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书坊主余象斗与公案小说 被引量:1
1
作者 王令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80-83,共4页
明代书坊主余象斗为了牟利,编撰、刊印了两部公案小说集《廉明公案》、《诸司公案》,相比于同时代的公案小说创作来说有所创新,客观上促进了明代公案小说的发展和繁荣。但是作为明代公案小说初创期的作品,还是存在明显的缺点和不足。这... 明代书坊主余象斗为了牟利,编撰、刊印了两部公案小说集《廉明公案》、《诸司公案》,相比于同时代的公案小说创作来说有所创新,客观上促进了明代公案小说的发展和繁荣。但是作为明代公案小说初创期的作品,还是存在明显的缺点和不足。这些创新和不足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其后的公案小说和其他类型小说的创作和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象斗 书坊 公案小说 中晚明 通俗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余象斗《三国演义》刊刻评点的商业气息与文人情怀 被引量:1
2
作者 郭素媛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1-66,共6页
余象斗书商兼评者、商人兼儒生的双重身份,使他在刊刻评点《三国演义》时兼具商业目的和文人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从而使其既带有浓重的商业气息,又具有一定的文人情怀,而两者结合使其刊刻评点更接近当时新兴市民阶层的阅读心理和价值观... 余象斗书商兼评者、商人兼儒生的双重身份,使他在刊刻评点《三国演义》时兼具商业目的和文人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从而使其既带有浓重的商业气息,又具有一定的文人情怀,而两者结合使其刊刻评点更接近当时新兴市民阶层的阅读心理和价值观。商业气息渗透于小说刊刻评点的方方面面,而正是这种书坊主通俗小说商业模式开启了明清时期通俗小说蓬勃发展的新局面。作为读书士子,余象斗将"庶民教育"视为己任,借此导愚适俗、劝惩教化,倾注了浓厚的济世情怀,同时他将《三国演义》视为史外纪事、增广见识之通俗史书,而这源于其史家小说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象斗 《三国演义》 商业气息 文人情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书判体公案小说编刊的知识语境及其认识价值 被引量:2
3
作者 涂秀虹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2-61,共10页
明代公案小说以《廉明公案》为典范,形成了书判体公案小说的类型特征。学界对公案小说的文学价值评价较低,根本原因在于囿乎后设的审美尺度。书判体公案小说是在明代儒学平民化、法律知识普及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应和了社会思想潮流,同... 明代公案小说以《廉明公案》为典范,形成了书判体公案小说的类型特征。学界对公案小说的文学价值评价较低,根本原因在于囿乎后设的审美尺度。书判体公案小说是在明代儒学平民化、法律知识普及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应和了社会思想潮流,同时迎合了特定的意识形态规训,因而在官方和民间得到了认可。书判体公案小说在叙事上接续宋代私情公案的文学传统,但在审美意趣上贯穿司法知识而强化了司法属性,形成不同于其他类型小说的鲜明理趣。因此,书判体公案小说知识性与叙事性相结合而具认识价值和教育价值,是其独特的历史印记,也是其独有的美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案小说 书判体 知识学 余象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