工艺引起的叶片位置偏差和余量分布不均对叶盘加工质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叶盘 线性摩擦焊 余量优化 对称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曲型外板的余量控制技术
3
作者 孙国龙 吴幼奇 +2 位作者 龚一震 杨鑫 杨煜晨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2期106-109,共4页
为实现精度造船,无余量制作和提高复杂线型外板的余量切割质量,通过研究复杂曲型外板的余量切割质量精度问题,对其进行针对性工艺工法改进与优化,将不影响冷、热加工时曲率成型的外板原有加放余量前移至切割作业;对复杂线型外板切割过... 为实现精度造船,无余量制作和提高复杂线型外板的余量切割质量,通过研究复杂曲型外板的余量切割质量精度问题,对其进行针对性工艺工法改进与优化,将不影响冷、热加工时曲率成型的外板原有加放余量前移至切割作业;对复杂线型外板切割过程中切割起、止位置出现的切割质量精度和严重母材受损现象进行研究,设计一种用于复杂曲型外板切割的夹具工装,复杂曲型外板余量切割的工艺工法和切割技术优化后相比原工艺工法返工量降低了20%,无余量上胎率由优化前95.3%优化后提升至96.8%,提升了造船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度造船 复杂曲型 质量精度 余量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曲面薄壁件铣削颤振稳定性研究综述 被引量:6
4
作者 吴雁 王开发 +2 位作者 郑刚 周琼 张而耕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7,共7页
针对复杂曲面薄壁件铣削过程中出现的颤振问题,基于再生型颤振理论,对复杂曲面薄壁件铣削颤振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抑制颤振发生的相关工艺优化策略和颤振稳定性分析之间的联系;在此基础上,对现阶段复杂曲面铣削稳定性分析中的... 针对复杂曲面薄壁件铣削过程中出现的颤振问题,基于再生型颤振理论,对复杂曲面薄壁件铣削颤振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抑制颤振发生的相关工艺优化策略和颤振稳定性分析之间的联系;在此基础上,对现阶段复杂曲面铣削稳定性分析中的频域法、时域法、试验法,以及工艺优化方法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和归纳,对现阶段国内外复杂曲面薄壁件铣削颤振的抑制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整体式叶轮五轴加工非均匀余量工艺优化策略;通过分析影响颤振稳定性的因素,提出了今后复杂曲面薄壁件颤振抑制的研究方向。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普通铣削颤振,复杂曲面薄壁件颤振抑制更为复杂,建立三维工艺系统稳定性模型,并考虑工件模态参数的变化,可有效抑制颤振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曲面 铣削颤振 稳定性分析 非均匀余量优化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发产品适应性数控加工技术探索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森棠 李美荣 +2 位作者 贺芳 赵恒 马明阳 《航空制造技术》 2018年第1期42-47,74,共7页
基于柔性制造和适应性控制的适应性数控加工技术在高性能航空发动机和延寿大修机产品的加工中具有显著的优势。适应性控制要素包括余量、误差、精度、切削速度、进给速度、切削力等,在数控加工过程中主要体现在工件空间几何位置适应性... 基于柔性制造和适应性控制的适应性数控加工技术在高性能航空发动机和延寿大修机产品的加工中具有显著的优势。适应性控制要素包括余量、误差、精度、切削速度、进给速度、切削力等,在数控加工过程中主要体现在工件空间几何位置适应性控制、零件装夹定位适应性控制、加工切削载荷适应性控制和机床生产运行适应性控制4个方面。对航空发动机产品适应性加工工艺及其关键技术做了综合阐述,并探讨了适应性数控加工的应用及控制要素。最后指出适应性数控加工技术是提高数控加工效率和精度的有效方法,智能控制的适应性数控加工技术将成为智能制造的重要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应性控制 航空发动机 数控加工 装夹定位 余量优化 智能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