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因子分析和AHP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方法 被引量:17
1
作者 何君 石城 +1 位作者 杨思波 荣超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11年第1期75-79,共5页
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是由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众多指标组成的复杂系统。为合理确定各评价子系统中评价指标值不同量纲指标之间的可公度性问题以及各子系统对评价目标的权重,提出了用因子分析法计算评价子系统的因子综合得分,然... 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是由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众多指标组成的复杂系统。为合理确定各评价子系统中评价指标值不同量纲指标之间的可公度性问题以及各子系统对评价目标的权重,提出了用因子分析法计算评价子系统的因子综合得分,然后用基于加速遗传算法的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子系统权重的多指标评价方法(FA-AHP)。应用结果表明,用FA-AHP计算结果客观、合理,方法直观、简便,在系统多指标评价中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多指标综合评价 因子分析法 AHP 加速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因子分析的平原地区土地利用效益评价——以山东省潍坊市为例 被引量:6
2
作者 丁森林 孙希胜 +1 位作者 王梅娟 杨香合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467-470,共4页
为研究平原地区土地利用效益,以山东省潍坊市为例,在构建具有可操作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通过资料收集与整理,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潍坊市的土地利用效益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寿光市得分最高,为0.956,奎文区得分最低,为-0.538,潍坊各... 为研究平原地区土地利用效益,以山东省潍坊市为例,在构建具有可操作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通过资料收集与整理,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潍坊市的土地利用效益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寿光市得分最高,为0.956,奎文区得分最低,为-0.538,潍坊各县(市、区)土地利用综合效益存在明显差异。在此基础上,分析造成潍坊市各县(市、区)土地利用效益差异的原因,在借鉴土地利用富有效率地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改善、提高平原地区土地利用效益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综合效益 评价 因子分析 潍坊市 平原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能源消费全环节工业余热资源应用潜力评估方法
3
作者 许思涵 王瑞林 洪慧 《洁净煤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752-759,共8页
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推动我国工业余热资源充分利用具备重要意义。工业余热资源自身分布广泛、载体多样、温度变化范围广等特点对其有效利用形成限制。如何针对诸多广泛分布的余热资源进行合理分类,并综合多种因素,对余热资源... 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推动我国工业余热资源充分利用具备重要意义。工业余热资源自身分布广泛、载体多样、温度变化范围广等特点对其有效利用形成限制。如何针对诸多广泛分布的余热资源进行合理分类,并综合多种因素,对余热资源的利用进行合适的综合评价,是实现余热有序高效利用的重要前提。考虑余热资源高于环境温度所蕴含的内能利用潜力和高于环境压力所蕴含的势能利用潜力,构建了由“温度㶲”和“压力㶲”组成的余热资源二维坐标系分类方法。相较当前基于温度或压力的单一热力学参数的余热资源分类,充分揭示了不同载热质、不同相态的余热资源潜力差异。将各类典型工业余热资源归纳于本分类坐标系,结果显示各类余热资源在50~400 kJ/kg“温度㶲”和100~300 kJ/kg的“压力㶲”范围内广泛分布,大多数余热资源的“温度㶲”和“压力㶲”呈现正相关关系,为其后续利用提供指导。在余热利用综合评价方面,基于经济㶲的概念,考虑不同余热利用技术产出的电、冷、热能量形式差异,考虑经济性、能效以及碳减排收益,构建了余热利用的综合评价因子式。余热参数的影响规律分析结果显示,有机朗肯、吸收式热泵等聚焦热能利用的余热利用技术综合评价因子随“温度㶲”提升而提升;同时“压力㶲”数值提升也会显著提升聚焦势能利用的余压透平等利用技术的综合评价因子数值。跨区域的余热利用综合评价比较结果显示,聚焦于电能输出的余热利用技术综合评价因子数值基本不受区域影响,带来的碳收益约占总收益的50%;而聚焦于热能输出的热泵技术则因运行时长和功热的不等价性,综合评价因子数值在不同区域间有明显差别,相应碳收益占比在2~24%间波动,呈现一定的区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热资源潜力评估 余热利用综合评价因子 区域性 碳收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综合分析及评价 被引量:19
4
作者 陈玉兰 苏武铮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5年第B06期198-202,共5页
运用经济学理论、多元统计中因子分析方法及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一体化分析技术,对新疆15个地州(市)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得出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发展水平,具体排序结构由高到低依次是天山北坡经济带,东疆地区及巴州地区,伊犁... 运用经济学理论、多元统计中因子分析方法及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一体化分析技术,对新疆15个地州(市)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得出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发展水平,具体排序结构由高到低依次是天山北坡经济带,东疆地区及巴州地区,伊犁-博州-塔城-阿勒泰沿边经济带,阿克苏、和田、喀什、克孜勒苏州。据此为新疆各地区制定正确的用地政策与经济发展战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效益 土地利用 综合分析 新疆 天山北坡经济带 评价 因子分析方法 经济发展战略 计算机技术 分析技术 多元统计 发展状况 发展水平 巴州地区 经济学 一体化 序结构 阿勒泰 阿克苏 博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空间格局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吴壮金 江吉智 +1 位作者 周艳梅 周兴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0年第8期174-177,共4页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有助于遏止城市土地的粗放利用,实现城市土地高效、集约、可持续利用。本文以广西为例,从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三个方面构建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法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有助于遏止城市土地的粗放利用,实现城市土地高效、集约、可持续利用。本文以广西为例,从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三个方面构建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法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并采用聚类分析法将广西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综合水平划分为4个集约利用梯度区。从整体上说,广西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整体水平还相对落后,应加大对城市土地的投入,努力提高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 空间 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综合评价 因子分析法 可持续利用 聚类分析法 指标体系 水平划分 生态环境 粗放利用 投入 梯度 社会 经济 构建 遏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效率及其影响机理研究——以丰台区为例 被引量:4
6
作者 周璞 张文新 +1 位作者 庄力 黄合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030-3032,3067,共4页
以北京市丰台区为例,采用1997~2008年的相关统计数据,对丰台区土地利用效率水平进行了测度和评价,在对其动态变化过程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其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机理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丰台区土地利用效率... 以北京市丰台区为例,采用1997~2008年的相关统计数据,对丰台区土地利用效率水平进行了测度和评价,在对其动态变化过程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其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机理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丰台区土地利用效率总体水平在逐年提高,但是与其他同类型区域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政府对土地市场化的推进和管理力度、产业结构是影响其土地利用效率的主导因素。并结合研究结论提出了促进城乡结合部地区土地集约高效利用的一些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结合部 土地利用效率 多因素综合评价 影响因子 丰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兴安岭浅覆盖区生态地质评价方法初探——以1∶25万区调呼中镇幅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马江水 李仰春 +2 位作者 任凤和 尤福珍 李清伟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3期330-336,共7页
通过野外调查,在收集统计大量基础地质、经济地质、环境地质、旅游地质、农(林)业地质等数据信息的基础上,在GIS技术指导下,采用定量定性相结合的半定量分析评价方法,对森林浅覆盖区生态地质现状及各类资源的开发利用潜力进行了综合评... 通过野外调查,在收集统计大量基础地质、经济地质、环境地质、旅游地质、农(林)业地质等数据信息的基础上,在GIS技术指导下,采用定量定性相结合的半定量分析评价方法,对森林浅覆盖区生态地质现状及各类资源的开发利用潜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在研究和探讨森林浅覆盖区生态地质综合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森林浅覆盖区生态地质评价模型,确定了综合参数,划分了生态地质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开发利用 潜力 森林浅覆盖区 生态地质评价模型 综合参数 评价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