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0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采用离散余弦变换的复合材料构件制造偏差建模方法
1
作者 常正平 李学文 +3 位作者 严康赫 李晓锋 罗群 王仲奇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1-209,共9页
为能够更精确、高效地表达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构件制造偏差,提出了一种基于离散余弦变换的制造偏差建模方法。首先,对构件理论表面进行离散化得到网格模型,计算网格模型节点与对应区域实测点云数据的法向距离以表征制造偏差,进而得到复... 为能够更精确、高效地表达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构件制造偏差,提出了一种基于离散余弦变换的制造偏差建模方法。首先,对构件理论表面进行离散化得到网格模型,计算网格模型节点与对应区域实测点云数据的法向距离以表征制造偏差,进而得到复合材料构件制造偏差场,实现了理论模型与实测数据的融合。其次,采用二维离散余弦正变换,将制造偏差场分解为一系列偏差模态的线性组合,并结合离散余弦变换的能量集中特性与核函数的正交性,对复合材料构件制造偏差场组成模态进行识别与筛选,确定了构成制造偏差场的关键模态。然后,对确定的制造偏差场关键模态进行离散余弦逆变换,并重构制造偏差场,实现了构件制造偏差场的数据精简,该方法在保证重构模型精度的同时减少了计算复杂度与数据存储量。最后,通过复合材料蒙皮构件开展实例验证。结果表明:点云数据网格尺寸与重构精度、偏差模态总数成反比,当数据删减率为60.54%时,其相对重构误差为7.62%。研究结果证明了基于离散余弦变换的偏差建模方法可精确、高效地表征复合材料构件的制造偏差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余弦变换 复合材料构件 制造偏差 模态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余弦变换的快速对抗训练方法
2
作者 王晓淼 张玉金 +2 位作者 张涛 田瑾 吴飞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230-2238,共9页
为了提升深度神经网络的鲁棒性,从频域的角度提出基于离散余弦变换(DCT)的快速对抗训练方法.引入对抗初始化生成模块,根据系统的鲁棒性自适应地生成初始化信息,可以更精准地捕捉到图像特征,有效避免灾难性过拟合.对样本进行随机谱变换,... 为了提升深度神经网络的鲁棒性,从频域的角度提出基于离散余弦变换(DCT)的快速对抗训练方法.引入对抗初始化生成模块,根据系统的鲁棒性自适应地生成初始化信息,可以更精准地捕捉到图像特征,有效避免灾难性过拟合.对样本进行随机谱变换,将样本从空间域变换至频谱域,通过控制频谱显著性提高模型的迁移与泛化能力.在CIFAR-10与CIFAR-100数据集上验证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在以ResNet18为目标网络,面对PGD-10攻击时,本文方法在CIFAR-10上的鲁棒精度较现有方法提升了2%~9%,在CIFAR-100上提升了1%~9%.在面对PGD-20、PGD-50、C&W等其他攻击以及架构更复杂的模型时,均取得了类似的效果.提出方法在避免灾难性过拟合现象的同时,有效提高了系统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抗样本 快速对抗训练 离散余弦变换(DCT) 鲁棒性 样本初始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维离散余弦变换的加密图像水印算法 被引量:1
3
作者 姜冬梅 方景杰 李雪琴 《电视技术》 2024年第6期214-218,共5页
将高级加密标准(Advanced Encryption Standard,AES)算法与基于二维离散余弦变换(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DCT)的水印嵌入和提取算法相结合,得到基于二维离散余弦变换的加密图像水印算法。该算法先对嵌入水印进行AES加密,再在DCT域... 将高级加密标准(Advanced Encryption Standard,AES)算法与基于二维离散余弦变换(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DCT)的水印嵌入和提取算法相结合,得到基于二维离散余弦变换的加密图像水印算法。该算法先对嵌入水印进行AES加密,再在DCT域将加密后的水印嵌入载体图像。提取水印时,算法先对嵌入信息的载体图像进行DCT变换,再在DCT域完成嵌入信息提取,最后对提取的密文信息进行AES解密,得到嵌入水印。通过抗攻击能力分析,证明该算法能够同时保证嵌入信息的隐蔽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加密标准(AES) 离散余弦变换(DCT) 水印嵌入 水印提取 抗攻击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FDM系统中基于局部离散余弦变换的信道估计 被引量:1
4
作者 郭建英 刘明黎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 2007年第5期536-538,543,共4页
论述了一种新的基于局部离散余弦变换(LDCT,local 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系统信道估计方法。与传统的离散傅里叶变换(DFT)和离散余弦变换(DCT)不同,LDCT基函数具... 论述了一种新的基于局部离散余弦变换(LDCT,local 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系统信道估计方法。与传统的离散傅里叶变换(DFT)和离散余弦变换(DCT)不同,LDCT基函数具有良好的时域能量集中特性,可迅速捕获信号中的时变成分,有效跟踪信号时频结构的变化,有效地抑制符号间干扰(ISI)和信道加性高斯白噪声。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优于基于DFT和基于DCT的信道估计,是一种可行而且有效的信道估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离散余弦变换 信道估计 正交频分复用 离散余弦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余弦变换的密度界面重力异常正反演研究 被引量:28
5
作者 张凤旭 张凤琴 +3 位作者 孟令顺 吴燕冈 杜晓娟 范美宁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98-602,共5页
针对提高重力资料处理的精度问题,本文提出利用余弦变换研究密度分界面重力异常正、反演问题,从理论上推导出二维、三维常密度单界面重力异常余弦变换谱正演公式及其界面深度反演公式。为探讨该方法的反演精度,分别利用Parker-Oldenber... 针对提高重力资料处理的精度问题,本文提出利用余弦变换研究密度分界面重力异常正、反演问题,从理论上推导出二维、三维常密度单界面重力异常余弦变换谱正演公式及其界面深度反演公式。为探讨该方法的反演精度,分别利用Parker-Oldenberg法和余弦变换法反演了常密度单界面理论模型的深度,并进行了误差对比分析。Parker-Oldenberg法反演的界面深度相对于理论模型深度的计算点最大误差和均方差分别为0.148km、0.013km,而余弦变换法反演为0.041km、0.003km,最大误差和均方差分别降低了0.107km、0.010km,这说明余弦变换法的反演精度明显高于Patker-Oldenberg法,其反演精度提高了3倍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弦变换 界面反演Parker—Oldenberg法 均方差 精度 密度界面 重力异常 正反演 反演精度 最大误差 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和余弦变换组合的图像水印方案 被引量:29
6
作者 周亚训 叶庆卫 徐铁峰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1693-1695,共3页
数字水印作为数字媒体版权保护的有效手段 ,近几年来在国际上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 .本文针对数字图像水印进行了研究 ,提出了一个基于离散小波变换和离散余弦变换组合的图像水印新方案 .实验结果表明 ,该水印方案很好地体现了图像水印... 数字水印作为数字媒体版权保护的有效手段 ,近几年来在国际上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 .本文针对数字图像水印进行了研究 ,提出了一个基于离散小波变换和离散余弦变换组合的图像水印新方案 .实验结果表明 ,该水印方案很好地体现了图像水印的鲁棒性和不可视性间的统一 ,在相同的水印图像质量条件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水印 离散小波变换 离散余弦变换 鲁棒性 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散余弦变换编码的现状与发展研究 被引量:18
7
作者 鲁业频 李凤亭 +1 位作者 陈兆龙 朱仁义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06-118,共13页
1974年由Ahmed和Rao提出的离散余弦变换,至今已有30年历史。此间,DCT编码已发展成为JPEG、MPEG、H.26x等图像/视频编码标准中的核心。尽管Shapiro的EZW以及Said等人的SPIHT小波编码的成功应用,对传统的DCT编码提出了挑战,但Xiong等人利... 1974年由Ahmed和Rao提出的离散余弦变换,至今已有30年历史。此间,DCT编码已发展成为JPEG、MPEG、H.26x等图像/视频编码标准中的核心。尽管Shapiro的EZW以及Said等人的SPIHT小波编码的成功应用,对传统的DCT编码提出了挑战,但Xiong等人利用嵌入式DCT块变换之间的直流相关性,以及对DCT后的系数进行策略性重组或层式DCT同样具有小波多分辨率图像的分解特性。此外,基于层次嵌入式DCT、形状自适应DCT、截短DCT、感兴趣区域支撑DCT以及形态DCT等改进形式的编码,都是将基于DCT变换编码推向更高层次。就DCT改进的变换,以及DCT系数的应用,如利用DCT系数实现信息隐藏等,也使得基于常规的DCT变换编码有了更广阔的应用与发展空间,文章就此作了广泛的比较和深入的研究,并指出了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余弦变换 DCT系数 多分辨率分解 区域编码 数字水印 形态D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余弦变换的匹配滤波方法分离重磁异常 被引量:9
8
作者 张凤旭 张凤琴 +1 位作者 刘财 孟令顺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16-220,225,共6页
本文提出的基于离散余弦变换的匹配滤波方法,可以提高重磁异常划分的精确性和可靠性。通过对比分析信号的余弦变换和傅里叶变换振幅谱关系,指出利用匹配滤波对重磁异常的余弦变换谱进行分频是可行的; 通过分析直立矩形柱体异常的余弦变... 本文提出的基于离散余弦变换的匹配滤波方法,可以提高重磁异常划分的精确性和可靠性。通过对比分析信号的余弦变换和傅里叶变换振幅谱关系,指出利用匹配滤波对重磁异常的余弦变换谱进行分频是可行的; 通过分析直立矩形柱体异常的余弦变换谱基本特征,给出了异常余弦变换谱的分频计算公式。在双体模型实验中,采用傅里叶变换法分离的区域异常值的最大误差为12.71×10-6ms-2,均方差为5.63×10-6ms-2,最大百分比误差为10.9%,而且计算点在士20 km以外的误差均大干9.3%;而采用余弦变换法分离的区域异常值最大误差为1.65×10-6ms-2,均方差为0.067×10-6ms-2,最大百分比误差为6.12%,较大的百分比误差仅发生在边界的几个数据上,其余点的计算误差均小于3.0%。理论计算与实例检验表明,基于余弦变换的匹配滤波法明显优于傅里叶变换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磁异常 余弦变换 分频 匹配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离散余弦变换的小波图像去噪方法 被引量:9
9
作者 芮挺 王金岩 +1 位作者 沈春林 丁健 《光电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1-54,共4页
提出一种通过对小波域中噪声能量的估计来进行去噪的新方法。算法采用离散余弦变换(DCT)提取小波系数的主要特征,无需对噪声方差进行估计。对图像进行小波分解,利用 DCT对高频子带进行局部特征提取;利用部分 DCT 系数对小波系数进行重建... 提出一种通过对小波域中噪声能量的估计来进行去噪的新方法。算法采用离散余弦变换(DCT)提取小波系数的主要特征,无需对噪声方差进行估计。对图像进行小波分解,利用 DCT对高频子带进行局部特征提取;利用部分 DCT 系数对小波系数进行重建,并以重建系数的平均能量作为局部噪声能量的估计;去除原小波系数中的噪声分量后,进行小波逆变换,得到去噪后的图像。实验证明,其峰值信噪比(PSNR)比通常的阈值萎缩法提高了 2-4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小波变换 离散余弦变换 去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散余弦变换的改进的算术傅立叶变换算法 被引量:12
10
作者 张宪超 李宁 陈国良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88-90,共3页
离散余弦变换 (DCT)是数字图像处理等许多领域的重要数学工具 .本文通过一种新的傅立叶分析技术———算术傅立叶变换 (AFT)来计算DCT .本文对偶函数的AFT进行了改进 .改进的AFT算法不但把AFT所需样本点数减少了一半 ,从而使所需加法计... 离散余弦变换 (DCT)是数字图像处理等许多领域的重要数学工具 .本文通过一种新的傅立叶分析技术———算术傅立叶变换 (AFT)来计算DCT .本文对偶函数的AFT进行了改进 .改进的AFT算法不但把AFT所需样本点数减少了一半 ,从而使所需加法计算量减少了一半 ,更重要的是它建立起AFT和DCT的直接联系 ,因而提供了适合用于计算DCT的AFT算法 .本文推导了用改进的AFT计算DCT的算法并对算法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这种算法的乘法量仅为O(N) ,并且具有公式一致 ,结构简单 ,易于并行 ,适合VLSI设计等特点 ,为DCT的快速计算开辟了新的途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余弦变换 算术傅立叶变换 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局部余弦变换的2.4kb/s低比特率语音编码 被引量:3
11
作者 董恩清 汪一鸣 +2 位作者 李宏亮 侯兴松 刘贵忠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88-391,共4页
系统地设计了一个基于局部余弦变换的 2 4kb/s低比特率的语音编码器 .对局部余弦变换系数采用分维矢量量化方法进行量化 ,码书设计采用LGB算法 .编码中的码书搜索采用树形快速搜索算法 .通过主观非正式听力测试和客观参数评价 ,从理解... 系统地设计了一个基于局部余弦变换的 2 4kb/s低比特率的语音编码器 .对局部余弦变换系数采用分维矢量量化方法进行量化 ,码书设计采用LGB算法 .编码中的码书搜索采用树形快速搜索算法 .通过主观非正式听力测试和客观参数评价 ,从理解性和自然度两方面来看 ,用设计的 2 4kb/s低比特率的编码方法编码的语音质量比FS10 15 (LPC 10e)编码标准编码的语音质量要好 ,而且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余弦变换 语音编码 低比特率 变换编码 矢量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曲波变换字典和二维局部离散余弦变换字典组合的面波压制 被引量:6
12
作者 毕云云 汪金菊 +2 位作者 徐小红 屈光中 张洋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22-231,共10页
根据地震记录中面波和反射波形态结构的差异性,将基于离散曲波变换字典和二维局部离散余弦变换字典(2D-LDCT)组合的形态成分分析法应用于地震数据的面波压制。首先选取离散曲波变换字典来稀疏表示面波分量,选取二维局部离散余弦变换字... 根据地震记录中面波和反射波形态结构的差异性,将基于离散曲波变换字典和二维局部离散余弦变换字典(2D-LDCT)组合的形态成分分析法应用于地震数据的面波压制。首先选取离散曲波变换字典来稀疏表示面波分量,选取二维局部离散余弦变换字典来稀疏表示反射波分量,然后建立地震记录在两种字典下的面波分离模型,最后通过块协调松弛算法求解该模型来分离出两种分量,实现对面波的有效压制。合成地震记录及实际地震记录试验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有效压制强面波干扰的同时,能够较好地保护反射波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疏表示 面波压制 形态成分分析 离散曲波变换 二维局部离散余弦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余弦变换过完备字典的机织物纹理稀疏表征 被引量:7
13
作者 吴莹 汪军 周建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57-163,共7页
为进一步研究基于字典学习的机织物纹理表征算法的稳定性与可比性,提出用离散余弦变换(DCT)过完备字典稀疏表征算法来重构织物纹理图像。重点探讨了稀疏度、子窗口大小、字典个数对纹理表征效果的影响,利用均方根误差和峰值信噪比指标... 为进一步研究基于字典学习的机织物纹理表征算法的稳定性与可比性,提出用离散余弦变换(DCT)过完备字典稀疏表征算法来重构织物纹理图像。重点探讨了稀疏度、子窗口大小、字典个数对纹理表征效果的影响,利用均方根误差和峰值信噪比指标对机织物原图与重构图像之间的近似程度进行量化,并确定最终优选的稀疏度为10,子窗口大小为8像素×8像素,字典个数为256。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不仅方便快捷,还可得到较好的表征效果。此外,其DCT过完备字典峰值信噪比值仅次于基于训练的自适应学习字典,且优于主成分分析和非稀疏表征算法约4 d 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织物纹理 离散余弦变换过完备字典 稀疏表征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四维离散余弦变换的视频编码方法 被引量:5
14
作者 赵岩 陈贺新 王长青 《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CAS 2002年第4期13-16,共4页
为有效地去除 Y,U,V 3帧之间内在的相关性 ,提出了一种基于四维离散余弦变换理论的彩色视频压缩编码方法。该方法将彩色视频放在四维数学模型中考虑 ,将彩色视频的图象宽度、图象高度、彩色空间的 3帧 ( Y,U,V) ,以及视频序列的连续 3... 为有效地去除 Y,U,V 3帧之间内在的相关性 ,提出了一种基于四维离散余弦变换理论的彩色视频压缩编码方法。该方法将彩色视频放在四维数学模型中考虑 ,将彩色视频的图象宽度、图象高度、彩色空间的 3帧 ( Y,U,V) ,以及视频序列的连续 3帧分别看作四维数学模型中的“四维”,利用四维离散余弦变换去除彩色视频中图象的相邻像素之间、Y,U,V3帧之间、以及视频序列相邻帧之间的相关性 ,并结合矢量量化进行压缩。实验结果表明 ,利用该方法对“Miss America”彩色视频进行压缩编码 ,在同等信噪比的条件下 ,可获得比标准 MPEG-2压缩编码方法高约 4倍的压缩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编码 彩色图象 四维离散余弦变换 矢量量化 压缩编码 压缩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余弦变换的语音增强 被引量:8
15
作者 李雪耀 谢华 张汝波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8-202,共5页
在进行余弦变换时,语音信号主要分布在余弦系数的低频区域,而随机噪声主要分布在高频区域.鉴于此特点,给出了一种基于离散余弦变换的阈值语音增强方法.利用余弦系数的高频区估计噪声得到阈值,对DCT阈值化,利用信噪比估计值和语音出现概... 在进行余弦变换时,语音信号主要分布在余弦系数的低频区域,而随机噪声主要分布在高频区域.鉴于此特点,给出了一种基于离散余弦变换的阈值语音增强方法.利用余弦系数的高频区估计噪声得到阈值,对DCT阈值化,利用信噪比估计值和语音出现概率对算法做了进一步的改进,增强了算法的去噪能力.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为有效的语音增强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音增强 离散余弦变换 阈值 条件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粗粒度可重构阵列结构的多标准离散余弦变换设计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锐 杨海钢 +2 位作者 王飞 贾瑞 喻伟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06-213,共8页
在视频信号的编解码流程中,离散余弦变换(DCT)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其决定了视频压缩的质量和效率。针对8×8尺寸的2维离散余弦变换,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粗粒度可重构阵列结构(Coarse-Grained Reconfigurable Array,CGRA)的硬件电路... 在视频信号的编解码流程中,离散余弦变换(DCT)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其决定了视频压缩的质量和效率。针对8×8尺寸的2维离散余弦变换,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粗粒度可重构阵列结构(Coarse-Grained Reconfigurable Array,CGRA)的硬件电路结构。利用粗粒度可重构阵列的可重配置的特性,实现在单一平台支持多个视频压缩编码标准的8×8 2维离散余弦变换。实验结果显示,这种结构每个时钟周期可以并行处理8个像素,吞吐率最高可达1.157×109像素/s。与已有结构相比,设计效率和功耗效率最高可分别提升4.33倍和12.3倍,并能够以最高30帧/s的帧率解码尺寸为4096×2048,格式为4:2:0的视频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粒度可重构阵列 视频压缩 离散余弦变换 功耗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离散余弦变换与奇异值分解的数字图像水印算法 被引量:14
17
作者 刘俊景 蒋华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11-114,117,共5页
结合奇异值分解(SVD)和离散余弦变换(DCT)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离散余弦变换与奇异值分解的数字图像水印算法。该算法能够很好地解决透明性和鲁棒性之间的矛盾。算法中采用经过置乱变换的灰度图作为水印,不仅增加了嵌入的信息量,而且... 结合奇异值分解(SVD)和离散余弦变换(DCT)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离散余弦变换与奇异值分解的数字图像水印算法。该算法能够很好地解决透明性和鲁棒性之间的矛盾。算法中采用经过置乱变换的灰度图作为水印,不仅增加了嵌入的信息量,而且提高了水印的安全性。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仅具有较好的透明性,而且对常见攻击如:叠加噪声、JPEG压缩、滤波以及几何攻击等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水印 离散余弦变换 奇异值分解 图像置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局部余弦变换的低比特变速率语音编码算法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董恩清 蔡光跃 李永利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22-127,共6页
提出将局部余弦变换(LCT)算法应用于语音编码中,系统设计了一个平均比特率近1.6kbit/s的低比特变速率语音编码器。在变比特率编码器设计中采用SVM算法进行VAD检测。激活语音帧的语音模式采用GSM半速率编码中的划分方法,但将其中的强浊... 提出将局部余弦变换(LCT)算法应用于语音编码中,系统设计了一个平均比特率近1.6kbit/s的低比特变速率语音编码器。在变比特率编码器设计中采用SVM算法进行VAD检测。激活语音帧的语音模式采用GSM半速率编码中的划分方法,但将其中的强浊音模式和中浊音模式合并为一个中强浊音模式。对各类语音模式和无声帧(背景噪声)的局部余弦变换系数采用分维矢量量化算法进行量化,码书设计采用LGB算法。编码中的码书搜索采用树形快速搜索算法。通过主观非正式听力测试表明设计的变比特率编码器编码的重建语音MOS约为3.15,与比特率为2.4kbit/s美国联邦声码器标准MELP的重建语音相当,具有较强的顽健性,适合于对存在各种环境噪声的语音进行编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余弦变换 语音编码 变速率编码 矢量量化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小波和余弦变换组合域内鲁棒的自适应零水印算法 被引量:6
19
作者 周亚训 金炜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0-85,91,共7页
克服了传统数字水印方案在嵌入水印时要对原始图像数据进行一定修改从而导致嵌入水印图像质量下降的局限性,提出了一个基于离散小波变换和离散余弦变换组合域内鲁棒的自适应零水印算法。算法首先对原始数字图像进行适当层次的离散小波变... 克服了传统数字水印方案在嵌入水印时要对原始图像数据进行一定修改从而导致嵌入水印图像质量下降的局限性,提出了一个基于离散小波变换和离散余弦变换组合域内鲁棒的自适应零水印算法。算法首先对原始数字图像进行适当层次的离散小波变换,并对得到的小波逼近子图进行离散余弦变换,然后依据待嵌入二值字符水印的大小和相应的系数差值要求自适应地顺序选取离散余弦变换交流分量系数,最后根据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构造出一个二值水印密钥并与一个二值字符水印处理后保存到注册机构完成零水印的嵌入。实验仿真表明,提出的零水印算法不仅确保了水印图像质量的无失真,而且对常规处理(例如:加噪,滤波,JPEG压缩,旋转)具有非常好的鲁棒性,优于一些报道的零水印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水印 数字图像 离散小波变换 离散余弦变换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散余弦变换在滚动轴承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7
20
作者 程军圣 于德介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2000年第3期20-22,共3页
本文探讨了应用离散余弦变换分析滚动轴承故障的方法。采用小波基将滚动轴承振动信号变换到时间 -尺度域 ,对高频段的小波系数用离散余弦变换进行包络分析。通过对滚动轴承具有外圈缺陷、内圈缺陷的情况下振动信号的分析 ,说明这种方法... 本文探讨了应用离散余弦变换分析滚动轴承故障的方法。采用小波基将滚动轴承振动信号变换到时间 -尺度域 ,对高频段的小波系数用离散余弦变换进行包络分析。通过对滚动轴承具有外圈缺陷、内圈缺陷的情况下振动信号的分析 ,说明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用于滚动轴承的故障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故障诊断 小波包 离散余弦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