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NF-α在先天性体-肺分流性肺动脉高压大鼠中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5
1
作者 张俊志 李涵葳 +1 位作者 张中军 何婷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45-449,共5页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体-肺分流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组织和血浆中的表达变化。方法 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0)和手术模型组(n=30)。术后8周和12周右心导管法评估各组大鼠肺血流动力学变化,计算右心室肥厚指数...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体-肺分流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组织和血浆中的表达变化。方法 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0)和手术模型组(n=30)。术后8周和12周右心导管法评估各组大鼠肺血流动力学变化,计算右心室肥厚指数并检测肺组织中TNF-α的mRNA表达变化、血浆中TNF-α浓度的变化及肺血管重构情况。结果手术组大鼠TNF-α的血浆浓度随肺动脉高压的严重程度而逐渐升高,且其与肺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右室肥厚指数均呈正相关[RVSP(r=0.7666,P<0.01),PASP(r=0.7667,P<0.01),mPAP(r=0.7424,P<0.01)及RVHI(r=0.6846,P<0.01)]。TNF-α的mRNA表达在术后8周[(1.60±0.52)倍]和12周[(2.29±0.60)倍]较假手术组均显著升高(均P<0.01),且呈时间依赖性,同时手术组大鼠肺血管呈现明显的病理重构。结论 TNF-α在先天性体-肺分流性肺动脉高压大鼠的血浆和肺组织中表达显著升高,其可能在肺血管重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可能是反映先天性体-肺分流性肺动脉高压严重程度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Α 血管重构 体-肺分流性肺动脉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F-α作为体-肺分流性肺动脉高压诊断生物标志物的研究
2
作者 袁雯 孟刘坤 +3 位作者 李君 郑美丽 李鹰 刘晓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6-101,共6页
目的评估转化生长因子α(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α, TGF-α)作为体-肺分流性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y hypertension, PAH)诊断生物标志物的可行性。方法用联合手术(右肺动脉结扎+1周后建立颈部分流)的方法构建体-肺分流性PAH... 目的评估转化生长因子α(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α, TGF-α)作为体-肺分流性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y hypertension, PAH)诊断生物标志物的可行性。方法用联合手术(右肺动脉结扎+1周后建立颈部分流)的方法构建体-肺分流性PAH大鼠模型。纳入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CHD)患者49例,其中CHD不合并PAH患者24例,CHD-PAH患者25例;同时纳入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control, CON) 20例。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检测分流性PAH大鼠和CHD-PAH患者血浆TGF-α的浓度。结果体-肺分流性PAH大鼠血浆中TGF-α的浓度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表明,大鼠血浆TGF-α的水平与肺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右室肥厚指数均呈明显正相关。TGF-α的血浆浓度在CHD-PAH组较CHD及CON组均明显升高,而在CHD组与CON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血浆TGF-α的浓度为314 ng·L^(-1)时,诊断CHD-PAH的敏感度为0.760,特异度为0.750,ROC曲线下面积0.895。结论 TGF-α的血浆浓度在体-肺分流性PAH发生、发展过程中表达逐渐升高,血浆中TGF-α的水平可能是诊断体-肺分流性PAH潜在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流先天心脏病 肺动脉高压 诊断 生物标志物 TGF-Α 联合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氧预处理hUCMSC-Exos通过抑制肺血管EndMT缓解低氧性肺动脉高压 被引量:2
3
作者 王玉香 刘川川 +6 位作者 张晴晴 黄攀 刘红 马有刚 王小波 王亚婷 马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193-2203,共11页
目的:探讨低氧预处理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hUCMSC-Exos)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PH)肺血管内皮-间充质转化(EndMT)的影响。方法:(1)用组织块贴壁法分离培养原代hUCMSCs,用超滤法提取hUCMSC-Exos并鉴定。(2)将24只SPF级雄性SD大... 目的:探讨低氧预处理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hUCMSC-Exos)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PH)肺血管内皮-间充质转化(EndMT)的影响。方法:(1)用组织块贴壁法分离培养原代hUCMSCs,用超滤法提取hUCMSC-Exos并鉴定。(2)将24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常氧(N)组、低氧(H)组、低氧+常氧hUCMSC-Exos组和低氧+低氧预处理hUCMSC-Exos组,每组6只。H组及各干预组大鼠置于模拟海拔5000 m低氧环境的低压氧舱中,并于低氧第3、5、7、10和14天经尾静脉注射常氧hUCMSC-Exos、低氧预处理hUCMSC-Exos或等体积PBS。造模21 d后检测各组大鼠右心室收缩压(RVSP)和右心室肥厚指数(RVHI),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3)将人肺小动脉内皮细胞(HPAECs)饥饿12 h后随机分为常氧对照(N-Con)组、低氧模型(H-Con)组、低氧+常氧hUCMSC-Exos组和低氧+低氧预处理hUCMSC-Exos组。Transwell实验和小管形成实验检测HPAECs迁移和小管形成能力;免疫荧光双染法检测HPAECs中CD31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肺血管和HPAECs中CD31、VE-cadherin、α-SMA和vimentin蛋白水平。结果:(1)低氧21 d可成功构建HPH大鼠模型,且肺血管发生EndMT。与N组相比,H组大鼠RVSP、RVHI、血管壁面积占血管总面积的百分率(WA%)和血管壁厚度占血管外径的百分率(WT%)显著升高(P<0.01),肺血管管壁增厚,且肺血管中CD31和VE-cadherin蛋白表达显著减少(P<0.01),α-SMA和vimentin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5或P<0.01)。与H组相比,经常氧或低氧预处理hUCMSC-Exos干预后大鼠RVSP、RVHI、WA%和WT%显著降低(P<0.05或P<0.01),肺血管重构减轻,且低氧预处理hUCMSC-Exos显著抑制HPH肺血管重构和EndMT的形成。(2)低氧处理HPAECs 48 h可诱导细胞发生迁移、小管形成和End-MT。与H-Con组相比,经低氧预处理hUCMSC-Exos干预后细胞迁移和小管形成显著减少(P<0.01),CD31和VE-cadherin蛋白表达显著增多(P<0.05或P<0.01),α-SMA和vimentin蛋白表达显著减少(P<0.01)。结论:低氧预处理hUCMSC-Exos通过抑制肺血管EndMT而缓解HPH肺血管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预处理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外泌 低氧肺动脉高压 内皮-间充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肺血流量所致肺动脉高压大鼠肺血管结构和气体信使分子的变化 被引量:9
4
作者 齐建光 杜军保 +3 位作者 李简 汤秀英 魏冰 唐朝枢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457-1461,共5页
目的 :探讨高肺血流量所致肺动脉高压大鼠肺血管结构和两种气体信使分子的变化。方法 :对大鼠行腹主动脉 -下腔静脉分流术。 1 1周后 ,以右心导管法测定肺动脉平均压 (PAMP)。检测右心室 /体重 (RV/BW )和右心室 /左心室 +室间隔 (RV/LV... 目的 :探讨高肺血流量所致肺动脉高压大鼠肺血管结构和两种气体信使分子的变化。方法 :对大鼠行腹主动脉 -下腔静脉分流术。 1 1周后 ,以右心导管法测定肺动脉平均压 (PAMP)。检测右心室 /体重 (RV/BW )和右心室 /左心室 +室间隔 (RV/LV +S)比值。观测肺血管显微及超微结构的变化。并且以分光光度计测定血浆一氧化氮 (NO)和一氧化碳 (CO)含量 ,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肺动脉内皮细胞内皮型NO合酶 (eNOS)和平滑肌细胞血红素加氧酶 - 1 (HO - 1 )的表达。结果 :分流组大鼠PAMP、RV/BW及RV/ (LV +S)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 (P均<0 0 1 )。光镜下 ,肺小血管肌化程度明显增强 ,肺中、小型肌型动脉相对中膜面积及厚度明显增加。电镜下 ,肺腺泡内动脉内皮细胞增生、变性 ,内弹力层粗细不均 ,平滑肌细胞肥厚、向合成表型转化。并且分流组大鼠血浆NO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 ,肺动脉内皮细胞eNOS表达明显增强。而分流组大鼠血浆CO含量和肺动脉平滑肌细胞HO - 1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变化。结论 :肺血管结构重建是左向右分流所致肺动脉高压的重要病理基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一氧化氮 一氧化碳 高血压 左向右分流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诱导因子在高肺血流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组织中的动态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3
5
作者 刘阳 于晴 +3 位作者 张敬 孙茫 李上莹莹 涂生芬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6-121,共6页
目的观察缺氧诱导因子(hypoxia inducible factors,HIFs)在高肺血流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组织的动态表达,探讨HIF-1α、HIF-2α在高肺血流性肺动脉高压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64只6周龄雄性健康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法均分为假手术组与肺... 目的观察缺氧诱导因子(hypoxia inducible factors,HIFs)在高肺血流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组织的动态表达,探讨HIF-1α、HIF-2α在高肺血流性肺动脉高压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64只6周龄雄性健康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法均分为假手术组与肺动脉高压组,肺动脉高压组大鼠通过腹主动脉-下腔静脉分流法建立高肺血流性肺动脉高压模型,在两组大鼠术后第4、8、12、16周测量平均肺动脉压力(mean pulmonary artery pressure,mPAP)、右心室肥厚指数(righ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index,RVHI)及肺血管形态学观察,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HIF-1α、HIF-2α蛋白表达,RT-PCR检测HIF-1αmRNA、HIF-2αmRNA的表达。结果肺动脉高压组大鼠术后mPAP及RVHI随时间延长持续增高,肺动脉形态学变化与mPAP变化一致;肺动脉高压组大鼠肺组织HIF-1α、HIF-2α蛋白表达在术后随着时间的延长,均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于术后8、12周明显高于同时间点对照组(P<0.05);HIF-1αmRNA、HIF-2αmRNA的表达亦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于术后8、12周明显高于同时间点对照组(P<0.05)。结论 HIF-1α和HIF-2α可能在大鼠高肺血流性肺动脉高压形成过程中的肺血管病变可逆阶段发挥了一过性的血管保护作用,但仍无法遏制肺动脉高压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诱导因子- 缺氧诱导因子- 血流肺动脉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生坦治疗低体质量婴幼儿先心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疗效 被引量:4
6
作者 李红英 张会军 王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4051-4052,共2页
先天性心脏病(CHD)是一种在胎儿时期就形成的心血管畸形,简称先心病。其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为肺动脉高压(PAH)。波生坦目前被广泛应用于PAH的治疗,长期应用波生坦可逆转肺动脉纤维化,改善PAH患者的症状[1]。目前,国内外对PAH的... 先天性心脏病(CHD)是一种在胎儿时期就形成的心血管畸形,简称先心病。其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为肺动脉高压(PAH)。波生坦目前被广泛应用于PAH的治疗,长期应用波生坦可逆转肺动脉纤维化,改善PAH患者的症状[1]。目前,国内外对PAH的治疗经验多针对较大年龄儿童和成人[2],对低体质量婴幼儿的治疗经验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 波生坦 重度肺动脉高压 婴幼儿先心病 动脉纤维化 心血管畸形 先天心脏病 PAMP 左向右分流 血管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姑息性手术对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患者肺血管发育促进作用的比较 被引量:10
7
作者 张永辉 花中东 +4 位作者 王旭 闫军 王强 李守军 马凯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108-1112,共5页
目的:比较体肺分流术和姑息性右心室肺动脉(RV-PA)连接术两种不同姑息手术方式在肺动脉闭锁室间隔缺损患者分期矫治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12至2012-08连续在我院行分期手术治疗的92例合并肺动脉发育不良的肺动脉闭锁室间... 目的:比较体肺分流术和姑息性右心室肺动脉(RV-PA)连接术两种不同姑息手术方式在肺动脉闭锁室间隔缺损患者分期矫治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12至2012-08连续在我院行分期手术治疗的92例合并肺动脉发育不良的肺动脉闭锁室间隔缺损患者,以比较行体肺分流术(n=47)和姑息性RV-PA连接术(n=45)患者的围手术期结果、术后肺血管发育情况以及最终根治率等的差异。结果:平均随访(2.01±1.02)年时,两组肺血管发育指标Nakata指数、McGoon比值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均<0.001),但两组间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均> 0.05)。姑息性RV-PA连接术组最终获得解剖学根治的比例明显高于体肺分流术组(62.2%vs 31.9%,P<0.01)。根治手术时姑息性RV-PA连接术组紫绀情况较体肺分流术组改善明显,手术时间也明显减少(P均<0.001);重症监护病房滞留时间和呼吸机使用时间虽有缩短但未见统计学差异。结论:相较于体肺分流术,姑息性RV-PA连接术作为促进肺动脉闭锁室间隔缺损分期手术的姑息手术,能更有效地提高根治率,可能有利于二次根治手术时患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 肺动脉发育不良 姑息右心室肺动脉连接术 分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度肺动脉高压产妇心脏修补同期双肺移植术后的康复治疗:1例报告
8
作者 许晴 梅盛瑞 +2 位作者 冯梦月 鲁薛芳 袁鹏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371-1373,共3页
1临床资料患者,女,42岁,因“反复咳嗽、活动后气喘14年,加重5个月”。人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104次/分,律齐,胸骨左缘第二肋间可闻及2级收缩期杂音,腹部隆起,无压痛,肝脾无肿大,双下肢不肿。辅助检查... 1临床资料患者,女,42岁,因“反复咳嗽、活动后气喘14年,加重5个月”。人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104次/分,律齐,胸骨左缘第二肋间可闻及2级收缩期杂音,腹部隆起,无压痛,肝脾无肿大,双下肢不肿。辅助检查:心脏超声(2013,北京阜外医院)示:继发性孔型房间隔缺损,房水平左向右分流,三尖瓣中量反流,左房(LA)28mm,左室(LV)35mm,右室(RV)30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阜外医院 左向右分流 收缩期杂音 呼吸音清 心脏超声 湿啰音 重度肺动脉高压 三尖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芎嗪对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肺功能与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16
9
作者 黄美杏 陈学远 +2 位作者 谭玉萍 龙学明 韦思尊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3期1479-1480,共2页
目的:研究川芎嗪对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肺功能与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方法:将60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川芎嗪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和血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的变化。结果:川芎嗪治疗组... 目的:研究川芎嗪对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肺功能与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方法:将60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川芎嗪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和血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的变化。结果:川芎嗪治疗组临床疗效及肺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川芎嗪治疗组治疗后血NO升高、ET-1降低更为显著,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川芎嗪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安全有效。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选择性作用于肺血管,抑制ET-1而增加NO的合成与释放,从而降低肺动脉高压,改善患者心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病急加重期 血管活物质 川芎嗪 患者 内皮素-1(ET-1) 选择作用 肺动脉高压 对照组 治疗组 一氧化氮 治疗前后 临床疗效 功能 治疗后 血NO 显著 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四氟乙烯覆膜支架TIPS术后肝性脑病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5
10
作者 赵剑波 李彦豪 +3 位作者 何晓峰 曾庆乐 梅雀林 陈勇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3年第2期85-88,共4页
目的探讨聚四氟乙烯(PTFE)覆膜支架TIPS术后肝性脑病(HE)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102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应用PTFE覆膜支架行TIPS术。术后定期随访,采用寿命表法观察术后HE发生率,采用Cox回归分析HE影响因素。结果 TIPS在全部患... 目的探讨聚四氟乙烯(PTFE)覆膜支架TIPS术后肝性脑病(HE)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102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应用PTFE覆膜支架行TIPS术。术后定期随访,采用寿命表法观察术后HE发生率,采用Cox回归分析HE影响因素。结果 TIPS在全部患者均获得成功。术后平均门静脉压为(2.37±0.29)kPa,较术前明显下降(t=22.8,P<0.01)。随访期间27例(27/102,26.47%)确诊出现HE,术后6、12、24、36及48个月HE累积发生率分别为7%、21%、34%、46%及66%。术前肝功能Child-Pugh分级(P<0.001)和支架术后门静脉显影情况(P=0.007)为HE的显著影响因素。结论 PTFE覆膜支架TIPS术后HE发生率较高。术前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差,术后门静脉分支均不显影的患者术后HE发生率明显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高压 经颈静脉肝内门-静脉分流 支架 脑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