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同余理论的高速同步计数器设计
1
作者 孟升卫 付平 齐家庆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12期2406-2408,共3页
本文基于同余理论,建立了模数互质并联同步计数器模型,给出了模数互质并联同步计数器计数值的解析公式.提出了基于中规模同步计数器构建大模数高速同步计数器的方法.实验证明,该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大模数同步计数器的速度.
关键词 余理论 模数互质 并联计数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φ-平坦余挠理论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晓磊 赵伟 王芳贵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9-124,共6页
引进并研究φ-平坦余挠理论,证明了该余挠理论是完全余挠理论。设R是φ-环,则φ-平坦余挠理论与经典平坦余挠理论相等当且仅当R是整环。作为应用,给出了非诣零凝聚环和φ-VN正则环的新刻画和φ-平坦模的包类性质;证明了每个R-模都有一... 引进并研究φ-平坦余挠理论,证明了该余挠理论是完全余挠理论。设R是φ-环,则φ-平坦余挠理论与经典平坦余挠理论相等当且仅当R是整环。作为应用,给出了非诣零凝聚环和φ-VN正则环的新刻画和φ-平坦模的包类性质;证明了每个R-模都有一个满的φ-平坦包当且仅当R是非诣零凝聚环,并且φ-平坦模关于子模封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 盖类 包类 φ-平坦模 φ-挠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演算的矩阵解释 被引量:3
3
作者 樊葆华 窦强 张鹤颖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411-2419,共9页
网络演算是离散事件动态系统理论在计算机网络中的应用,网络演算通过到达曲线和服务曲线计算网络的性能参数,这两个概念封装了复杂的理论背景,从而易于在实际中应用,但对到达曲线和服务曲线概念的理论研究比较缺乏.文中采用幂等矩阵的... 网络演算是离散事件动态系统理论在计算机网络中的应用,网络演算通过到达曲线和服务曲线计算网络的性能参数,这两个概念封装了复杂的理论背景,从而易于在实际中应用,但对到达曲线和服务曲线概念的理论研究比较缺乏.文中采用幂等矩阵的角度描述到达曲线和服务曲线,演算的过程成为矩阵运算,通过结合矩阵双子理论和余理论的研究结果,得出了由矩阵表演算的基本定理.研究表明,幂等矩阵理论为网络演算提供了很好的理论解释.文中还提出一种基于变换矩阵的方法求某些网络元素的服务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事件动态系统 网络演算 到达矩阵 服务矩阵 幂等矩阵 余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理接续条件下旅客列车开车时刻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庆华 王辛岩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34-37,共4页
在分析接续列车到达时刻协调性的基础上,引入合理接续条件的概念,运用同余理论从多列换乘接续列车的可达性和合理性方面构造多列车换乘衔接模型,界定各方向列车的合理开车时刻。以青藏铁路旅客列车为例,在采用季节性旅客列车开行方案的... 在分析接续列车到达时刻协调性的基础上,引入合理接续条件的概念,运用同余理论从多列换乘接续列车的可达性和合理性方面构造多列车换乘衔接模型,界定各方向列车的合理开车时刻。以青藏铁路旅客列车为例,在采用季节性旅客列车开行方案的基础上,模拟验算各方向列车的发车时间范围,说明算法模型计算过程比较简单,但对于实际列车的开行需要进行综合统筹,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 旅客列车 接续条件 余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赛程安排 被引量:6
5
作者 崔凯 杨飞 +1 位作者 张艳 张福利 《工程数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17-123,共7页
本文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研究了赛程安排问题。首先,我们运用了"排除-假设法"给出了5支球队参赛的赛程安排, 并使各队每两场比赛中间都至少相隔一场。然后,在公平性的前提下,给出了各队每两场比赛中间间隔的场次数的上限,我们按... 本文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研究了赛程安排问题。首先,我们运用了"排除-假设法"给出了5支球队参赛的赛程安排, 并使各队每两场比赛中间都至少相隔一场。然后,在公平性的前提下,给出了各队每两场比赛中间间隔的场次数的上限,我们按参赛队的队数N分两种情况讨论:①当N是偶数时,运用"最大号固定右上角逆时针轮转法";②当N是奇数时,运用"最小号固定双向轮转法"。得出的上限公式均为:上限=[(n-3)/2]。最后,考虑到体现公正性指标的不唯一性,我们又在模型优化中给出了其他指标,并用这些指标衡量了我们排出的赛程的优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赛程安排 单循环 数学模型 最大号固定右上角逆时针轮转法 最小号固定双向轮转法 余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对FC模(英文) 被引量:1
6
作者 段璐灵 欧阳柏玉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5,共5页
引进了n-FC模的概念,给出了n-FC模的刻画,并利用余挠理论进一步研究了n-FC模的性质,证明了R是右n-凝聚环且RR是n-FC模当且仅当每个左R-模有单的Fn-预包络当且仅当(FCn,FC⊥n)是perfect余绕理论.
关键词 n-FC模 n-凝聚环 理论 预包络 预覆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射模和投射模的推广 被引量:2
7
作者 李煜彦 何东林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53-157,共5页
设R是环,n和d是固定的非负整数,T是1-倾斜R-模(未必有限生成).称R-模M是(n,d)-T-内射模,如果对任意P∈Pr esn T,有ExtdR+1(P,M)=0.称R-模M是(n,d)-T-投射模,如果对任意(n,d)-T-内射模N,有Ext1R(M,N)=0.给出(n,d)-T-内射模与(n,d)-T-投... 设R是环,n和d是固定的非负整数,T是1-倾斜R-模(未必有限生成).称R-模M是(n,d)-T-内射模,如果对任意P∈Pr esn T,有ExtdR+1(P,M)=0.称R-模M是(n,d)-T-投射模,如果对任意(n,d)-T-内射模N,有Ext1R(M,N)=0.给出(n,d)-T-内射模与(n,d)-T-投射模的若干性质并证明(P Tn,d,I Tn,d)是一个完全的余挠理论,其中P Tn,d,I Tn,d分别表示所有(n,d)-T-投射模组成的类和(n,d)-T-内射模组成的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斜模 (n d)-T-内射模 (n d)-T-投射模 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chanical genesis of Henan(China) Yima thrust nappe structure 被引量:2
8
作者 蔡武 窦林名 +3 位作者 何江 刘海顺 李振雷 丁言露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7期2857-2865,共9页
Considering the serious coal and rock dynamic disasters around the main slip plane called F16 in the coal mining area) of Henan Yima(China) thrust nappe structure,the mechanical genesis of the Yima thrust nappe struct... Considering the serious coal and rock dynamic disasters around the main slip plane called F16 in the coal mining area) of Henan Yima(China) thrust nappe structure,the mechanical genesis of the Yima thrust nappe structure was studied comprehensively using geomechanics,fault mechanics,elastic mechanics,and Coulomb's law of friction.First,using the centrifugal inertia force of Earth's rotation as a source,a mechanical model of N-S compression superimposed with W-E reverse torsion was established to explain the formation of the early Yima coal basin and Jurassic Yima Group coal measures.Second,an equation for the ultimate stress in the forming stage of F16 was derived using the plastic slip-line field theory and the parabolic Mohr failure criterion.Moreover,the distribution of ultimate stress and the geometr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ault profile were obtained using the field model parameters.Finally,the stress field of F16 and the mechanical genesis of the large-scale reverse thrust sheet were discussed based on elastic mechanics theory and Coulomb's law of friction.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ectonic framework of the early Yima coal basin and the formation pattern of Jurassic Yima Group coal measures given by the model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in-situ explorations.The geometr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ault profile obtained by numerical calculation can better reflect the shape of F16 in its forming stage,and the mechanical genesis of the large-scale reverse thrust sheet also concurred with the field situations.Thus,this work can provide a foundation for further studies on the genesis of the thrust nappe structure,the mechanism of rock bursts induced by F16,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sidual stress field in the Yima mining ar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chanical genesis thrust nappe structure centrifugal inertia force fault mechanics slip-line field theory Coulomb's law of fri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