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松辽盆地南部余字井地区中浅层断裂发育特征及其控藏作用
1
作者 张紫薇 刘峻桥 +4 位作者 李娇娜 胡欣蕾 吴昊 吕延防 蒋飞 《岩性油气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5-114,共10页
松辽盆地南部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中浅层多套含油层系,断裂是油气垂向多层位富集的主要输导通道。通过三维地震解释,结合钻井分析资料和油气藏的分布特征,开展了松辽盆地南部中浅层断裂发育特征及其控藏作用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松辽... 松辽盆地南部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中浅层多套含油层系,断裂是油气垂向多层位富集的主要输导通道。通过三维地震解释,结合钻井分析资料和油气藏的分布特征,开展了松辽盆地南部中浅层断裂发育特征及其控藏作用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松辽盆地断陷阶段的断裂规模大、活动性强,以张性正断层为主;坳陷阶段的断裂密集带内部构造样式继承了断陷阶段的基本格局,剖面上呈V字型和阶梯状,表现出典型的张性和张扭特征;反转阶段产生了大量褶皱、隆升和构造反转,并发育逆断层。油源断裂可划分为分段生长型和贯通型2种类型。(2)断裂输导油气可分为4种形式,分别为沿断层垂向向上、沿断层垂向向下(倒灌输导)、横穿断层面(侧接输导)及沿断层走向。扶余油层的油气输导以侧接和倒灌为主,受控于断裂错断的地层厚度和砂地比,侧接输导形成了扶余油层上部FⅠ和FⅡ油组,少数油气输导至FⅢ油组,倒灌输导主要适用于分段生长型油源断裂,扶余油层4个油组皆有分布。(3)高台子油层和葡萄花油层的形成以向上输导和侧接输导为主,前者形成的油层分布广泛,而后者形成的油层主要分布在断裂带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源断裂 向上输导 倒灌输导 侧接输导 扶余油层 高台子油层 葡萄花油层 中浅层 余字井地区 松辽盆地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